2008年12月31日 星期三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10
1.獨立探索世界=獨立搜尋的能力
2.建立對知識的好奇=充滿好奇心
3.具備探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發現及解決問題
4.找到解決方法跟他人溝通=經由媒介向他人溝通
5.培養創造力跟嶄新的方式看問題=創意
這五個要點幾乎和設計的教育核心十分相似,
於是我自己將順序重新整理為:
好奇→搜尋→發現及解決問題→創意→溝通
先對目標事物產生了好奇心,接著搜尋許多相關的資料,深入了解目標物。在過程中可能會發現問題,思考該用什麼方式解決,而解決的方式是否具有新奇的創意。最後都得將這創意,透過合適的媒體向他人溝通。
2008年12月29日 星期一
朱旭建主任演講 / D9710301
設計一直不斷地在變化、成長(不過哪門學科不是呢?)。不斷地注意當下的潮流,像是近年來的跨界整合的風潮。我的指導教授所給我們看得一段影片:
其中就提到了他們新成立的中心是由舞蹈系跟資訊系兩者跨界結合而來,這兩個系在以往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科系,在近年內也看到了他們合作的可能性。 這世界還有更多可能,我想。
Dr.Chapman演講 / M9710113
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13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01
由於表弟目前就讀實踐大學工業設計系一年級,經常與我討論學校的作業,在經由這次朱旭建主任的介紹下,另我覺得設計的淺能是一層層不斷被激發以及挖掘出來的,在接觸設計的一開始是無拘無束的自由發想,從不斷的試驗與摸索中尋找想法,過程中許多的創意也是從經驗中體驗而來,同時將批評化為鼓勵對於學習設計的學生來說,信心將會大於挫折,而這部分在台灣的學生而言是十分缺乏的,大部分台灣的學生對於自己的想法缺乏信心,不善於表達自己想法,在第一時間無法快速及完整的行銷自己,因此我認為不僅是學設計這部分,其實在自我行銷方面對於設計系的學生更是重要,我想教育固然重要,但教育的方法才是最主要的根基,朱旭建主任所提出關於哈佛的博雅教育目標,正是目前設計教育最需要加強的部分。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7
設計的趨勢很多時候就像蛋與雞的關係一樣,到底是蛋生雞,還是雞生蛋?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是要跟著時代的趨勢去做設計,還是要用設計去創造新的模式?有的時候還是需要搭配吸引人的故事加上一些運氣,當然這種嘗試還是需要漸進的進行,沒有太多的依據突然冒出的概念,在一般大眾的生活中還是無法被接受的。
朱旭建主任演講 / D9710101
00
00以大可意念所設計並獲得iF Award與reddot 兩個獎項的「太極球」玩具為例,能夠獲獎的原因,想必不是評審們認同「太極」的協調、對稱與循環的精神,更不單只是是因為它被命名為「太極球」且產品在造形上也有太極的符碼便能得獎。更重要的是,它先以獨特而簡約的造形來吸引人們的目光,然後再讓操作者透過使用的過程來體會何謂手眼的協調、對稱與循環。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產品的「命名」、「造形」及「操作 (或功能)」的完整融合。
00
00另外,再以另一件也是由大可意念設計並獲得G- mark、iF Award與reddot 三個獎項的「彩虹河石」玩具為例。我認為,能夠獲得這麼多獎項也不可能是評審們認同台灣的鄉下小孩在田梗與河邊奔跑、跳躍的經驗,反而是大可意念與業主 (童心園) 先以這些經驗來構成產品的概念,然後再加以融合到造形與功能上來呈現。由此,設計跨越了文化的藩籬。從這 2 個例子裡面,可以看到的是產品在發想時除了要能具有文化性的內涵,且必須再將其轉譯成以中性 (不強調文化因子) 的美學與功能來呈現;如此,將會是較容易成功實現的途徑。
00
00在許多不同演講的場合中,我經常聽到充滿著熱情與抱負的設計者們提問「在實務上要如何把文化元素加入產品設計」、「如何把台灣的文化行銷國際」或是「如何來讓本土化的設計成風格推向國際」之類的問題;然後,演講者多半會針對產品的造形設計來指出:「由於產品在銷售上的考量,故難以將文化的要素引入。」一直到今天,我除了一直都很認同這樣子的答案外,我還認為,當一位產品設計者想要談台灣設計的本土化之前,必須先了解其源由。
00
00就我的記憶而言,台灣開始在談這一類「本土化設計」議題的風潮是建築設計以及平面設計領域於1980年代間啟動的 (若要再追本溯源的話,本土化是從文學方面先開始的),然後才漸次傳遞到產品設計。基本上,我認為因為建築設計只需要製作一件豎立在台灣的成品,而平面設計不但多半可以放入較多設計者個人的獨特想法,且應用的場合灳多半僅限於台灣;所以,在建築與平面這2個設計領域在「本土化」與「文化」之類設計元素於商業方面的考量基礎是與產品設計是不同的-畢竟,在大部份時候,將產品生產出來就是為了要能夠大量銷售,但台灣並沒有一個夠大的內需市場;所以,產品設計必須以能夠通行國際為考量。在這種背景下,當台灣的設計者開始對自己的文化與設計間的關係進行反思時,很容易就會陷入現實與理想的兩難之中。然後,在這十多年間,我反覆的聽到同樣的提問!難道,真的會就此無解,而需要繼續一路發問下去嗎?我想,從大可意念的這2件不論對於業主的銷售或是設計公司的獲獎都稱得上是成功的設計案中,可以讓我們找到答案。
2008年12月27日 星期六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306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301
1. 探索
我們從知覺啟動的孩提時期就開始了探索,五感的訊息接收讓我們了解身邊的世界,外界的訊息經由探索後被儲存,轉化成我們創造的動力泉源。
2. 好奇
探索有沒有可能在生命中停止,有兩種可能,一是死亡,二是沒有好奇心,即沒有好奇心就等於死亡?也許對某些人來說好奇心不重要,但失去好奇心的確對一個從事創造為業的設計人士等於死亡無異。
3. 了解正確問題
有了探索的好奇心,開始了追尋的旅程,沒有正確的道路,能走到想要的目的地?也許可以,但你夠幸運嗎?正確的找出問題,也才會有正確的答案,錯誤的假設,正確的執行,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4. 溝通
請和現在在你旁邊的人說聲謝謝,沒人的話對自己說聲謝謝。
5. 創造和創新
創造跟創新有什麼不同?為什麼siggraph要分成Creativity和Innovation,個人有個粗淺的想法,以動畫比喻,創造在於手法,技巧所造就的東西,而創新,在於主題,故事所呈現的觀點和敘說的事物是否有新意。
朱旭建主任演講 / D9710201
1. 獨立探索世界
2. 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3. 具備探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找到解決方法跟他人溝通
5. 培養創造力跟嶄新的方式看問題
朱教授表示,這與實踐工業設計在十六年前成立時的初衷,有很多及為相似的觀點,在某些層次看來,這些目標也像是一個所謂『全人教育』的養成,這也或許是這幾年來,很多國際的企業在提攜或提拔新的管理人才或中高階主管時,開始尋求M.F.A. (Master of Fine Art)人才,而非只是過去的M.B.A.的人才了。除了專業能力外,提出問題,找出問題所在,解決問題、以不同的角度、觀點看世界、新的呈現方法,這些皆是一個設計人的養成過程之中,缺一不可的特質及能力;在聽朱教授的演講時,很多經歷都是過去在學生時代中沒有機會能夠親身體驗的,but never be too late,只要有心想要以不同的觀點去思考,自然而然就可以像海棉一樣不斷地吸收到更多更多元的養份。
2008年12月26日 星期五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07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1
其實一直以來對於設計教育的設計和傳達都是處於半知半解的狀態,從大學四年到現在大概已經接觸設計這個領域四年多,從大一開始就悶著頭上學校開給我們的課程,對於課程的設計和進度雖然感到疑惑,但卻沒有真正的去想要了解它。只是抱著一個亦步亦趨未來一定可以知道的一個心態,而它就像壓在心裡的一個小小為發芽的種子,一直處在乾燥的情況,沒有雨水滋潤它依然是在那裏,始終存在著,但是聽完朱主任的演講後,心裡的那塊領地似乎毫無預警的下了一場暴雨,於是我開始思考設計教育是應該要如何的?還是說受到多方影響的它會如何?
在大一上著基礎設計課程的時候,常常覺得為什麼要一直畫著基礎的點線面無聊枯燥的圖,難道無法一開始就讓我們創作?到了後來我才漸漸了解其實從基礎的點線面中可以推延到現在創作的一些結構和編排,但這些也都是從體認而來的,就是創作到一半會突然連結到以前所學的東西,才了解喔原來老師的本意是如此,當初的無意識設計到了現在會是一種有技巧有計畫的呈現。而朱主任帶給我們的卻又另一個層次的東西了,他給我們的說法是有經過整理的有經過嚴謹時間淬煉的,因此在經過四年設計生活的我們來說,這的的確確是一個巨大且完整性夠的回顧和再思考,也就是說他把凌亂的元件撿起來一一的拼湊給我們看,因為元件獨立的關係我們已經是有基本了解的,而經過朱主任的再次拼湊,我們能更加知道設計教育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1 / M9710202 / M9710203 / M9710204 / M9710205 / M9710206 / M9710207 / M9710208 / M9710116
1. 獨立探索世界
2. 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3. 具備探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找到解決方法跟他人溝通
5. 培養創造力跟嶄新的方式看問題
以上的要點幾乎和設計教育的核心十分的類似,設計不光是專業特技,而是一種通識的結構,而是每個人都該具備的。
演講者試圖以三個方向來帶領設計學生的未來:
1. 專業養成
2. 跨域整合
3. 趨勢洞察
專業養成是一直以來設計界都在做的事情,以實踐來說是非常注重造型的,那是一個十分原始的作業,而我們又將造型分為三個層次:
1. How-How we create form?
2. Why-Why we create form?
3. What-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見形是形
第一層次是造形的手段,第二層次我們所了解造型的理由,而第三層次則是了解造型為何而變,以上是看待學生作品還蠻核心的部分,而一開始由見形是形為起點,造型是本能性的,直觀性的。無法從課本中的一些理論中來被分析跟討論無法從課本中,只能從不斷的嘗試,和同學的習作中找尋出來,造型中包含量體到塊體、到幾何的形態、到曲面、到線,我們試圖讓以上的元件做成有姿態的東西,而且其中不僅呈現出它的樣式而已,必須更進一步的劃分出它的軸線和重心,軸線互相穿插,讓比例和美自然形成,這就是在造型裡頭,不同的形式。雖然不構成任何意義,卻是最單純的美感。
見形不是形
在這個階段就是設計的語言、造形的語言。其實造形的語彙就是不同的形態之間的對話。像是顏色的意義,顏色完全是依照它的活動來產生其中意義的,它是一個語言的結構在這個階段裡就進入設計的語言、造形的語言。其實造形的語彙就是不同的形態之間的對話。此時造型的必須是有意義的美感,第二階段不只是談美,要談的是意義的美,這個美不僅要能夠獨立存在,當它被賦予意義時它的存在也更有價值,談到意義美感時就會利用不同的幾何,去尋找之間的對話,嘗試讓幾何形成張力,所以會看到有些東西是有紅色的圓錐,可能看到時不會確切知道這東西是什麼,卻能感覺到它嘗試要形成一個張力,或指向某些東西,所以可以看到紅色圓錐一直在某些地方出現,我第一眼看到時,就說你在睡覺所以你做起來像雲岡石窟,學生說不是,在他心裡這東西象徵他的心臟,要讓東西深沉的,不要直覺看起來就像心臟,所以將它安置在裡頭,感覺起來像一個安靜的菩薩坐在石窟裡面,我非常喜歡。角錐的尖端與尖端是同學最喜歡玩的,尖端的距離,過與不及都不行,某個時間點與某個位置可以讓人感受到,第一個是被戳到了,又或者是要戳又沒戳到的危險感,張力就在這裡面形成,這是一個語言的構成,語言裡包括了模矩的型態還有連續性的活動,這些可以交互形成不同的語言和文字,正跟負的對話,嘗試把陰影投射出來,所以我們過去有個課程叫設計語言,這個課程非常重要,在第二階段帶領同學們去認識語言的形成。了解幾何後便開始去思考材料,甚至包含人,我們每年有個課程叫造型語彙,每個同學都要做一個人體裝置,必須讓裝置能進到身體裡,讓人和裝置在一起,並加入音樂、舞蹈、動作,總和在一起成為個人的表演,也就是隱藏在結構裡,然後呈現一整段表情性、規劃好的表演,將不同的段落聚集起來,成為不同的舞碼或劇本,在不同的戲裡將腳本推出來讓大家觀摩。當這些東西組合時,它的嘗試就越大越多越瘋狂,例如這位同學他怕打針,但想知道打針的感覺,所以將很多顏料注入管線,在其中流轉,因為它想要描述這件事。放鬆後可以用材料和形去說故事,例如知名日裔美籍設計師野口永,在七○零年代為大阪博覽會所設計的噴泉公園,在今日仍然看起來相當有趣,噴泉由上往下流,會帶來完全不同的感受,打光後完全無法想像是噴泉,將幾何形體往上加壓,這是形和形之間所產生的對話與故事,這個故事對設計來說是有力的武器,另一件是用石頭雕成的溜滑梯。另外同學做的收音機,它想像是很圓滑的,聲音會從縫裡崩裂出來,或從豆莢裡跳出來,雖然被笑說長得像屁股。重新把桌和椅的關係作定義,關係改變產生的意義便不同,講不一樣的故事,這些訓練對同學產生很大效益。
見形又是形
第三階段則是回到實質面,牽涉到製作、結構、材料,此時便要回頭檢討造型部份,因此有色彩的課程,因為在認知裡大部分色彩是附著於材料之上,材料的色彩可以給予啟示和想法,因此課程裡會讓學生嘗試用眼睛看到,這些東西真實、最原始的狀態組合在一起時是何種形狀,有時會用金屬本身的材料去單純尋找本身的美感,或者是嘗試把設計的語言執行後,製作出人可以在裡面舞蹈、蠕動的裝置結構,包括用最硬與最軟的東西組合在一起會產生什麼特殊視覺的感覺,或嘗試翻模,將各種形狀的POLY翻出來後再組合,在先前提到的表演中可以看到顏色及結構,如何執行完成。在國外的展場裏這些東西也是不斷一直被嘗試及實驗,在米蘭的家具展裡,可以看到大型的裝置結構,用顏色和材料實驗,搭配出來的效果。
我們希望這些訓練能讓同學們走出去,逐步跟別人對話的基礎。簡單的材料,單純利用很薄的PS板,當它彎曲後可固定起來,打光後便成美麗的燈具,把形、製造、材料、光……等因素加起來,以上在創作基礎課程中仍不斷地進行,只是題目或形式有些更換,但原則上都在此軸線上推進,不管提了什麼,精神都還是在這裡。
另一個有趣的題目,我們稱為支撐的結構,因為不希望一年級的同學做家具,定向定性的產品對他們來說太快了,所以一年級的課多半很好玩,所以便叫他們做一個東西能把自己撐起來就好了,前提是前人沒有做過,原理型態也不能一樣,撐的時候會找全班最重的去坐坐看。這是某一個支撐結構的想法,不一定是椅子,它只是個結構體,唯一的條件就是把某個重量安置在上面不會垮掉,什麼重量則是憑運氣,所以呢,有的同學用很軟很軟的材料,這個材料是透明的pvc布。這個作品其實很早了,真的有人用這個方法作家具,大約1997年左右的時候。他用金屬螺絲還有鋼索去固定它,讓它形成一個可以支撐的結構,嘗試把過去同學們所談之椅子的意像裡面解放出來以後,我們就發現,他們有好多好多特殊的想法會出現。我們到目前為止固定大一上學期一定會做這個題目,下學期則是一個人做一台類似腳踏車的結構。就是每個人必須做一個裝置能夠讓你拖離十公尺,不能用電力結構,必須在腳不能著地的情況下讓你自己移動十公尺。有的異想天開的同學就會問說老師那我可不可以選攀岩,但是當然是不行因為腳不能著地。
在從前的案例裡其實有很蠢的方法,但是那些案例只要能夠產生作用我們都承認。事實上這種移動的結構並不是那麼好做的,當你強迫自己去思考一個從來不曾出現過的方式,像是連輪子都沒有的木頭結構,畢竟輪型結構太多了。有個同學用木結構做了一個箱型將整個人塞在裡面,用翻的方式移動,一次大概可以移動20公分。這樣的東西對同學來說是從來不曾有過的經驗。那些作品有些會陳列在我們設計學院,不過那些展示品是不能坐上去的。這是非常難得的一個經驗,嘗試透過自己的手去做一個真正會動的動力結構,而不光只是一個靜態的東西。
