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張重華教授演講 / M9710110

受邀回國參加伯樂計畫的張重華教授分享了許多關於無線通訊技術的應用面,除了大家熟知的無線網路、遠端通訊以外,張教授特別介紹他所專精的遠端醫療照護領域,透過無線技術讓病患可以隨時隨地與醫院保持聯繫並掌握病情。"遠端照護"經常是工業設計拿來作為發展的構想,但不可否認的是設計師往往只能以表面的技術框架作為設計的立足點,真正核心的工程技術或可行性則受到質疑,經過張教授深入淺出的演說,必定可幫助在場的工業設計學生對於技術的認識更加深入。無線技術的運用漸趨成熟,未來可發展的空間具有非常大的商機,我們或許該發揮設計人的創意讓這些工程技術match到適合的利基。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張重華教授演講 / D9710104

今日張教授的演講說明了Wireless在我們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與應用,也分享了許多on-going project。在全新的數位生活中,Wireless技術已經逐步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而各種Wireless 技術的出現與成熟,對智慧環境的實現也可說是一大助益。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思考科技的進步是為了給我們帶來更便利的生活,而非增添更多使用上的複雜性與困擾。身為設計各種裝置與介面的設計師,我們應做為平衡科技語言與人之間傳達的協調者,我想這是對今日設計師的角色與責任最好的闡釋。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黃瀛洲先生心得分享

成績公佈於BlackBoad
請同學自行查詢成績

演講作業是演講後1個禮拜交,
最後期限為星期五晚上12:00,
為公平起見,
超過一週者以60分計算,
超過兩週補交者以0分計算。
各位同學若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也麻煩各位同學能盡量遵守繳交期限
謝謝

陳建成
morphise0921@gmail.com
0952085129

黃瀛洲先生演講/M9710109

或許很多人對於漫畫或是動漫畫都保持著傳統的想法,認為這些東西對我們沒什麼幫助也沒有多大的意義,但今天我們從演講者的觀點看見了新的思維以及分享到經驗的價值,生活中真的需要不斷的嘗試和體驗,創新的思考模式、跳脫以往的束縛框框,我們才能讓視野更加廣闊,從漫畫中我們也能找到新的思路或是新的生命價值,只要用心、專注,每個人都能開闢出一條屬於自己的人生道路。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黃瀛洲演講 / M9710114

本週請到了傻呼嚕同盟的卡漫達人黃瀛洲先生來演講,為我們詳盡的介紹日本動畫史至今整體的發展狀況,大致上介紹日本戰前、日本戰後至今的日本漫畫文化內涵。
談到日本戰前:
動畫的發展是已經有150多年,由迪士尼發揚光大之後,日本人起而效法。
動畫是個勞力密集的產業,日本的動畫史是來自於日本政府的國防部拍攝的系列長片,對日本的國民洗腦,將侵略性行為給合理化,但其與戰後動畫創作型態及方式理念就有所不同了。
談到日本戰後:
漫畫是一個最簡單的娛樂方式,當初稱漫畫為"赤本",並在大家都可以負擔的租書店流通,漫畫能滿足人的想像及鼓舞人心,而造成當時漫畫業開始興盛,50年代之後動畫開始崛起,每年電影公司會推出賀歲片,1958年第一部彩色的動畫"白蛇傳"於日本公映造成轟動,50年代期間不乏中國文化侵略日本的證據,諸如七龍珠、三國志、西遊記等等。
也介紹到漫畫之神、動畫之父的 手塚治虫
日本有史以來作品數量最多的漫畫家,總共創作過約2000套的作品,師法迪士尼動畫,並以50萬日幣的低價製作出了30分鐘的動畫,創造出了一種特殊的動畫製作技術。當一秒鐘跑到24張圖時眼睛會被畫面所騙,以為畫面是會動的,但是1秒鐘24張的賽璐璐片是很花成本。
手塚大師將同一張重複曝光兩次,減少了3/1的成本,也造成了日本動畫產業至今的定則,這個技術讓宮琦駿憤而發出怒言,整個拉低了動畫水準。
到了60年代70年代,電視機普遍流行,上個時期從小就生長在動畫環境中的小孩已經走入社會,並將想法投入動畫之中。
到了80年代,此股風潮也刺激了80年代成為日本動漫的黃金年代,動畫新世紀宣言:Animate絕對不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是與世間我們所傳頌的正派影像作品站在同樣的地位。
但也因時間的關係,本次演講並無完全介紹詳盡,但大致上讓我們了解到早期的動漫演進過程,也順便喚起我們的兒時美好的回憶。

黃瀛洲先生演講/M9710107

以往對於日本漫畫總是非常的喜愛以及欣賞,許多漫畫家在呈現自己的作品內容時除了那生動的圖畫之外莫過於整篇漫畫的故事構思,之於這個禮拜黃瀛洲先生的演講,論述了許許多多漫畫家辛辛苦苦的創作背景,當然其中也包括了許多ㄧ般人口中所謂的八卦,使得整場演講顯得有趣!整場的演講下來讓我們更深入地知道漫畫的演進以及發展的歷史,也更讓我們知道漫畫的文化重要性及影響力!

黃瀛洲演講/M9710201

零碎的動機

其實在此次演講之前,我對動漫畫的印象一直處在一種次文化角色,雖然長期以來漫畫一直被冠上這樣的稱號,卻也沒有人去在意。直到這次傻呼嚕同盟黃瀛洲先生詳細的動漫史介紹,才讓我了解到漫畫這東西真的不是在開玩笑,它是很認真的,很認真的在詮釋一些我們認為不足為道的小事情,還讓我們發現,人們最需要的不是物件表面的華麗炫影,而是藏在其中小小的共鳴感動。動漫畫就是這麼一種被動式需要的產物,強調的不是甚麼偉大的動機,而是製造一個脫離現實的世界讓我們去實現夢想。雖然對漫畫這塊領域沒有甚麼精闢的見解,但是有一些漫話卻讓我印象深刻,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伊藤潤二的漫畫,它的內容及畫風都十分的獨特,內容盡是說一些光怪陸離的故事,真的十分得詭異及有趣,其影響力卻也影響到其他層面,最後也翻拍了幾部電影,在此可以證明。無論是多麼冷僻、多麼非主流,只要有那潛在的視聽群,創作就會有機會發光,反而是一些為商業而商業的東西容易隱沒到時間洪流裡,新的時代引起注意度是一個新的考驗,不同的領域也有著不同的語彙,所以如何適得其所的完成一個創作是我們應該去面對的。

簡單的表皮

演講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一則動畫是到台灣取材的參展影片,影片中的元素不外乎都是一些我們平常所熟悉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可以詮釋的如此令人驚艷,我想已經不是距離美感的問題,而是我們很常忽視自我的價值,而去追隨一些與自我無關成功的案例,我想做設計之前我們是不是應該多出去考察,而不是呆坐在電腦前面劈哩啪啦的生產出一些拼裝的物體。也就是說最簡單最生活最原始的東西,也許才是我們應該去找尋的。

黃瀛洲先生演講/M9710203

  
  
  我想動畫以及漫畫對設計科系的學生來說,其影響可以說是非常龐大而深遠的。光是從我大學時期的同學和研究所的設計科系同學身上,其喜好和興趣就很明顯地在動畫以及漫畫領域上佔有的比例非常廣。往往房間總是有著幾隻公仔(有蒐集習慣的人更是不在少數),動畫以及漫畫的海報,至於漫畫以及動畫影片本身的蒐集就更不用說了。為什麼會有這樣的現象,我想和大多數設計科系的學生成長過程之中總是經常隨手塗鴉脫不了關係。從模仿自己喜愛的漫畫作品人物以及畫風開始,接著進而發展出自己的風格,然後在進入大學的專業領域課程之後,逐漸往平面設計、攝影、插畫、動畫以及網頁等多媒體設計繼續發展下去。通常學生在專業領域發展之後,其作品通常還是可以看出漫畫以及動畫的影響痕跡。

  我自己在設計這條路上的發展,也同樣是受到漫畫的影響而開始的,有趣的是喜歡上看漫畫的並非我自己本身,而是姊姊。姊姊從喜歡上著名的漫畫〝幽遊白書〞之後,就開始經常模仿其作者的風格描繪人物畫,或著直接描繪漫畫中的人物。於是我受到姊姊的影響也開始喜歡上畫圖,也正因為我是受到漫畫的間接影響而非直接影響,是以我自身的繪圖風格沒有受到哪部動漫畫作品的影響,而擁有比較多的獨特性,在設計這塊領域上來說是好事。接著在大學時確立了往平面設計、攝影以及插畫上發展的方向,回想這一切開始的契機,〝幽遊白書〞,不禁覺得莞爾起來。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101




漫畫及動畫是使我接觸藝術領域的開端,在童年印象中佔據我生命的兩大漫畫卡通就是宮崎駿系列作品以及美少女戰士,其中美少女戰士幾乎占據了我國小生崖的一大半時間,每天下課不論晴天或雨天,一定看到一大群學生衝到書局抽每次五元的美少女戰士積分卡及寫真圖卡,買來的圖卡就興奮的將他們一張張貼在積分本,只要集滿一個階段都可以向老闆換取美少女戰士周邊贈品,身為美少女戰士迷的我幾乎將全部的零用錢投資在上面,更不敢讓父母知道。而這些漫畫人物也開發出許多相關玩具產品,每一樣也都不便宜,為了要買月光仙子的變身胸針跟媽媽吵了好久,就這樣當了六年的瘋狂粉絲,回頭想想實在有趣。也因為當時對漫畫的著迷,因此小時候都會用描圖紙覆蓋在海報或是漫畫書上小心翼翼的描繪,希望自己也能畫出一樣美麗的圖,就這樣很有興趣的無論何時都在畫,漸漸的培養出對於繪畫的興趣。我想這些從過去發展到現在的漫畫及動畫都在每個人的童年占了很深的影響,雖然這部分的產業在觀念中是屬於不是很高級的領域,甚至認為俗氣,但是其實這些作品背後的影響力以及價值是非常可觀的,它沒有任何身分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去接觸且平易近人,正因為他的通俗在我們的生活中才能有如此深的影響,而它的附加價值更是令人佩服。(因為本人就是其中一位投資者= =) 這此演講的介紹真的勾起了我不少的回憶,對於這些不斷為漫畫及動畫領域努力的作家感到十分敬佩!!

黃瀛洲先生演講/M9710117

演講者黃瀛洲先生熱情地介紹日本戰後的動漫史,包括漫畫家、動畫家、卡通以及他個人對劇情的解讀,非常獨到的見解,隨著音樂跟影像一幕幕地呈現,小時候的回憶一一湧現,其中最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霹靂貓,想起當時整點一到就要守在電視機前面,他從早期的勵志卡通到現在的機器人或少女系的卡通,更大約介紹了幾位日本動畫界的大師,像是宮崎駿、手塚治蟲等。

其實,在這些故事和漫畫背後的意義除了滿足了小孩子或是大人的想像空間,讓我們的童年更豐富之外,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教育和勵志的意義?什麼樣的卡通是能源遠流長的?什麼樣的故事是否對社會具有負面影響?這是值得我們深思的。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212

聽完JOJO大講完他喜歡的動漫類型後,我也來分享一下個人喜好的動漫,在某種程度上也是有影響力的作品!

哆啦A夢
連載期間:1969-1996

《哆啦A夢》為日本漫畫家藤子·F·不二雄筆下著名的漫畫及動畫作品,主要是敘述一隻來自22世紀的貓型機器人—哆啦A夢,受原本主人野比世修的託付,回到20世紀,幫助世修的高祖父野比大雄的故事。此漫畫自1969年開始連載,為第一屆手塚治虫文化賞的漫畫大賞得獎作品,藤子·F·不二雄親自執筆連載了1345回,並至少有短篇單行本50冊(含PLUS)已經發行,原著大長篇漫畫有17本(加上其弟子所編繪之大長篇則有24本以上)。

對全球的影響

《哆啦A夢》在日本以外的地區亦大受歡迎。根據小學館統計,在1970年代,香港和台灣就出現了《哆啦A夢》的盜版作品。目前在東南亞地區也有大量的盜版哆啦A夢。1991年後,東亞、東南亞和歐洲地區成為《哆啦A夢》主要的輸出地區。另外,哆啦A夢動畫版在中南美洲地區、阿拉伯世界、印度、俄羅斯和以色列播出。


《哆啦A夢》已經在香港、台灣、中國大陸、大韓民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印尼、賽普勒斯、義大利、西班牙等地正式出版,法語版也已在2006年開始出版於法國。此外,《哆啦A夢》在越南和印度尼西亞大受歡迎,以致於當地孩童認為「日本是未來之國」。此外,諸如香港青文出版社出版的《快樂龍》等喜劇漫畫雜誌也正在連載《哆啦A夢》。

《哆啦A夢》在華語系區域之間所受到歡迎的程度並不輸給日本國內。早在《哆啦A夢》初創的時期,台灣、香港很快的出現了盜版《哆啦A夢》。1976年,《哆啦A夢》(當時名為《叮噹》)由《兒童樂園》引入香港之後,香港成為日本以外最早的《哆啦A夢》出版地區。叮噹、大雄、靜宜、牙擦仔及肥仔等名字亦是由《兒童樂園》所起的。在1980年代中、後期,《叮噹》的書籍由一間名叫「海豹叢書」的公司出版,該公司在每本書的背頁聲稱擁有版權,但在期數編輯上與日本相異。直至1992年,正規版本由玉郎漫畫(後改名文化傳信)出版,仍以《叮噹》名稱推出,直至1997年改為《哆啦A夢》。自1999年起,第十七集以後的大長篇、彩色作品集、彩色電影版及其他學習漫畫系列由香港青文出版社陸續出版。2003年,文化傳信獲授權推出《哆啦A夢文庫版》香港中文版。2005年,《哆啦A夢+》(哆啦A夢PLUS)及《哆啦A夢兒童版》亦由文化傳信出版。

台灣在未經授權時代主要由青文出版社出版,1970年代起以單行本《機器貓小叮噹》連載,採每月2次出版。當中亦夾雜有該出版社簽約漫畫家自行創作或改編自藤子其他作品之短篇故事、大長篇等原版所沒有的內容,共計出版了230冊。1992年因台灣政府修訂著作權法,哆啦A夢退出該書,並且由第237集起,改名《開心漫畫》,但封面仍有《機器貓小叮噹》字樣,不過內容已無哆啦A夢之相關連載,這樣狀況持續至該雜誌改名為《巨彈小子》為止。台灣各地的一些小型便利商店(並非統一超商或其他連鎖體系的便利商店)至今也有販賣其他沒標明出版商名稱的盜版單行本。1993年,首次由小學館授權的台灣中文版單行本由大然文化出版,當時書名為《神奇小叮噹》。1997年,大然文化再度取得小學館授權,並尊重當時已病故的藤子·F·不二雄的遺願「希望亞洲地區統一改以日本音譯」,首次以《哆啦A夢》為中文名稱,發行台灣中文版單行本,列入該社《魔奇館》漫畫叢書之內。[37]自1999年起,第十七集以後的大長篇、彩色作品集、彩色電影版及其他學習漫畫系列由青文出版社陸續出版。2003年大然文化倒閉,原由大然代理的部分(單行本1~45及大長篇1~17)轉移給青文出版社,從此《哆啦A夢》在台灣地區由青文獨家代理。

1980年代末期,中國大陸也出現了盜版的哆啦A夢書籍,早期譯名與港臺相同,以「小叮噹」和「機器貓」為主。1990年代後,人民美術出版社取得了日本小學館的代理權,在中國大陸發行正版哆啦A夢漫畫。目前在中國大陸,正版45集單行本、哆啦A夢大長篇與PLUS的漫畫圖書代理權又轉為吉林美術出版社(另外,吉林美術出版社亦在中國大陸取得corocoro雜誌的代理權)。吉林美術出版社曾經大力推行「正名」工作,在45集單行本的結尾與大長篇的開頭都有「請叫我哆啦A夢」專欄,但成效不彰。在中國大陸的另外兩家取得哆啦A夢圖書合法代理權的出版商是二十一世紀出版社(包括了彩色作品集、彩色電影完全紀念版和一些附篇電影圖書等)與長春出版社(以哆啦A夢科教圖書為主)。

大韓民國還尚未解禁日本文化的時期,也是《哆啦A夢》的盜版主要國家。也因為如此,所以在韓國、中國等地當時還有人認為日本的《哆啦A夢》才是盜版的作品。直到現在,還能廣泛的在東南亞地區見到盜版的作品[36]。
漫畫部份在1991年之後,以東亞、東南亞和歐洲為中心開始翻譯與發行。動畫部份除了上述以外尚有中南美洲(哥倫比亞共和國、智利、阿根廷、厄瓜多、巴拿馬、墨西哥、波多黎各、玻利維亞、委內瑞拉)、阿拉伯語圈(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大公國、阿曼)、印度、俄羅斯以及以色列等國都有播放。

另一方面,《哆啦A夢》在其他歐美國家反而不如《七龍珠》較受歡迎。有人認為原因是,作品的內容中像是榻榻米或日式房子的格局等太過日本文化,使歐美讀者無法接受;也有人認為,原因是大雄始終都不靠自己力量去解決難題,反而一直依賴哆啦A夢的故事情節與歐美人性格不符。這些也可能是《哆啦A夢》始終無法進入美國的主因。


http://zh.wikipedia.org/w/index.php?title=%E5%93%86%E5%95%A6A%E5%A4%A2&variant=zh-tw



--
失禮的說,JOJO是個超愛鋼彈系列的動漫迷,這種動漫迷比其他領域的動漫欣賞者來得瘋狂,甚至認為鋼彈類型就是日本動漫的全部,別忘了還有灌籃高手、小丸子、棋靈王、柯南等大家更熟悉的漫畫,這次演講題目應該要改成日本機器人動漫發展史吧!