接下來可以看到另一個有關光的材料的實驗,這個東西用的是橡皮筋一條一條綁上去,所以你會感覺到光線的效果。沒有人想過橡皮筋可以這樣用,甚至還有同學使用彩色的嗶嗶糖作為材料,完成之後非常的美。在這個過程當中,我們不是叫他去尋找傳統的材料,而是鼓勵同學去使用從來不曾想過會成為材料的東西。這個過程很辛苦,這個材料實驗的題目其意義就在於你在過程之中你會去思考什麼東西是不可能的,當你把不可能轉成可能的時候其成就感是非常高的。同學的想像力和創意其實是無窮的,點破的題目反而就失去其可能性了。嘗試的材料必須是在我們的經驗上覺得也許不可能的東西,但是透過你的設計和想法嘗試使用另外一種方式去將其變成可能時候,意想不到的作品就會出現。
一年級的同學必須去學習用不可能的方式將自己往前推進,這是我們在整個設計program一開始就在思考的。我們非常重視一年級的同學,因為我們覺得假如在一年級的時候很多東西沒有嘗試過的話,那以後就不會嘗試了。我們會讓他們作大尺度的東西,使用不可能的材料,因為這些東西對他的未來來講會非常的有幫助,因為他已經打下了基礎。做過大尺度作品的人小尺度的作品對他來說只剩下細節要處理,只做過小尺度的人做大尺度的作品往往許多地方不知如何安排。
當你知道基礎改變,你就會開始去尋求過去不可能的東西來去讓他成為可能。這使得在第一個步驟,從在一年級的時候嘗試著去開始,把他應該要有的一些基本的處理物件的基本觀念或著你要去勇於挑戰或著嘗試結構或著材料上的問題,希望在一年級的時候就能夠讓他們試過。
再來,我們為什麼要創造造型,這個問題基本上要分成三個項目來講,第一個就現在式來說是回應人性,因為我們要生存。人性的部分其實是所謂的生存問題,人有需要所以我們會設計,這其實是設計的本源,舉個例來說,在北歐可以看到有一種腳踏車前面有個籃子到處都是,因為他們的環境對腳踏車幾乎太過於友善,那個籃子是用來放小孩用的,這在台灣是不可能敢的事情,這是環境的問題。
Why we create form ?回應人性→現在
台灣近來雖強調『樂活』,但整個環境相對北歐國家而言,對於腳踏車來說其實並不是友善的。很讓我感慨的是,台灣身為腳踏車的生產國,而國民對於腳踏車也確實是有所需要,但是我們的整個環境卻是不友善的。這就是我們與北歐國家的不同,是整個環境的問題;北歐的環境使他們的人民深深了解『生存』的困難之處,這是北歐設計很重要的一點。因為生存的困難,所以他們更加的惜物愛物,除了設計的美感之外,更加注重的是物品的質與耐久性;因為北歐人知道,唯有如此珍惜資源,才是對於環境的尊敬與愛惜;這就是北歐設計的人性關懷面向:這正是現在設計很重要的一點,對『人性』的回應。
喚醒經驗→過去(挑戰經驗、超越)
接下來要講的第二部分是關於『喚醒經驗』,很多過去的東西是隱藏於淺意識中的,有些看似複雜的設計,其實只是希望人們在使用的過程中,去喚醒深藏於淺意識之中的經驗。這一部分的設計,其實是因為環境的影響;就像芬蘭的冰塊燈,也是因為他們真正體驗過那種冰天雪地的冷,才能夠將冷的感受用設計的方式表現出來,這種經驗是我們台灣人所無法理解的;反之,台灣大紅色的設計、老阿嬤的花布等,也是歐美國家所無法體會的。經驗是受生活習性與環境的影響,也因為是生活中的累積,所以常常是隱藏的,必須要用旁敲側擊的方式,一點一點的去喚醒它。
1983年出產的電腦,25年電腦結構沒有改變,即使是notebook,有滑鼠、螢幕、下拉式選單,及一些輸出的裝置,這些材料也使得產品的型態發生變化,甚至可以大膽宣告未來的世界是無線的世界,而不需要各種的插頭和插座,也就是隨著時代改變,這些產品都必須做出改變。黑莓機在台灣銷售並不好,但在美國的銷售很好,在台灣是因為語言的限制,而在美國的商務人士認為黑莓機的鍵盤設計,在收發e-mail時,特別地方便,而且螢幕很大,對於商務繁重的人來說瀏覽e-mail非常方便,因此在美國銷售非常好,iphone就更不用說了。
很多很多的電子產品開始預想的是他與人的關係,他不只是在做一項電子產品,他希望因為使用者的參與而使產品開始能夠對話,電子產品與電子產品間也能對話,有機會開始對話,是以前科技與技術未能達到的,可是慢慢越來越多的產品開始以對話的方式彼此間對話,可能以後電冰箱電視機早上起來說早安,因為產品與產品之間開始要做連結,你可以想像現在在你家的電視機上面按一下按鈕不用開冰箱就可以知道你冰箱裡有甚麼樣的內容、有些甚麼樣的東西,因為他可以把資料傳過去,你不需要開冰箱,你就可以知道你的冰箱裡面有些甚麼內容,你可以去決定你今天要買甚麼菜,他可能是一種省電的方式,所以這些東西對話的型態,所謂這是一種預想,我們不知道會不會發生,可是我們開始很多很多的設計者,他開始想像這樣的東西,所以還蠻好玩的,尤其是產品加入一個新的元素的時候,他的活動、內容就會開始發生變化。
那當然不用講市場上所有人都在看PSP都在看掌上型電玩的時候,任天堂開始著手進行雙螢幕的型態,這個東西甚至於去像去年最紅的商品wii,很多人大概都已經玩過玩到不想再玩了齁,那這個東西完全都是對於未來的一個預想而形成的,那剛剛所看到的東西,他除了喔所以對未來的預想都是電子產品,其實也不一定喔,其實像這個產品就是一個對未來家具的想法,希望能夠用不同的模組,能夠同時間構築出來,用模組的方式構築出來一個具有活動性的,你可以發現他甚至於可以怎麼樣?可以懸空喔,有的地方甚至可以懸空,可以懸空去固定他的,這就是我們現在的空間不一定能完全符合人們的想像,那麼方正而平整的時候,我們需要怎麼樣的家具能夠幫助我們去克服這個地形或空間上的困擾,還有這個產品,是同學們在想像說如果我今天有一個產品能帶著我去環遊地球,所以我就把這個東西丟到哪裡,丟到海裡面你知道嗎?他把這產品丟到海裡面之後用GPS定位,我天天都可以在電腦上面看的到我這個東西在那裏。好他用這樣的想法重新去創造一個新的一個環遊世界的方法。
再來看說型的聯想,型的聯想的部分可以發現會比較多的像從60年代以後,塑膠材料等等東西的運用,這些東西因為趨勢的變化,所以念設計史的時候會發現,在某個時期會有新藝術、新風格等等個這些東西,這些東西他所引發出來甚至於現代主義後現代主義,這些東西勢必會對設計發生影響,是絕對不可能變的,所以我們常講那你設計教育其實只是說我執著於某一東西而已,他一直會因為這些變化而被重整,像從今年開始預期到明年,大概所有的設計主題尤其在產業界他會集中在一個字眼,叫貧窮。為什麼?因為大家很簡單嘛,窮嘛!對不對,今天在網路上就會看到一大堆人喊窮啊,為什麼呢,因為金融風暴、因為裁員,因為各種不同的經濟因素,所以今年到明年,大概只有慘字跟窮字可以形容,但這不代表設計沒有機會,設計就必須開始要從這個角度,所以你看很有趣的在今年的米蘭家具展,可怕的像預言一樣,米蘭家具展開始走貧窮設計的風格,用最便宜的材料,用紙板瓦楞紙的材料做各種不同型式的變化,有時候像楚格等,拿塑料材料做服裝這種東西,拿來做流行服飾,似乎還有一段距離,可是今年米蘭的設計展裡面發現,開始有所謂的塑料材料,所謂的雨衣跟外套兩用的衣服開始出現了,真正有人開始引進這樣的材料,開始做這樣的事情,而且這兩年大概在台灣最常被看到的加工的型態,就是平面的紋飾型態,可以看到太多太多,其實從飛利浦史塔克在作這張椅子的時候你就可以開始聞到一點像這樣的氣息,然後金屬材料開始被大量的使用,甚至當時因為蘋果電腦所引發的透明風,這些東西都是趨勢的變化,我們必須要去了解的。
Sony的頂級品牌推出的電視機,大約台幣70萬,推出時大約2005年中,賣得不好,理由是很簡單的一點就是整個時代的趨勢正在變化,可是SONY沒有意識到這一點,SONY一直很自豪他的技術,三槍一體特力霓虹,也就是它的色彩可以透過單一的陰極射向管,可以打出來三種不同的光束,而顏色特別漂亮,然後還有畫面幾乎平面化,是SONY非常非常厲害的強項,所以他們一直覺得映象管品質永遠會比液晶的品質好,映象館的品質到現在為止得品質都比液晶好很多人都知道,除了它體積大有輻射線之外,其他的單就成像品質來講映像管還是比液晶好,可是問題是時代在變,趨勢在變,人們的要求是甚麼,人們的生活、空間等等這些東西,都使得人們往比較小的方向去走,往比較薄的結構去走,這時候忽視了這樣的趨勢,就發現這樣的產品代表那時候SONY整個的失敗個開始往下走,因為他太迷信於過去的成功,所以設計師有時候對於這樣的趨勢,也要抱持著一種關切,他不一定會直接影響設計但會影響整個策略,策略要如何規劃。再來是劇本差異是因為環境變化產生的,比如樂活,樂活的活動、型態,如果你能跟上樂活風,你會賺的還不少。你的設計本身可以跟得上去走得上去的話,你的設計本身就會有些變化,很多同學在這幾年開始會去思考比如腳踏車、等配備,這些東西是一定會有相關的,或台灣開始會有辦派對的傳統。 那家具,到底甚麼叫做家具,塑料的家具到底可不可能有質感,塑料家具我們在過去認為塑料家具就是沒有質感的東西,可是在國外開始他們去思考如果有一個新的情境、有一些新的活動的行為,那使得塑料家具他們或者是因為透過設計師的設計,你可以看到透過光等等的這些東西,能夠使得這些行為感覺起來有質感,像這樣一個沙灘上面所使用的一個家具形式、或是簡單的屏風,他給你一些故事,像這樣一個電線收線器,而在2005年飛利浦嘗試將電子產品與醫些服飾結合在一起,像今天最紅的最紅的可撓式電子技術,可以彎曲的技術,六年前就有開始思考如果電子產品可以是軟的的時候,那會是甚麼樣子,就是因為他講了一些故事讓人開始相信。
跨界整合
YCT汽車不光只是造型的問題,它必須結合很多包括心理學,社會學,必須對女性的身體有所了解以及他們的行為,身為工業設計師必須去整合這些。講著放了影片說明了許多設計師的作品,Ex.以女性設計的汽車廣告為例,是和女性的車門設計,以及可自動測量車位大小,並且自動停車,非常適合女性,甚至是男性都會非常喜歡。
造型設計結合心理學、生理學、活動、管理者、行銷者……,來做女性汽車的設計和行銷,設計不能單單只是設計,必須結合各界專業人來合作。
以台科大來說,有前瞻科技計畫,以及台大合作計畫,這是未來所有學校必須走的路,若是單單只有設計者,無法說出人對產品的渴望及感受。
HONDA最近在做一款幫助人走路的機器,需要高度機電的整合,及設計師對人的行為活動觀察。
有一篇發表說未來的高度創意者或經理人,必須從設計學校找,設計師不光只是設計師,設計師是驅動整個公司創意的主管人,MFA藝術設計人才是真正在未來引導公司決策的,這也是學校要讓設計學生了解的領域,當你進入這個領域,代表會參與整個決策,使得整個產業會對設計產生友善,也使得產業能了解設計能為這個產業做什麼。
在數位時代雜誌也看到,現代所需要的不再是MBA而是MFA,也就是所謂的藝術或設計人才,這些人才是真正未來引導公司決策的人。所以實踐大學也在2006年和台大嘗試做了一個設計的整合課程,也在年初和MIT做一些合作,嘗試把所有設計相關領域融合在一起,做了一個都市規劃設計,這是設計師與設計師的對話。像是MIT工作營的汐止都市計畫則是嘗試將都市規劃、建築、工設、媒體等不同設計領域人才抓在一起來做計畫。
趨勢洞察
趨勢洞察是指透析人性。在未來的課程裡,應加入對環境友善的考量,在一個美國設計博物館,舉辦了一個活動,它認為今天世界上能夠享受設計成果的人類只有10%,有90%的人事實上是享受不到的,例如:東南亞、非洲地區,所以一個不一樣的市場,在未來是會成形的,因為這些地區慢慢地會有經濟能力和需求出現,但卻沒有人去了解他們的需求。還有目前世界對智慧財產的重視,也一個重點。最後還有形式的變化,簡約而複雜,最典型的代表就是iphone或ipod,它運用單一的按鍵去解決所有複雜的操作程序,將所有操作減到最低,讓使用者不會心生恐懼,這是設計師的一項挑戰。所以實踐大學在產品設計課裡也加入一些多媒體的課程,希望從操作介面出發,去嘗試思考產品如何做,而不是單純做多媒體,這樣的課程規劃一直都在實驗中。
智慧財產意識上揚
形式變化近幾年相當多,簡約而複雜如I phone用單一的按鈕去解決中間所有複雜的過程,型態上減到最低讓人不會心生恐懼,這是未來很多產品可能要去面對的問題。
工藝精神
例如:拿竹子來做電腦、拿阿麼的紅花布做包包……,這些東西以後會越來越多。再來一點,在未來女性的設計越來越重要,越來越多產品必須去了解女性的特質,陰柔的設計開始被許多人接受。女孩子未來會出頭天,越來越多產品具有女性特質,這不是代表男孩子的特質消失,而是代表男孩子越來越能接受女孩子的特質,陰柔的女性特質在很多產品都看的到,慢慢地設計出現兩極化的特質,而中間的產品漸漸不見,例如極奢華的和節省成本的,為了讓同學了解這個趨勢,我們會舉辦研討會和一些活動。
兩極化
很有錢與很貧窮,極奢華與極度節省成本的產品出現,而中間的慢慢消失。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302
朱主任提到了跨領域整合,此學期修了一堂課也是有關跨領域整合的工業設計課程,深深體會到跨領域的合作與難度,對於設計人與科技人要如何發揮他們最大的專長去互相cover激盪出良好的作品,溝通真的是很重要的一環!
從開始到結束,深深的感受到主任的客氣及謙虛,他一直讚美台科的同學們是設計界的龍頭等等,來是跟我們談談的他不敢說是演講,但是在我看來,周圍實踐的同學們,每個都很有才華以及個人風格非常強烈,我想應該是我們要跟實踐同學們好好學習才是,相信有這麼好的老師才能培育出這些資質優秀的實踐同學們吧!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16
其實一直以來都覺得工業設計師是一項很辛苦的行業,考慮到的東西除了設計本身之外,凡是音樂、文學、建築、機構、心理學等等都需要考量,設計師就像是一個什麼都必須知道的專業人士,跨越的領域也得是相當廣泛,但這也就是工業設計師的價值與使命,或許也就是因為如此,設計的重要性在近年來越來越顯著。
其中講者談到一件令人感到痛心的事,現在全球只有百分之十的人在享受著設計,其它如非洲或東南亞等國家則是被人忽略,但漸漸的這樣的市場應該要得到重視,未來他們的興起是指日可待,不同的市場在未來將會成為發展的方向,當然除了營運的價值之外,可以期待的是讓更多人分享好的設計,也是身為設計師的遠大目標。
好的設計應該是全面的考量的,不管是針對男性還是女性,都應該以最專業最廣的範圍來處理,讓每一樣商品都能貼近顧客的心,所以,能以最細心的層面思考設計,並用最簡單的解決方式來處理,我想就能產生出最令人感動的產品了!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09
也看到很多不同的設計思維和原理
或許我們有時候都太過執著,而忽略了自我省思
適時的沉澱並累積經驗值有助於往後的發想
不管是外在形式或內在含意
需要絕對的恆心及毅力,畢竟設計教育是一條很長的路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3
什麼是設計,又要怎麼去做才是設計,這是設計科系的學生們所要學的基礎認知。朱主任告訴我們實踐大學以及他自己所實踐的設計教育方法,以及對設計教育的認知。
倘若不是藝術品,一件生活中的物品是怎麼會讓人覺得美觀,怎麼會讓人覺得順眼,或著舒服呢?這其實是牽涉到人類潛藏的視覺認知,先將材質及色彩放在旁邊,回歸到最原始的大略形體,所有物體的長、寬、高,彼此之間相互的比例都是相當重要的關鍵。再者,這項物品的設計具有實用性以外的意涵嗎?有沒有具有經過考量的設計理念?以及其在生活中所影響的層面,這些都是除了基本的比例之外所要首先衡量與安排的。最後這項物品要從使用層面以及將被使用的環境上去考量要怎麼去製作,又要使用什麼樣的材料,經過周密的考量與配置和實驗,才能夠實踐出一項好的設計。設計的教育由此可見一般,一點都馬虎不得。
為什麼要設計出美好的事物,又或著我們為什麼需要呢?其實這是人類最基本的根性,喜歡美好的事物,並且想要去模仿它,然後製造出更多自己所想要的美好事物,然後也都能使用美好的事物。並且從過去的經驗中學習什麼樣的設計其實是不好的,也許是不實用,或著視覺上只具有一時的趨勢性,從中學習教訓與經驗再去揣摩並且預先考量未來的可能與無限空間。設計的過程並非線性的,而是同時具有多層次交互的連結,在學生學習設計的過程中,這是必須融合到頭腦中相當重要的概念。
回歸到最經典的設計標竿,設計因需求而生。因此設計人為重要的課題無非是要深入而全面地去了解使用者或著客戶的需求,並且因應這些需求,以自己所學的設計之事與方法作統合與整理,才能規劃並實踐出能夠被稱之為良善的設計。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12
因為指導老師是基礎造型協會會長的關係,這學期接受了很多基礎造型的灌輸和訓練,深感大學時期在造形上的訓練極為缺乏,那時大多是憑直覺和視覺經驗累積在進行創作,難怪進步緩慢且很難成熟,看到實踐的同學們大一接受了如此紮實的訓練,覺得自己真的是馬步蹲不穩就想練輕功,往後還得在這方面多多加強才是!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6
朱旭建主任演講 / D9710104
當談論著設計的基礎教學,開發學生的潛能與激起對設計的熱情,我想,就先從我們的這堂課,大家都能打開自己的好奇心,舉手發問開始吧?!
朱旭建主任演講 M9710101 / M9710105 / M9710107 / M9710109 / M9710113 / M9710210 / M9710303 / M9710304 / M9710305
題目:設計教育-從現在到未來
一開始談到了天下雜誌跑去哈佛大學去看他們博雅教育(通識教育)的目標:
1. 獨立探索世界
2. 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3. 具備探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 能把找到的解決方法與他人溝通
5. 培養創造利用嶄新方式看問題
之後談到當初創辦實踐工設的時候嘗試所希望達到的目標:
1.專業養成 :
(1) How-How we create form?造形的手段
一、見形是形—比例與美 (instinct on beauty)
二、見形不是形-語言的媒合 (instinct on miningful beauty
( 野口勇噴泉公園雕塑 )
三、見形又是形—製作與材料 (form, a visual solution of life)
Ex:實踐大一就訓練學生做大作品,之後做任何作品都能輕易掌握細節
(2) Why-Why we create form?了解造形的理由
一、回應人性
二、喚醒經驗—過去
三、預想劇本-未來
Ex:設計能夠回應人性與環境
(3) What-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為什麼造形會變
一、因趨勢變化所引發的形式差異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二、因環境變化所引發的劇本差異
( VOLVO 2004發表以女性為主的概念車YCC )
三、因技術變化所引發的程序差異
Ex:了解人們的需求,做出符合需求的設計
2.跨域整合
(1) 對環境友善的考量
(2) 通用設計
(3) 全球合作
(4) 不一樣的市場
(5) 智慧材產意識的上揚
3.趨勢洞察
(1) 簡約而複雜
Ex:ipod
(2) 工藝精神
(3) 陰柔的女性特質
Ex:愈來愈多產品具有女性特質,不是說男性的特質消失,而是男性也能接受這樣的產品
(4) 兩極差異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12 / M9710301 / M9710302 / M9710306
- 獨立探索世界
- 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 具備探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 找到解決方法跟他人溝通
- 培養創造力跟嶄新的方式看問題
為達此目標我們嘗試下列三項:
- 專業養成
- 跨域整合
- 趨勢洞察
實踐大學設計教育現階段只做到第一階段的專業養成,其他尚在努力,下兩階段就是設計教育的未來!專業養成部份,我們非常重視造型,設計說服人的的專業就是造形,我大致歸類為三個層次:
而這三層理念又分出很多理念,其分支如下:
How we create from?
- 見形是形—比例與美 (instinct on beauty)
- 見形不是形-語言的媒合(instinct on miningful beauty)
- 見形又是形—製作與材料 (form, a visual solution of life)
Why we create form?
- 回應人性
- 喚醒經驗
- 預想劇本
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 因趨勢變化所引發的形式差異(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 因環境變化所引發的劇本差異
- 因技術變化所引發的程序差異
跨領域整合旨在超越視界.趨勢洞察旨在透析人性
- 對環境友善的考量
- 通用設計
- 全球合作
- 不一樣的市場
- 智慧材產意識的上揚
形式的變化
- 簡約而複雜(simplex)
- 工藝精神
- 陰柔的女性特質
- 兩極差異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5
●How we create form?
朱教授在演講中首先提到造型的部分,他說他們在學生大一的時候,就培養學生從既有的形象中跳脫出來,例如:題目為設計一個可以支撐身體的物體,而不是「椅子的設計」。就是希望學生可以有更自由更多元的設計思考,而不是受到題目的限制。他們也很鼓勵學生嘗試、摸索那些「從來不曾想過的材料」來當做設計的元素,開發他們無限的想像創造的空間和可能性。
演講中教授提到一點讓我很有感觸,他說:「要從大格局的設計開始做起,只要大格局的設計可以做好,自然就能準確的掌控小型的設計;反之,如果一開始就只做小型的設計,沒有大膽嘗試大格局的設計,之後就很難掌握適切的比例。」我覺得我大學時期就沒有受過這樣的訓練,總覺得沒有如此放任恣意的做一項設計,聽見朱教授的學生可以大膽的玩材料、玩創意,真的很令人羨慕;同時我也很認同他的看法,我覺得設計就是必須勇於嘗試,才可以知道創意可以發揮到的極限,當可以把大型的設計做好、掌控好比例時,回過頭來小型的設計自然遊刃有餘,如果做設計總是過於小心翼翼,害怕失誤而不敢嘗試新的事物時,可能也很難會有什麼新的突破和創新了吧!
●Why we create form?
朱教授舉了北歐的例子,因為北歐人生活的不易,所以造就了他們對大自然的愛惜,引申到設計上則使他們重視物品的持久性和人性的關懷上,我們不能一味盲目的學習他們呈現出來的風格,那是表面的,而是必須從根本了解他們設計的出發點以及成功的原因。「人性關懷」正是大家現在所關注的議題,像是永續設計、綠色設計等,北歐很早就體悟了這個道理,並且落實到設計中,中國文化其實也講「敬天祭祖」的觀念,是要大家尊敬愛護大自然,還有許多孔、孟、老、莊等的思想家,他們也提到許多對於尊敬大自然的看法,只是後來的我們只在課本中、考試中了解而已,並沒有在設計中去徹底實行,只希望我們也可以用老祖宗流傳下來中國文化的方式,創造出屬於我們特有的設計,對「人性」「環境」的回應。
●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設計師必須洞察先機,隨時保持敏銳,這樣才能早一步了解人們需要的是什麼,創造出符合大家需求的設計。例如:金融風暴的影響使得經濟不景氣,所以我們必須推測出之後的設計方向應該是「貧窮」,像是再生材料的應用、低價為訴求等。朱教授用實際的例子告訴我們作為一個好的設計師,不能只是埋頭苦做,更需要的是打開心靈,觀察這個環境、社會,看看大家需要的是什麼,用設計讓大家生活的更趨近完善和人性化。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05
從簡報可以得知,實踐他們是比較注重在外型上的表達,特別是這個產品的外觀要傳達給人什麼樣子的感覺,而且他們都是從大一的基本設計就開始做這樣子的訓練,從朱老師放出來的簡報得知這些作品大都是基本設計的作業,從這些照片來看實踐對學生的要求應該是蠻高的,而且基設的作品有些做這樣的水準,想必應該是花費了不少的金錢和時間,才能做出這樣的作品,當然這對以後在做模型上是相當有幫助的,雖然我不知道這是同學們自己用工廠做出來的還是外包的,但整體看來都不錯,想必學生們畢業的作品集應該都不錯。
此外,朱老師也帶來了許多國外設計的實例,介紹一些產品的一些設計背後的函義,例如說,史塔克的搾汁機他是要給人打開話匣子用,並不是真的要拿來搾果汁用,還有比較讓人眼睛為之一亮的就是volvo的那台為女性設計的車,朱老師也談到女性不一定就是喜歡像march那種小車,反而大車對女性比較有安全感,而這個說法我在很久以前也有聽過,而且我也變認同這樣的說法的,因為我也常常在路上看到女性開大車、開好車,不過也有女性開好車被綁架的新聞,所以車子的安全性真的還蠻重要的,在設計上我覺得我們應該考慮使用者的使用環境與需求。
這次演講是這學期最後一次演講了,我覺得這學期的演講都蠻精采的,讓我們覺得受益良多,雖然在演講後的互動不是很好,但相信大家也都很認真的在聽,只是剛好沒問題或我們普偏比較內向吧,這些下學期希望能夠改進。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8
朱教授與我們談論設計教育的過去到未來,並以實踐大學的設計教育來做說明,朱教授認為設計教育有三大方向:專業養成、跨域整合、趨勢洞見 。一直以來我對實踐設計科系的印象,就是一種扎扎實實的美感訓練,不管是造形的發展,或是物體的姿態,甚至是一條條鉛筆線的美感,都有著獨特的教育方式,看似飄渺卻對設計學習上有巨大的影響力,這也是我看見實踐大學獨特的地方。
跨域整合是目前炙熱的話題,設計人與不同領域的人結合,會製造出什麼樣的火花,是好?是壞?跨領域的合作有一定的難度,其中溝通又最為重要,如何讓不同領域的人,了解你想表達的內容,並且掌控好彼此間的進退,該堅持還是該包容,所有的決策都需要多方面考量,並且接受不同領域人員的考量,彼此之間達成共識,如此一來,跨域整合的意義才能彰顯。
朱教授談到未來的設計應朝向簡約而複雜,以當今熱門的i-phone來說,簡單的操作介面便能達到複雜的處理機能,使用者不需再花更多的時間學習,而容易上手,便能吸引繁忙都市人的喜愛,在資訊爆炸的時代,人類每天接收的訊息多且雜,簡單的設計反而是一種嚮往。
朱旭建主任演講 / D9710202
演講內容可說是朱老師多年設計教學經驗的回顧,朱老師主任任職期間,縝密規劃課程學習,我們也就此了解實踐大學設計學系多元且開放的課程內容,以及鼓勵學生創新與實作的教學方向。首先,朱老師引介2000年《天下雜誌》專刊,一篇有關哈佛大學博雅教育(即:通識教育)的目標:
1. 獨立探索世界
2. 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3. 具備探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 能把找到的解決方法與他人溝通
5. 培養創造利用嶄新方式看問題
他認為這些觀點值得做為國內學校的借鑑,專業是技術性的活動,而設計則廣及生活、某種程度接近通識課程,應亦注重學生設計人格的養成。
接著進入主題,朱老師以實踐大學產品設計學系幾年來的教學內容與方針,做了詳細深入豐富的介紹。除了重點說明學校教學方向、還有許多該校學生精采的作品、以及放諸國際設計舞台,設計師理念探討與設計史上經典之作的美學形式講述。
一、專業養成
How we create form?
此部分旨在激盪同學對於造形發想與創造。「造形發想」學習主題,朱老師具創思的,將其分為「Instinct on beauty」與「Instinct on meaningful beauty」。所謂Instinct on beauty意指「見形思形」,形包含比例構成的純粹的美,他指出,在美國造型課程中,找尋「造形姿態」的概念,佔課程主要學習部分。造形中,具有姿態的物件,如:軸線在空間中如何構成有意義的形態、以及在比例上如何形成。Instinct on meaningful beauty意指「見形不是形」,代表語言的媒合。屬於複合的美、有意義的美,尋找幾何之間的對話,從而發覺張力。他指出同學喜歡的設計語言,以角錐與角錐頂點的距離探索表現為多,並且認為以模矩形態的延續來作為練習,不失為一種好方法,以形生形的製作中觀察形與形之間關係的改變。講者也舉例日裔美籍設計師野口勇(Isamu Noguchi)的作品,如:Expo’70 Fountains 大阪博覽會,噴水裝置中,水與金屬材質的交會、以及水以光照射形成猶如光之雕塑、以紙材製作的圓球燈籠。Form, a visual solution…意指「見形是形」,此階段注重單純把材質表現出來。並舉例米蘭家具展中的大型戶外裝置,解釋嘗試將材質單純表現出來,即可作為一種設計手法,鼓勵大一學生多嘗試不同材質表現。如:各色塑膠翻模、PS薄板彎曲、軟布PVC(polyvinyl chloride)聚氯乙烯…等。甚至形的製造材料也包括「光塑」技術。
Why we create form?
此部分在探討回應(Echo)人性。「設計以人為本源」思索角度看待設計。將設計回歸到產生之由-「因為人有需要」-這個再簡單不過的初衷。並舉例北歐設計作品,如:有籃子嬰兒腳踏車、冰塊燈…等。在面對艱困生存環境國度(北歐氣候凜冽難當)的人們,他們想的是什麼呢?他們的需求又是什麼?什麼樣的設計才是符合他們期待的設計?有時跳脫自身所處的國度,去想想其他國度的人們對於設計的需求期望,能將設計服務更多的人們,設計師個人亦將跨越、聯繫更多國度的設計語言。回應人性另一個探討部份在於喚醒經驗過去 Awake the subconscious experience設計在為廣大人群設想之外,設計師有一些作品是回饋自己,這是必要的。對於自我記憶的取用而產生之設計作品,如:北歐 笛音壺。關於此產品據說是設技師來自童年住在萊茵河畔,舶船鳴聲的記憶。以及菲力浦‧史塔克檸檬榨汁機,似章魚的造形,根據作者自述,其來自於兒時看過的一本書上,外星人入侵地球的故事插畫印象。在歷經喚醒經驗、重現經驗、挑戰經驗過程,亦是設計演練的一種好方法。或可由此而預想劇本-設計的未來,他以SONY walkman產品為例證。
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此部分探討形的聯想。由「趨勢變化」所引發的形式差異。設計師必須隨時保持敏銳嗅覺,觀察人們生活改變而引起對於設計需求或興趣的轉變。例如,經濟海嘯衝擊下,現階段未來今年至明年,設計的機會在「貧窮」。或許未來可預見,會有越來越多的重複性使用的再生材料,以低價訴求競爭。例如:瓦楞紙的大量運用、塑料材料做雨衣…。又或者樂活型態所帶來的塑料家具受歡迎現象。在此講者舉了一個失敗的案例,說明設計領導者若無法動燭機先,製造與人們生活無交集的產品,則直接宣判了產品的被驅逐人類生活的命運。這是在產品與生活的劇本差異下,產品只能被動選擇退出人類生活的設計事件了。他以SONY自豪於映象成像技術推出極高價映像管電視機而忽略未來人類生活劇本的失敗案例。
二、跨域整合
講者此部分多舉例國外設計案例作解釋,例如:VOLVO將推出以女性設計師團隊,為女性設計的概念車。該團隊中有從事設計、心理、經濟…等集合各專業領域學者共同參與。國內跨領域設計案例,如:實踐大學與MIT合作,汐止 城鄉計畫(BusinessWeek 2007 10 4 The Talent Hunt)。
三、趨勢洞察
講者指出,目前國內偏重在第一階段專業養成,國外則對此階段有愈加注重的趨勢。最後,他提出未來設計相關學系的發展方向,並觀察到了二大部份的轉變。
第一部份、本質的變化:
1. 對環境友善的考量
2. 通用設計
3. 全球合作,區域價值
4. 不一樣的市場
5. 智慧財產IP意識的上揚
第二部份、形式的變化:
1. 儉約而複雜
2. 工藝精神
3. 陰柔的女性特質
4. 兩極差異(產品服務於極奢華與極低廉的)
由於時間的關係,朱老師演講內容大致上就第一階段解說為多,是此次演講稍有遺憾之處。
朱旭建主任演講 / D9710101 / D9710102 / D9710104 / D9710201 / D9710202 / D9710301
在這三十年間,設計教育的脚步一直在改變,它不像製造產業般不斷的有新的技術,甚至於它通常不是因為有技術上的變革。有許多因素一直交互的在困擾著我們,一直讓我們不斷發現新的機會,這些新的機會其實對設計教育來講是一個很大很大的衝擊。設計教育就如同大峽谷般不是一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經過長久以來河流不斷的沖刷,最後才成了現在的形式;雖然現在是這樣子,但將來它也可能會因為轉彎或者是繞道而走向另外一個地方-設計教育也是如此,它不斷地在尋找最適合發展的一條路徑。
在2008年天下雜誌的教育專刊裡,他們跑去美國的哈佛看他們對於大學教育的文化,他們希望重新思考大學教育到底是什麼樣的課題?到底應該要帶給學生什麼?他們發現很多很多令人驚訝的事情,其中最吸引我的地方是,在哈佛大學的博雅教育-也就是我們的通識課程 (一般來講它的目的是不是建立專業,而是建立一個作為人的本質、作為一個高等知識份子的本質時應該具備的特質),他們的教育目標是:
1. 獨立探索世界
2. 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3. 具備探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找到解決方法跟他人溝通
5. 培養創造力跟嶄新的方式看問題
當我把這個內容拿給我的學生看的時候,設計科系的學生都覺得就像他們平常在進行的內容;我想,各位也都會認同這和設計教育在訓練或引導一位同學的觀念是很接近的。所以,在國外有人正在推動說,設計不光只是一個專業課程,甚至它可能是一個通識性的東西-設計並不止是技術性的,它更可能是一個通識性的結構。所以我們可以把它轉換成是設計教育的目標-它並不止是一個設計專業的形成,更重要的是它可能是一個設計人格的養成-這也就是實踐在16年前創辦設計課程時最原始的想法。雖然我們不敢說現在我們已經做到了,但下列3項是我們最基礎的核心:
1. 專業養成
2. 跨域整合
3. 趨勢洞察
我們現在真正能做到的只有在專業養成的階段,而且也還在繼續努力;另外2項則還在嘗試的階段-那就是設計教育的未來!我們必須要跨出領域的界限,我們必須要去理解趨勢,透過後面的2項才能給設計科系的同學一個不一樣的機會。
在專業養成的部份,我們從開始時就非常重視造形。我們認為在工業設計的部份,造形是在這個專業裡頭要去說服別人的東西;所以,就我個人的觀察所簡單整理出來造形的3個層次是:
1. How-How we create form?造形的手段
2. Why-Why we create form?了解造形的理由
3. What-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為什麼造形會變
這是我本身在指導的過程中所看到的東西,這是我們在教育學生的過程當中所們所重視的核心。
1.1 見形是形—比例與美 (instinct on beauty)
在見形是形的內涵包含比例跟美感,它是一種立即性的-它是本能性的、直觀性的。它所包今的內容不一定能透過書本上所說基本的原則或原理去操作,有時候可能是一種靈感或觸發-有可能是天外飛來一筆的,可是你會覺得那是美的。最原始的可能是比例,有時我們是可以從自然界裡可以去分析或分解的,甚至到立體原始造形的構成裡嘗試去尋找它的姿態。我們嘗試從大一的基礎造形課程裡頭帶領同學去尋找它的姿態-從量體到塊體、到几何的形態、到曲面、到線,這些元素如何去形成一個有姿態的物件。在這過程裡面並不止是樣式而已,我們要帶領學生去尋找它裡面所隱藏的不同的的重心、軸線等在空間中的穿插所構成的意義。接下來就到另一個見形不是形的階段。
1.2 見形不是形-語言的媒合 (instinct on miningful beauty)
在這個階段裡就進入設計的語言、造形的語言。其實造形的語彙就是不同的形態之間的對話。例如顏色的概念並不止是依它的定義而來的,顏色的意義會來自於它的情境-它是一種媒合的形態。除了單純的美感之外,要利用不同的几何來尋找它們的對話;例如:圓錐與其他元件的對話、模矩的構成與形式所成的語言、把人加入表演的裝置結構等。這個階段,能讓學生鬆下來利用材料以及造形之間的關係來講故事-利用形跟形之間的對話來講一個故事。
1.3 見形又是形—製作與材料 (form, a visual solution of life)
當我們回過頭來,有些東西是牽涉到實質上的製作、結構、材料等等。特別是色彩,它是附著於材料之上的。某種程度上,我們希望建立讓學生可以走出去和別人對話的基礎-透過把形、製造、材料、光等等種種各式的元素加起來。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我們不希望他們做家具或產品等等定向或定性的東西,例如我們只要他們做一個可以把自己撐起來的結構體,而不是一件家具;經由這樣,我們嘗讓同學從去固定的某一些意象中解放出來,然後產生各種特殊而有趣的想法。
另外,在材料的應用方面,我們也讓同學去找一些從來不會讓我們覺得它會是材料的東西來進行設計。這種過程很辛苦,但是當我們在材料實驗的時,把原本我們經驗裡認為是不可能的材料實現成作品出來時,就會非常的有意思。經由這樣子的過程讓一年級的同學去嘗試各種的可能,例如很大的東西。所以,我們讓一年級的同學在一開始的時候去建立一些應該具有的基本的東西-例如處理造形與物件的基本觀念、或者是勇於挑戰或嘗試材料與結構上的一些問題都能過試過或體驗過。