黃瀛洲演講 / M9710306

對於這次黃瀛洲演講,他提供許多豐富的動漫歷史發展跟我們分享。對於喜好動漫卻又不了解其歷史發展的我,實在受益良多。我記得小時候我非常喜歡動漫,動漫中的人物腳色和劇情,我只要看完ㄧ次就能印像深刻,或許是因為作者對故事人物刻化的細膩,才會使我沉浸在故事當中。並且等我長大後,動漫也無法從我生活中脫離,因為它也是我創作靈感來源,也可以算是讓心境遨遊在另ㄧ個國度的空間。
但是,台灣對於動漫發展,只有最近幾年才開始慢慢起步,才會在漫畫店中看到ㄧ些台灣作者,但跟日本相比,還是少之又少。雖然台灣政府現在開始積極推動娛樂產業,但是腳步來是太慢,或許是因為早期民風保守,認為動漫、遊戲會使社會導致敗壞風氣,但潮流終究檔不住,只希望台灣人能慢慢向前航行了希望有朝一日,讓其他國家也能看看台灣人的動漫創作功力。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206

首先感謝傻呼嚕同盟的黃瀛洲先生帶來詳細的日本戰後的動漫史介紹, 演講者滿是熱情的介紹過程,讓我看見另一種不同的專業,整個過程來龍去脈精闢的調理引介,
讓不是喜歡看漫畫得我有些許了解。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喜歡看卡通還是漫畫的小孩,雖然這樣敘述趕想不太禮帽,但是很多時候我是不感興趣的,跟大多數的視覺創作者不一樣,我反而很少看卡通還是漫畫,所以當我聽完這次的講演後算是略懂皮毛,但是還是沒有太大的感想或是想法,我比較惋惜的是演講者不能播放的影片片段,感覺有些巧,能看的都是我們熟悉或是聽過的卡通,不能看的都是一些特殊畫家或是劇情內容的,感覺很可惜。

我有印象的或是感興趣的可能就是名偵探柯南之類這種劇情片,或是特別留意宮崎駿的動漫畫風精密的地方,也不知為何,也有慢慢在接受當中,也許如果能像演講者一樣,熱情的喜愛並且瘋狂的投入也許感受又是另一番箇中滋味。

黃瀛洲演講 / M9710207



雖然從小對於動漫畫沒有太多的涉略,演講中有大部分的卡通都只有聽說而沒有完整看過,對於角色扮演等Cosplay也沒有太大的興趣,但在這次演講中,演講者對於日本動漫畫的精闢解說,讓我能稍微對一些動漫狂熱者的心態有些許的了解,對於動漫對社會現象的影響、或名族個性在動畫中的顯現也有約略認識,同時也藉由演講者所提出的數據,了解動畫產業的驚人產值。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108

  傻呼嚕同盟的黃瀛洲先生帶來很詳細的日本戰後的動漫史,告訴我們動漫可以很熱血也可以很有文化,甚至可以說『很專業』。

  『動漫』作為演講主題的確很吸引人,小時後總覺得動漫是一種禁忌品,非常吸引人想坐在電視機前面,就不斷的看著螢幕的轉換,最好可以不吃不喝不做作業,但是這個時候總是會有個媽媽出現搶走操控一切的遙控器,『啪』的一聲,切斷小孩與動漫之間的聯繫。國中的時候,老師還會突襲搜查所有人的背包,因為閱讀漫畫對學生來說是『不好的』嗜好。曾幾何時,動漫也可以如同黃瀛洲先生的演說內容,有著這麼多深刻的層面是我們不曾體會。

  我很佩服黃瀛洲先生對許多動漫作品內人物的剖析,再從他提出的觀點看回去小時後接觸的那些影片,常常會有『原來如此』的訝異與驚嘆,整部作品會變的更有內涵與意義。這次的演講也讓我深刻的感受到:術業有專攻,任何領域中,就是有這些專精研究的學者們,投入他們大半的時間跟精神去研究這些不為人知的背後含意,讓門外漢的我們可以在短時間經由學者們整理出來的資料與訊息,更近一步的貼近作品或者作者當初的創作概念。  

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黃瀛洲演講 / D9710101

目前,日本的動漫畫產業的年產值已經達到了2兆日元,這龐大的數字並不止是由產品的本身所產生,其中有大部份的收益是透過了相關的衍生商品(如相關玩具、人物使用與授權等等)來共同創造出來的。其實,日本的動漫產業能夠如此蓬勃的發展,除了產業成員的認真經營之外,官方與民間更分別成立了多項的基金來進行扶持與投資,且透過「文化藝術振興基本法」的立法、由首相親擔任執事者之「知識財富戰略本部」的成立、「文化產業專門調查會」等機構的設置來共同努力。因此,日本的相關產業不但能夠讓文化與市場相結合,且有能力來開拓海外的市場。

相較於日本的文化創意產業,台灣(無論是政府或民間皆然)在這方面的格局似乎就小家子氣了一點。就在最近,有一篇報導--邱復生:文創產品≠文創產業 [2]一定程度地指出了台灣當前文創產業發展的困境。邱先生指出,文化創意若要形成一個產業,除了要具備一個上下游相連結的供應鏈之外,且要能夠從事相對大量的生產與銷售活動並藉此獲利。邱先生的觀點正好一語道破了台灣文創產業的問題-有產品卻沒有產業!其實,若從價值鏈的觀點來觀察日本動畫產業的發展過程,相關研究 [3] 指出,日本的動畫產業是在原始創意產生之後,透過資源的募集、專業分工、內容的流通以及價值的回收才能夠形成的;再者,在前述的5個環節上,彼此間更有環環相扣的影響關係。基本上,日本動畫產業能夠成功發展的關鍵原因,即在於這個價值鏈的建立以及各環節間良好的連結-這正好是我們可以借鏡之處。


1:引用自「2007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年報(經濟部,2008)

2:袁延壽,2009邱復生:文創產品≠文創產業 

註3林鈺淳,2006從價值鏈角度看日本動畫產業。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台北。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111

  日本的動畫文化跟隨著時代與趨勢的演進,穩固現在雄厚的地位。這次黃瀛洲先生的講解,更加深我們對日本動畫的認識,也讓我們見識到日本動畫的魅力。黃瀛洲先生的演講,勾起我們小時候的回憶,也讓整個演講掀起一股歡樂氣氛。黃瀛洲先生不只是單純喜歡收看動漫,而是對動漫的有深入研究,除了動畫的演進歷史之外,還有其幕後的興起緣由,讓人對黃瀛洲先生的熱忱感到欽佩。黃瀛洲先生也與一般御宅族不同,他是對動畫廣泛地涉略,從古早的勵志卡通到現在的機器人或少女系的卡通,他都將其介紹的淋漓盡致。他也介紹了幾位影響日本動畫界的大師,像是宮崎駿、手塚治蟲,並一一介紹他們不同時期的作品,讓我們對動畫有了不一樣的觀點,也讓整個課程充滿歡笑與懷念。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305

動畫與漫畫是小時候陪伴到現在不可或缺的娛樂,對作者而言動漫是他們結晶心血,對於他們從腳本分鏡到完成製作,因為他們的熱衷才能帶給大眾這麼好的作品,當然動漫不當當在視覺上給予的效果深厚,我認為背後的深層意義與作者的想法也是讓讀者最引起共鳴的地方,延伸到劇本來說,因為它才會引起討論,不論是當時或者是過去都會讓人意猶未盡。

這次請到黃瀛洲先生來到台科,我在他身上有很深刻的感覺到身為動漫人的趣味及想法,也因為他的介紹讓我們回憶到童年回憶,小時後對於七龍珠、鋼彈、福音戰士是這麼的熱愛,在國中小時也是因為他們帶來課業外最大的快樂,回想到現在,自己好像對於這些老舊回憶幾乎消失殆盡。

黃瀛洲演講 / D9710101 / D9710102 / D9710104 / D9710201 / D9710202 / D9710301

從日本戰後看動漫畫的演進。

日本是這十幾年來動漫畫輸出產額最多的國家,美國排第二名,但是產值則是遠遠不如。近年來大量改拍真人超人電影才有起色。去年美國電影賣座前十名中有三到四部都是動漫畫改編,像是 功夫熊貓、瓦力、、鋼鐵人....等。

動漫畫目前佔據一個很重要的角色,如果不了解動漫畫,除了失去了就業的部份管道外,最大的缺憾則是失去與小孩、朋友溝通的管道。黃瀛洲先生也提到目前小朋友最熱門的是甲蟲卡(非皮卡丘),其中甲蟲卡的產值在台灣將近一億。主要是商品加上故事之後,商品的價值就可以翻倍,甲蟲卡、涼宮春日的等身抱枕就是一例。

此外,火影忍者在搜尋次數則是年年在google 關鍵字中排行前十名。動漫畫的力量不可謂不大。

動漫畫的語言跟電影之類有很大的不同。動漫擁有全世界共同的語言:動漫畫語言。

日本戰前就有動畫。自法國以降、迪士尼接續著把動畫發揚光大。日本緊接著效法迪士尼動畫的作法。一開始是種勞力密集的工作,沒有公司有辦法承接。大多是政府(日本國防部)在做。

馬總統英九 每次都要提諸葛四郎,劉興欽,這樣的時代落差讓這些論述成為空談。就如同多年前的戲碼「梁祝」到了今日也得改變成舞台劇的方式來演出,總是要有新的表演方式。

接著黃瀛洲先生介紹了他們傻呼嚕同盟的成立歷史

同盟已經成立了12年 ,名字是源自剛彈中默默守護人類歷史的組織。剛彈今年堂堂邁入三十週年,產值高達兩兆日圓。他們近期的計畫則是跟動畫公司正在製作26話的電視動畫。


1945年後 ,漫畫成為戰後最便宜、通俗的娛樂。直接造成漫畫業的興盛,養成很多快手畫家。此時每年都推出賀歲的動畫片。其中五0年代的白蛇傳。 讓宮崎駿為之著迷,進而投入此一行業。

雖然大家都說日本文化一直入侵中華文化。但黃瀛洲先生認為中華文化入侵日本文化的痕跡也很明顯,日本每年從沒缺少過跟西遊記跟三國志有關的作品。七龍珠則是最好的例子, 還創下賣出一億七千萬本的紀錄。



50年代 Isaac Asimov 所提出的機器人三原則影響後來的機器人動畫至深。

宮崎駿作品的中心思想就是勞工階級起來打倒領導階級。他是社會主義的崇拜者。他到每家公司都會組織公會對抗資方,因此不受資方歡迎,只好自己出來做。

手塚治虫 在不好的環境下開發出新的動畫技術:
貧乏動畫。成本低,早期動畫很卡。宮崎駿批評道: 日本追不上美國的品質都是 手塚治虫所害。而黃瀛洲先生認為現在狀況並沒有太大改變。

bank的概念。不斷重複場景,橋段。演變出必殺技。喊出必殺技的名字即可,畫面不斷重複利用。

第一部巨大機器人: 鐵人28,最偉大的概念就做 正太。

橫山光輝繪製了很多中國、歷史的漫畫。

70年代


無敵鐵金剛-寫實派的機器人。
72年海王子, 科學小飛俠。
小拳王影響深遠,joe已經是一個加護欲小的名字。

魔神系列
無敵鐵金剛
大魔神 :跟無敵鐵金剛,長得不一樣。
金剛戰神 - 外星人的故事,

石川賢發生車禍時,想到三個飛行器合體的概念,也是第一部不合理變形的機械人動畫。

科學忍者隊:創立了五人戰隊的模式。

海王子,震撼性的作品。讓小朋友遭受心靈創傷。

長濱忠夫三部曲

把八點檔的劇情融入,合理變形。
第一部:將軍的悲劇
王子復仇記 -
羅密歐與茱麗葉
在菲律賓播出時 收視率100%,還被政府禁播。

80年代:

著名的作品有七龍珠、北斗神拳、超時空要塞、風之古、福星小子、JoJo冒險野狼(第三部)..等

90年代:
動畫逐漸脫離小孩子所看的範疇,逐漸成為一種與電影、小說同等地位的素材。像是功殼機動隊、新世紀福音戰士...等。

黃瀛洲先生認為 電影、漫畫、動畫雖然都是視覺化的素材,但其中還是存在相當大的差異。鮮少人能成為漫畫畫的好,動畫又導的好的人。黃瀛洲先生則認為所謂的跨領域事實上是種浪費時間跟缺乏自信的行為,他不會僱用這樣的員工。

黃瀛洲先生演講 / D9710301

感謝傻呼嚕同盟的黃瀛洲先生來幫我們演講。前面的動畫史讓我不禁回想起以前那美好的年代。不過很可惜地近期的動漫畫都來不及提到,真的是很可惜。在短暫的一瞥中,看到了火影忍者、灌籃高手.、柯南...。但我腦中想起的還有城市風雲兒、寄生獸、神臂、風雲(不過這就是港漫了)....。

其中我覺得最特殊的就是小時候所看的動漫畫:小金剛、無敵鐵金剛、小甜甜之類的卡通,黃瀛洲先生居然可以把資料搜尋的如此齊全,真是不可思議。看著陪伴自己走過青春年少的過程,有種走入時光隧道之感。

動漫畫在我們這一輩的青春歲月中佔有一席之地,總是在長輩的叫罵聲中草草結束手上的漫畫,總是四五個人擠著看一本灌籃高手(好了沒、好了沒要翻頁了喔!),或是交換著漫畫看。長大之後才發現,漫畫其實不只是圖畫書而已,它其實就如同黃瀛洲先生所述:是種素材。跟電影、文字(小說、散文)是一樣的。重點是創作者要拿這種素材來述說些什麼,而不是一竿子把使用此種素材的產物都打入同一等級,君不見書籍或是電影也均有休閒風的作品出現。

不過最後黃瀛洲先生投下了一個爆點:「我不相信所謂的跨領域」。卻因時間關係無法詳細說明,頗有費瑪最後定律的味道(我想到一個證明,但是空白處寫不下)。來不及聽到黃瀛洲先生完整的敘述是比較可惜的地方。

改變未來的十種人一書中提到了,有一種人叫做T型人,也就是他有一個專門深耕的領域(l部份),但是其他相關領域的知識卻也相當充沛(一部份)。這種人可以算跨領域嗎?所謂專精一個領域,其實還是有範圍大小的差距的(寫程式範圍這麼大,專門寫程式算專精嗎?),而相關領域或是另外一個領域的知識說不定可以帶來很棒的啟發。 這樣的人是否又算跨領域呢?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208

本週邀請到黃瀛洲先生為我們介紹日本動漫的發展,從日本戰後動漫蓬勃發展時期切入,讓我們不驚大嘆日本動漫的威力如此強大,民族的特性及文化開啟了日本動漫發展,成為日本的一大特色,世界各地人們的童年也必定存有日本動漫的影子,甚至是所有人共同的回憶,這好比生長在不同國家、不同文化之下的人們,卻擁有相同的生活經驗,動漫的影響力確實強大。

黃瀛洲先生的介紹過程中勾起許多童年時的回憶,談起童年的印象便會激起大家共同的回憶, 七龍珠 福星小子、機器娃娃、櫻桃小丸子美少女戰士……,日本動漫厲害之處就在於它已經普及化,似乎沒有一個人不知道日本卡通,不論是在畫風或劇情,都有日本獨特的風格,這也是它吸引人之處。

每個故事都有它想表達的想法或意念,日本的動漫本身也有獨特的意涵,可能是受到戰後時代的影響,或者是民族的個性,抑或是作者成長背景影響,動漫也成為一種傳達意念的手法,宮崎駿就在他的作品中傳達意念,因工作繁忙失去親子關係,因此更加重視親子關係,就在好幾部作品中強調親子關懷,對於童真的冒險精神激勵,更是展露無疑,這更是觀賞者必須用心體會的。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103

00這回演講邀請傻呼嚕同盟的黃瀛洲先生來為我們介紹日本戰後的動漫史,分享他對動漫的熱血執著,介紹動漫文化深刻影響全世界之見證,整場演講可說是不斷勾起我們的回憶,讓人歡笑連連。


00雖然一開始介紹的幾套作品,年代有些久遠,都是只聞其大名,真正看過的沒多少,不過由於黃瀛洲先生生動的解說配合影片,漸漸的帶領我們走入時光遂道,回味小時候跟其他的小朋友搶電視的回憶,回想起從前,跟同學回味昨天回家看到的卡通情節的樂趣,或是窩在漫畫租書店考慮要租那一部漫畫回家的苦惱。且為我們解了不少迷惑,原來機器人出現的地方不是游泳池,而是汙水處理廠;宮崎駿個人所創作的動畫作品僅了了可數…


00記得小時候家裡有宮崎駿的動畫錄影帶,當表姊、表哥來家裡時,會一起觀賞龍貓,反覆的播放,怎麼樣都不會膩,最後磁帶都壞了。另外,這次演講提到螢火蟲之墓不是宮崎駿作品,令我大吃一驚,因為這也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部作品,小時候覺得他太黑暗了,邊哭邊看,看了一次就一直做惡夢,後來也自然把劇情跟場景給封印了,直到現在電影台或卡通台不斷重播,還是提不起勇氣。


00在演講的最後,黃瀛洲先生說他認為大友克洋導的蟲師是一部不太傑出的作品,當時我的內心大喊,那可是一部很深遠的動畫哇!不過的確,電影沒能拍出他的特色。當時因為大學的室友介紹而接觸這個作品,一開始覺得他在講一個詭異的故事,之後被他美妙的畫面所吸引,以獨特的神話、巫術來詮釋一些怪異現象,很佩服作品能有這樣的創意,也藉主角的遊歷探討也一些深入的議題,雖然之後介紹給其他朋友看,都覺得太過於沉悶了,但是也是我心中一部極品!