2. Why we create form?
2.1 回應人性
就現在式來說,我們要回應人性-因為人有需要,所以會製作不同的設計;從人的行為去符合人的需求。
2.2喚醒經驗—過去
喚醒經驗是有關於過去。很多的過去的東西是潛藏在在潛意識裡面的經驗,這些東西是你知道的,可是你從來不曾發現它的存在,你如何去把它叫出來。例如,有一個可以讓嬰兒感受到風吹、雨飄的作品,在造形上可能會讓我覺得它很奇怪,但它就是嘗試著把這種感覺復原出來。或是把人最害怕的感覺做在體重計上,它會超越人的經驗,使人的不愉快變成使用時的另一種經驗。又例如冰塊燈,它是把一種冷的感覺呈現出來,但在你的經驗裡若沒有經歷過那種冷是做不出來的。
喚醒經驗的重點不止是在重現經驗,很要的更是在挑戰經驗—它讓你超越過去的經驗。
2.3 預想劇本-未來
例如 Philippe Stark的榨汁機,他從來都沒有考慮的它的機能性是好的還是壞的,他從來都沒有去考慮這件事情-他考慮的是未來在使用時的社會性,讓它成為一把社交行為的鑰匙。所以,這個東西不是從現有的環境或是過去的經驗而來的,而是去思考在未來有什麼樣子的劇本。又例如Walkman,它是在預想未來走在路上也可以聽音樂。
3. 形的聯想
3.1 因趨勢變化所引發的形式差異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趨勢的變化勢必會對設計產生影響,所以設計教育也要隨著這些變化而調整。
3.2 因環境變化所引發的劇本差異
3.3 因技術變化所引發的程序差異
4. 跨領域整合旨在超越視界.趨勢洞察旨在透析人性
4.1 對環境友善的考量
4.2 通用設計
4.3 全球合作
4.4 不一樣的市場
4.5 智慧材產意識的上揚
5. 形式的變化
5.1 簡約而複雜(simplex)
5.2 工藝精神
5.3 陰柔的女性特質
5.4 兩極差異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11
‧How we create form?
‧Why we create form?
‧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在演講中他逐一講解三個造形思考結構中的內容,在How we create form中朱旭建老師提到三種造形原理的構成1.見形立形;2.見形不是形;3.見形又是形,而這三個原理是漸進演變過來的,這也是幫助學生邏輯性造形思考的三大原則。朱旭建老師在解釋為何創造造形中,以現在、過去跟未來三個時間點重新帶我們回顧設計的演變,讓我們重新審視造形對於不同的時間點所需運用的方式,像是對於現在的造形,朱旭建老師解釋其為回應現代的人性;而過去是為喚醒經驗;未來則是在預想未來造形的劇本。
然而,從過去到未來的設計,會隨著環境與時間而不斷地在改變。在瞻望設計的趨勢,我們也需要省思每個時間點當下的情勢對設計或造形的影響。朱旭建老師的演講的確讓人獲益良多,讓我們深刻體會到他對設計教育的重視,我們也因此見識到不同學校的教學模式,這或許也是實踐大學一直以來與其他學校不同的地方。
2008年12月25日 星期四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303
主任一開始就很謙虛的介紹今天的演講,從他身上我看感覺不出自滿和驕傲,反而是謙虛而自信,之後開始看到實踐大學學生們的作品.
有一點我覺得很不錯的是他們在一年級的安排上,先給予他們盡可能的創意空間,然後慢慢的收,進而做到好。這點我覺得在設計訓練上遠優於其它的學校,因為可以在還沒有受到壓抑之前先釋放能量,這樣子所走出來的想法會更寬廣,在他們的作品中,也看到了他們的學生對於材料或是創意的應用。
另外主任提到很重要的跨領域部分,正是我們現在正在努力的部分,他也提供了他們的想法和方向給我們分享。
在朱旭健主任的演講過程,除了更加認識設計的另一面,也讓我體會到真正從事一個設計者應該有的氣質與態度,就是最基本的謙虛和自信。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304
1.專業養成
2.跨域整合
3.趨勢洞察
但對於現在大多數的大學來說,我們仍然只走到第一步,短期的未來大概可以走到第二階段”跨域整合”,這是教授頗為憂心的。設計不只是專業教育,更是通才教育,針對不同的”某物”設計,我們都要對他有所了解,要做好research,也要從各方面判斷,像是心理學、人體工學以及行銷…等,才是個Good Design,教授也很自豪的認為:「在未來,各高階主管或是領導者必須由設計領域去尋找」,我可以看出朱教授身為教育者的理想與抱負。先前看過一本書也提到:如果,全球頂尖企業是指導方針的話,從Nike、Intel到麥當勞,各領域頂尖企業早已深入設計產業尋找人才。這正呼籲教授一開始說得設計的目標旨在培養跨域整合及具有洞察趨勢的人才。許多人預言:美術碩士(MFA)將取代企管碩士(MBA),成為職場最搶手的紅人,因為所有產業都將成為「藝術創意產業」,雖然台灣大多數企業還沒有走到這步,但值得在台灣走設計的我們慶幸一下,至少「我們還是個趨勢」,呵呵!
趨勢洞察旨在透析人性
設計的目的在於改善人的生活,滿足人的慾望,設計既然是通才教育,也就是說我們必須改善更多我們會遇到的不同問題,隨著時代、科技演進,我們所關心的事物也一直在改變,設計師是否能透析人性理出一個趨勢,走在時代前端,是我們必須去培養的能力。
另外,對於現今產品「形式的變化」教授歸納出幾點:
1. 外型簡約但功能複雜
2. 工藝精神
3. 陰柔的女性特質
4. 兩極(M型)差異,中間產品消失
雖然最後因為時間的關係教授加緊速度帶過,但仔細想想內心都驚呼:「沒錯!真的!」實在很有道理,雖然這些觀點可能工設的同學都早已明瞭。
朱旭建主任演講 / D9710102
如果我們說,設計它投射人類的需求 ,那麼越貼近人的產品,越需要好的設計。
Why we create form?
回應人性—現在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Nokia 的廣告詞)
喚醒經驗—過去 :The new Apple iPad. Please don't make us explain how it works. (Apple iPad 的廣告詞)
預想劇本—未來:When what we watch constantly redefines itself, shouldn't how we watch it do the same!(TOSHIBA 的廣告詞)
廣告詞往往是令人靈感湧現的百寶箱。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305
自己在工業設計上並不是那麼的認識,許多概念是與工設同學和老師那學到問到的,在產品的造型上來說要去如何創造出來其中很多因素不是單單以已往的見解能感覺到的,每當看見工設組的同學所設計出來的模型圖在知道設計的原由後才知道這價值性重要的存在,在每一件的背後概念是相當的重要的。
以自己興趣來說,設計是隨著時間改變的,像演講中提到形隨機能而生,有時回頭看看以前的想法有時似乎已經抓不到當時為何要以這種方式進行,對我來說,時間上的改變不僅是改變實務上的,自己心裡頭的想法也會有所改變的。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03
00還滿羨慕能夠參與這些具實驗以及藝術性的練習、做很大個體或組件的作品,嘗試藝術性質、不需要考量功能面的作品產出,的確,很多東西如果一開始不敢做的話,以後要嘗試的機會也很少了。
00雖然朱旭建老師很謙虛的說他擔心沒辦法與我們分享好對設計的看法,但是這場演講真令人獲益良多,不僅是對造形不同層次的分析,還為我們講解設計思考的想法。
00呼應前些時候王鴻祥教授說,由不斷的定義,而對設計有不同的解讀方式,此次的演講,讓我領略了不同學校的設計教學的方式,不僅是朱旭建老師所說的不同領域的激盪,不同學校、不同風格的合作,也都是能激發創意的機會,希望未來能有更多的機會了解更深入的內涵。
00省思從過去到現在的設計走向,雖然未來像河流一樣還有很多變數,但是經由不斷的反省,我們可以看清楚自己立足的空間,因此才有發展更多的現在,朝向未來的可能。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2
造形的思考結構,從How、Why、What三大方向切入,所謂見形是形,說明的是比例與美,好的造型還需美好的比例關係來架構;見形不是形,是語言與媒合,納入廣大抽象意象的哲學思考;造型就是形,談論的是製造與材料,海綿沾取稀釋後的水泥做成花器,這是觸感對比的材質結合,以及用橡皮筋圈成的燈罩,那是一種彈性拉扯後的美感表現,極具實驗性的作法。最後提到當今設計的三大重點,回應人性-現在,符合二十一世紀挑剔人類的需求;喚醒過去-經驗,一份關於情感的記憶或者是挑戰的經驗,這是一種令人回味無窮的作法;預想劇本-未來,展望將來的任務是替未來的我們設想,即是永續的概念。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06
正如朱主任所說:見形又是形—製作與材料也是相當重要的。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14
1. 獨立探索世界2. 建立對知識的好奇3. 具備探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4. 找到解決方法跟他人溝通5. 培養創造力跟嶄新的方式看問題
相信這一些訓練跟我們平常在從事設計相關的思考模式相當的相似,從這一些思考模式的訓練培養學生的創新程度。
而朱旭建先生在造型教學方面提出了幾個觀點:
How we create form?造形的手段Why we create form?了解造形的理由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為什麼造形會變
在這些演講內容就提到了一些造型的相關論點,也舉例說明,讓我們對於造型美感有更深一層認識。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510113
實踐大學 X 朱旭建老師
【創辦人】
這次身為實踐大學創辦人的朱旭建老師謙虛的開場「思考了很久該以什麼題目來作演講,所以這次的題目我定為,從設計教育—從現在到未來。」,以我們對實踐大學生設計的認識,老師真的是謙虛了,聽完老師的演講,我想老師對設計的想法與理念用在對於實踐大學的用心,我們是看的出來的。
【Why we create form?】
回應人性—現在
『形隨機能而生』,這是我們牢記在心的名言,所有產品多是被人需要而產生,但是在需求與環境作平衡,老師也舉例了北歐國家的ant chair等設計作品,在國家的不同對產品的相處也不同。
喚醒經驗—過去
「在平凡中找不平凡」對於我們所習慣或是舊有的記憶中,如何創新進而改變,對於設計的我們,這也是設計的必須思考的。
預想劇本—未來
假想一個情境,對於現在科技的發達,常有人說先有科技還是設計,在工作上多為先科技在設計,在創作上,設計一個未來藍圖是我們的強項,但是要如何與大師看齊,我想也必須把前面兩項以及許多因素考量徹底,才能設計出令人感動的產品。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17
演講題目為 設計教育—從現在到未來
過去:喚醒人情感的回憶-如何引起人的共鳴。
未來:預測一個未來的生活行為-創新。
如何讓你的產品會說故事,是很重要的。
從以前到現在,設計的趨勢一直在變,但有一件事是不變的,就是產品到最後還要回歸到給人使用,所以在設計產品時,應該優先考慮到人,站在人的角度、使用情境來看產品設計。
然後是情感的考慮,當人在使用這項產品的過程會有什麼樣的情緒,以及因為使用了這產品而產生了什麼樣的情感經驗,例如:YCC-VOLVO,專為女性設計的汽車,不但顛覆了女性就是開小車的刻板印象,在許多細微之處都顧慮到了使用的感受,例如燈光、置物空間等等。
IDEO就是一間分析人類行為的設計顧問公司,所有的設計案都從人種誌,人類生活經驗為出發點,再切入產品設計的走向。我想這是我們設計學子應該時時牢記在心的。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08
朱旭健主任很謙虛的說這場演講是一場意見的交流,但是實際上,我卻覺得是我們單方面的受益良多。
讓我很感動的事是,十六年前他們再創立設計科系時,他們就有一個很重要的概念-未來該走到那裡?
這個是一個很好的自省問題,他說很感謝有這次的機會可以讓他重新回頭看是否有做到當初所想的那些東西,讓他可以好好的整理,去看我們做了些什麼,有關設計教育-從現在到未來。
有人說,每一個現在下下一秒就成了過去,而每一個未來在下一秒即成現在。
那麼,在這個快速的時代下,"我們希望"設計教育對我們做些什麼?又或者設計教育"已經"對我們做了些什麼!我們是否具備了足夠的世界觀,而非準備了足夠的"語言能力"。這些我們都知道,嘴巴上也都嚷嚷著的理想,是否真的能透過我們的雙手,灌輸到我們自己甚至是下一代的身上?然而這之中的困難,是我們可以簡單突破的鴻溝吧!
希望設計教育交給學生的不只是一個框架,而是一個視野。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204
- How we create form?
- Why we create form?
- 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隨後便一一的解釋其中的內涵。而在一開始的How we create form中,他發現造型的創造就如古語所說:「物極必反」,因為整個演變從「見形是形」開始,繼而為「見形不是形」,最後又回歸為「見形又是形」,但卻已 不再只是原有的層次,而是更上一層樓的往更深的造型去作探索,而學生也在這些演變過程中發現了不同的造型方式。
而在解釋為何探索造型中,他將其分為三個理由:現在、過去跟未來,這個說法涵蓋了整個人類的歷史,也提出了完全的理由。像是回應人性便是現代造型的原因, 以此滿足現有人類的造型需求,而喚醒經驗則讓人們能重溫過去的回憶,最後則是透過預想劇本,讓人類能夠對於未來的造型有一藍圖與憧憬。
最後則是對於造型的改變找出其原因,朱教授分為三個原因:因趨勢變化所引發的差異、因環境變化所引發的劇本差異及因技術變化所引發的程序差異,像是現在經 濟崩盤變造成現在許多「貧窮設計」的出現,這便是趨勢的變化所造成的差異,而環境及技術的變化也有在在的影響了造型的改變。
透過朱教授系統化的整理後,便能從中取經,找出往後設計時該努力的方向,並更能學會如何抓住現在、過去及未來的設計趨勢,更重要的是,朱教授透過短短的兩個小時便讓我能洞悉整個造型歷史的架構與緣由,真的是太佩服了。
朱旭建主任演講 / M9710110
朱旭建老師提到三個造型的構成原理:
1.見形是形—比例與美
2.見形不是形—語言的媒合
3. 見形又是形—製作與材料
這些造型方面的觀念是我以前未曾聽過的,這次非常幸運可以聽到實踐大學在設計教育的一些指導方式,感到收穫良多。
朱旭建主任演講/ M9510113 / M9710103 / M9710106 / M9710108 / M9710110 / M9710111 / M9710112 / M9710114 / M9710117
002008年天下雜誌前一陣子發行的教育專刊,去看美國多所大學對對大學教育的檢討,其中哈佛大學的教育經驗分享,其中通識教育—不是要建立學生專業,而是教授學生作為「人」的本質,這種博雅教育的目標有:
1. 獨立探索世界
2. 建立對知識的好奇
3. 具備探詢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4. 找到解決方法跟他人溝通
5. 培養創造力跟嶄新的方式看問題
00而我們當時創辦實踐工業設計科系的時候,嘗試的目標有下列幾項:
1. 專業養成
2. 跨域整合
3. 趨勢洞察
00目前我們也只做到第一點,還有其他的領域,那就是我們的未來,必須要去跨過界線,看到未來。
How we create form?造形的手段
Why we create form?了解造形的理由
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為什麼造形會變
.How we create form?
1.見形是形—比例與美
2.見形不是形—語言的媒合
旋渦形滑梯Black Slide Mantra
00從同學與大師的作品,可以看到不同造形之間的對話。同學可以從不同的造形練習,做出最後的作品。
形—製造—材料—光 各式的元素加起來作成的練習。
00我們希望做大的東西、嘗試不可能的材料,因為以後你可能就不會再做這麼大的東西,從大進入到小,比較容易,只要再去處理細節的東西就好;而一開始做小的東西,以後你要嘗試做大的東西,很難。
野口勇 光的雕塑
三宅一生 布的雕塑
.Why we create form?我們為什麼創造造形。
1. 回應人性—現在
00人性,為了生存人有需要,從出生就一直會有問題存在的,所以做設計。
00北歐對腳踏車是友善的,台灣則否,但是台灣是製造腳踏車的國家,我們對此也有一個需求,但是卻沒有做好。我覺得北歐的設計裡面有很大的重點是對生存的回應,有一種說法是寒帶國家的人比較積極,熱帶國家的人比較懶散,這其實是跟他們環境有關係的。因為生活嚴苛,除了美感之外還要堅固,北歐國家的ant chair等設計作品,都是需要一代傳一代,對環境來說才是有價值的,充滿人性的關懷。然而,在台灣或許是活得太容易了,所以欠缺對人性的回應。
00設計可能是為成就自己,也可能是為了別人,有不同的向度。
例如IDEO設計的杯子,就是為了別人。
2. 喚醒經驗—過去
00某種程度是在地性的,例如冰塊燈是芬蘭設計師設計出來的,而台灣也有特有的花布、竹籃等等文化特色。
00SONY 的Walkman也是因為社長喜歡聽音樂,而創造出來的。設定CD的長度為74分鐘是因為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而這樣的想法,就是在預測未來的模式,Walkman就是帶領未來隨身聽音樂的第一名。
00很多電子產品開始與人對話,這是以前科技與技術未能達成之前所預想不到的,然而現在的產品很多都是在處理這塊,像是Cube World,這樣就是一個預想,去想像如何發生。
.What results the change of form?
1. 因趨勢變化所引發的差異
2. 因環境變化所引發的劇本差異
00另外,我們可以看到YCC--2004 VOLVO發表以女性設計師設計,以女性為主的概念車,這是跟March很不同的車型。
3. 因技術變化所引發的程序差異
00而1983年所提出的MAC定義了未來,到現在我們所使用的電腦的型態。
.跨領域整合
00例如前述的YCC或是HONDA所設計的幫助走動的機器,都是需要對人的觀察,以及集眾人的力量才能完成的。就如同台科大目前跟台大合作,或是推出前瞻計劃等等,這些都不是設計師單人的力量可以完成的,都需要高度整合的工作。
.趨勢洞察旨在透析人性
.本質的變化,這是我們該知道,而且加入設計課程來的議題。
1. 對環境友善的考量
2. 通用設計,今年在美國就有這樣的計畫叫Design for other 90%,因為目前能享受到設計的人約只佔10%,但是另外的人將是未來加入的重點。
3. 全球合作
.形式
1. 簡約而複雜(simplex)
2. 工藝精神
3. 陰柔的女性特質 愈來愈多產品具有女性特質,不是說男性的特質消失,而是男性也能接受這樣的產品。
4. 兩極差異 奢華-節省成本的。
00所以每年我們舉辦研討會與工作營,來討論不同的議題,發現正在有什麼不一樣的東西正在發生,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 歡迎來參加。
2008年12月21日 星期日
Dr.Chapman演講 / M9710207
全球暖化等環境議題,在上個世紀末到這個世紀初以來一直都是熱門的議題,企業也推出了一些號稱可節能、環保的產品,但往往這些產品只不過是其產出的一小部分,另外其他的產品所造成的危害,可能多過百倍千倍。環保產品的推出,是生產技術的限制,或是企業的手段,以目前看來似乎大部分是為企業為自我形象的建立而生產;要消費者停止消費是不太可能,要企業做出萬年不壞的產品也是,要如何在其中抓到一個平衡,似乎是現代人最大的一項考驗。
Dr.Chapman演講 / M9710114
其中也提到除了使用綠色材質以及廢棄物再生利用的方法,如手機大廠Nokia就推出了幾款由回收材料所製作的手機設計,這些手機材料都是由廢棄的手機拆解出來,有些還運用回收的鋁罐來製成手機的外殼及鍵盤。此外,也介紹了一些模組化的電子產品概念設計,透過模組化的設計,未來使用者可以依需求去擴充及變更升級,以延續整體的產品使用週期。
2008年12月20日 星期六
Dr.Chapman演講 / D9710201
Dr.Chapman演講/M9710302
這年頭只要打著環保口號,標榜綠色設計就幾乎就可以保證賣得很好,不過Dr. Chapman提出了疑問,讓我們都能再重新思考對於環境保護的根本意義。
到後來環保這主題已經被過份強調得氾濫,就像許多賣弄同情心賺取獲利的商品一樣,雖然不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依然有許多是真正環保、永續的好設計,但是市面上有更多濫竽充數的半套環保設計,也許還是有部份考量到了但並不全面,那真的是很可惜的事。若無法全面的去檢視從生產、包裝、使用到回收的所有環節,那很可能即使包裝環保且方便回收,但使用效率不高容易汰換掉,消費者反而製造出更多的環境成本,反而抵消了原本綠色設計的想法,對於大環境或整個地球的幫助就不大了。
最近的簡單生活節,那真的是環保嗎?樂活?是不是被過份商業化了呢?
Dr.Chapman演講/M9710301
而半個動畫師對於環境能有什麼樣的具體貢獻?
當環保材質不是我們所考量的重點,而動畫序列算圖還是需要一整個教室的電腦二十四小時無休的運轉,不環保,但怎麼辦?
垃圾分類,壓縮垃圾體積,可以減少環境負擔;動畫師只能把太佔硬碟空間的素材丟到資源回收筒,跟壓縮圖片檔。
環保議題的動畫(默
連自己的體內環保都做不好了,要怎麼做好地球環保?
Dr.Chapman演講 / M9710210
演講者提到針對永續設計,一個可能是最好的方式就是讓人們不要購物,但是它真的不符合現在的經濟體制,甚至有某些公司,他們不希望設計出一項可讓消費者使用太久的產品,產品的損壞創造了新利益機會,也創造了許多的浪費。他在演講中也問了大家,有超過半數的人在擁有新手機的時候,都會將螢幕保護貼保留一陣子。這說明著我們都想要持續擁有新的東西,享受產品的第二次蜜月期。若設計一個讓人想好好保存的產品能解決問題就好了,但是今天的科技進步速度飛快,很多時候即使產品還堪用,但卻因為大環境的關係而被迫淘汰。我們似乎也無法預期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我們只能將永續設計的概念放在心中,多一個思考的角度來作設計。陳俊良總經理也說過,他沒辦法用設計替這個環境做些什麼。那我們呢?設計師能為這美麗的地球做些什麼?這環境需要被改變,人們的觀念需要被改變,一個人的力量是極為渺小的,需要的是更多的人一同來做出改變。
2008年12月19日 星期五
Dr. Chapman演講 / M9710201
事實上現今有很多設計品牌強調產品與議題的結合,像是環保、資源、能源、糧食問題,以上都是讓人們放下國別的差異,願意共同思考解決方法的問題,但要如何將此作為溝通的訴求真正到達環保的目標是非常困難的,舉個例子來說,未經漂白的紙張看似是十分友好環境的設計,它強調不污染環境,但是製造它的過程卻更消耗能源,這下它到底是不是一個好的設計手段我們就不得而知了,因為在不同的角度,其實是無從比較的,於是真正的好設計是要如何下手,相信我們從Dr. Chapman的演講中就可以略知一二。
很明顯我們常用的設計手段只能呼應提倡環保,並不是真正到達環保的目標。而要如何達到真正的永續設計,演講者說明只能時時存有環保之心,這樣比使用環保性的產品更能達到真正為世界盡心的心理,也不會因為一些不明的行銷手法和趨勢問題產生動搖之心。像我們現在會去購買環保性的商品,都是因為媒體的炒弄或是商業的操弄,常常都不是自發性的想去購買,我認為「環保」的論點雖然是一開始的出發價值,但是我們會發現消費的族群所有的動機就像是由原始價值所發酵而冒出的泡泡,原始價值是環保樸素,但它延伸出的意義卻是對生活具高意識態度、有品味的、有思想的、自我實現的,所以消費者會去購買的原意已被扭曲,很明顯的例子就是我們可以發現購買環保商品的消費族群和吃麥當勞的族群是相重疊的,所以我們未來要努力的方向不僅是花時間在產品本身,更要利用其他方法來教育消費者最核心的觀念。
Dr. Chapman演講 / M9710116
其實講者講到了一個重點,他以手機或是手錶的外膜為例,問我們會不會先保留幾天再將它撕起,結果同學幾乎都舉手了,當然也包括了我。沒想到追求"新"的這項舉動已經深深的根植每一個人的心,他提到"second honeymoon",也就是再次翻新的感受。人因追求新的東西,卻總是產生了許多的資源浪費,像是最有衝擊性的畫面,也就是廢棄的手機堆積如山;而我們自己的抽屜裡,也常常有著依然可以用,但卻因為舊了而不去使用的手機或其它產品,或許浪費這件事情並不是我們所意願的,但是我們總是無意之間造成了許多資源的浪費,此外,我們也很難去抵擋對這些新事物的誘惑。
所以說,身為設計師得我們有著相當重要的功課,也就是如何將產品設計得方便美觀又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做到永續與環保,讓人不覺得"環保"是一種折磨,而是一種既美又自然的行為。
設計師提到一個非常有趣的例子,說道有一個設計師的上司要求他去想關於永續的案子,結果禮拜一時設計師提出一個超棒的方法,也就是"大家都停止購買吧!"。這種既諷刺但實際上卻也真的很實在的提議是非常有趣的,只是我們人類必須要生活著,不可能不買東西,因此如何將東西設計得符合大家需求,並且可以以永續的方向來思考設計,變得相當重要。很感謝這次演講者帶給我們得省思,讓我們更了解了永續的內涵!
Dr. Chapman / M9710109
Dr. Chapman演講 / M9710107
Dr. Chapman演講 / D9710301
說也奇怪,為什麼很多家具,像是桌子椅子就會被長久使用(也被接受),但是電子產品就不被傾向長久使用(當你拿出很久的手機時,代表著?)。是電子產品的開發歷史太短,還是人們對於電子產品的態度就是如此呢?
永續設計是一件很有趣的課題,像我們寫程式的時候,也會注意到程式單元(function or lib)的重複使用性。不過要設計、撰寫的好就需要很大的功夫跟經驗了。或許永續設計並不只是表示同樣的東西以同樣的方式使用,或許可以隨著時間有著不同的使用方式。讓我以即時戰略遊戲的經典-星海爭霸為例。在星海之前,諸多同類型遊戲中的初級兵種僅僅只是個過渡兵種,等到發展起來,這些初級兵種就被棄置不用。但是星海爭霸帶入永續設計的概念,讓他的初級兵種可以透過升級(強化武器、裝甲)或是與其他兵種搭配(陸戰隊+醫護兵),讓初級兵種可以永續使用下去。
或許這方面永續設計也是另一種可行的方式吧!
感謝 Dr. Chapman 帶來的想法!!!
Dr.Chapman演講 / M9710212 / M9710301 / M9710302 / M9710306
從第一張由NASA於宇宙所拍攝的地球照片切入,談的是全球性的設計話題,永續設計,是環境和人類的對談。
產品製作的浪費,行銷通路的浪費,消費包裝的浪費,牽涉到原料、能源、是否可回收再利用的省思,永續設計討論的層面很廣,且正在持續發展中,例如如何減少所有的浪費行為,產品的材料選用牽涉到的回收以及環保問題,是人類對環境的負責,期望永續共存的遠景。
2.Still or sparkling
行動吧!不只是抱怨,而是去著手改變,我們知道回收以及能源的使用與選擇,但可以更好,尋求新的方法,達到更有效率的設計過程,不斷提醒自己,設計為的不只是現下人們的舒適,更是為了未來人們的美好生活。
3.Shades of Green
數據,我們面對這個統計而來的有利證據,我們可以反省人類所對地球造成的負擔,但仍然過著同樣的生活,我們反省,但沒有改變,我們需要知道的是知道了問題,然後去找到答案,為了更好,動手去做有意義的事情囉!
4.Consumption is Natural
不消費,就沒有製造,當然也就沒有浪費,但是人類的經濟發展也就此停頓,永續設計的課題無法跟經濟產業的進步並肩而行又該如何取捨?做些改變,直接動手,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盡量去靠近我們的目標,就不至於會走偏了路。
5.Sustainability is a Behavioral Problem
Activist,付諸行動的人,行動!沒有平凡的時刻,任何時間點,任何行動都造成改變,所以認真面對每一個行動。再來是慾望,我們消費需要的東西,是否也同時消費了不那麼需要的東西只是因為我們可能當下想要?科技產品日新月異,我們又該如何選擇,永遠都有更好的,又該如何取捨?思考我們已經擁有的是不是能不需汰換,而我們想擁有的是不是真的非要不可。
6.Waste is a ‘Symptom’ of a Failed Relationship
我們設計師被要求具體而有邏輯效率的體現我們的創意,我們追求速度,設計幫助我們有效率的完成事物,但我們是否常常忘了體驗,因為過程被加速,我們往往在意的是有多快,而忘了給予美好舒適的設計,是比速度更值得在意的。
Dr. Chapman演講 / M9710206
要是人類真能反思到這點, 也就是真正停止或是最簡單的減少消費就好
但是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事, 光拿時事來討論好了, 想想你(妳)有沒有可能直接把消費卷燒掉,
因為作慈善贈與還是促成變相轉手消費, 仁然是在破壞環境阿
我想機率很低吧, 所有的大環境都隨時隨地再吸引我們做消費的舉動
消費產生需求
需求需要供給來製造
製造需要原料
原料就要破壞取得來平衡需求
設計的角色扮演到哪裡去了
我們口口聲聲要愛地球
一年大概舉辦幾十次有關地球暖化議題的競賽
承諾了多少?真正實踐身體力行有多少?
也許如果不能親身實踐聯合政策一同推動
再多的反省與反思都只是表面功夫的不痛不癢罷。
Dr. Chapman演講 / M9710203
現今的地球環境早已在許多層面都能夠看到資源消耗的訊息。產量驚人且處理成為大問題的垃圾,逐漸消耗殆盡的自然資源,被大量破壞的生態環境,以及無限增值的工業產品。這些問題並非沒有被注意,但是社會所投注在其之上的省思與處理足夠了嗎?答案很顯然的是否定的,無論是設計者、生產者或著消費者都心知肚明。那麼改變是必須的,只是要從何下手是有太多的事情要考量。一項商品的製造對資源的消耗及其廢棄後對環境的破壞,是最主要需要解決的問題。原本也許只是一項普通的商品,倘若經過設計師巧思的規劃而成為永續設計的產品,其製造過程對資源的消耗盡可能降至最低,而當其廢棄之後能夠零污染的被處理,那麼這項商品就不再只是一項商品,而是蘊含著人性思考的實際環保行動。
那麼永續設計就是綠色設計嗎?其實並不然。綠色設計充其量只是永續設計的其中一部分。綠色設計的主要意含是在於產品廢棄後的處理考量,而永續設計尚且包含了生產時對自然資源的消耗量,和如何盡可能的延長使用壽命,以及當其廢棄之後使否能夠再生生命成為別的產品。畢竟只要人類存在,對自然資源永無止境的消耗是無法避免的事情。那麼除了降低消耗,如何將已經存在的物品做最大利用就是我們所最需要下功夫的地方。
事實上,如何讓生活中的用品具有永續性其實有一半是取決於使用者身上。你怎麼樣去對待,去使用一項產品,是沒有辦法被設計者所完全控制的,而偏偏這對產品的態度大大的決定了產品的使用年限。我們若是想要為地球的永續性盡一份心力,和地球培養良好的互動關係,那麼我們對資源的安排與使用態度,將是最主要的關鍵。
Dr. Chapman演講 / M9510113
Dr. Chapman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事實上,生活中的科技產品真考慮到人性嗎?
我想Dr. Chapman應該是把這句話用的恰到好處的人,在人類學的課程中其實已經拜讀過關於Dr. Chapman在NOKIA的手機上針對永續設計做研究。在這場演講中也更能體會它所播放的圖片所具何意義,根據「Activist行動者,嘗試去做某些事情」他說的這句話來看,我想從他過去的研究來說,他是一個設計行動者,不是靠想出來,而是發現人真的需要什麼,人在需要的過程中又與地球相呼應了什麼?這才是我們需要好好去思考的。
【你可以改變世界!】
你對永續設計的了解有多少,其實我想早在二十年前每個人的生活習慣其實都很節儉,對於物品的珍惜與使用時間感情只有越久越深,一件物品可以用幾十年,所以Dr. Chapman說「永續性物品是習慣問題Sustainability is behavioral problem」,這樣推論起來過去的人比起我們更能把永續這件事做的很好(從親身做起),而身為設計師的我們應該好好將這樣的問題認真思考,好好去實踐,我們可以改變世界!