00經過這場演講,我們長了不少知識,很可惜沒有聽完演講,雖然說近期的動漫作品大部分的人都相當熟悉,但是很少有機會一次看到全部…希望以後還有機會能再接觸這樣生動的講座。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112

黃瀛洲先生這周為我們帶來目前最夯的動漫宅男文化,為我們介紹日本動漫的淵源以及演化,從二次大戰後一直到21世紀,猶如坐上多拉A夢的時光機一般,童年往事歷歷在目。讓我回憶小時後放學回家書包放著馬上打開電視機看卡通的往事。感謝黃先生,為我們帶來這麼棒的演講,希望改天還有機會聽到他未完的介紹。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113

日本的動漫文化深植台灣人心中,年齡從小到大皆有,可以說大家都是看日本卡通長大的,經過黃瀛洲先生的介紹才瞭解原來日本動漫的起源與各部卡通的成因,還有五人戰隊的形成,透過黃先生精彩的解說,這場演講收穫非常多,可惜許多影片都不能播放,難得有這麼生動活潑且又學習到許多知識的演講。謝謝黃瀛洲先生。

黃瀛洲先生演講 / M9710304

這次的演講大概是目前為止笑聲最多的演講了,黃瀛洲先生從「日本」以及「戰後」兩個關鍵點為我們帶來精闢的演說,詳細的接紹了動漫的發展,也喚醒了我不少兒時的記憶與歡樂,因為時間關係沒有介紹到我們最為熟知的黃金年代(大約國中時期),個人也覺得十分可惜。

對於小時候的記憶,最多的就是機器人了,相信大多數的男生應該都看過「大無敵(魔動王)」、「魔神英雄傳」、「絕對無敵雷神王」、「鋼彈」系列…等,每天到學校就是在討論這些卡通的劇情,更何況擁有一隻機器人公仔,在學校可就威風八面了,這些動漫及其週邊產品,甚至撐起日本戰後蕭條的經濟,光是鋼彈系列年產值就超過兩兆。電影業雖然日本只能算是老二,敵不過美國,但是單就動漫而言,日本可就是遙遙領先,早期是手塚治蟲學習迪士尼開創日本電視動畫;但近年來,更可以看出日本動漫電影的刻畫手法對美國電影的影響甚鉅,無論是「駭客任務」、「鋼鐵人」這些知名電影,都可以隱約看出日本風格的影子。

這次演講後,對於「手塚治蟲」以及「押井守」兩位天王級人物是更加佩服。手塚大師以量取勝,在戰後不景氣的年代不放棄自己的信念,經費不足有不足的做法,開創縮減經費的「貧乏動畫」以及「BANK」的概念,記得看七龍珠卡通時,每次悟空要使出龜派氣功都要看個一分鐘以上他才念完這四個字,甚至念完還要集氣一下;還有就是美少女變身跟機器人出場的過場動畫,以前都覺得等他們出來,大壞蛋都跑光啦…

下面是前年SIGGRAPH 2007 得獎的一支日本人做的3D動畫:




我看完不禁大笑…心聲哪 ><


雖然「貧乏動畫」的作法,引來往後「精緻派」的宮崎駿不滿,認為手塚治蟲是日本動畫停滯不前數十年的原罪,但我認為那也是時勢所趨,若沒有當時手塚大師的種種作為,日本動畫可能也沒有今日成績。

「押井守」大師對我來說超越宮崎駿太多太多了,小時候看過的「機動警察PATLABOR」除了把「巨大機器人卡通」導入合理化、真實化,劇中的思想也反映時代,卡通裡的問題就是我們的問題。1995年上映的「攻殼機動隊」第一部更是席捲全球,成為經典,往後的駭客任務更全是他的影子作品,黃瀛洲先生演講播放的攻殼機動隊第二部(2004年),片中大量融入彰化鹿港風情,八家將、廟宇、七爺八爺…將台灣本土文化發揮淋漓盡致,相信也震撼了現場所有人。

攻殼機動隊2_廟會篇高畫質:(點選HQ)


.



黃瀛洲演講 / M9710205

這次的演講真的很有趣,黃瀛洲先生獨特的演講方式,詳細的介紹了日本動漫畫的演進和發展過程,加上或許是動漫畫的關係給人很輕鬆很容易融入的氛圍,讓這場演講始終笑聲不斷。從每次舉辦動漫畫展的人潮就可一窺熱愛動漫畫的人真的很多,而動漫畫到底有什麼魅力可以吸引大家對它如此風靡呢?我想從演講中就可以了解它其中的原因了。


每一部動漫畫裡都可以滿足大家幻想中的情節以及平時無法達成的夢想,或許有些橋段看起來誇張、不合常理但卻照樣收服了大家的心。像是原子小金剛看似只是機器人的內容,但是其中蘊含著作者想要創造一個人類與原子能量和平共處的希望,反觀收看的小孩們,他們則在卡通中找到心中正義使者的模樣和嚮往著有朝一日自己也能有如此神奇的能力。

另外,少女系列的作品也常利用口紅、鏡子等當成變身的武器,滿足了電視前小女孩想要趕快長大的心情。日本動畫獨有的必殺技橋段、板野馬戲團的創造都成為最經典的戲碼,或許誇張但是缺少了這些元素就讓動畫失色了許多。

宮崎駿一系列的動畫是我小時後最喜歡的,他利用可愛、幻想的人物帶領我們進入一段驚奇的旅程,龍貓、空中之城、神隱少女、風之谷等都令人回味無窮,在每部奇幻故事的背後其實宮崎駿都想傳達愛護地球、珍惜自然等與世界和平共處的觀念,或許小時候無法體會,但是現在回過頭去看,就不難了解到背後隱藏的深遠意涵了。

押井守也是現在日本很有地位的動畫師,最早接觸他的動畫是「立食師列傳」是用真人拍攝在用後製的方式呈現紙人偶的動畫效果,很讓人耳目一新,內容則是由立食師這個職業起頭,述說在立食的文化中,小吃店老闆與客人之間的關係佔非常重要的地位,老闆靠著自己的手腕與觀察跟客人培養感情,維繫店面的生意,而立食師就是指以相同的手法讓自己獲利,從老闆店面中吃到霸王餐,所以老闆與立食師的戰鬥從立食這個文化開始以來從沒停止過。當時看這部動畫時,實在看的一頭霧水,緩慢述說歷史的方式貫穿全劇,後來陸續看了他其他的作品這才了解這樣緩慢沉靜的步調和擅長說歷史是押井守的風格。雖然「立食師列傳」內容不是很清楚但是它的手法卻很新穎讓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整場演講的過程不段的勾起大家兒時的回憶和共鳴,有些當時沒看過的動畫也會經過介紹後興起想看的念頭,像是「海王子」這部動畫,真想看看這個會讓黃瀛洲先生和當時小孩如此不願意接受它結局的故事!

黃瀛洲演講 / M9710201 / M9710202 / M9710203 / M9710204 / M9710205 / M9710206 / M9710207 / M9710208 / M9710116

從日本戰後動漫畫史看創作形態演進

我們的重點在日本與戰後,為什麼選擇日本呢?因為日本是將近十幾年來全世界動漫畫書出產額最高的國家,且與第二名(美國)有著很大的差距。美國則是這幾年來才開始大量拍攝super hero的真人電影。
動漫畫及其產業在現代已經是我們生活中的最大的一種產業,去了解它除了對於相關科系本身的未來工作有幫助之外,也可以增加與週遭人們及小孩的關聯與話題。舉例現在小學生中最流行的甲蟲卡來說,在台灣的產值就將近一億;動漫畫有其延伸產品的價值,但最重要的價值還是在於本身圖像的創作,而靠著圖像的創作可以大大提高商品的價值。動漫畫不像電影會有文化與語言上的隔閡,它只有一種語言就是動漫畫的語言,是動漫畫的世界裡構築出的語言(世界觀)。

日本的戰後是很重要的時期。動畫發展至今約有兩百年的歷史,從最初的法國動畫到迪士尼,日本再效法迪士尼的發是來發展自己的動畫產業。而動畫因為是勞力密集產業,所以戰前的日本沒有公司足以負荷,只有政府以宣傳政策及鼓舞人心為手段來從事動畫產業;而隨著戰爭的失敗,現代的動漫畫才在戰後出現直到現在,所以戰後再日本的動漫畫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點。

傻呼嚕同盟出自動漫畫「鋼彈」,而鋼彈是全世界最長壽的系列動畫作品,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了,總產值高達兩兆日圓,相當於建設一條北部幹線捷運的經費,這僅是一家動畫公司的營業額。

「西基」台灣的動畫公司,主要的業務以代工為主,包跨史瑞克3、太空戰士等等,前年被喬治盧卡斯收購,業務以轉為以喬治盧卡斯的電影為主,例如星際大戰的「複製人大進攻」。戰後從1945開始,而漫畫因為其製作方式的關係所以很快的就在戰後復甦起來,當時的漫畫叫做紅本(赤本),主要以租書店流通為主,因為價錢低廉所以成為當時風行的大眾娛樂,也造成大量的人力投入。
50年代,動畫開始出現,主要是過年期間的賀歲片為主;直到1958年白蛇傳的出現,對日本日後的動漫畫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在大家都說日本文化侵略中華文化,但有趣的一點是其實中華文化一值都在侵略日本文化,日本漫畫發展歷史從50年代一直到現在,有兩個題材在日本動漫畫作品中是從來不曾消失過的,那就是「西遊記」與「三國志」,ex.七龍珠。七龍珠也為鳥山明賺近了將近32億日幣。宮崎駿的中心思想,勞工階級覺醒打倒上位階級。宮崎駿本身是社會主義的熱愛者,而創立吉卜力的原因也是因為本身愛與資方對抗,所以沒有公司願意收留他的原因。
50~60年代 日本動畫,浴火重生
「白蛇傳」引起日本轟動,讓宮崎駿投入動畫工作(1958年)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

伊薩克。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提出機器人三原則,從此成為機器人動漫畫的圭臬。

漫畫之神、動畫之父—手塚治虫
● 漫畫創作逾兩千套作品
● 師法迪士尼,首創日本電視動畫
● 做動畫必倒,所以拼命畫漫畫抵債
● 創「貧乏動畫」:動畫需24張畫面,手塚治虫將每張畫稿重複成三張(每次拍照時,重複曝光三次)一秒僅需八張稿,成本少1/3手塚治虫死後宮崎俊曾過寫公開信批評此舉是導致日本動畫技術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
● BANK概念:重複運用以前製作過的畫片(如:必殺技)

歷史漫畫大師—橫山光輝
● 創作第一部巨大機器人(鐵人28號)-主角正太郎,正太(小男孩)的概念也是由此開始。
● 作品涵蓋中日歷史巨著:三國志、水滸傳、忍者、機器人等

1966 Hello Kitty誕生

70年代科幻風潮興起導致出現許多超級系的機器人(例如無敵鐵金鋼),其後也有寫實派機器人的出現(例如鋼彈),小叮噹也是在此時期出現;無敵鐵金鋼在72年推出動畫作品,同年出現的還有科學小飛俠、海王子、小甜甜,這是整個70年代的狀況。

70年代:加速的年代
魔神的系譜
1972年—在塞車的車陣中,永井豪如是想(無敵鐵金剛出現)
1974年—大魔神
1975年—金剛戰神
1974年—在一次連環車禍中,石川賢如是想(Getter Robo蓋特機器人),三個飛行器(陸海空)所組合的機器人誕生。史上第一部不合理變形機器人。

龍之子的功績
● 科學小飛俠(72)
— 五人戰隊模式的確立。
— 科幻+忍術的魅力
— 創新的演出

善惡逆轉的震撼性作品—海王子(手塚治虫)

長濱忠夫三部曲
合理變形的機器人,因為蓋特機器人無法製作玩具(不合理變形)導致玩具廠商抗議,於是(第一次)由廠商製作機器人再交由導演製作動畫。首度融入連續劇劇情的機器人動畫
● 將軍的悲劇—超電磁機器人Combattler V(76)
● 王子復仇記—超電磁機械波羅五號(77)
● 羅密歐與茱麗葉—鬥將戴魔斯(78)首度出現感應式操控,操縱者做動作機器人就做動作,機器人的損傷會使操縱者感受到疼痛。

少女向作品
● 小甜甜(1972)
● 魔法少女系列:主角是小女孩,變身後會成為大人,裝備多為鏡子口紅類,象徵小女生想長大的心態。(變身橋段→和必殺技一樣是日本的傳統)
● 魔法少女系列與巨大機器人系列並稱日本動畫兩大支柱 。
所謂的經典作品都是當時被腰斬的作品,因為它超越了當代的價值觀,預知了未來,不被當時的時間及歷史所接受。要到了後來才會為人們稱頌。

80年代:Golden Age
animate動畫新世紀宣言:動畫不是小孩子看的東西,它和所有世間人們所傳頌的正派的影像是相同的。

動畫迷,動畫人
● 福星小子-史上最強人物喜劇漫畫(拉姆至今仍為日本的性感代表)
● 北斗神拳
● 七龍珠-史上銷售量最高(首創格鬥擂台)
● 鋼彈-被腰斬的經典。泡沫經濟中的經濟奇蹟。至今有30年歷史,共創造約2兆日圓的產值。創造了寫實派機器人戰爭動畫。
● 超時空要塞Macross (1984) (河森正治)-當年看動畫長大的年輕人,開始進入動畫界,光芒萬丈的1984。第一部女主角是偶像明星的動畫,愛情故事+變形機器人+巨大外星人侵略地球。
● 風之谷 (1984) (宮崎駿)-宮崎駿成名作
● 福星小子2(1984)(押井守)-
● JoJo冒險野郎-塔羅牌替身
板野一郎:(天才動畫師)創造日本動畫飛彈的飛行方式,有別於一般的直線飛行,被稱為板野馬戲團。


90年代:東映動畫魔法少女時代的復興
第一次Anime Boom — 宇宙戰艦YAMATO
押井守-攻殼機動隊2(電影版)過場片段取自台灣彰化鹿港取景。
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於1995泡沫經濟時期創造150億日圓的產值,造成學界多面相的討論,包跨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神秘學、經濟學等等。
大友克洋-蒸氣男孩、蟲師(真人電影)等

漫畫、動畫、電影三著之間有著不同的語言,能夠畫漫畫不一定會成為動畫導演,動畫導演也無法成為電影導演,因為它們的語言是不同的,世界上只有兩個人能同時畫漫畫又成為動畫導演的人:手塚治虫、大友克洋。你要鎖定你要創作的東西,而它的語言自然就會固定了。跨領域我認為是一個沒有自信的行為,因為你將你專注的時間一分為二。


黃瀛洲先生演講 M9710101 / M9710105 / M9710107 / M9710109 / M9710113 / M9710303 / M9710304 / M9710305

這次演講的標題是:從日本戰後動漫畫史看創作形態演進

這其中有幾個關鍵字,第一是「日本」,第二是「戰後」再來才是動漫史。
為什麼是日本? 日本是近十多年來動漫年產值最高的國家,不只是第一而已,還拉開第二名有一大段距離。
為什麼是戰後呢? 並不是戰前的日本沒有動畫產業,動漫產業至今已發展超過200年,不過戰前動漫都以鼓吹士氣、合理化戰爭為目的而發展,戰後是動漫發展史的一個關鍵時間點。

現在這時期的小朋友都在迷什麼?
如果你回答皮卡丘那就落伍了,那是上一代的了
現在流行的居然是年度總產值超過十億的甲蟲王子,一張日本進口的稀有卡片價值3000元以上,小朋友從小就跟媽媽一樣懂得鑑賞正版與盜版貨,什麼是A貨。

傻呼嚕同盟的由來:
黃瀛洲先生說:Shuffle Alliance,是「機動武鬥傳 G Gundam」中,暗中守護歷史的五名戰士,
打敗「惡魔鋼彈軍團」,拯救了地球圈....
鋼彈也是日本史上最長壽的動畫作品之一,年產值就超過兆元,甚至在玩具店都可以設置專區,也有人開玩笑的說:「日本動漫畫只分兩類,一是鋼彈,二是非鋼彈」。
我們自比是暗中守護動漫產業的一群人,所以就取了Shuffle 的諧音「傻呼嚕」,作為我們名字。,

傻呼嚕同盟大事紀:
1993 一堆生活苦悶的研究生在網路上寫動漫畫評論,發生共鳴。此時這些人散居於世界各地
1995 《無名的書》發行
1995 Jo-Jo自美回國
1997.10 台大對面某家咖啡廳(已倒閉)中,「傻呼嚕同盟」結成
2000 自力出版《動漫2000》
2001 出版《動漫2000》(藍鯨版)、《動漫2001》、 《漫畫同盟報》
2002 出版《遊戲線上》、《漫漫畫人間》(同盟發行、任正華作畫 )
2003 出版《因動漫畫而偉大》、《少女魔鏡的世界 》
2003 《漫漫畫人間》獲金鼎獎
2003.08於誠品書店敦南店進行動漫畫系列演講活動「從少女漫畫看少女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欣賞動漫畫的方法與樂趣」、「尋找台灣本土動漫畫的生命力」
2003.11校園巡迴演講「動漫畫獨立製作的發展性」
(交通大學、台灣藝術大學、中興大學、輔仁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2004協助電影公司完成「神選者」企畫與劇本,獲新聞局輔導金一千萬元
2004.03協助電影「哥吉拉:東京SOS」宣傳
2004.03亂報週歲慶祝會暨哥吉拉網聚,與同好們至Y17青少年育樂中心觀賞「GMK大怪獸總攻擊」
2004.12《少女魔鏡的世界 》獲金鼎獎提名
2004.12舉辦「好孩子的超級英雄教室!」、「從過去到未來-動漫大事紀」 校園巡迴演講(中華大學、中興大學、交通大學、輔仁大學)
2005《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 》(企畫)
2005.03協助動畫電影「蒸氣男孩」宣傳,於Fnac信義店舉行「從『阿基拉』到『蒸氣男孩』看日本動畫」座談
2005.03「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暴力美學動畫大師大友克洋」校園巡迴演講
(台灣藝術大學、元智大學、中華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2005.04淡江大學演講活動「動畫的獨立製作」
2005.05受電影資料館之邀,協助2005台灣國際動畫影展宣傳,舉辦「動畫影展之前進校園」巡迴演講「虛擬與真實的介面—押井守的世界」
(中興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彰化中州技術學院、交通大學、台灣大學、中山大學、世新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
2005.06受大同高中動漫社邀請,於北市圖總館進行「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動畫大師大友克洋」演講
2005.06協助電影「哥吉拉:最後戰役」宣傳活動,在公館與哥吉拉同好們網聚
2005.08受曼迪傳播邀請,於漫畫博覽會期間在世貿二館攤位舉辦「不要傻傻看動畫」演講活動
2005.08Jo-Jo受邀主持「2005陰陽師千年大祭」活動發表會(紀伊國屋微風店)
2005.09成大動畫展系列演講活動「虛擬與真實的介面—押井守的世界」
2005.10NANA特別企劃,Jackson Hole 進駐開拓動漫季
2005.10校園巡迴演講「Touch NANA的美麗新世界」(10月-12月)
(師範大學、台灣藝術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
2005.10校園巡迴演講「空想不科學,科學要空想」
(交通大學、東海大學、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5.11受東海大學物理系邀請,參與於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的「東海大學物理系科普講座2005-電影物理學」演講活動
2005.11受邀至明道管理學院,在全校同學參與的明道講座中暢談 「從日本動漫畫發展看青少年次文化」
2005.11校園巡迴演講「追殺同盟之愛的大逃殺」(中興大學、中華大學)
2006出版《動漫2006‧日本動畫五天王 》
2006擔任國際書展動漫館策展人
2006Jo-Jo受邀主持「夢枕貘來台座談簽書會」(誠品信義店)
2006.01協助小說「大逃殺」宣傳活動,在誠品信義旗艦店舉行「殘酷青春筆記-追殺同盟之愛的大逃殺」演講
2006.01至誠品信義店旗艦店、大同高中進行「新世紀少年忍者群像」演講活動
2006.04受北市圖中崙分館邀請,進行演講活動「動漫畫裡看魔幻世界」
2006.04協助電影「戀之門」宣傳活動,在誠品書店信義旗鑑店舉辦「日本電影中的愛情元素」演講
2006.04受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邀請,在課堂上為研究所同學們介紹「從日本動畫發展史談商業運用」
2006.04協助電影「戀之門」宣傳活動,在金石堂信義店舉辦「認識日本電影從漫畫開始」演講
2006.06受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學會之邀,與系上同學談「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動畫大師大友克洋」
2006.07受東海大學物理系邀請,進行「物入奇途的探險之旅2006-玩樂學物理」演講
2006.08協助電影「功夫棒球」宣傳活動,在誠品信義店舉行「這就是逆境!」演講
2006.08漫博會期間,於曼迪傳播舉辦「我愛蘿-愛蘿蔔(I, ROBO)」系列演講活動


殘念的火龍果大冒險
2007幫助3D-CG動畫[火龍果大冒險],負責編劇與擔任顧問,2006得到輔導金一千兩百萬,但作品中止了。由於CG動畫公司(代工作品有太空戰士過場動畫)被喬治盧卡斯買下,火龍果大冒險因契約限制而被迫中止。

日本動畫史至今:
日本戰前
由法國開始至今動畫的發展是已經有150多年,由迪士尼發揚光大之後,日本人起而效法。動畫是個勞力密集的產業,日本的動畫史是來自於日本政府的國防部拍攝的系列長片,對日本的國民洗腦侵略性行為是合理的。但是日本戰後此體制就瓦解了,戰後創作型態跟方式理念又截然不同,而我們熟知的動漫畫是由此開始的。

日本戰後
因為漫畫的娛樂方式為最簡單的,當初稱漫畫為"赤本",並在大家都可以負擔的租書店流通,漫畫能鼓舞人心,造成當時漫畫業的興盛,

50~60年代
50年代之後動畫開始崛起,1958年第一部彩色的動畫"白蛇傳"於日本公映造成轟動,也促使了宮崎駿投入動畫工業。神隱少女350幾億票房將宮崎駿推上頂端,宮崎駿是共產主以崇拜者,他的作品大多由一個中心思想貫穿,勞工階級起來抗爭權力階級。50年代期間不乏中國文化侵略日本的證據,諸如七龍珠、三國志、西遊記等等。

漫畫之神、動畫之父:手塚治虫
日本有史以來作品數量最多的漫畫家,總共創作過2000套的作品,師法迪士尼動畫,並以50萬日幣的低價製作出了30分鐘的動畫。

原子小金剛:一個活動的原子反應爐,當時日本多害怕原子彈,這部漫畫開創機器人與人類和平共處。

「貧乏動畫」:動畫原本1秒24張,手塚大師將同一張重複曝光,每秒只需要8張,減少了3/1的成本,也造成了日本動畫產業至今的定則,這個技術讓宮琦駿憤而發出怒言,整個拉低了動畫水準。

「BANK」概念:重複運用之前的畫面,系列作如能有一些橋段與畫面每次都能共用,就能節省秒數。如:必殺技、變身。

五人戰隊模式
1號一定是個帥哥,富有正義感與魅力,通常是隊長。2號一定要反叛性很高,老喜歡跟1號唱反調。3號一定要是女生,通常都配給1號,4號一定要小孩,4號通常與3號有親戚關係,5號一定要胖子,還愛吃嘎裡,通常胖子還會死,沒有例外。這個戰隊模式定律至今仍通用,例如富堅義博的幽遊白書,藏馬就替補了女生的角色。

橫山光輝:
第一步巨大機器人作品:鐵人28號,現今「正太」的由來
作品涵蓋中日歷史:三國志、忍者、機器人

70年代

大作:無敵鐵金剛、大魔神、金剛戰神、科學小飛俠、小甜甜

長濱忠夫三部曲:
1.第一部合理變型機器人
2.融入八點檔劇情:將軍的悲劇-超電磁機器人,王子復仇記-波羅五號,羅密歐與茱麗葉-鬥將


80年代

日本動漫的黃金年代,動畫新世紀宣言:Animate絕對不是小孩子看的東西,是與世間我們所傳頌的正派影像作品站在同樣的地位。

福星小子 – 押井守,史上最強人物喜劇漫畫-拉姆至今仍為日本的性感代表
北斗神拳 – 動不動就說:你已經死了 = =
七龍珠-史上銷售量最高,首創格鬥擂台
鋼彈-泡沫經濟中的經濟奇蹟。至今有30年歷史,共創造約2兆日圓的產值。
超時空要塞Macross-第一部女主角是偶像明星的動畫
風之谷 - 宮崎駿成名作
福星小子2(1984)(押井守)-
JoJo冒險野郎-塔羅牌替身
板野一郎:天才動畫師,創造日本動畫飛彈的飛行方式,被稱為板野馬戲團。



日本三大巨星導演:
押井守
攻殼機動隊2:Innocence,畫面取材是來自彰化鹿港天后宮。
畫面中充滿了台灣獨特的飛簷寺廟、灑冥紙的八家將、點霓紅燈的神像。

庵野秀明
1990年之後因為日本年輕人的問題變多了,許多人能在庵野秀明的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之中找到共鳴。1995年在市面上出現了2千多本關於EVA的作品,心理學、教育學、神力學等等,在日本泡沫經濟最頂尖的時候創下了150億日圓的產值。
去年還推出了電影版,2億票房拿下冠軍,總更有四集之多。

大友克洋
除了手塚治虫之外,唯二身兼漫畫家與動畫師角色皆出名的人,作品有:阿基拉、蒸氣男孩-STEAM BOY、蟲師等等,皆非常有名。

動畫、漫畫、電影的語言不同,很少有人能同時漫畫家又是動畫師,能夠做動畫也不一定就能當導演,目前為止就只有手塚治蟲跟大友克洋同時身兼漫畫家跟動畫師,連宮崎駿都辦不到。

黃瀛洲:「我現在說的或許跟你們的認知完全不同,但卻是事實,在職場這麼多年我不相信跨領域這回事,雙碩士說明了什麼?證明你沒自信。你把時間一分為二,失去專業性,兩邊都沒學好」

..

黃瀛洲先生演講 /M9710212, M9710301, M9710302, M9710306

「傻呼嚕同盟」的由來 



這個名字的由來吧!Shuffle Alliance,是「機動武鬥傳 G Gundam」中,暗中守護歷史的五名戰士,打敗「惡魔鋼彈軍團」,拯救了地球圈....我們當然沒那麼偉大,但是自信比熱血比傻勁,是不會輸給正牌的 Shuffle Alliance 的,所以就取了諧音「傻呼嚕同盟」,作為我們名字。
http://www.sac.idv.tw/authors/shufflebund-2.htm

傻呼嚕同盟成立秘辛
from sword

97年10月16日,雖已入秋,但天氣悶熱,走在路上仍然覺得有股令人窒息的感覺,今天跟tp約好到公館的肯德基見面,跟他拿錄影帶,在物資缺乏的年代,我和tp、AIPlus之間就只能靠著動畫側錄帶,吸收著一點點賴以維生的能源,早在幾年前,tp就已經和AIPlus及ZERO靠著機器人大戰勾搭上了,不但在網路上有著「機戰三神"經病"」的封號,彼此間更惺惺相惜,誓言要作出更驚天地泣鬼神的練功創舉,可是此舉觸怒了上天,三人終於嚐到惡果,也就是所謂的「絕望的深淵」事件,那時三人分隔三地,ZERO更遠在美國攻讀學位,竟也能靠著BBS交換彼此的心得,當時本人拜讀其中心酸歷程時不時嗤之以鼻,「機戰,是這麼玩的嗎!!!」,一個簡單的遊戲竟然也能玩到如此昏天暗地,由於得知tp與我就讀同一學校,還是隔壁系,於是親自登門拜訪,看看這個瘋子長什麼樣子,從此一失足成千古恨,一放假有空就一群人聚集在tp家白吃白喝,日日笙歌。

認識tp之後,就常常跑到tp的實驗室聊天,也認識了另一個神經病─AIplus,兩個人看著電擊ps的雜誌大叫〞拉不拉不天驚拳〞,讓我當場滿臉黑直線,但也因為如此,我們之間就靠著網路,聊著機戰、剛彈、今天又看了什麼有趣的東西,又玩了什麼好玩的遊戲,又作了什麼站在路邊跟小孩子搶著轉膠囊的傻事,日子也就一天一天過去了,但是今天走在路上,我卻感覺到一種不太尋常的氣氛,tp說還會有其他的人一起碰面,有什麼JoJo啦,山抹的魚啦,嗯,多了這些人聊起天來不就不能暢所欲言了嗎,算了,反正是去拿東西而已,應該沒什麼差啦,可是,這正是一切悲劇的開始...

到了肯德基,除了AIPlus和大俠我之前就認識之外,JoJo和魚我是第一次見面,反正他們聊他們的我負責吃東西和搭腔就行了,在橫掃桌上的炸雞時聽到一句,「我覺得你們應該善用你們在動漫上的知識,而不是在網路上浪費時間及精力,要為台灣的動漫界作一點事情」,哇,這是哪個偉人說的話啊,我看看呴,原來是今天才第一次見面的JoJo,太了不起了,竟然會說出如此不切實際的話,聽完我繼續吃著我的炸雞,吃完之後他們繼續在講著我聽不懂的話,什麼業界啊,無名的書啊,要找多一點人來啊,後來tp就看著我,對啦,sword對一些古老的作品很熟,找他來一定很合適,JoJo就說,「嗯,今天在場的一個都跑不掉,因為你們今天聽到的是極機密的事情」,咦咦,什麼機密的事情,我什麼都沒聽到啊,「喂,你們在說什麼啊」,tp忙著跟我解釋,就是我們可能要合寫一本書,像無名的書一樣,所以你也要來幫忙,幫...忙...,喂,我今天是來拿東西吃炸雞的耶,你有沒有搞錯啊,我作計畫很忙的耶,我每天還要打電動耶,此時JoJo急忙跟我好言相勸,「你想想看,與其每天花那個時間在bbs上寫東西,倒不如寫這個,也算對動漫畫作一點事」,我那時聽的感動不已,怎麼會有人有這麼遠大的志向,於是滿臉熱淚點頭答應,心想:今天的炸雞怎麼這麼辣啊,後來我才知道這是JoJo一貫的技倆,我那時太嫩了...,於是可喜可賀,傻呼嚕同盟就在今天有了雛型。

接下來的七天內,恐怖的行動正在進行著,同盟的魔爪向外延伸著,當天被就地正法的人已經夠多了,可是他們還到處去抓人進來,首先遭殃的就是ZERO,反正他已是三神經病之一,不加入他也會覺得愧對機戰之神,AIplus負責的是毛毛蟲君,AIplus他舌燦蓮花,引誘毛毛蟲說同盟裡面有各種管道可以取得較划算的日文書,而且還有很多剛彈的錄影帶可以看,還說要帶他去從沒去過的店家買超便宜的剛彈錄影帶,想不到毛毛蟲誤交匪類,一生的清白就這樣毀了!

就這樣,同盟成立之後,大家還是作著一樣的事,只是我們聚會的地方再也不是tp家那個天堂了,而是換到JoJo家,不但要跋山涉水遠渡重洋,還得星期五就呼朋引伴,約定每個人要由白色方舟接送的地點,由毛毛蟲和AIPlus從新竹會合後駕著白色方舟,然後將一干人等運送至JoJo家等待發落,美麗的週末下午從此成為說教的地獄,一開始,JoJo還會準備東西讓我們玩樂,等到時間一到馬上開始嚴肅的話題,後來一進他家門口,連涼的都還沒喝到就開始坐下聽他說教,每次都耗到晚上十點多,才由白色方舟將精疲力盡的我們送回家,每次一到星期六就得變成滿天都是星星的卡密兒,恨只恨我認人不清,誤交tp這個損友...但同盟眾人也不是省油的燈,每次都把JoJo帶去萬年,說要找一些相關書籍當參考資料,一到萬年之後我們就四處流竄,買玩具的買玩具,買模型的買模型,買game的買game,殺價的殺價,不過最後還是乖乖地被抓到白色方舟上,載往JoJo家拷問,平常就靠bbs聯絡,以群組寄信的方式交換心得,報告自己的進度,在動漫2000誕生之前同盟眾人災厄連連,斷腿的斷腿,車禍的車禍,那時我一直認為是不是我們的怨念太深,才帶衰彼此的,還好最近大家已一帆風順,喜事連連。

http://www.sac.idv.tw/authors/secret/sword.htm

傻呼嚕同盟大事紀
 
1993
一堆生活苦悶的研究生在網路上寫動漫畫評論,發生共鳴。此時這些人散居於世界各地

1995
《無名的書》發行

1995
Jo-Jo自美回國

1997.10
台大對面某家咖啡廳(已倒閉)中,「傻呼嚕同盟」結成

2000
自力出版《動漫2000》


2001
出版《動漫2000》(藍鯨版)、《動漫2001》、 《漫畫同盟報》

2002
出版《遊戲線上》、《漫漫畫人間》(同盟發行、任正華作畫 )


2003
出版《因動漫畫而偉大》、《少女魔鏡的世界 》

2003
《漫漫畫人間》獲金鼎獎


2003.08
於誠品書店敦南店進行動漫畫系列演講活動「從少女漫畫看少女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欣賞動漫畫的方法與樂趣」、「尋找台灣本土動漫畫的生命力」


2003.11
校園巡迴演講「動漫畫獨立製作的發展性」(交通大學、台灣藝術大學、中興大學、輔仁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2004
協助電影公司完成「神選者」企畫與劇本,獲新聞局輔導金一千萬元


2004.03
協助電影「哥吉拉:東京SOS」宣傳


2004.03
亂報週歲慶祝會暨哥吉拉網聚,與同好們至Y17青少年育樂中心觀賞「GMK大怪獸總攻擊」

2004.12
《少女魔鏡的世界 》獲金鼎獎提名


2004.12
舉辦「好孩子的超級英雄教室!」、「從過去到未來-動漫大事紀」 校園巡迴演講(中華大學、中興大學、交通大學、輔仁大學)

2005
《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 》(企畫)


2005.03
協助動畫電影「蒸氣男孩」宣傳,於Fnac信義店舉行「從『阿基拉』到『蒸氣男孩』看日本動畫」座談

2005.03
「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暴力美學動畫大師大友克洋」校園巡迴演講(台灣藝術大學、元智大學、中華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2005.04
淡江大學演講活動「動畫的獨立製作」


2005.05
受電影資料館之邀,協助2005台灣國際動畫影展宣傳,舉辦「動畫影展之前進校園」巡迴演講「虛擬與真實的介面—押井守的世界」(中興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彰化中州技術學院、交通大學、台灣大學、中山大學、世新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

2005.06
受大同高中動漫社邀請,於北市圖總館進行「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動畫大師大友克洋」演講

2005.06
協助電影「哥吉拉:最後戰役」宣傳活動,在公館與哥吉拉同好們網聚

2005.08
受曼迪傳播邀請,於漫畫博覽會期間在世貿二館攤位舉辦「不要傻傻看動畫」演講活動


2005.08
Jo-Jo受邀主持「2005陰陽師千年大祭」活動發表會(紀伊國屋微風店)


2005.09
成大動畫展系列演講活動「虛擬與真實的介面—押井守的世界」

2005.10
NANA特別企劃,Jackson Hole 進駐開拓動漫季

2005.10
校園巡迴演講「Touch NANA的美麗新世界」(10月-12月)(師範大學、台灣藝術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

2005.10
校園巡迴演講「空想不科學,科學要空想」(交通大學、東海大學、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5.11
受東海大學物理系邀請,參與於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的「東海大學物理系科普講座2005-電影物理學」演講活動


2005.11
受邀至明道管理學院,在全校同學參與的明道講座中暢談 「從日本動漫畫發展看青少年次文化」


2005.11
校園巡迴演講「追殺同盟之愛的大逃殺」(中興大學、中華大學)