Dr. Chapman演講 / M9710208
科技帶給人們美好生活,好要更好,所以不斷求新求進步,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關切表面所看的見的環保議題,但往往容易忽略所引伸出來的問題,現在所設計生產的產品都朝向合乎保護環境的原則,希望可以省能源、減少原料……,然而產品不斷發明創新,舊的不去新的不來,那麼舊的又該何去何從?我們的生活中已經充斥著許許多多不必要的東西,它可以說是一種生活精神的糧食,也可以是一種能源的耗損,人們是否該回歸原始呢?或許重新審視永續設計的意義,對於未來的設計會有更大的改變,也是人類的一大進步。
Dr. Chapman演講 / M9710306
其中,讓我想到一點,『設計』是否能被再『設計』,把過時、舊的、無新鮮感的產品重新包裝,是否重新可以燃起人們的擁有慾望?事實上,我覺得是可以的。人類對某些物品會擁有感情與記憶,設計師要做的不是重新包裝塑造光鮮亮麗的新形象,而是思考如何設計人類的情感,能喚起最深層的衝動,我覺得針對這一點,永續設計可以更容易的存在。
Dr. Chapman演講 / M9710201 / M9710202 / M9710203 / M9710204 / M9710205 / M9710206 / M9710207 / M9710208 / M9710116
我 主要的工作是產品設計等,而永續性是我們的準則, 所以我們可以作家具或產品等等。很幸運的是,我被邀請與英國政府討論我們的概念,因此接下來我會呈現幾張圖片、幾段話、某些設計等,這些主要都是希望讓世 界變得更好。我想應該沒有設計師會想要讓這個世界變得更糟,我認為應該是有設計師真的讓世界變得更糟,但他們一定不是故意的。
1.Symptom-Focused
Biodegradeable ‘waste’, disassemblable ‘wast’, recyclable ‘waste’呈 現這張地球的圖片並不是代表我要讓各位覺得:「哇!好美麗阿!」,藉此獲得情感上的慰藉,我呈現這張圖主要是因為這是第一張從外太空拍的地球,這是由 NASA拍攝的,並被廣泛的運用在許多出版品,像是雜誌等。因此在人類的歷史中,這是我們第一次可以用不同的方式看到我們居住的地方,我認為這種想法對我 們來說是很有趣的,因為即使像是NASA也很難成為最環保的組織,或許因為他們有責任做出最好的改變。我覺得不應該去說誰好誰不好,而是應該去看誰有潛力 去做出好的事、做出改變。我認為接下來這張圖很重要,因為這並非代表的你可以具體上改變世界,但身為一個設計師,你可以讓人與世界互動、讓人關心這個世 界,可以透過任何方式,不管是產品或是演講等等。
污 染造成了很多工廠,產品也造成許多負面影響,而永續設計就是希望能夠作點什麼事,像是產品從哪來、製作產品需要多少能源、能否用更少的能源來製作這些產 品?另一件事則是「浪費」。這張圖主要是垃圾掩埋場,從中我們可發現一個問題就是「消費」。產品在製造過程中有許多的消費,像是船運、能源的消耗等,而永 續設計便是希望能在使用期間中作點事情。我比較不在乎製造產品時的浪費,我比較感興趣的是產品在生命週期中如何被使用,舉例來說像是夾克,不論是製造或是 丟棄時,其中有80%都會對環境造成影響。
典 型的永續設計就像這張圖,它討論的是材料,像是我們要如何處理塑膠、可回收式塑膠,或甚至是可自然分解的塑膠,而可自然分解主要就是表示地球微生物可以吃 掉的材料。此外,回收也是一個重點,不過我想大家應該都知道大概的原則了。而我在此想傳達的訊息是,可自然分解的材料與回收都很重要,但他們並不是唯一的 解決方式,只是這些東西對設計師來說應該是比較有趣且刺激的。而回到永續設計,其主要是討論一些問題的症狀,而不是問題的來源。不幸的是,永續設計十分的 年輕,大約才30、40歲而已,因此我們現在還在找尋什麼方法對永續設計來說是最好的,而現在我們主要重視的是症狀的部份,像是可回收的浪費、可自然分解 的浪費,重點都是在浪費。你是否還有在使用塑膠袋?我不在乎,我比較在乎的是手機的使用等。因此我們應該重視的是造成事情的原因,為什麼我們都要丟掉東 西?為什麼我們不在乎環境?為什麼產品被使用的時間很短?為什麼我們把一些還能用的產品丟掉?
2.Still or sparkling
Pluralism, diversity and expansion of the discipline如 果你是一個關心地球環境的人,你就像是這張環抱樹的圖。我發現造成改變的最好方式就是去改變,去行動,而不僅僅只是抱怨。我猜,現下的你們,或許部份的你 們並不在乎,重要的是我們現在做的事。我知道要永續的思考其實有點難,因為這有點無聊,很抱歉我並非講得很學術、很專業,而我做的卻是設計、學術,其中一 個原因是,人們認為的成功是事情做的很好、很有名、有車、能夠外出吃飯,我知道這些人都希望能夠作一些對環境更永續的事,但這就像是某人給的一個家庭作 業。因此我們希望大家能夠不要認為永續設計是一種家庭作業,而是認為他是一個可以完全從新思考的設計,永續設計可以創造一個新的設計歷史,未來的人將會看 到我們決定的未來,我們將能決定它。我們知道回收、有效的能源利用,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更多、找出更多的方法來讓事情變得更好、更有效率。而你們就是這些需 要找出新方法的人們,所以這並不是家庭作業,這不無聊,這是一種想要讓事情變得更好的野心,像我現在就還不能滿足,對我來說這就是一種好設計,而非綠設 計,是一種現在的好設計,而非二十年前的好設計。對我們來說就是希望讓事情能有所改變,而你跟我就是這些需要作點什麼的人。
3.Shades of Green
Against polarized measures of sustainability
這個字「megaton」有人聽過嗎?他就像是公斤一樣,是一種計重的單位。有時聽到人們說「去年排放了20 megaton的溫室氣體,你知道嗎?」,我想我並不知道,那很多嗎?這裡我想告訴大家的就是,我們並不知道這有多少,我們並不知道所有的事。首先第一個 原因,這是一種科學、數據,數據可以很快的在幾種模型間作比較,第二個原因則是大家都無法知道所有的事,但重點是要知道如何找到答案,假如你想要變得更 好,就做一些有意義的事吧!4.Consumption is Natural
Asking people to do without is hopeless主 管跟你說,針對永續設計,趁著週末回去想個好方法,你回到了家看著電視,突然你發現:「對!就是它!」,你想到了一個好方法可以減少我們對環境造成的影 響,而我們的方法便是,讓人們不要購物!這是個蠻有用的方法,但它並不適合現在的經濟體制。假如你對此好好想想,你可能成為一個擁有許多好想法但卻是一個 沒有職業的人,這是很重要的,假如你想要對世界有所改變,你一定要作些什麼,你一定要工作,作些什麼產品放在架上,你無法在家就能做出改變,就只是想著假 如我能作些改變,重點是你如何著手。就像是在說著,這符合永續設計嗎?這對環境有利嗎?這是很不健康的,因為世界上並沒有100%符合永續設計的東西,這 就有可能就是許多設計師不想碰永續設計的原因。許多事情我們或許不懂,但我們可以去學習,我們如何重新設計讓產品更好?沒有100%的永續設計,但是可以 讓產品更符合永續設計的精神,我猜現在的大家應該都能作到,我想用這種想法來面對永續設計應該會更好。
5.Sustainability is a Behavioral Problem
Consumption is driven by a tension between ‘actual’ and ‘desired’ states行 動主義者(activist)指的是會真正付諸行動的人,重點是要有「動作」。透過設計來對世界造成改變,你可以說設計本身就會造成改變,這是設計原有的 預設含意,然而這裡說的是一種特別的改變,透過行動主義者的想法來作設計,藉此來面對挑戰與質疑。接下來我說得事可能大家比較難接受,但我認為消費是一種 很自然的事,像我是個重視環境的人,但我仍舊四處購物,我有購物的欲望,我有想要買新的東西的欲望。就像吸血鬼「德古拉」,它就像是個正常人,但月亮一出 現,它就無法控制他的衝動,它知道這是錯的,但它就是無法阻止。我想說的是,這是一種行為,是人們的一種選擇,選擇製造什麼或是選擇買些什麼,這主要談得 都是人們。我的博士想要探究的是人們的購物慾,人們為什麼想買東西?繼而能夠思考,如何設計出一個人們都想要好好保存的產品?首先我想要談的是一個Jack Lacan所提出的理論-mirror stage,這主要是說當你將一個新生兒抱到鏡子前方,他會看到他自己,但他不知道鏡中人就是他自己,而mirror stage就是一個小孩可以認出鏡中人的階段。Lacan認為這是一個很負面的實驗,他讓小孩發現自己是一個這麼小的東西,這可能造成一個人在往後便一直 的想要證明自己可以變得更好,總是想要逃離這種負面的影像,我提出這個主要是認為他跟消費其實是有關係的,就像當你站在櫥窗前,你無法看到自己眼中對於產 品的野心與欲望。另一個我想表達的是,當你思考為什麼我們不能保存一些還能用的產品?我認為這是我很關心的重點,我們為什麼要浪費?普遍的理由是,因為科 技進步!科技總是越來越好,你必須要浪費,才能跟上潮流。假如你買了一個新產品,你會在使用了幾天後才把產品上的塑膠薄膜撕掉的人,請你舉手。在英國有大 約八成的人都會這麼作,看來台灣也是一樣的。為什麼大家要這麼作呢?因為這可以讓大家享受第二次的蜜月期(second honeymoon),因此我想我們並不需要總是想著如何賣出新產品,而是可以試著去想如何讓產品更有內容,可以隨著時間改變,以此增加人們對產品的興 趣。就像圖上的椅子,原本的流程都是由右到左,然而我想或許我們可以從另一邊開始,隨著時間的經過產品會變得越來越好。我想大家可以試著用這個想法來讓產 品有一個故事,讓人們更想用這個產品。當你有一台數位攝影機、一片SD記憶卡,當你將記憶卡插入攝影機後,許多產品都會設計讓記憶卡的插槽被遮住,我想或 許我們可以試著讓插槽就這麼外露,或許也可以作一些分開的小零件,讓使用者可以自行組裝,我想這只是個我想讓大家知道的簡單小想法。
6.Waste is a ‘Symptom’ of a Failed Relationship
Love, attachment, fascination and desire are all things that can ‘break’我 們都是設計師,但是我們常常不被允許談論「虛構」,因為我們都需要設計出具體可用的東西,然而我想虛構是隨處可見的。在電影中我們常常需要享受電影中的緩 慢,但是在產品設計中我們卻常常需要注意「速度」,然而專注在速度上是很危險的,因為我們有可能因此失去了經驗,舉例來說,當我帶我老婆去麥當勞吃飯,這 很快,我可以僅僅只是去、吃、回家,只要五分鐘,我想這並不能讓我們能享受一段好得經驗。我想說得便是,你可以試著忘記速度,去感受其他的事情,享受事物 裡的經驗。人們喜歡產品的虛構,喜歡產品的神秘,像是新的產品便能透過他的神秘來吸引你,因為你不知道他與舊的產品相比有何新功能,像是G4 Cube便是一例。他讓人們欲罷不能的嘗試他的小技倆,但是這種新鮮感卻很快消失,因為當你知道其中的奧秘後,你便很快就失去興趣。就像我剛剛所表演的小 魔術,當你知道其中的秘密後,你便失去了興趣。接下來我將舉例說明虛擬的含意,因為我不希望大家聽完演講後便回去埋頭設計一些迪士尼的虛擬產品,我並非是 這個意思,就像這個吐司機,你需要做的便是看著它被放進去,看著它被吐出來,你需要做的就只是在旁邊看著,這個東西非常的簡單,但這也是其與眾不同的原 因。最後我將給各位一個簡單的總結,很快速的回顧與瀏覽。
Dr. Chapman演講 / M9710204
此外,提到永續設計,Jonathan不從以 往的陳腔濫調來作陳述,反而是以新穎的觀點來解釋其想法,像是他從購物慾的觀點切入,並以吸血鬼德古拉作為例子,便是打破以往總是以重新設計產品為方法的 概念,轉而從一切的源頭-「消費」來找出解決的辦法。更有趣的是,他提到了產品上的塑膠膜理論,讓我不禁莞爾一笑,這些常常發生在我身上的細微習慣,若能 用心觀察也能找出其中所代表的含意,更甚的是從中找出事物的新創意跟新方法,以上都讓我對於Jonathan印象深刻。
在整場演講的最後,他甚至很細心的為各位同學作一個快速的總結,把整場演講的精華都濃縮其中,以此加深同學們的印象,真不愧是曾執教鞭的演講者
Dr. Chapman演講 / M9710212
製造出一個耐用度極高的產品,使用者可以用十幾年不用汰換,那再購買的次數必定很少,所以產品於廠商而言也不能太耐用,然而技術又不夠先進,無法量產可以回收利用的材料,所以現階段要達到永續設計,雖具有前瞻性和道德感,但是非常虧本。
然而製作出吸引人的設計才能刺激消費者購買,再加上激烈競爭,產品們爭奇鬥豔、百家爭鳴,常常不斷有新的更潮流更吸引人的產品出現,消費者便養成了喜新厭舊的心態,購買新產品的行為便劇增,所以為了要賺錢,不得不花心思在刺激消費上面。
所以要達到永續設計,該就回收後組件材料的再利用的可能性、效率性以及成本來探討,首先得強調技術以及材料的達成,才能實際的進行下一步規劃。
Dr. Chapman演講 / M9710108
Sustainable Design 永續性設計
這次的演講請到的是Dr. Chapman來分享對於永續設計的看法。
對於身為設計系學生的我們,不就是在思索著如何藉由我們的設計,讓這個社會、甚至是世界更好?
我們所處的是一個很美麗的地球,然而這個環境已經開始變色,置入汙染源的也正是我們自己!
Make the world worse? Make it better?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問題,好或壞?我們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Not green design, it’s about better design.
永續設計並不只是指綠色設計,應該說綠色設計不過是永續設計一環中的一小段,我們該如何去設計一個產品,他的生產前到使用後都是具有意義的,或者,都是可以被利用的,很簡單也很難。尤其是當社會已經逐漸轉變成一個追求變化的時代,任何東西都具有一定的"保鮮期",我個人認為這是一個很可怕的現象,很可能因為這個"保鮮期"而讓這個地球需要負荷更多的垃圾量。
我們都愛這個地球,也都知道該為它做點事,但是人人都想的太偉大了,有時候一個念頭的轉變,就能讓世界更好。
Dr.Chapman演講 / M9710101
Dr.Chapman演講 / D9710101
2008年12月18日 星期四
Dr.Chapman演講 / M9710304
Dr. Jonathan Chapman演講開始時,播放了一些照片,站在遙遠的月球看地球,是多麼美麗,但是我們踏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卻是像接下來所看到的堆滿了的電子產品。Dr. Jonathan Chapman提到大家買了新手機都會保留保護貼,當用舊了、髒了,把保護貼撕掉,「wow,
New again」! 「產品」一般都是越用越舊、越破損,我們也對他越沒新鮮感,但我們反方向去想,當我們的設計加上「time」的觀念,有點像是「slow Tech」的想法,去體驗產品,我們能設計一個越用越有新意、不斷發現新功能的產品,這有點像「進化」,電子產品能進化是否會像電影Matrix一樣呢?聽起來似乎又遭到科技的反噬了…。
提升科技的目的是為了提高生活品質,如今科技卻造成環境惡劣,生活品質不增反降,人類的陋習表露無遺。設計的目的在於服務人群,如何提升群眾的心靈素質、改善環境品質,就靠新一代的設計師們好好努力打拼了。
Dr.Chapman演講 / M9710205
商業設計課在設計個人識別系統的時候,老師也常說:沒有意義的顏色少用一點,這樣不環保。現在想,少了那一點點顏色,對整體的設計並不會有太大的影響;但對環境資源的成本卻是一種無價的保護。設計;本應該為了使產品更加完美,讓生活更加舒適方便的一種行為。它使我們的世界變的更加美麗、方便、有秩序;但過度的設計也在無形中一點一滴的破壞著我們的未來。而這正是Dr. Jonathan Chapman要提醒我們的。
為了做出生動的雕刻,要消耗了多少的石材、木材;為了完成美麗的畫作,浪費了多少的紙張顏料;為了成就雄偉的建築,要破壞多少環境、消耗多少資源;為了文明的發展,我們付出了多大的代價:美(文明的發展)與破壞似乎自古以來就是無法分割的。這也是Dr. Jonathan Chapman在演講中不斷去引導我們意識到的一個事實。當我們的世界已經無法再去承受更多的破壞的此時,『永續設計』已不再只是個議題,而是我們應當著手的方向。
Dr.Chapman演講 / M9710111
Dr.Chapman演講 / M9710303
Dr. Jonathan Chapman主要是強調環境與科技間並存的永續經營來與我們分享他的心得。
他以簡單的七張圖片來歸納串連他要講的重點。
我們生活中的便利與破壞環境其實是科技的兩面刃,之前的演講中也題到,電腦與電子書的發明原意是為了節省用紙,但在發明之後卻發現紙的用量並沒有因此而減少。看到其中一張照片中推滿了電腦相關產品的垃圾山,讓我感觸最深刻。電腦以每15個月為單位倍數成長,每一年半開發出比原先處理更快一倍的電腦,以致我們在電腦發展上還得不到一種成熟的使用方式就得再換新,過程中也不斷的製造新的垃圾,讓我開始思考科技發展的太快是不是其實也不好,對地球也很不負責任,在我們現在如果還無法改善,未來一定會更糟糕。
眼看著我們周邊的生活品質越來越高,環境品質相對的越來越差,很多產業也開始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而漸漸投入及研究,以永續經營為目標發展相關的產品,希望我們能慢慢的讓我們的地球能變得更好。
Dr.Chapman演講 / M9710117
永續、環保設計已經不是另外要拿出來討論的議題了!在最初設計時就應該考慮進去,目的只是要讓此物件更好。在設計的當下也應該把整的社會的機制和經濟環境融合進去。
Use design as a tool to change the world.