2006
出版《動漫2006‧日本動畫五天王 》

2006
擔任國際書展動漫館策展人

2006
Jo-Jo受邀主持「夢枕貘來台座談簽書會」(誠品信義店)


2006.01
協助小說「大逃殺」宣傳活動,在誠品信義旗艦店舉行「殘酷青春筆記-追殺同盟之愛的大逃殺」演講


2006.01
至誠品信義店旗艦店、大同高中進行「新世紀少年忍者群像」演講活動


2006.04
受北市圖中崙分館邀請,進行演講活動「動漫畫裡看魔幻世界」


2006.04
協助電影「戀之門」宣傳活動,在誠品書店信義旗鑑店舉辦「日本電影中的愛情元素」演講


2006.04
受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邀請,在課堂上為研究所同學們介紹「從日本動畫發展史談商業運用」

2006.04
協助電影「戀之門」宣傳活動,在金石堂信義店舉辦「認識日本電影從漫畫開始」演講


2006.06
受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學會之邀,與系上同學談「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動畫大師大友克洋」

2006.07
受東海大學物理系邀請,進行「物入奇途的探險之旅2006-玩樂學物理」演講


2006.08
協助電影「功夫棒球」宣傳活動,在誠品信義店舉行「這就是逆境!」演講


2006.08
漫博會期間,於曼迪傳播舉辦「我愛蘿-愛蘿蔔(I, ROBO)」系列演講活動

http://www.sac.idv.tw/authors/shufflebund.htm


日本動畫史

戰前

日本動畫來自於政府國防部所拍攝的宣傳系列長片,對國民們進行洗腦,把侵略性的行為合理化。

戰後 50-60年代

戰後此體制即消失,創作型態、方式和理念開始有新的發展,近代大眾較熟悉的日本動漫畫是開始萌芽。

此時出現了關鍵性人物: 手塚治虫

1947年手塚治虫在《每日小學生新聞》上開始自己的漫畫連載生涯,從此踏上動漫之路。同年发表了他生平第一部重量级作品:『新宝岛』。 他借用電影拍摄手法,如變焦、廣角、俯视等配合來活化故事的發展, 現在大家公認的“日本漫畫”形式即是從他手中開始。

1951年,手塚治虫自大阪大學醫學部畢業,遷居東京,全情投入漫畫創作。1952年(昭和27年),《原子小金剛》問世,轟動日本。手塚治虫賦予了小機器人純真、善良、勇敢、百折不撓的精神內涵。配合當時戰後日本人急需精神重建、渴望擺脫外國勢力干預的時代背景,他成功改變大眾認為漫畫“幼稚”的偏見。此動畫TV版斷續連載13年,手塚治虫憑一個小機器娃娃,奠定了在日本漫畫界的地位。

1956年,他加入“東映動畫”工作室,擔任Layout一職,這開始進入動畫界。
1961年手塚治虫創建“手塚治虫動畫製作部”,第二年更名為“蟲製作公司”(MUSIHPRODUCTIONS),意為永不凋零。從此,手塚開始了自己的動畫生涯,他將《鐵臂阿童木》加以改編制作,並於1963年元旦開始在電視台播放,這也是日本第一部電視連續動畫片。《原子小金剛》僅其動畫就在日本連載四年之久。從此,日本漫畫界形成了將成功作品改編為TV動畫長片的不成文慣例,有人戲稱手塚為漫畫人的碗裡添滿了米飯。


直至1989年逝世為止,他還完成了:《火鳥》、《怪醫秦博士》。

五人戰隊模式

1號:帥哥,富有正義感與魅力,通常是隊長。
2號:反叛性高,喜歡跟1號唱反調。
3號:女生,通常都配給1號。
4號:小孩,通常與3號有親戚關係。
5號:胖子,愛吃咖哩飯,通常會死。

橫山光輝

本名橫山光照,代表作有《鐵人28號》、《伊賀的影丸》、《小莎莉》、《彗星公主》、《超人神童》、《三國志》等。他的許多作品都被動畫化。1991年,作品《三國志》獲日本漫畫家協会獎優秀獎。2004年獲文部科學大臣獎。

70年代代表作

  1. 無敵鐵金剛
  2. 大魔神
  3. 金剛戰神
  4. 科學小飛俠
  5. 小甜甜

長濱忠夫三部作

  1. 超電磁ロボ コンバトラーV(港譯:超力電磁俠)
  2. 超電磁マシーンボルテスV(波羅五號)
  3. 闘将ダイモス(鬥將大武士)

80年代

宮崎駿

經過多年等待,宮崎終於有機會向世人完整表達自己,巨著《風之谷》於這一年開始在德間書店Animage雜誌上連載。這是一部充滿對戰爭、對人類文明反思的漫畫“荷馬史詩”,它講述了人類文明損毀千年後,風之谷的公主娜烏西卡身上發生的種種艱苦戰事。《風之谷》前後斷續連載了12年,這十二年裡,故事情節也發生了種種變化,主題從單純的環保漸漸到對單純環保發生懷疑,究竟是生存重要還是愛護環境重要呢?宮崎眼中,人是自然的對立面,兩者不可調和。故事情節的變化實際也是宮崎的思考歷程。這一主題在後來的《幽靈公主》中更進一步深刻展示。

也是這一年,宮崎與另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相遇了,那就是大名鼎鼎的德間康快。德間作為全日本最大書店總裁,他敏銳地意識到宮崎的才華,並資助宮崎、高田兩人創辦工作室。

1984年3月在德間資助下,劇場版動畫電影《風之谷》上映,宮崎、高田組成二馬力工作室,也即是Ghibli前身。

1985年Ghibli工作室正式成立,開始製作《天空之城》。翌年,該片問世,獲得很高聲譽。至今觀眾還清晰牢記那個建立在大樹上,最終毀滅的城市。

Ghibli工作室堅持使用質樸的動畫語言,在日本動畫史上不斷創造“草根”奇蹟。由於它從不以盈利為前題,而且“痛恨”當時風行的粗製濫造動畫TV長劇,因此,Ghibli幾乎就是靠精工細制的劇場版活著。

沒有人認為Ghibli能夠生存下來,包括這兩個創始人,然而,倔強的沙漠熱風創造了歷史,它用自己的存在樹立起動畫界的榮譽感和良知。

Ghibli為追求高品質,基本不外接漫畫改編。長期依靠宮崎和高田兩人從劇本、原作到動畫電影,一步到位地工作,連漫畫出版都跳躍掉。這在保證質量的同時,其實也是在跟錢過不去。所以,至今,這個工作室在創造了高額利潤的同時,保持著窮人的身份。

《天空》之後,Ghibli同時製作了兩部沒有外星人、血腥戰鬥的回憶電影:《龍貓》、《螢火蟲之墓》。《龍貓》(1988)選取戰後日本質樸的鄉村生活為背景,講述了一對小姐妹和代表自然精靈的龍貓之間的友情故事。宮崎駿傾出全部對大自然的熱愛創造出真實、美麗的樸素田園生活。 片中多处景色抒写让人想起唐诗和中国山水,该片甚至囊括了该年度最佳摄影大奖。 片中多處景色抒寫讓人想起唐詩和中國山水,該片甚至囊括了該年度最佳攝影大獎。《螢火蟲》則是高田對戰爭的反思和控訴。

兩部片子為工作室帶來巨大榮譽的同時,也為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債務,幸好,商人自動上門請求將龍貓形象製作為玩偶出售。後來,爭氣的《龍貓》還在美國售出了數量驚人的錄像帶。

1989年,探討少年成長經歷的《魔女宅急便》上映,這是Ghibli第四部作品,也是Ghibli成為票房保證的開始。它吸引了大約2.64億名觀眾,成為日本當年度最賣座的電影。

三大導演

押井守

攻殼機動隊II:Innocence
取材自鹿港天后宮。以台灣獨特廟宇建築為視覺依據,如飛簷寺廟、灑冥紙的八家將、點霓紅燈神像。

庵野秀明

90年因為年輕人的問題變多了,許多人在他的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之中找到共鳴。1995年在市面上出現了2千多本關於EVA的作品,心理學、教育學、神力學等等,在日本泡沫經濟最頂尖的時候創下了150億日圓的產值。去年還推出了電影版,2億票房拿下冠軍,總更有四集之多。

大友克

洋除了手塚治虫之外,唯二身兼漫畫家與動畫師角色皆出名的人,作品有:阿基拉、蒸氣男孩-STEAM BOY、蟲師等等,皆非常有名。

黃瀛洲演講/M9710105

這一次的演講者黃瀛洲先生應該是至今遇到過最熱血的演講者了,整場演講完整的介紹日本動漫的歷史沿革,相信當中很多的動畫勾起了許多人的回憶,但其中相當多的動畫都是我以前小時候沒看過的,所以對我來說算是蠻新奇的,或許是我的年紀較輕的關係吧。

演講時對我有記憶的只有手塚治虫、宮崎駿、鳥山明、青山剛昌這幾位我比較認識的,比較接近現在的就是火影忍者的岸本齊史了,像手塚治虫他本來是讀醫學系的,後來也當了醫生,可是後來為了自己的興趣放棄了醫生的職業,所以後來才有這麼精采的怪醫黑傑克的誕生,像黑傑克的劇情他會表現出對現在社會現象的批判和社會溫暖的地方,這是我覺得這部作品最吸引人的地方。其它像是七龍珠、機器娃娃、明偵探柯南、還有宮崎駿的龍貓、魔女宅急便、風之谷等,都是我小時候的回憶,而再早之前的無敵鐵金剛系列就離我太遠了,不過感覺上還蠻有趣的,因為我小時候的機器人卡通它的變型是比較有邏輯性的,而黃瀛洲先生介紹早期的機器人則是莫明其妙就變出來了,不過日本人也蠻有生意頭腦的,後來就先開發出玩具再推出動畫,這樣又可以再撈一筆錢。

我覺得比較感動的是押井守導演在Innocence中,畫面的取材是來自鹿港天后宮,因為自己本身也是彰化人,看到屬於我們自己的文化資產居然是要靠日本人來發揚,覺得感觸蠻大的,不過押井守導演真的把台灣的文化表現的很好倒是值的肯定的,我覺得我們常說要保存一些文化資產,但或許不同的領域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保存或做一些創作,或許也能激發出一些創的火花來也說不一定。

不過看著日本它能夠從百業蕭條的戰敗國變成如今已經能夠趕上歐美他們發展比日本還要早的動畫,甚至做的比歐美還好,再反觀我們台灣至今卻還是一直要買日本的片子來播放,想想我們真的還有蠻大的努力空間,希望台灣有朝一日也能夠製作自己的動畫片並銷售到國外。

黃瀛洲演講 / M9710303

動漫曾經是歐美隻手遮天的領土,如今已經完全被日本所取代.除了技術的提升之外,更重要的是創新和潮流正在改變,以往所看到的幾乎只是歐美在賣弄英雄主義的極權動漫.日本發展出更貼近生活中的方向,真正為"觀眾"的需要和想像而衍伸出的動漫.

黃瀛洲先生真的是我見過最"宅"的代表人物了,一講到動漫,完全掩飾不住他的熱情,二個小時當中,我們享受到一個真正喜愛動漫的人分享他最珍貴的經驗.從戰後到現今,不過幾十年間,日本從零開始到現在獨霸動漫市場,我很配服他們能夠融合不同文化的東西,經過消化變成日本的產品然後行銷全球,也因此能打破國界的入侵不同文他的人.

在演講中也提到,很多永垂不朽的動漫,往往卻不受當時的觀眾所接受,但現在卻能創造一年幾十億的價值,原因是他們那時候就懂得抓住趨勢,這點很值得我們深思,在台灣從政府到路人,往往只懂得抓住眼前稍縱即逝的機會,卻不懂得向前看,去了解真正的趨勢,所以只能當追隨者;我很期待有一天台灣也能有讓全世界會追隨的驕傲!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黃瀛洲演講 / M9710110

如果專注於動漫世界是一種宅的表現,那麼聽完黃瀛洲先生的演講後,我發現原來宅也可以很專業、很深入。無論漫畫或動畫,過往的我只以欣賞不同畫風的角度在看待,劇情或是人物個性的刻畫卻從未引起我的興趣,然而黃瀛洲先生徹底顛覆我的視野,他從日本動漫畫史起源說起,甚至剖析某些特殊的角色性格,引領大家透過這些人物的個性了解整個作品的涵義。黃瀛洲先生說他不相信跨領域這種事,更瞧不起那些讀雙學位的人,他認為一個人將學習的過程一分為二不是正確的行為,因為專注力被破壞了。站在客觀的立場來看,他的說法並不完全正確,但背後希望人們腳踏實地的精神確令人推崇不是嗎?

黃瀛洲演講/M9710301

動畫,也可以說成動畫史了。

從手塚的漫畫動畫化雖從迪士尼師法而來,但這是日本獨特動畫產業的開端,日本的動畫史出現了自己獨特的語彙以及魅力,我們的童年伴隨日本動畫至今,如今當初日本小孩喜歡動畫的一輩也成為了社會的中堅,他們開始化動畫,畫給成年的觀眾看的,無論是在題材與表現技法都相當精緻具備深度;在題材上,從組合金剛與怪獸,進化到了現代化機動部隊,從國士無雙搭配絕代佳人的組合,轉變成為巾幗不讓鬚眉之勢;攻殼當然是現代動畫首推之選,象徵了動畫的夢的進化之羽,拍翅鼓翼迎風而起,動畫的題材如今也包含了各種層面,植於漫畫想像力與創造力奔騰的黑白線搞,到了動態的彩色半小時,本質是不變的,從小時候到現今的夢也不曾褪色。

2009年3月24日 星期二

張重華教授演講


3月27日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Home Healthcare and Design

相關資料
>北美洲成大校友聯合會

演講摘要

The popul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is growing older. The first baby boomer turned to sixty years old on January 1, 2006. Baby boomers, those who were born between 1946 and 1964, are expected to live longer than any generation before them. There are about 78.2 million of them which is roughly a quarter of the US population. They will need a lot of medical care resources in the near future. In order to provide affordable and comfortable healthcare, projects like Digital Home will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our medical care system. In this project, homes are equipped with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and wireless and wired communication devices, to reduce costs and provided better care to the elderly.


The project is to research and develop a friendly and effective home healthcare environment using current technologies, e.g. sensing devices, RFID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machine learning and intelligence, dynamic data management and so on. We will discuss some of the various issues and challenges we will face under home healthcare environment and give some example projects in this talk.

黃瀛洲演講 / M9710116

這次的主講者帶來了我們相當熟悉的卡通動畫議題,主講者用相當幽默詼諧的方式來為我們一一解說日本在戰後的動漫畫演進,看到很多很久以前的作品,當時的技術沒有像現在發達,可以看出畫面的一些停格或是不流暢,但是我想這都不是重點,我為動畫的演進感到相當震驚,尤其是手塚治虫的貢獻最是主要,除了他令人熟悉的原子小金剛之外,他所畫的怪衣黑傑克等作品都是相當經典的大作,除了他在動漫畫上的量產令人感到驚艷外,他用先當便宜的方式製作動畫帶動了動畫業的發展我想是最令人佩服的。雖然說宮崎駿曾批評過他這樣的做法,但是我想一樣東西如果成本過高,那當時許多好的動畫就會被扼殺了機會,相對的現在也不會發展的如此迅速了,好的東西要有好的品質沒錯,但如果在一開始沒辦法讓大家知道或是無法發展,那後續這些也都不用提了,因此還是非常感謝手塚治虫大師的貢獻,沒有他就沒有今天那麼多好看的動畫出現,也沒有那麼多充滿回憶的童年卡通了!


講者提到了許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卡通,其中不可不提的就是當年火紅的美少女戰士,這真的昰我同年中一個相當重要的卡通,還記得當時根表姊妹每天下午固定時刻都會聚集在電視機前準時收看,現在想起來當時真的很瘋迷,還蒐集了各式各樣的閃卡貼紙。不過聽到講者說到關於變身跟必殺技的陰謀,令人豁然開朗,小時候就覺得她們變身都變好久,而且裡面的角色又很多,每個角色變一次就耗了好多時間,不過無論是經濟上的考量還是成本,這些對當時看得不亦樂乎的我們來說,都是相當有價值與充滿歡樂的。


除此之外當然還有好多小時候看過的卡通,像是機器人系列的動畫、或是美少女系列的卡通,看到真的好懷念,也同時感嘆日本在動畫上的偉大。現在在台灣的動漫畫業一直遲遲無法發展起來,其實是一件相當可惜的事,以好萊塢上映的影片為例;近年來動畫片的製作成本較一般影片低,而成效卻相當好,這也是這幾年好萊塢一直不斷製做動畫電影的主要原因,因次從種種跡象看來,這真的昰一個未來的龐大市場。由鋼彈系列年年成長的趨勢看來,這樣的情形並不是暫時性的,將來動漫畫業的相關產業將會成為一種趨勢,所以真的很希望台灣也能加入這一塊,其實台灣的動漫畫人才很多,但是就是遲遲無法發展起來,實在相當可惜,盼望未來能看到台灣在這塊領域的蓬勃發展。


最後真的很希望講者能再來一次我們學校作演說,因為這次的時間還有電腦的關係,使我們還有很多精彩的東西沒有看到,實在是相當可惜,所以希望能有機會再次聽到這樣精彩的演講!!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黃瀛洲演講 / M9510113

黃瀛州 X 說的比動畫還好聽

著他說著戰前、戰後的日本動漫畫、原來這些從小控制著我們的絢麗卡通背後的年代與歷史是這樣演進的啊!很容易就融入了他所播放的短片裡,一幕幕都是將我們的童年堆砌而成的片段。原本已經漸漸淡忘那令我捧腹大笑的故事、今天都一一重現,這些透過黃瀛洲先生所介紹的歷史中,最令我欽佩的就是押井守導演的攻殼機動隊,他的細膩畫風、讓我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新發現。而今天也介紹了押井守導演在Innocence中,畫面取材是來自彰化鹿港天后宮,黃瀛洲先生還特地強調的對我們說,自己不要的別人還搶著要,為什麼台灣的美卻是外國人發現的呢?我們應該好好檢討!更需花時間透過我們的專長設計將台灣之美發揚到國外。






圖片轉載http://mimibao.pixnet.net/blog/category/1328966

黃瀛洲演講 / D9710102

日本的動漫畫文化具有一種特殊的美感品味與再現型式,是一種屬於年輕世代所主導的文化系統與建構意義的動漫語言。這樣一個被物質消費訊息牽引著,從小便浸淫在動漫畫世界中長大的世代,從動畫、漫畫、卡通影片、甚或食玩 (附贈玩具的零食)裏那些虛擬的角色,在孩童年代,開啟了一種建構在虛擬空間裏的角色扮演,充滿著童年回憶與想像空間。而隨著資訊科技的發達,網路的普及,更延伸出電玩、線上游戲等更具有張力的視覺圖像效果。

現在,日本出品的漫畫、動畫等文本在世界各地廣受歡迎,甚而把動漫畫中的角色,伴隨著令人印象深刻的動作與姿態,用模型等周邊商品的方式往往也造成銷售熱潮。伴隨而來的亞洲藝術新美學的觀點,進駐當代藝術博物館的殿堂。

在台灣,台北市立美術館在2007 推出的「欲望與消費:海洋堂與御宅族文化」展覽造成的參觀人潮與販賣相關商品所帶來的龐大商機,一種異於傳統美學的藝術型式,一種為美術館開拓了更廣大的觀眾人群的藝術行銷手法,是否為博物館的展覽方向帶來更多元的發展?藝術 / 設計創作型態是否也進入更繽紛的世界 ?


當村上隆在1996年的「Wonder Festival 夏季展」,從動漫畫文化的靈感而來所展出的與真人一樣大的美少女玩偶〈Miss Ko2〉,在紐約的「佳士得」拍賣會以56萬7500美金高價賣出,這一股動漫風潮,正如波濤洶湧般襲捲而來。



Lot Description
Takashi Murakami (b. 1962)
Miss ko2
painted fiberglass
74 x 25 x 35 in. (188 x 61 x 88.9 cm.)
Executed in 1996.

黃瀛洲演講 / D9710104

此次演講讓我想起小時候參加同人誌,每天狂刮”網點”的日子。年少輕狂,所有的夢想與天馬行空都寄託在卡漫上。卡漫是種創作,是藝術,也是代表著一個社會的通俗文化;然而從小看著日本卡漫長大的台灣創作者們,如何能跳脫並擁有自己的詮釋語彙,發展出"台式風格",應是最大的挑戰。不過關於跨領域之說持保留態度,尤其以”創新”為主的設計產業,現在職場上需要的人應是能夠變通協調,多向面的跨領域人才,以達到「整合性」的「創新」。

黃瀛洲演講 / M9710202

卡通與漫畫在我們那個稱為「小時候」的年代,多半與「玩物」、「閒書」畫上等號,在校園裡則是見光即沒收的違禁品,大人眼中成績退步的必備成因。時至今日,動漫發展之蓬勃可從動漫展萬頭鑽動的盛況窺見,說到漫畫首先想到的是美國和日本,其中又以日本最具規模及多樣性,這幾乎已成為日本國的重要出口品,輸出的不只是漫畫格子裡的圖像,當中的「文化」更是強烈地向外發散,因此,在多年前的一則新聞中便揭露了法國年輕人對於同人誌的風靡,原本是黑髮黃皮膚的角色扮相由金髮碧眼來詮釋,這是一種根深蒂固的文化輸出。
此般影響不僅於他國,在日本國內當代藝術界,亦受到卡漫風潮的吹拂,高不可攀的藝術殿堂搬進平易近人的「日式普普」,日本有史以來第一次漫畫展在當代藝術館舉辦展覽,便是漫畫界巨匠手塚治虫的大型個展,於1990年的東京國立當代美術館展出。由前述種種可知,漫畫的語言已經滲透到世界各國及各方領域,不再是過往那個難登大雅之堂,只限在抽屜與棉被裡閱讀的小書。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黃瀛洲演講 / D9710202

卡漫是人們自我理想人格的一種虛擬實踐。黃瀛洲先生從日本二次戰後,那個百廢待舉的年代,娓娓描述東洋卡漫,如何為日本國締造空前輝煌的經濟奇蹟,以及持續分析這一段至今仍在不斷改寫紀錄營收數字、還有以日新又新之姿,承繼傳統產業再造的卡漫傳奇史。據黃先生觀察描述發現,在戰後物資貧脊、人民苦悶的日子裡,特別容易締造卡漫佳績,似乎中外皆同地,這使我想起歷史中類似的情景:電影《金剛》中那隻機器模型怪獸一躍至紐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頂上狂吼,不知曾替多少美國人抒發苦悶,想想這也算是另類的「為民喉舌」之舉了。該部片當時帶來空前票房,而電影上映的年代(1933),恰好是美國經濟大蕭條的30年代。黃盟主所描述的日本卡漫發展雖從戰後講起,但在歷史時間軸上可謂與戰爭呈平行發展,與當時的美國電影工業發展興況不謀而合。復至上述例子,經濟蕭條卻屢創娛樂銷售紀錄,足見大眾流行文化並不一定在豐厚太平之景方能生存(或生產)、或帶來較佳的消費潮,特別是在戰爭荒涼的歷史土壤裡,彷彿更加激蕩起人類的憂患意識與某種朝向自由快樂向度的原生渴望,您能否認嗎?或者,當您閱讀至此還在思索此問題之時,告訴您,今年的國片《海角七號》、英法合資片《貧民百萬富翁》皆在全球金融海嘯的此時,締造空前票房,掀起屬於電影界的大眾文化海嘯,而這又是另一個中外皆然的例子。

黃瀛州演講 M9710106

鋼彈為日本最長壽的動畫,其總產值為一家公司的營業額,相當於可以蓋一條北淡線捷運。
有種說法,日本動畫的分類分成兩區,第一:鋼彈,第二:不是鋼彈,可以看出鋼彈的系列作品之多。
黃瀛洲先生的演講暨生動又有趣,充分吸引了班上同學們的注意力,除了他博學多聞的用語之外,更宣揚了[動畫也可以很有深度,動畫也可以學習]的想法。

我覺得黃瀛洲先生在演講之中分享的一段話讓我感觸良多,他不相信跨領域,因為沒有自信才需要第二個學位,
並把應該專注在同一個領域的時間一分為二,充其量是炫耀。
畢竟人一生的時間頂多百年,能學習的時間不到1/2,如果再把剩下的時間再一分為二,能學到東西的深度相信沒有幾個人能做到巨擘的程度。
[學不在廣,在於精]能充分反映出現代社會需求,如果有個人說:我會跑工地監工、能黏磁磚、能駕駛挖土機、又能繪圖,沒有人會相信他的瓷磚能黏得整齊,圖能畫的精準。

我個人很喜歡庵野秀明導演的分鏡,影片每個角度都發散出了庵野式的魄力。
或許是從小接觸日本動畫久了,心靈思想多少都有點日本方式,日本人的固執專注在頂級工藝上造就了不少口碑,希望台灣也能師法日本,不要再短視近利的一窩蜂趕熱潮,今天是葡式蛋塔、明天是甜甜圈,沒有自己的特色就永遠不能強大。
泰國設計大師素旺也曾說過:[不要忘記回頭看看自己的的生活與文化,那是你的根,會給你最強大的力量與祝福。]
只有踏在堅實的土地上,才能跳的高。

黃瀛州演講 M9510113/ M9710103/ M9710106/ M9710108/ M9710110/ M9710111/ M9710112/ M9710114/M9710117

本週請到了傻呼嚕同盟的卡漫達人黃瀛洲先生來演講,黃瀛洲先生一開始就先問大家現在這時期的小朋友都在迷什麼?
如果你回答皮卡丘那就落伍了,居然是年度總產值超過十億的甲蟲王子,一張日本進口的稀有卡片價值3000元以上,
其價值在於延伸性產品上的圖像創作,黃瀛洲先生還開玩笑的說小朋友從小就跟媽媽一樣懂得鑑賞正版與盜版貨。


(1)傻呼嚕同盟的由來
黃瀛洲先生說:Shuffle Alliance,是「機動武鬥傳 G Gundam」中,暗中守護歷史的五名戰士,
打敗「惡魔鋼彈軍團」,拯救了地球圈....
我們當然沒那麼偉大,但是自信比熱血比傻勁,是不會輸給正牌的 Shuffle Alliance 的,
所以就取了諧音「傻呼嚕同盟」,作為我們名字。


(2)傻呼嚕同盟大事紀
1993 一堆生活苦悶的研究生在網路上寫動漫畫評論,發生共鳴。此時這些人散居於世界各地
1995 《無名的書》發行
1995 Jo-Jo自美回國
1997.10 台大對面某家咖啡廳(已倒閉)中,「傻呼嚕同盟」結成
2000 自力出版《動漫2000》
2001 出版《動漫2000》(藍鯨版)、《動漫2001》、 《漫畫同盟報》
2002 出版《遊戲線上》、《漫漫畫人間》(同盟發行、任正華作畫 )
2003 出版《因動漫畫而偉大》、《少女魔鏡的世界 》
2003 《漫漫畫人間》獲金鼎獎
2003.08於誠品書店敦南店進行動漫畫系列演講活動「從少女漫畫看少女心目中的夢中情人」、「欣賞動漫畫的方法與樂趣」、「尋找台灣本土動漫畫的生命力」
2003.11校園巡迴演講「動漫畫獨立製作的發展性」
(交通大學、台灣藝術大學、中興大學、輔仁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2004協助電影公司完成「神選者」企畫與劇本,獲新聞局輔導金一千萬元
2004.03協助電影「哥吉拉:東京SOS」宣傳
2004.03亂報週歲慶祝會暨哥吉拉網聚,與同好們至Y17青少年育樂中心觀賞「GMK大怪獸總攻擊」
2004.12《少女魔鏡的世界 》獲金鼎獎提名
2004.12舉辦「好孩子的超級英雄教室!」、「從過去到未來-動漫大事紀」 校園巡迴演講(中華大學、中興大學、交通大學、輔仁大學)
2005《COSPLAY‧同人誌之秘密花園 》(企畫)
2005.03協助動畫電影「蒸氣男孩」宣傳,於Fnac信義店舉行「從『阿基拉』到『蒸氣男孩』看日本動畫」座談
2005.03「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暴力美學動畫大師大友克洋」校園巡迴演講
(台灣藝術大學、元智大學、中華大學、清華大學、台灣師範大學)
2005.04淡江大學演講活動「動畫的獨立製作」
2005.05受電影資料館之邀,協助2005台灣國際動畫影展宣傳,舉辦「動畫影展之前進校園」巡迴演講「虛擬與真實的介面—押井守的世界」
(中興大學、台灣藝術大學、彰化中州技術學院、交通大學、台灣大學、中山大學、世新大學、政治大學、輔仁大學)
2005.06受大同高中動漫社邀請,於北市圖總館進行「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動畫大師大友克洋」演講
2005.06協助電影「哥吉拉:最後戰役」宣傳活動,在公館與哥吉拉同好們網聚
2005.08受曼迪傳播邀請,於漫畫博覽會期間在世貿二館攤位舉辦「不要傻傻看動畫」演講活動
2005.08Jo-Jo受邀主持「2005陰陽師千年大祭」活動發表會(紀伊國屋微風店)
2005.09成大動畫展系列演講活動「虛擬與真實的介面—押井守的世界」
2005.10NANA特別企劃,Jackson Hole 進駐開拓動漫季
2005.10校園巡迴演講「Touch NANA的美麗新世界」(10月-12月)
(師範大學、台灣藝術大學、輔仁大學、文化大學)
2005.10校園巡迴演講「空想不科學,科學要空想」
(交通大學、東海大學、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2005.11受東海大學物理系邀請,參與於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舉行的「東海大學物理系科普講座2005-電影物理學」演講活動
2005.11受邀至明道管理學院,在全校同學參與的明道講座中暢談 「從日本動漫畫發展看青少年次文化」
2005.11校園巡迴演講「追殺同盟之愛的大逃殺」(中興大學、中華大學)
2006出版《動漫2006‧日本動畫五天王 》
2006擔任國際書展動漫館策展人
2006Jo-Jo受邀主持「夢枕貘來台座談簽書會」(誠品信義店)
2006.01協助小說「大逃殺」宣傳活動,在誠品信義旗艦店舉行「殘酷青春筆記-追殺同盟之愛的大逃殺」演講
2006.01至誠品信義店旗艦店、大同高中進行「新世紀少年忍者群像」演講活動
2006.04受北市圖中崙分館邀請,進行演講活動「動漫畫裡看魔幻世界」
2006.04協助電影「戀之門」宣傳活動,在誠品書店信義旗鑑店舉辦「日本電影中的愛情元素」演講
2006.04受交大應用藝術研究所教授邀請,在課堂上為研究所同學們介紹「從日本動畫發展史談商業運用」
2006.04協助電影「戀之門」宣傳活動,在金石堂信義店舉辦「認識日本電影從漫畫開始」演講
2006.06受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學會之邀,與系上同學談「從阿基拉到Steam Boy—談動畫大師大友克洋」
2006.07受東海大學物理系邀請,進行「物入奇途的探險之旅2006-玩樂學物理」演講
2006.08協助電影「功夫棒球」宣傳活動,在誠品信義店舉行「這就是逆境!」演講
2006.08漫博會期間,於曼迪傳播舉辦「我愛蘿-愛蘿蔔(I, ROBO)」系列演講活動



殘念的火龍果大冒險
2007幫助3Dcg動畫[火龍果大冒險],負責編劇與擔任顧問,2006得到輔導金一千兩百萬,但作品中止了。
由於CG動畫公司(代工作品有太空戰士過場動畫)被喬治盧卡斯買下,火龍果大冒險因契約限制而被迫中止。


(3)日本動畫史至今:
1、日本戰前
由法國開始至今動畫的發展是已經有150多年,由迪士尼發揚光大之後,日本人起而效法。
動畫是個勞力密集的產業,日本的動畫史是來自於日本政府的國防部拍攝的系列長片,對日本的國民洗腦侵略性行為是合理的。
但是日本戰後此體制就瓦解了,戰後創作型態跟方式理念又截然不同,而我們熟知的動漫畫是由此開始的。

2、日本戰後
因為漫畫的娛樂方式為最簡單的,當初稱漫畫為"赤本",並在大家都可以負擔的租書店流通,漫畫能鼓舞人心,造成當時漫畫業的興盛,
50年代之後動畫開始崛起,每年電影公司會推出賀歲片,1958年第一部彩色的動畫"白蛇傳"於日本公映造成轟動,
也促使了宮崎駿投入動畫工業。神隱少女350幾億票房將宮崎駿推上頂端,宮崎駿的作品大多由一個中心思想貫穿,
勞工階級起來抗爭權力階級。50年代期間不乏中國文化侵略日本的證據,諸如七龍珠、三國志、西遊記等等。

漫畫之神、動畫之父:手塚治虫
日本有史以來作品數量最多的漫畫家,總共創作過2000套的作品,師法迪士尼動畫,並以50萬日幣的低價製作出了30分鐘的動畫,
創造出了一種特殊的動畫製作技術:貧乏動畫。當一秒鐘跑到24張圖時眼睛會被畫面所騙,以為畫面是會動的,但是1秒鐘24張的賽璐璐片是很花成本。
手塚大師將同一張重複曝光兩次,減少了3/1的成本,也造成了日本動畫產業至今的定則,這個技術讓宮琦駿憤而發出怒言,整個拉低了動畫水準。

  Bank概念:必殺技
  系列電影如能有一些橋段與畫面每次都能共用,就能大大節省秒數,重複使用。

  五人戰隊模式
  1號一定是個帥哥,富有正義感與魅力,通常是隊長。2號一定要反叛性很高,老喜歡跟1號
  唱反調。3號一定要是女生,通常都配給1號,4號一定要小孩,4號通常與3號有親戚關係,
  5號一定要胖子,沒有例外。
  這個戰隊模式定律至今仍通用,例如富堅義博的幽遊白書,藏馬就替補了女生的角色。


60年代70年代
這時期最流行的機器就是電視機,上個時期從小就生長在動畫環境中的小孩已經走入社會,並將想法投入動畫之中。
例如超時空要塞就將偶像明星編入動畫之中,黃瀛洲先生也跟我們分享了幾部非常有名的漫畫逸聞。

到了80年代,此股風潮也刺激了80年代成為日本動漫的黃金年代,動畫新世紀宣言:Animate絕對不是小孩子看的東西,
是與世間我們所傳頌的正派影像作品站在同樣的地位。
有許多動畫裡的經典台詞變成動漫迷之間的共同語言,[連我爸爸都沒打過我!]、[其實我是你爸爸]至今仍然繼存。


(4)日本三大巨星導演
押井守
黃瀛洲先生分享了押井守導演在威尼斯影展公映的Innocence,畫面取材是來自彰化鹿港天后宮。
畫面中充滿了台灣獨特的飛簷寺廟、灑冥紙的八家將、點霓紅燈的神像。

庵野秀明
1990年之後因為日本年輕人的問題變多了,許多人能在庵野秀明的作品:新世紀福音戰士之中找到共鳴。
1995年在市面上出現了2千多本關於eva的作品,心理學、教育學、神力學等等,在日本泡沫經濟最頂尖的時候創下了150億日圓的產值。
去年還推出了電影版,2億票房拿下冠軍,總更有四集之多。

大友克洋
除了手塚治虫之外,唯二身兼漫畫家與動畫師角色皆出名的人,Steam Boy、蟲師等等,皆非常有名。

很可惜,礙於時間關係,黃瀛洲先生並沒有將所有投影片介紹完畢,希望下次能有機會聆聽完全版的講解。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黃瀛州演講 D9710201

日本戰後的動漫畫的歷史,像是一個社會的經濟發展及人們的民情生活過程縮影,生活中的喜怒哀樂都隨之起伏,甚至是一個小孩成長的幻想與綺想都在其中,回顧著戰後日本的動漫史,也猶如是見證了日本與東、西文化的交流實例,有中國文化的融入,如白蛇傳、西遊記,以及西方古典著作的影響,如王子復仇記及羅蜜歐與茱麗葉,但唯一不便的是在動漫畫的世界,語言是沒有國界,小女孩總是期待著長大成大女人,小男孩也盼望著成為英雄,藉由創作者的繪筆,將想象成真,創作者更是將自己的想法訴諸成創作中的fantasy,也挑戰著社會的的禁忌與尺度,研究著這些”歷史”,似乎也更深入了解著民情社會的發展,甚至是藉由創作者的眼睛,觀察著不同的時代下,不同社會各個角落及人物,這或許是日本動漫畫總是讓人著迷,也讓人欽佩的地方,可以如此深入到人心,又帶給人娛樂與希冀,看漫畫學人生的心情分析,演說者如是說著。

黃瀛洲演講 / M9710302



每個輕熟女小時後的經典:美少女戰士主題曲(我要代替月亮逞罰你!!!!)