這個世界是在於人們去怎麼選擇你需要的事物, 你要的生活,一切都在於你的選擇,所以身為設計師,我們應該去了解人們的行為,去思考
Why people buying things?
Why people throw away?
Dr. Chapman把浪費這件事比喻成一對夫妻的關係,一對夫妻之所以不再相愛是因為對彼此失去了興趣,已經不再有新鮮感了!
We waste things because it’s not stylish anymore.
How to stay interesting in your product.
一個有趣的觀點是在使用的過程不停地發現驚奇,經過人長時間的使用過程中,會持續地有驚喜出現或是隨著你的使用而改變了外貌,讓你在這當中有層出不窮的使用經驗,如此一來,你就不會隨便丟棄產品,你跟它已經建立了新一層的關係,例如:牛仔褲。穿過之後會隨著時間而有不同的顏色變化。產品因你的使用而變得更好,變成一個真正屬於你的東西。
我想這是非常值得我們去思考的議題,Dr. Chapman也對”永續設計”提出了以上不同的看法。
因為環境背景的關係,現在正是個設計的轉淚點,而我們都是在寫這一頁歷史的人,該怎麼利用設計讓這個環境變得更好,這是需要大家好好去努力的。最後,他提到了”Fiction”如何保有產品的神秘性,它的劇情是如何?只有用到最後才能見真章,要經過多少時間才能找到答案,只有用過了才知道。
To use to become better.
一個設計者更應該考慮到產品的使用經驗、情境,最重要的是,要對周遭一直保持不滿意的態度,當一個真正的行動家。
Dr. Chapman演講 / M9710112
之前有讀過一本書《從搖籃到搖籃》裡面提到產品的製造商要思考的問題不只是如何量產品就好
,更為重要的是要去思考產品在結束他的生命周期後,要何去何從。一隻手機製造後,被人們使用
兩三年,但它可能會在地球上繼續存在兩三百年,這對地球環境的影響是十分具大的。
Dr.Chapman演講 / M9710202
Dr.Chapman演講 / M9710305
回頭想想現在的設計很多是要吸引人的要讓人想要的,開始在大眾要求下出現供過於求漸漸形成浪費,從理性面來想生活只要自己需要用則用其他的則是所謂的裝飾品,在現今物質要求高的情況下,感性那邊多多少少會和理性拉扯,說真的有時想想買的目的究竟是能幫自己什麼?因人而異,make it better…。
永續設計發展不止為了現在也為了未來,我想它跟環保的理念是相同的,在生活周遭時時刻刻的會產出一樣東西、出現一種心情、發展一項事件…,隨著時間點上的增長許多事物隨之成長增加,以設計點來說不論是要做出一個模型、符號、影片,什麼是能做「sustainable design」,能讓人產生反思回饋則是它價值所在。
「activist」,一句老話︰說不如起而行,在以前看法是一種輕蔑的意味,但在設計這一塊就像之前陳俊良先生演講提到要如何說到能說服人是非常困難的,而不被別人看輕自己說法我想就像這行動者那種精神一樣是願意改變願意思考才能帶來生活更美好。
Dr. Jonathan Chapman演講 M9710101 / M9710105 / M9710107 / M9710109 / M9710113 / M9710210 / M9710303 / M9710304 / M9710305
演講者:Dr. Jonathan Chapman (University of Brighton, UK)
Dr. Jonathan Chapman他是英國Brighton大學Three Dimensional Design方面有相當權威的一個指導者,從他的網頁上可以得知他也有兩本的著作,第一本是Emotionally Durable Design: Objects, Experiences and Empathy 是在2005年所作的,第二本則是在去年所作的Designers, Visionaries and Other Stories: A collection of sustainable design essays,而他所做的工作常也常被一些國際知名媒體如CNN或BBC所被報導與討論,他的研究工作主要也都是朝向永續設計去做發展。
Dr. Jonathan Chapman他的演講內容主要是由永續設計的觀點來切入探討,在他的簡報內容裡,文字敘述的方面非常少,主要還是以圖片為主,藉由觀察圖片所傳達出的訊息,來反思目前我們的環境所遇到的一些症狀,並藉由這些現象來做一些反思。
一開始他秀出了七張的圖片,以下就針對他所秀出的圖片做一個大概的內容陳述與紀錄:
第一張:是一張很大的地球的照片,自從阿姆斯壯登月球後,我們才真的了解到我們居住地球的美麗,也讓我們了解到應該好好的愛護這個美麗的地球。
第二張:是一張工廠的照片,上面有一排的煙囪在排放著廢氣,這是自從進入工業革命的大量生產所產生的現象。
第三張:是許多電子廢棄物的圖,代表著技術的日新月異,許多產品的壽命大大縮短,最後淪為這樣的下場。
第四張:是張堆的像一座山的垃圾之照片,呼應前一張所造成現象所對地球的傷害。
第五張:表達是的材料的重複使用,同樣呼應前一張,也就是傳達把剛剛的垃圾做回收的概念,
第六張:是紅色的藥,傳達的是上述的現像已經不是像是個生病的徵狀,而已經到了症狀的地步,也就是說它不是個未來式,而是個現在進行式。
第七張:有著一顆神木等級的樹,然後有個人張開雙手的去擁抱它,而這張圖讓人感到非常的舒服,像是人們擁抱著大自然一樣,非常值得我們做反思。
之後讓人感到振奮的是中間有一段精采的魔術表演,Dr. Jonathan Chapman 把一條布變不見,之後又把它變出來,但地球上的垃圾是不可能像這樣說變不見 就不見的,還是要靠我們努力才行。
Dr. Jonathan Chapman後來又提出了六張圖片做總結與回顧:
第一張:紅色藥丸 (Different Symptom focused “biodegradable waste”
“disassemble waste” “Recyclable waste ”)
第二張:藍色泡泡 (Still or Sparkling Pluralism, Diversity & expansion of
the discipline good design, business)
第三張:綠色方塊 (Shades of greenagainst polarized measure of
Sustainability)
第四張:黑色圓 (Consumption is NaturalAsking people to do without in
Hopeless)
第五張:大腦 (Sustainability is a behavioral problemconsumption is driven by tension between actual & desire states
第六張:廢棄電腦 (Waste is a Symptom of Fail relationshipLove, attachment, fascination and desire can all “break”)
Dr. Jonathan Chapman他也調查了一下我們大家使用手機時會不會把螢幕上的保護膜撕下的統計,結果大部分的人都會把上面的保護膜保留一段時間,代表著我們都會去想要一直都能夠擁有新手機的想法,所以之前所播放的圖片裡會有這麼多的電子垃圾是可想而知的。
Dr.Chapman演講 / M9710105
例如說他的第一張圖秀出一張大大的地球的圖片,而這讓我們對我們居住的地球有了全然不同新的了解,因為一開始人們認為地球是圓的,之後麥哲倫環繞地球一周才印證真的是圓的,直到阿姆斯壯他上月球才讓我們真的見到地球美麗的面貌,也讓我們重新的認識地球,第二張秀的是排放著大量廢氣的工廠,代表著人類工業革命後進入生產製造的年代,第三張則是電子廢棄物,代表這些前一個年代生產的產品大都以屆年限,代表人類開始漸漸有了丟棄的行為,所以,有了丟棄的行為之後,第四張則是丟的跟山一樣高的垃圾,來呈述過度的丟棄會對環境所造成傷害,但地球空間有限,不可能讓我們這樣的一直丟棄下去,所以第五張所談的就是可以重複使用的材料,代表著人們開始進入了回收的時代,第六張顯示的是紅色的藥丸,談的是這個現象所顯現的已經不是地球生命所顯示出的徵兆了,這已經演變成一種生命的症狀了,它已經不是個未來式,而是現在進行式,第七張圖片看到的是一個人抱著一顆大大的樹木,感覺所呈現出的就是像人們去擁抱這個大大的大自然一樣。
此次的演講本來以為會是從產品本身所使用的材料去做探討,結果從他所給我們看的圖片感覺他是要我們去對這整個大環境去做省思,不是光在設計上的觀點去探討,而是要把我們的視野擴大,用整個大環境的角度來省思這個問題,所以讓我們有蠻多的收穫的。
Dr. Jonathan Chapman演講/M9710103
00隨著時代的演進,產品生產的速度愈來愈快,當他的生命週期走到了境頭,即使「回收再利用」都會導致一些廢棄物的產生,日積月累,對地球更是一種傷害。這次Dr. Chapman就提醒了我們,設計師在設計產品時,不單單只是考慮到產品的使用性,應該也要考慮到生產時所需要的原料、水、能源對自然的影響;使用的過程,與其他東西相容,以提高產品使用性,避免浪費;以致於,產品壽命終結那天,該是如何分解回收、再利用或是一開始就採用能被自然分解的原料,這些都是我們所能思考的。起初,我一直以為,這些行為都是化學的人才能提出好的模式,去解決問題,原來,設計也是需要考量的!
00以往都以綠色設計稱呼這個領域,然而這次Dr. Chapman告訴我們,不僅僅是Green Design 更是Better Design,不把範圍侷限住的思考,也讓我對該如何做這方面豐設計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原料、回收、可分解…等方面的思考,在設計上,我們還可以去執行的還殺多,例如我們可以讓產品時時刻刻具有煥然一新的風貌,讓他具有故事、神秘性,用設計的手法,讓人們能夠打破欲望、自我的虛榮心等問題,治療浪費的症狀,讓產品的永續性得以發揮。
00Dr. Chapman曾經在台科教書過,所以他對這個環境是相當的熟悉,也顯現出他親切的一面。在演講的過程中,Dr. Chapman還以有趣的互動、魔術令講題生動,本來是個沉重的話題、包含萬象的內容,也變得輕鬆許多。很開心這次邀請到Dr. Chapman來演講,他對這個領域的了解,且不艱澀的講授,讓我明白從現在開始做起是件多麼重要的事情,以個人的力量,也可以為地球貢獻良多,不只是觀念的成長,「行動」才是最重要的。
Dr. Jonathan Chapman演講/ M9510113 / M9710103 / M9710106 / M9710108 / M9710110 / M9710111 / M9710112 / M9710114 / M9710117
00此次的演講,Dr. Chapman以圖片來說故事,當訴我們不只是綠色的設計。演講開始時,Dr. Chapman放出了一張從外太空看地球的照片,「See where we live!」讓我們看著自己生活的世界,改變我們對世界的看法,這能讓我們意識到一個自然問題的察覺,他問我們:「make the world worse? Make it better?」其實,每個人都有潛力去做好事,也就是說:你可以改變世界!身為一個設計師,我們思考的就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不是嗎?
00但是設計師在做設計的時候,通常都只想到使用的層面,使用者該怎麼使用會比較好用等問題,然而,此時幾張照片,陳述著這個世界的汙染,產品造成汙染,通常是在製造的一開始,跟產品生命終結的時刻,何不去思考這些議題呢?可回收的或是可自然分解的材質,Dr. Chapman還使用了一個很可愛的說法:「埋在土裡會被地球吃掉。」因此,現今發展出了生物科技塑膠,這是一種可回收的塑料,被廣泛應用著,解決環境問題。身為一個設計師,我們應該想得更多!
Symptom症狀
00浪費是什麼?是指你用不用塑膠袋這件事嗎?到底誰會去在意呀!我們可以發現,比起環境問題,人們更在意手機問題。例如:然而,在未來的人們會想起在2008、2009年的人們所做的汙染,所以,這就是我們現在該做的事情。
Sustainable Design是一門很年輕的議題,歷史並不長,然而,這卻是我們現在所該去思考、去做的事情,該怎麼做才是最好的方式,是不去買任何的東西嗎?這麼做是與經濟、消費刺激背道而馳的。還是應該去思考,怎麼樣能做到百分之百的永續性!
Still or Sparking?
00現在我們不知道怎麼做才是最好的,該去找出來這件重要的事情。永續設計其實是做好的設計(Good Design),而不只是綠色設計(Green Design)。
Activist行動者,嘗試去做某些事情
00剛始的時候,我其實是一個比較激進的行動者,甚至在十年前,以不穿鞋的方式來表達,我們不該浪費,用抗議的行動去實踐,逐漸成長之後,我從「設計」去行動,設計東西,去讓人們想要留下這些物品,不任意浪費。
Why people buy thing?
Why people want to keep thing?
Why people throw thing away?
00Dr. Chapman問了大家一個問題,新手機買來通常會附有一層薄膜,大家會買來就把他撕掉或是留著呢?現場發現大部分的人都會先留著一段時間,等到他不堪使用,再撕掉。這樣可以令使用者有渙然一新的感覺(Stay interesting in your product.)。這樣的模式導入產品—任何時候你使用產品時,你可以看到內涵故事。你可以一直看到不同的面貌,所以你會因為他的新鮮感而保留他。
永續性設計
00有的產品會以模組化,讓他可以與不同的產品進行結合,以達到永續性。
另外,某些人有對新物品的渴望(desire),驅使他們去嘗試新鮮貨,追求新的、流行的,就是以人的自我去主導。令產品使用時每次都有不同的風貌,像是具有故事性的,引人入勝( Mystery is important.)。我們可以做點小把戲,此時Dr. Chapman表演了一個小魔術,將紅絲巾變不見!其實只是運用一個套在大拇指上的指套,就可以做出這樣的戲法,簡單的方法,卻可以吸引人們的目光。
00例如破舊感的牛仔褲因為他的時間與故事性,而能成為一種時尚,此時產品因你的使用而變得更好,更表現屬於你的風貌。隨著時間走過的痕跡,你將可以發現這個產品擁有更多不同的特點。
00設計師能做的事情,也就是抓住這樣的精神,以虛擬的情節,塑造人們對神秘性的著迷,產生新的體驗、新的想像。事實上也有公司在做這樣的事情,例如Apple的 G4 cube 就啟發了人的想像,開發未知的空間。
00這就是我們在這段歷史上所應該做的事情,不只是做綠色設計,而是做一項更好的設計 (Not green design, it’s about better design.)。
00最後Dr. Chapman很貼心的為大家做了重點回顧:
1.症狀Symptom
2.Still or Sparkling pluralism, diversity and expansion of the discipline.
3.綠色設計的陰影Shade of Green
Against polarized measure of sustainable
4.消耗量是自然的Consumption is Natural
叫人們什麼環保都不做是無助的
5.永續性物品是習慣問題Sustainability is behavioral problem
消耗量是被"Actual"和"desired"所控制的
6.浪費是一種失敗關係的症狀 waste is a symptom of failed relationship
Love, attachment, fascination and desire can all “break”.
愛、附屬產品、迷戀和渴望是可以被打破的
Dr.Chapman演講 / D9710106
就我所知,Dr.Chapman專精於攜帶式電子產品的研究,在人類學方法應用於設計這堂課中介紹和引用了不少Dr.Chapman的著作,也因此對於減少電子攜帶式產品的污染有了初步概念。真的很慶幸台科大可以請到Dr.Chapman本人來演講,拜讀過他的論文之後,覺得他對綠色環保這塊有很深的體驗,假設一個人一年汰換掉一隻手機來說,一年就有超過10億隻手機廢料堆疊,這真的是個可怕的數字,在各家電信業者忙著推陳出新的時候,這些舊的電子廢料都來不及拆解,馬上就產生了一波又一波的新的廢料。這也就是Dr.Chapman這也就是要推廣的:你可以改變世界!
環保從個人做起,使用消費性電子產品降低汰換率,或者是將原本會汙染環境跟不易分解的材質更換成生物科技塑料,這對環境污染必定有巨大貢獻。
手機大廠Nokia就推出了幾款回收料製作的手機,這些手機材料都是由廢棄的手機拆解出來,有些還拼裝了資源回收的鋁罐部分材,製造出來的手機不但可以撥打使用,還跟新的一樣!
不光是如此,也有手機廠商推出竹片材質的外殼,部外乎都是期望能夠降低廢料污染,符合未來趨勢需求。
Dr.Chapman演講 / M9710110
Jonathan並沒有以設計師的角度解讀如何設計一個綠色產品,而是以情境帶領的方式引導大家看待我們目前的日常生活,生活中一切看似理所當然,但許多的資源浪費正在我們手中發生。Jonathan發現一般人認為「sustainable design」是一個嚴肅且無聊的議題,但不可否認的是永續設計是一個設計進行式,不管是設計師或是一般人都有責任找出讓生產製造行為變的更好及更環保的方法。
Jonathan提到「activist」的概念,「activist」是指一種願意實際去做或願意改變的人,而設計方面的activist就是肯挑戰整個製造系統的設計師,讓製造行為符合環保。
綠化正是目前火紅的議題之一,Jonathan提到設計「rethinking」的觀點,我覺得帶給大家許多的衝擊與反思。設計師們在做設計時如果能多為我們所立足的地球設想一些,相信地球資源的消耗可以少一些。
Dr.Chapman演講 / D9710104
曾看過一本書Cradle to Cradle:Remaking the Way We Making Things裡提到sustainable的概念,它用一顆櫻花樹為例. 櫻花樹為鳥兒提供住處, 樹葉過濾髒空氣, 果實提供食物, 即使果實爛了樹葉枯了, 掉到泥壤後一樣為大地帶來養分. 所以如果我們的設計都能如同櫻花樹一般, 地球的處境將會改善許多.