這次學校請來了傻呼嚕同盟:卡漫達人黃瀛洲的演講,相信整場演講中都觸動了在場各位的小小心靈,因為他提到許多人們熱愛的經典動畫漫畫,像是七龍珠,小甜甜,無敵鐵金剛,機動戰士鋼彈SEED之類的超多經典作品,以及宮崎駿,押井守等等大師,甚至每一部的劇情橋段卡漫達人都可以詳細解說,其實動漫在日本的產值是相當高的,光是七龍珠這部漫畫就在日本狂銷了一億七千萬本,連帯的經濟價值是大家所無法想像,難怪武內直子與鳥山明畫了一部就可以從此封筆了



忍不住想放1.經典的美少女戰士變身2.後來崛起的神風怪盜貞德變身經典橋段

雖然長大以後對於動漫沒這麼狂熱了,但是相信每個人小時候的回憶一定都有漫畫陪伴的,記得國小時期一定要五點半準時在電視機前報到的兩部片就是美少女戰士與櫻桃小丸子,黃先生也提到小朋友對於女生長大成人的高跟鞋與口紅等等女體暗示,長大才知道那些橋段都是經過特殊的安排重複播放與重點→省錢哈,以前小小心靈的想法就是美少女變身也變太久了吧!月光仙子、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冥王星、天王星都輪過了,華麗橋段大約就要五分多鐘,那壞人還在旁邊慢慢等他變身不就早就可以攻擊了!哈哈


攻殼機動隊轉場

另外驚喜的是黃先生也有提到最近老師大力推薦的動畫→攻殼機動隊,在我看這部動畫時還沒發現,轉場中的動畫,其實是押井守先生專程來台取自彰化鹿港的一座廟,外觀完完全全都是一樣的帶入,動畫轉場裡的灑冥紙以及八家將,還有電子花車、旋轉閃燈等等...都是台灣獨有的文化特色,原來台灣人漫不在乎的鄉土文化但是日本人拿去當寶,呈現在裡面的畫面竟可以如此唯美動人,政府應該頒發押井守為台灣觀光大使,整個就把台灣文化帶到全世界發揚光大。真的很推薦這部動畫給大家喔!尤其是第二集內容背景呈現都很中國風(應該是台灣風情了)

最後卡漫達人提到對於跨領域的看法,他說他從不相信什麼跨領域,而且講到雙學位的人學的多但是不專精,其實是對自己沒信心,真的顛覆了我們的想法,給了我一計當頭棒喝,回家後反覆思考,可能卡漫達人是希望人們學的廣以外,要追求學的專精,漸漸深入才是對自己有益的吧!

其實現在長大後對於動漫就比較少接觸了,但是我想就算再怎麼不愛動漫的人們,其實小時後都會有幾部是一定很熱愛的漫畫作品,日本的漫畫產值一年就兩兆多,天馬行空的想像,其中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非常驚人的。

2009年3月20日 星期五

傅天余導演演講 M9710201

內部

聽完這場演講,心中的所產生衝突的聲音無線迴盪,每個人似乎都倚賴著自己夢想中的路上努力向前走著。話說傅天余導演就有這樣的一種特質,把自己的興趣附加於自己未來的工作之上,但是這樣的想法我們都曾想像過,一種不費力不傷神不和自己不喜歡的東西拉扯的日子。聽起來是多麼夢幻愜意,但真正的世界有何曾如此簡單過,要面對自己所想要的生活就必須勇敢面對,畢竟最安全的選擇並不會是你想要的,但是我們往往會自自己封閉的世界中作出以為最合理的抉擇,以為這就是了,這對我來說是最好的了。

外在

其實,有時候不要太侷限自己的想法,開放的面對社會就是一個很好的檢驗,雖然社會所提供的不盡然是最圓滿最真確的價值觀,但它卻是一個最好的大眾意見的匯流處,渾厚雜亂卻多元,就像導演說的,社會趨勢是一個商業創作品明顯的一個賣作指標。像我們常常大批好來鎢電影狗血又芭樂,但自己卻身陷電影院排隊人群之中,無可否認商業的創作考量,必須迎合於市場且讓人易於親近。但回過頭來想想賣得好其實是共鳴度高低使然,共鳴高大家的興趣自然提升,和自身無切身關係自然內心起不了任何接近的心理。這一些談的都和如何讓作品賣得更好,都不是如何讓作品做得更好。有一段時間稱為台灣新浪潮的電影時期,那時候內容的呈現趨於低調、寫實、淡化表演、薄弱情節與疏離的映像風格。這個時期讓往後的台灣電影鋪上一片十分濃郁的文學色彩,這麼說來價值度其質感應該都屬不錯層次,可以說是好作品好的材料,但其作品看過的人少之又少,可以大聲喊出電影名字卻都自動省略觀看動作,這是為什麼?大概就是和社會大眾想找的共鳴脫軌了。換句話說,一個獨特的創作模式可以造就大導演,一個好的動機行動可以造就電影運動,回過頭來說,那觀眾呢?

黃瀛洲演講 / M9710204

平時就喜歡看動漫的我,一直覺得自己看過的漫畫不在少數,但相較於傻呼嚕同盟的熱血,我只能自嘆弗如。從動漫達人的演講中,可看出他對於卡漫的深切理解非尋常人所能比擬,不論是哪部漫畫的歷史他都能如數家珍,或是介紹日本每位動漫大師也都難不倒他,也因此,以往僅看過作品的許多大師們,經過他的介紹便更能探究大師創作時的環境與心路歷程。

卡漫達人將動漫的歷史以年代排序一一的介紹,其中早期的作品也僅只是耳聞,比較難以喚醒我的記憶,不過隨著介紹年代的漸漸推進,也越來越讓我回憶起以前的記憶。最另我印象深刻的是,卡漫達人於演講中常常提到許多不為人知的秘辛,例如以往令我熱淚盈眶的「螢火蟲之墓」,竟然不是宮崎峻的作品,著實令我驚訝,抑或是演講中提到的板野馬戲團,以往並不會特別注意飛彈的彈道,只覺得眼花撩亂的飛彈可以令人想像的到戰況的慘烈,透過卡漫達人的解釋後才知道背後有這麼有趣的緣由。

最後卡漫達人提到其對於跨領域的看法,讓我回來之後依舊反覆思考,畢竟他的說法顛覆了一般人們的認知,不過從他的說法中仍可發現其主要強調的仍是,專注於目標並全力以赴必定比分散精神在不同領域上更能成功,希望往後我也能持續往這個方向邁進。

2009年3月16日 星期一

陳永基演講



4月10日
專業設計師怎麼當?

相關資料
>
陳永基,現任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創意總監。1984年任職香港 Graphic Atelier Ltd 設計、1986年任職美商李奧貝納廣告公司創意指導、1991年成立陳永基設計有限公司、2007年應邀加入德商安益國際展覽股份有限公司Uniplan Group擔任創意總監,負責集團內創意顧問。1983年至今曾參與國際和本地設計相關展覽超過300場﹔1997年於台中中友百貨舉行個人設計展「本土 情懷.國際觀」及台北恆成紙業藝廊舉行「個人設計回顧展」﹔1998年獲日本Nippon集團邀請在大阪DDD Gallery舉行「台灣四人展」等。獲獎作品連連,皆刊載在台灣、中國、香港、日本、韓國、新加坡、美國、法國、瑞士、伊朗、德國及芬蘭各大設計年鑑、 雜誌及媒體。
﹣近年積極推廣設計教育,廣受邀請到各大專院校、相關團體作展覽、設計發表和演講,統計至今演講已超過130場、聽講人數更突破至5,000人。
﹣作品被收藏在國內、中國、香港、日本、韓國、美國、德國、芬蘭、捷克及法國等美術館。
字體設計文鼎獎、新一代設計競賽、第二屆Media亞洲設計大獎、台灣博覽會海報設計大賽及各大專院校畢業展等評審。

轉貼自學學文創志業

2009年3月15日 星期日

傅天余導演演講 D9710201

電影與設計,有很多相似之處,與藝術相同,都需要創作,需要有對人時事地物的感動與悸動轉化成創作的能量,用影像/片及視覺的方式呈現出來;與藝術不同,電影與設都也著重在最後商業的呈現,如果把商業比擬成大眾對作品的共鳴及共識,那對一個電影人及設計人來說,曲高和寡或著是孤芳自賞,大概都是不樂見的結果。

傅導在演講中提到在Production的過程,是最讓我感到受益良多的,『溝通』是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課題,使用對方聽得懂的語言及方式(立場)與人溝通大便是一門深奧的學問,與創作不同,在一部電影或一件設計作品成型之前,所有Production的過程,不論是創作者、共事者或者是觀眾(客戶)皆是在摸索的階段,彼此之間都在用心、用腦去揣摩最後成品的模樣,而這樣的過程中,溝通就佔有十分重要的影響,不論是利用言語、文字、圖像,都是為了有最佳的溝通模式,任何一環節的溝通有誤差便會影響最後的呈現,對於一個設計者而言,這也是除了設計知識、技術之外,一門很重要的功課,溝通出使用者/客戶最終的需要,為他們解決問題,才可稱得上好的設計者。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傅天余心得分享成績

成績公佈於BlackBoad
請同學自行查詢成績

演講作業是演講後1個禮拜交,
最後期限為星期五晚上12:00,
為公平起見,
超過一週者以60分計算,
超過兩週補交者以0分計算。
各位同學若有任何問題請聯絡
也麻煩各位同學能盡量遵守繳交期限
謝謝

陳建成
morphise0921@gmail.com
0952085129

傅天余導演演講 M9710303

在學習設計的過程中,不只我自己,很多人都和我一樣曾經有過導演夢.
對於拍電影或影視相關都有憧憬,但是到最後依然只是一場夢.
我很欣賞台灣的電影工作者,在條沒有明天的路上,他們實現了自己的夢,
在台灣走上電影工業這條路真的是一場很難贏豪賭.
而走上這條路往往不是科班出身的人,
他們的勇氣和對電影的熱愛比我們多太多了.
導演們包括之前的蕭菊貞導演來分享他們的經驗,
希望能喚起更多同學拾起對影視工作的熱情,
就算沒有走上這條崎嶇的路,
但也別忘記內心對於電影的熱情.
如果台灣能夠真正的開始尊重電影工業,
而不只是政治炒作新聞,
相信我們有那麼多的人在為電影努力,
一定可以讓我們的電影產業更好.

傅天余導演演講/M9710301

我喜歡會說故事的人,想像力與創造力併發的人可以將平凡的語言串化成高潮迭起的情緒,扣人心弦;可以將一個貼近我們生活的小人物的心情故事,撫慰我們的寂寥。

拍一部電影難不難?很難。當你不再只是自顧自的沉溺在天馬行空的想像裡,必須將這些想像化為實際,借助一群來自四面八方,操著不同口音語言的人們的力量,很難。

但這個說故事的人做到了,用他們的語言和他們溝通,讓他們成為我們,當燈光師不只是燈光師而是朋友的時候,我們就是一起完成夢想的同一雙手。說故事的人會繼續說故事下去給我們聽,直到有一天換成我們說故事。

傅天余導演演講/M9710212, M9710301, M9710302, M9710306

說一個故事,一個看似簡單,卻又不平凡的故事。

這個故事發生在國片的主角身上,發生在你身上,也發生在傅天余導演身上。說一個故事不需要很多勇氣,不需要很多毅力,可以自顧自的把所有想寫的東西全部傾出寫個開心,只是當要實踐一個故事,拍成電影就會需要很多勇氣跟毅力了,唯一相同的就是一樣很開心。

很多人喜歡電影,很多人更想拍電影,有的被拍,有的拍人,更多人想,但是不得其門而入,到底該怎麼跨進這個行業?導演說了,是命運,聽起來的意思好像是這樣的,當然也有一說是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是的,從比較實際的角度來說,可以先寫故事,而後劇本,投遞劇本成為編劇,就有可能在之後拍攝自己的電影,當然從事電影相關工作也很可能拍出自己的電影,舉凡攝影師,燈光師,場記等,都是可以的;那想被拍的怎麼辦呢?有自信,有理想報復的,請常到西門町六號出口走走。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203

  
  
  
  如果稍加觀察可以發現,小人物的故事是國內電影喜愛取材的對象。其實這也難怪,畢竟太過商業化的題材如英雄題材,或著幻想神話題材,往往都需要大成本大製作才能完成。以國內被好萊塢商業片強勢擠壓的電影市場而言,的確分不出那樣的票房萊累積那種類型的電影的製作經費。其實相當可惜,因為,即使是朝向本土題材來取向,經歷大時代大動盪政權交替的台灣其實有相當多的大故事可以說。最本土的原住民題材中,假如霧社事件能夠拍成製作良善的電影就將會是相當有實力角逐國際獎項的議題。只是可惜的是想當然爾,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軍隊裝備與攻擊、橫跨山野的戰爭場面,都是台灣電影界負擔不起的沉重成本。
  
  即使是像我自己這樣的一般人民,我經歷日治時期的爺爺奶奶身上就已經有說不完的故事。在台東的鄉野日式廟會下認識的爺爺奶奶,各自有著在日治時代艱苦的生活之下成長、掙扎與生存的經歷,在鐵路局上班與日本人互為同事的爺爺,一度為了不滿日本人的不平等對待而起義反抗,甚至差點被日本人派去太平洋戰場一去不回,奶奶在載滿受命派遣青年的卡車後追著奔跑…不需要戰爭場面,幾乎不需要高難度的拍攝技術,如此這般充滿在台灣的小人物故事,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充滿張力與感情的情節可以挖掘。雖然台灣的電影界目前尚且負擔不起大成本大製作(未來恐怕也很難),但假如在取材上能夠找到精采而出奇不意的故事跳脫以往國內電影的制式僵局,我想國內電影還是可以發展出一片綺麗的願景。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109



電影產業在台灣慢慢開始受到重視,讓我們得以看見文化與創意激盪下所生成的種種內涵,或許這樣的過程是需要不斷的訓練以及經驗的累積,至少我們也學會了用不同的視野角度看待同一件事物,感謝這次傅導分享了屬於他的人生歷程,也讓我更加相信,路是人走出來的!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302

傅天余導演有種特別的氣質,不知道為什麼,她講話總是微微弓著背,非常的謙虛,語氣中帶有一絲絲羞澀,但也很誠懇沒架子的與我們分享這一路走來的點點滴滴,平常印象中的導演,總是帶有些氣勢與高調,但她給我的感覺就像是鄰家大女孩一般的氣質,與我們分享他一路走來的大小事,她說到他是幸運的,因為很喜歡電影,從小是個宅女這樣,看遍了出租店裡的所有電影,也很喜歡看小說,寫小說,造就了現在的她,他說小說是很personal的,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但創作,是要滿足別人的需求,我想,創作也是可以滿足自己的需求的,但是如果商業化之後,就要顧慮到每個人的需求了,而電影,真的是個超級大工程,很難想像一個氣質美麗的小妮子,可以這麼厲害把導演這些大小事都一一擺平,從前置劇本到選角,拍片到剪接後製,到上映的海報顏色都要顧到,每個細節都看出他的用心,真的很佩服因為興趣夢想所帶來的強大力量,也期待帶我去遠方這部國片能為台灣的國片市場帶來一劑強心針。

2009年3月13日 星期五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117

        今天傅天余導演導以輕鬆的方式來暢談了許多他的一些在電影圈的經歷,他對電影一直有一股莫名的迷戀,後來也就一腳踏進了電影圈,他謙虛的敘說著,所有的創作者總是懷抱著一個夢,但是創作者不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如何觸碰到社會大眾的心是很重要的,他也一直思考著創作與社會之間該用什麼來連結,現今的社會需要的是什麼,需要的力量是什麼,海角七號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表達了小市民也能出頭天,團結就有希望,所以鼓舞了群眾,最後他也提到了創作者應該累積個人資料庫,所謂的資料庫就是收集讓你感到最有吸引力的物件,不論是影像、紙袋等,會發現不同的東西其實都含有著同樣的屬於自己的特質,而創作的靈感往往可以從這中間的過程得到。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113

傅天余導演勇於一步步的追逐自己的夢想,從場記等基本的工作做起,不計較待遇多寡,只希望自己能往夢想更進一步,這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當中有提到拍電影是導演腦中一張張影像構成的,要如何達到希望的感覺,如何與現場人員溝通,博感情都是非常重要得,當中提到國片電影的問題,雖然不是這圈子的人,但是我相信看過得許多小成本電影,只是好劇本與簡單的畫面的構成,並不需要花到多少錢,相信電影的本質跟產品看似差異很大,根本上都是注意到人平常沒注意的事物,透過一些手法放大,發出的力道其實都是很強大的.

傅天余導演演講 / D9710301

國片的發展現況一直讓我很感興趣,尤其是其所挑選的題材。傅天余導演提到了所選題材都很類似的問題(同志、青春,或是兩者一起來),導演也給了個答案:她認為可能是因為這是這個島上人們被壓抑的共同記憶吧!(不過導演這次也還是選擇了青春這個主題,不過她有提到是因為市場的關係。)不過動畫電影總是些傳統的神話題材,這我就不懂為什麼?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升學主義的關係,讓這一輩年輕學子被苦苦壓抑著。談起青春總是苦悶、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在腦中咀嚼良久的回憶。或是被推向生命的另外一端,被迫在學校學習著毫無興趣的科目。這些心思細膩的導演們可能也都走過這一段。

但話說回來,也有些取材不太一樣的電影,前一陣子大紅的海角跟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國士無雙。剛剛在查資料的時候還是常常看到非同志、青春題材的電影,但是很多人對於國片的印象還是脫離不了這幾個題材。

傅天余導演提到了上一輩的導演跟這一輩的導演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是先準備好才當導演的。」 但我們這一代則否。 很值得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作為箴言,時時提醒自己該多多努力。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306

今天請到傅天余導演為我們進行演講,她外表看起來比我們大幾歲,感覺有點一靦腆和非常謙虛的感覺。就有點像大姐姐的感覺。在演講的過程中她敘述自己非相關科系畢業,後來卻想往電影的路發展,因為是自己的夢想和興趣。而且她也宣稱她一路走來都很順遂,並沒有遇到甚麼大風大浪的事,所以她覺得她自己很幸運。可是我覺得那個關鍵性就在於她跑去吳念真導演那,向他敘說自己興趣,後來吳念真導演就給她一個機會實習,我想是這一步,促使傅天余導演開始邁向她的電影人生第一個起步吧!如果當初並未積極行動,或許傅天余導演就不會向我們宣稱她很幸運了。我想有夢的人最美,會為著自己所懷抱的希望而努力打拼,她應該就是這樣的人吧!

談到電影傅天余導演,給我感覺似乎就更認真起來。她認為最近幾年海角七號大賣,只是奇蹟,並非國片又可大興。還有,貧民百萬富翁原本是不被看好的,甚至根本沒打算在電影院上映,沒想到盡然勇奪奧斯卡多項提名,這些都代表了啥麼?代表了目前社會因金融海嘯,經濟衰敗,也透露出現代人們的渴望,或者說社會目前環境可以決定一部電影的好評吧!而我蠻認同她的觀點的,畢竟大家都是在電影中尋夢的人。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206

導演跟我們一樣
對於未來都有一個無限憧憬得希望
雖然導演很年輕
給我們的感覺很謙虛
總是說自己的運氣很好
但是我確認為
機會總是給準備好的人
想必是導演在經驗與實務的累積
加上自己大量投入新血的編導
等待成熟的時機降臨
並不是的像她所說的真有如次簡單
這是我的推測
說實在我也是不花錢進戲院看國片的人
或許真的是被之前太藝術的風格給嚇到
雖然不能以偏概全
但我總絕的不能僅僅為了想要拍而拍攝
為了自己的理想而拍別人看不懂的理想

昨天我看了貧民百萬富翁
覺得真的很棒
這本來是一部直接打算發dvd的電影
裡面沒有請來巨星加持
也沒有華麗狀況的佈景
只有最真實的印度
市井小民的故事確燃起全民的注視
引發大家注意印度貧民窟的問題

也許臺灣也可以拍這種片子
不要再給我青春學生片
不要再我同志歡樂片
也不一定要是家族亂倫不悔之愛

真的是夠了
不進戲院看國片
也不全然是政府與人民的問題

如果有一盤菜很好吃
大家怎模可能不動手?!

一起加油八臺灣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212

聽完傅導演的演講後,再次感受台灣電影導演們的步履艱辛。

我對於台灣電影的印象頗為零碎,一個多月前在有線點視台上看到一個台語國片的介紹節目,五十~三十年前左右台語電影大為盛行,產量和出片頻率之高也令人吃驚,近年來偶爾有機會看到一下曝光率較高的國片,如條子阿布拉、運轉手之戀、藍色大門、天邊一朵雲、流浪神人狗、指間的重量...到去年的九降風和海角七號,以個人的品未來看都是不錯的佳作,常讓我回味再三,上youtube看精采片段,甚至把裡面某些橋段一再玩味。

大部分或是說全部的導演,拍電影應該就是要給人看,而且也應該希望越多觀眾越好,賺錢也好、傳達自己的藝術也好,但在台灣很難有一部片子能獲得至少「回本」或是「讓導演欣慰的回饋」,應該是因為台灣單薄、混亂、零碎的文化,還有互相牴觸的價值觀,導致每部片子常淪為小眾市場的作品。我想這不能怪導演不管大眾的口味和流行趨勢,而是大部分群眾沒有開闊的眼界和鑑賞能力。

但這些都很難避免,就像即使以上是自己講的論述,但以前因極度厭惡周董,所以從不看跟他相關的電影,以後應該要好好改進才是(有空...喔不...馬上就去看)。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208

聽著傅天余導演述說她的電影夢,還是很難想像眼前年紀輕輕的女孩,就是「導演」,是剛完成一部即將上映的電影的導演,真是令人驚嘆!聽著傅導演追求夢想的過程,才漸漸相信夢想是會到達的,過去身邊有許多熱愛創作、戲劇、拍電影的同學們,一直以來都覺得大家在做白日夢,許許多多人都因為金錢的壓力或現實的考量下而退縮,原來只要堅持著夢想,努力尋求機會,最終還是會有收穫的。

在我所認知和接觸過的電影人,就是體內存有莫名堅持的人,可以為一個小小的角度來回拍攝無數次;可以為一個理想中的場景拔山涉水;可以為一句台詞想破腦袋,最終目的就是為了製造出內心的完美境界,這也是我十分敬佩電影人的原因,以前常聽電影系的同學說,即使是一開始就知道未來可能要賣雞排過生活,他也要奮力一搏才能完成心願,我想也因為這種特質和堅持,才會誕生許多經典之作。「帶我去遠方」是傅導演的心血,更是許許多多創作人最好的鼓勵,讓大家相信夢想的距離不是遙不可及,只在於一點堅持之間。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116

剛開始看到傅天余導演著實的令人感到驚訝,首先是她給人的感覺相當貼近我們年輕人,推翻了以往導演在人們心中那種遙不可及的印象;相反的,傅天余導演的謙虛以及談吐都令人感到十分的親和,她謙虛的認為自己並沒有什麼可以教導我們,但從她身上我想學到最多的或許就是謙虛兩個字吧。


當她說起她本身的經歷時,其實就可以知道一個人的才華真的是累積而來的,她陳述她從小就是一個文靜愛看書的孩子,求學的路途當中她熱愛著電影,因此主動的去學習關於電影的各種知識,包括接觸到吳念真導演也是因此而有這樣的契機。透過吳導演的介紹與鼓勵,講者慢慢的踏入電影這個行業,並從最基礎的場技開始,一步步的了解電影的每一項環節與步驟,這對於學設計的我們來說也是如此,或許當我們踏入社會時,也得從最基礎的開始做起與學習起,但重要的是不要覺得那很苦、什麼都要做,而是要好好放開心胸的去學習其中的技巧,並充分的了解自己所踏入領域所必備的條件,傅導演憑著一顆對電影熱忱的心,不斷的努力與學習,因此才能完成這一部屬於她的作品---帶我去遠方。


這是一步關於一個色盲女孩的故事,傅導演雖然沒有透露太多,但卻已經深深的引起大家的興趣,雖然關於國片的發展,傅導演說了很多電影界的無奈,像是國外的買斷、以及國片市場未來發展並不像海角七號一樣那麼的前景看好,但很高興的是台灣還是有那麼多的人在為製作國片盡一份心力,這種精神是令人感動的,就是因為有他們在幕後的推動,國片才沒有消失,也就是因為他們對電影的熱愛與喜好,才能有一部部的優質國片上映,這些都是他們的功勞;因此真的很高興能夠看到傅導演為我們演講,在我的心中,她無疑是一位偉大的人,光是那片對國片的熱忱,就相當值得尊敬。


此外,傅導演說的建立屬於自己的資料庫也是一個相當有趣且實用的方法,透過這樣的方式,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蒐集所想的資料,並且在未來的有一天,當回頭來看這些東西的時候,又會發現意想不到的風景。真的很感謝傅導演的演講,讓人十分感動並且獲益良多。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105

傅天余導演和上學期的蕭菊貞導演一樣都不是電影或傳播的相科系畢業的,可是卻都能夠依自己的興趣去努力,我覺得變佩服的,像她就有提到她從什麼都不懂而且不知道未來在哪的情況下,還自己主動去找吳念真導演問有沒有什麼他可以做的工作,後來才有機會當電影太平天國的場記,以最接近導演的距離學習許多珍貴的東西,所以如果沒有他當初的主動,我想就今天就不能夠依自己的興趣做喜歡的工作吧,所以這樣的態度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因為傅天余導演有在楊德昌導演那裡實習過,所以她了解整個電影的拍攝作業,了解到導演怎麼與所有工作人員做溝通與互動的重要性,因為如果溝通不良、不能跟工作人員博感情的話,他們可能就隨便的幫你弄一弄,然後導演也無可奈何,我覺得溝通能力是傅導這次演講的重點之一,而我覺得這點和我們設計也蠻像的,因為設計師也算是個創作者,而且一個產品的誕生,不是靠設計師一個人就能完成的,我覺得設計師只是整個團隊和環節中的其中一員,就像是一部機器中的一顆鏍絲,所以我覺得要讓整部機器能順暢的運轉,就需要用溝通來潤滑。

這次傅導以輕鬆聊天的方式來演講,談了許多他的一些精采經歷,他也謙虛的表示她自己也是剛剛起步,還有許多還要學習的,聊到電影,當然會聊到去年最紅的海角七號,海角七號會紅就是因為它符合了我們現在的社會現象,抓到觀眾內心所需要心靈上的需求,所以才會成功,所以我覺得要如何抓到社會現象和消費者的需求是很重要的,不管是導演或設計師都是一樣,但雖然我們都知道這個觀念,但要做到或許不是那麼容易吧,所以我們要多多用心觀察這個社會。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傅天余導演演講 M9710101 / M9710105 / M9710107 / M9710109 / M9710113 / M9710210 / M9710303 / M9710304 / M9710305


傅天余導演
原本非電影戲劇科系畢業,在這次專題演講中猶豫很久不知道該來說些什麼,後來覺得分享自己電影拍攝當導演的學習經驗分享給大家—《帶我去遠方》即將在今年的夏天上映。大學時其實是讀政大日文系,喜歡閱讀和文學,考大學的時後第一志願是政大廣電,但是考不上轉而唸政大日文,而社團就加入了電影社,雖然那時對電影喜愛但不知道如製作電影或者是要從事創作,記得那時就在電影資料館一直看電影,也有寫日記的習慣。

傅天余導演認為自己並非有很多技巧能告訴大家,分想自己的學習經驗給大家思考,大四那一年,看到吳念真,自己以後的師父那時在外面開設課程,於是自己就報明去上課。到大四要畢業時,吳導演剛好要拍攝太平天國,在這次機會下,自己非相關科系不知道能從哪裡開始學習,於是吳導演告訴她說可以去做看看場記的工作,在這段工作期間她發覺當一個導演要了解拍照的過程除了盯拍攝現場、選角色外,還要懂的去溝通,溝通是非常困難的,了解到導演拍電影是如何。

後來決定到紐約唸碩士,當時申請到美國南加大的電影所和紐約煤媒體生態與電影研究所,雖然那時認為南加大專業來的好,後來因為自己考慮到環境對於自己創作的喜好,就選擇到紐約大學就讀。後來並認為紐約是個有趣充滿創意的地方,在那邊總覺得看到兩個人在那吵架那種對話其實也是很有創意,在生活中遇到很多精彩的人事物,並在她去郵局遇到一個貴婦和後面的人出現的OS與對話讓別人也覺得有趣。

唸完後回來就從事劇本工作,把那時後來寫的劇本投槁拿去比賽沒想到就得講拿了三十萬的獎金,並開始在影片製作公司工作,開始寫劇本與導演合作,原本自己認為自己性格不適合去當導演,而後來也因為吳導的關係和鼓勵去學習,接下來就與公視合作拍了幾部單元劇。吳導認為對一個導演來說對於劇本的掌握能力是很重要的,就算不會寫劇本,也要有好的溝通去跟別人說怎麼寫好一個劇本,想清楚自己想要拍的是什麼跟製作團隊那些製作人員說清楚。

原本《帶我去遠方》和《囧男孩》是同時間開拍的,但因為在選角的問題遲遲無法決定,《帶我去遠方》一電影是敘述一個色盲的女孩後來從事視覺設計方面的故事,並且提到現今南太平洋上真的有一個小島,因為島上人們都有色盲基因,也覺得這個劇本方向很好,為了要符合故事描述的真實狀況,無法選擇藝人偶像來參與拍攝,所以花了 很長的時間找到了男女主角,後來也認為他們非常符合她所要的。

最後傅導用一句︰關關難過關關過,告訴大家當一個導演其實是不容易的,她在後來片幕上的名字很驚訝發現自己都知道裡面的任何一個人,電影拍攝從劇本、演員…到後來的製作與宣傳,是要花很多時間去準備的,親自一個一個看這才是當導演看似輕鬆其實是最困難的工作。

傅天余導演演講 / D9710101


在這一場演講中,傅導演多次地提及 “溝通” 的能力。在進行拍攝前,導演必須與sponsor溝通,以便取得相關的資源 (例如資金與其它執行層面的協助);然後,在攝製的過程中,導演必須要與演員、燈光師、攝影師等專業人員溝通,方能得到自己滿意的效果;接下來,在影片後製的階段,更須要與剪接、沖片、印刷等供應商溝通,把自己的堅持與要求明確地呈現出來,以免辛苦取得的影像變成了不符期待的結果;最後,更要與媒體、觀眾等電影的消費端溝通,讓先前的產出能取得相對的回饋。傅導演在演溝中也明確的指出,倘若一位堅持於理念的導演能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那麼技術層面的問題都可以藉由專業的人員來解決-導演不必連場地、道具、服裝、特效樣樣都懂,這些事情都可以找到更專業的人才來達成。如此,導演才能夠更著力於如何把自己的意志或想法傳達出來。

此外,傅導演也提及,相對於八○年代台灣新電影世代的導演,現在這一輩的導演在 “才華” 與 “準備” 上是較弱的-例如,傅導演提到吳念真導演認為他們那一代在扮演導演這個角色之前已經在創作上做足了準備,且在內在(思想)的層面上也有更豐富的內涵;現在有一些導演則是在玩技術、玩影像,使得電影應該要傳遞的內在思考反而是單薄的。或許,就如同蕭菊貞導演在上學期的演溝中曾說過的,由於數位化讓拍攝的難度與成本大為降低,這使得影像的製作者在action時少了很多顧慮-更少了很多的考慮;因為,拍壞了只要按下delete就好,不再需要擔心得把一呎一呎的金錢丟進垃圾筒中。這一次,傅導演是更進一步地點出,數位科技使得影像能夠在後製時以相較於類比時代更低的成本來修飾與彌補技術上的不足,且能利用特效來讓觀眾注意的焦點從精神的內涵層面轉移到視覺的表現,這使得不少電影失焦了。不過,我相信經過時間的淘選,好的影片終究會是留在篩中的精華。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304

這次演講很高興邀請到傅天余導演來到本校演講,導演也很謙虛幽默的希望用聊天的方式與我們分享他的成長、工作經驗以及他的見解。導演雖然一直很謙虛的說他怕沒有東西與我們分享,但在短短兩個小時的談話內容理,讓我們明白導演確實有他獨到的見解。

傅導演提到,身為設計師要時時保持高「敏感度」,時時都在觀察、體會周遭,微小的事物、變化都有可能啟發我們的想法,看似平凡,卻隱藏著真理。「建立自己的資料庫」導演也覺得對於創作者十分重要,很多事物、照片、文句…都是我們的資料庫,我們要保持高敏銳度,平時的搜集,在未來的某個時機或許都能激發我們的創意。任何的創作者都要對人性有所了解,因為好的創作或是設計,關鍵就在於有沒有碰觸到人心,碰觸到多少人的「需要」,需要並不一定是物質上,也可能是身心靈上的。

導演提到他身為導演的一些親身經歷,十分有趣,有些也不是我們所能想像的。傅導演覺得,「導演」並不是我們想像中那麼夢幻,他曾親自去過帶、上字幕、去印刷廠跟工人吵架等等,很多的小細節,看似雜事,但卻也十分重要,導演都要親力親為,看得出導演對自己要求、標準甚高,也讓我對「帶我去遠方」這支國片更加期待。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108



我是一個很喜歡看電影的人。享受電影中的劇情、配樂、以及場景布置,看電影對我來說就像是聽著一個有故事的人對你緩緩的傾一切,而那個人就是導演。


所以當知道這學期專題演講課程有傅天余導演的講演時,就特別的期待。不過第一眼看到傅導演時還以為她只是同行的助理,因為她看起來就像個學生,不像印象中導演會有的威嚴形象。講演過程中,她看起來就像是一個內向的女孩,輕鬆的聊著她的求學過程,但是一旦談起『電影』相關話題時,她雙眼的炯炯有神,清楚的透露出對電影的熱忱,有一種不容輕犯的堅持。


她可以為了實踐自己的夢想非常的努力,就像她說的:因為喜歡所以可以更加努力。她曾說道:過去覺得成長是寂寞的過程,只能靠著書籍與電影陪伴自己、安慰自己。也許正因為如此,她更能巧妙的運用文字與口氣、更加抒情的呈現整個故事情節


很期待『帶我去遠方』這部電影的上映,我事先先上網路瀏覽過這部電影的拍攝花絮,相信會是一部很精彩的影片。我想不應該只是單單喊著"支持國片"的口號,而是要去相信一部用心拍攝的好電影是應該被支持的。即使對台灣而言拍國片不是一個順境,還是希望傅導演可以繼續堅持自己的信念,拍攝更多更好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