所以當今的設計師最應重視的是,一個好的設計不但要考慮到它的使用期間不為環境帶來傷害, 還要考慮到當它的生命結束後是否能夠回歸自然,在設計之初,就先考慮如何能像大自然一樣,不斷的循環利用,卻也依然不減其價值。sustainable design絕對會是一個有經濟價值同時也是富於挑戰和潛力的方向。
Dr. Jonathan Chapman演講 / D9710101 / D9710102 / D9710104 / D9710201 / D9710202 / D9710301
演講主題 Design for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Dr. Jonathan Chapman 目前是英國University of Brighton的教授,並擔任該校Sustainable Design 碩士學程(MA)的課程領導,也是這方面PhD研究的顧問及指導者;同時他也是一位作家,有二本著作--- Emotionally Durable Design: Objects, Experiences and Empathy及Visionaries and Other Stories: A collection of sustainable design essays* 另外Dr. Chapman是有實務專案的設計師,所屬的設計公司所承接的專案包括產品設計、工業設計及商業設計等,也都是朝Sustainable Design方向發展。
*Chapman, J., Emotionally Durable Design: Objects, Experiences and Empathy, Earthscan, London, 2005.
Chapman, J & Gant, N, Designers, Visionaries and Other Stories: A collection of sustainable design essays, Earthscan, London, 2007.
Dr. Chapman 的第一張簡報是美國太空總署阿波羅號空照拍到的地球畫面,當時,除了讚嘆我們土地是如此的美麗外,這也是人類史上第一次清楚且現實地了解我們所在的環境是有限的、有範圍的,也是在這張照片公佈的幾年後,許多綠色環保組織紛紛成立。
接連幾張簡報則是空氣汙染及垃圾污染的圖片,象徵著一個產品的開始因生產製造所造成的空氣污染和一個產品的死亡所造成的廢棄物污染,這些都是一般大眾在提及Sustainable design時最先感受及了解的部分,而Dr. Chapman在這一次的演講當中,要傳達給大家的幾個概念則是:Sustainable design也是一種商業行為,他所強調的是要不間斷地去思考、去改變而不是抱怨和停止關心及思考。
1. Different Symptom focused
“biodegradable waste” “disassemble waste” “Recyclable waste ”
若回顧整個設計史,Sustainable Design的發展還十分年輕,僅有30至40年的歷史,此刻的Sustainable Design是其發展主要概念的關鍵階段,但時下的對其的解讀過於專注在” biodegradable waste” “disassemble waste” “Recyclable waste ”身為一個設計者,更重要的是去改變人的思維,而非一再強調形式上如何去改變世界。
2. Still or Sparkling
Pluralism, Diversity & expansion of the discipline good design, business
Dr. Chapman 在這個子題中也提到,沒有人能夠到知道所有的事,重要的是要去找出來(No one knows everything, most important is to find out think) 更以How big is a megation?為引言作為解釋
3. Shades of green
against polarized measure of Sustainability
若想要改變世界,首要的一件事,你/妳必須身處其中,也不需急迫去達到100% Sustainable Design,設想不同程度的Sustainable就是為改變進一份力。然而想要有所改變,除了要身處其中之外,還要是個行動者(activist),Dr. Chapman更提起年輕時候他是一個較激烈的activist,以不穿鞋的行動來表達改變,而現在的他以更成熟的方式,以設計,design activist的角度去思考,一樣可以改變人對Sustainable Design的看法,且更有效。
4. Consumption is Natural
Asking people to do without in hopeless
5. Sustainability is a behavioral problem
Consumption is driven by tension between actual & desire states
Sustainable Design真正要面對的問題其實是人的行為,如同人在面對新產品的購物慾及在面對Sustainable Design的掙扎拉扯,而身為一個activist,必需要了解人,了解人如何思考、如何感受。
6. Waste is a Symptom of Fail relationship
Love, attachment, fascination and desire can all “break”
在此子題中,Dr. Chapman舉例到人會因為想要追求新科技、追求流行等等,會一直有新的物慾,說穿了是人的自尊在主導著這些行為及感受,半數以上的人在擁有新手機時,都會先將螢幕上的透明保護貼紙留著,無非都是想要一直擁有新的手機的想法,抓住著個想法Durability isn’t just about blown, “Time”也成了一種設計元素,原本因時間而破洞的牛仔褲,成為一種流行的表徵,本著相同的想法,一個隨著使用及時間而造型出來的滑鼠,有著相同的故事及人的思想方式。
虛構的幻像(fiction)也是重要的一個環節,人總是會為有神秘感的東西著迷,就如同G4 cube對造形及感應式按鈕的嘗試,重點不再純粹銷售的好壞,對設計者而言,G4 cube的新的嘗試,啟發了人的想像,並開起的”What’s next?”的想像空間。
Dr.Chapman演講 / D9710202
然而,他一開始並不打算就大眾一知半解的、所謂環保設計、綠設計、或永續設計,照本宣科地侃侃而談。他以引導、省思為目的,請我們自己去感受、去認知他要所傳達的概念:諸如「waste」、「Fiction」、「Product」、「Consumption」、「Durability」、「Symptom」…等。彷彿自身與週遭廣至地球是個無止盡地循環,我們從自身著眼、藉以觀察四周、最後再由全球效應(例如:暖化議題、金融潮…等)回饋(或反撲)至每一個個體身上。
全場Jonathan皆以充滿行動力、親和力與熱忱、加上輕鬆幽默的演講調子進行。像個小說家一樣,將簡報中的圖像編織成一個故事、一個來自於你我時代背景的故事。他首先秀出第一張圖 是月球 他認為這張圖像改變了人類對於世界的理解,而這正是我們所生存與見證的科技跨時代。接著他秀出第二張圖 是一排煙囪排放廢氣的工廠,我們開始進入了”製造的年代“。如同布希亞(Jean Baudrillad 1929-2006)說的,這是個屬於生產的年代。第三張圖是電子廢棄物 接著進入的是”丟棄的年代“。第四張圖是堆積如山的垃圾 表述物質耗擲過度對於環境的傷害 。第五張圖他想談材料 重複性使用的材料。 第六張圖片是紅色的藥 他指出徵兆恰似正產生中的現象進行式,這種情形「徵」兆更像「症」兆 。第七張顯示一個人環抱著樹 他說十年前他也曾是那個抱樹的人、一年不穿鞋子,是個十足的實踐者。Jonathan有著與亨利‧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 1817-1862)一樣,熱愛自然、積極關切時事和宣揚「不服從論」的革命氣質。
誠如一開始所感受到的、Jonathan帶些神秘的小說家形象,果不其然地,他將前面那七張圖像先做了鋪陳,然後再一一揭露圖像的謎底。回應上述的一至七張圖像,他所要傳達的概念依序是 1 Magic 2 Product 3 Waste 4 Consumption 5 Durability 6 Symptom 7 Fiction
最後整理歸納,他還是以說故事的方式,以圖引文,每張圖像勾勒著他想要介紹給大家的、所謂永續設計的概念式省思:
1圖像(紅色藥丸)V.S.議題(消化物質)V.S.概念(Symptom-Focused / Biodegradable ‘waste’… )
2圖像(藍色泡泡)V.S. 議題(消極消費)V.S.概念(Still or Sparkling? / Pluralism diversity and expansion of the discipline)
3圖像(綠方塊)V.S.議題(綠設計)V.S.概念(Still or Sparkling? / Shades of Green)
4圖像(黑色圓”隱喻月亮”)V.S.議題(自然的揭示)V.S.概念(Consumption is Natural / Asking people to do without in hopeless)
5圖像(大腦)V.S.議題(人類行為)V.S.概念(Sustainability is a Behavioral Problem / Consumption is driven by a tension)
6圖像(廢棄電腦)V.S.議題(虛耗)V.S.概念(Waste is a Symptom of a Failed Relationship / Love, attachment, fascination and desire are all things that can ‘break)
此次演講,Jonathan並不專以設計觀點談永續設計,相對地,他以省思層面著眼,屬於概觀的引介法,他並認為:永續設計為設計史正在進行中的事件,我們在讀設計史時總會比較、回顧過去,而永續設計則是現在發生的事情。當全球皆迫切意識到地球資源何其重要的事實之今,顯然地,他希望以多元宏觀的姿態來看待這「永續」的議題。
[1] 演講者背景Course Director, NA Sustainable Design, University of Brighton, UK
2008年12月17日 星期三
Dr.Chapman演講 / D9710102
Dr. Jonathan Chapman said, "You can't change the world physical, you can change the people think about the world." We have to imrpove the sustainability. It's fact: Good design is good for all. We can't design the materials come from "waste". Waste is a symptom of a failed relationship. We should look to design in terms of its ability to improve the end of product and people's lives.
Tim Brown, the CEO and president of IDEO, notes," Thinking like a designer can transform the way you develop products, service, processes-and even strategy." We may said design is approach to problem-solving. However, it's not meant design is always thinking about change, moreover, it is related to behavior, psychology, and human beings. It's not only the business issue, but also a moral issue. Designers have the responsibility to minimize the impact on the environment from the design perspective.
2008年12月14日 星期日
謝韻雅小姐演講 / D9710301
謝韻雅團長拋開自己清大外語系的背景,去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東西。這種對於生命/自我的熱情真的很讚。這次謝團長給我們看了很多他們接受採訪、跟表演的影片。聲動劇團的表演真的跟我印象中的劇團表演很不一樣。謝韻雅團長提到,什麼是開心,什麼是不開心他很 清楚,於是他決定去追求開心的事情。 我想這可以給很多人一個莫大的鼓舞,如果我們工作做的不開心,與其在那邊鎮日抱怨度過一生,來不如就去追求那些會讓自己開心的事物吧。
同學問到了一些經營上的問題,謝團長也提到他們有發行dvd/cd 也不排斥讓自己給大眾看到。在追夢的過程中,不忘記踏踏實實地走著,這樣,就有了成功的本錢了吧!!
2008年12月13日 星期六
謝韻雅小姐演講/M9710302
演講中有一段謝韻雅小姐即興的合聲演出,讓我讚嘆不已,久久不能自己。她很靈巧的運用自己的聲音,流暢的譜出一段優美的旋律,甚至於已經遠遠超越了複雜樂器所表演出來的音色,那是最自然而不造作的。
無論是什麼樣的表演,或是創作,謝韻雅小姐都透過她的演出告訴我們靈魂的重要,如果少了靈魂那就很難產生共鳴,更甭說最簡單的溝通與傳達理念了。
我很喜歡那種不用制式批批踢就能用個人魅力感動現場的講者~
MIA謝韻雅小姐就是這樣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212 / M9710301 / M9710302 / M9710306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106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116
從謝韻雅小姐和之前的演講者蕭菊貞小姐,我們就可以發現,無論是什麼方面的成功,背後一定都有著辛酸的努力過去和一顆堅持自己理想的心,這對一個人真正實踐自己理想是一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在不同的國家接觸到了不同的環境和歷練,藉由表演拉進了國界與距離,我們可以發現,聲音是無國界的,及使語言不同文化不同,但藉由著聲音我們都誠實的表達了自己,聲音就這樣簡單的拉近了每一顆心。
聲音是無遠弗屆的,透過著聲音作傳達,無論是情感上的聲音波動;還是身體上的肢體語言,聲動劇場都帶給了人全新的感受,充實了人的心靈與視覺感官,不同於一般的表演,這樣的表達能帶給人一種"無需言語"的深層感受,強烈的進入每個人的內心世界並給予我們最深層的感動。
最後講者請同學和老師上台做相當有趣的表演,讓人真的有一種全新的感受,不同的聲音配合在一起便創造了無限可能,我們在這樣的呈現下有了最深的體悟。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109
我們常因為社會環境的眼光失去了自我表現的衝動
當肢體隨著直覺開始搖擺,心靈也跟著光源自由晃動
透過身體發出的聲音,試著了解活著時的生命象徵
堅持是一種人格特質,也是認真面對自我的表現
用盡力氣的在聲與動之間得到平衡後
或許在不久的某一天,我們也可以聽見即使像呼吸般平凡的心跳聲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201
我發現我在Mia的演講中看到了一個表演者對自身興趣和目標的熱忱,當她眼中閃耀著對自己工作喜愛的光芒時;我卻開始檢視於自己對工作的熱情強度,我發現如果把工作當工作來看待,那熱情會毫不留情的熄滅消失,剩下的只有自己面對那自己製造的敵人和關卡。
常常在想要如何在工作中找出興趣,倒不如反過來思考,如何將興趣帶進工作。其中的不同在於,興趣是目的而工作只是你輔助的工具而已,但光是說真的很容易,可是真的去嘗試後就會變得綁手綁腳,困難重重。這又該怎麼辦呢?在Mia的言談中我發現了從工作中獲得成就感是一個強大的原動力,而表演者最大的成就感就是來自於觀眾的直接回饋,也就是說開放了空間讓能量來回的迴盪,可以帶來意想不到的潛能提升,那也許是一種前所未有的狀態,但卻帶來了許多新的可能。
長期困囿在設計中的我們,會為了每一次的創作煩惱不已,會急著為想法找資料,會去挖掘新的物件,會囫圇吞棗的將資訊照單全收,這樣也只是將硬的東西吃進去,想必吐出來的東西也是硬的,因此常常得不到民眾的共鳴,自己也無法讓自己的作品感動;所以說做設計也應該要像表演一樣,尋求input和output的平衡點,對作品的思考開放空間,爭取對話的互動,不要一有工作就悶著頭往前做,留點白色缺口讓靈感流動,想必可以帶來更多的驚喜和結果。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203
這次請到聲動劇場的Mia小姐來演講,其實一直是我所期待的。大學時期,我和自己所就讀的設計科系的同學相處平和,但其實我和他們之間的調性並不相同。機緣之下反而和戲劇系的同學有所接觸,接著發現我和他們之間的相處反而更投緣。於是我和戲劇系的同學們熟悉到就像是同班的一份子,因而產生了興趣去修習了不少戲劇的課程。又,基於我的本科系專長,設計、攝影以及動畫,他們邀請我參與了無數次的戲劇演出製作,除了宣傳設計之外,也跨足了舞台投影動畫甚至舞台設計的領域,那是全新的設計體驗,我一直很感謝他們給我那樣的機會去更深度的參與戲劇演出。
因為我就讀的大學表演科系眾多,事實上我合作過的表演者也包括舞蹈系、音樂系及國樂系的學生。除了觀賞了非常多的演出之外,加上親身的參與製作,大學四年下來我對表演藝術的感情已經根深蒂固,有著對它的一份熱情在。只是對表演藝術越是有了一份感情,就越是為他們惋惜。因為台灣的表演藝術沒有政府足夠的支持與培育,因此許多的表演藝術家最終無法繼續在表演藝術這條開銷大收入少的道路上生存。其實整個台灣的藝文界都是面對著這樣的現況,加上臺灣的藝術教育也不健全,人民參與藝文活動的比例並不高。沒有觀眾的支持,藝文界人士也就無法維生。惡性循環之下,台灣的藝文界始終無法達到許多先進國家的水準,儘管臺灣的經濟發展程度早已和先進國家並駕齊驅。只希望政府能夠儘早體悟藝文環境對提升人民素質的重要性,也給予才華洋溢的藝術家們一個展露天賦讓世界更美好的環境。
謝韻雅小姐演講/M9710306
謝韻雅小姐演講/M9710301
1.人自太古之初,以石擊木以成聲,以人聲唱和以成歌,人類的喉嚨便是我們所得到的第一個樂器;合歌而舞,回歸單純即跟隨節拍樂音律動身體,由心出發的,用身體刻畫描繪樂音震動空氣的形貌,也是為何歌舞演變至今有如此多的種類形式,但總是能讓我們感動,熱血沸騰。
2.而突具形式的表演藝術沒有內容只是給人一種空泛的體驗,綜觀所有的創造行為,驚人的技術,或許能震撼人心,但留不下意義,終究會被時間的洪流吞沒,永遠都有更進步的技術。
3.關於身體的藝術,是由內在而外的顯露個人心性,有趣的是,這種心性的交流並不需要語言,也沒有種族的隔閡,歌和舞就能感動全世界,肢體是世界的共通語言,於是我們放下外在的眼光,內心的矜持,開始跳舞。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114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206
謝韻雅小姐演講 / D9710101
不過,當 Jose Carreras 很認真地用中文唱出「滴不盡相思血淚拋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Sorrow of the Red Beans;紅豆詞-收錄於 Around the world 台灣版) 時,我不但很難、很難、很難進入這樣的情境裡,反而是讓我充滿了「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的感覺!或許,基於商業的考量,在 native speaker 前還是來選擇把聲音轉化成樂器才是比較好的考量。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207
跟之前來演講的蕭菊貞小姐一樣,聲動劇團的團長Mia現在投入的領域與大學所學不同。Mia在畢業之後,雖不是立即走進表演藝術的領域,而是在一步步的接觸之後才發現對表演藝術的喜愛,但在此之後便開始投入自己熱愛的事物,並帶著對人、事、物、土地的關懷,帶給大家不一樣的行動藝術感受。
在這次Mia帶給我們的表演紀錄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利用迴路器創造的即興演出,其中Mia也提到,若要做到滿意的演出,過程中就不能過度在意聲音的表現,讓聲音帶領自己繼續創作。演講中Mia也提到Discovery頻道主持人,在做完專訪後就離職,或許就是感受到Mia在表演藝術裡所投注的熱誠與感動,而想去追求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