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6日 星期四

黃瀛洲演講 / M9710201 / M9710202 / M9710203 / M9710204 / M9710205 / M9710206 / M9710207 / M9710208 / M9710116

從日本戰後動漫畫史看創作形態演進

我們的重點在日本與戰後,為什麼選擇日本呢?因為日本是將近十幾年來全世界動漫畫書出產額最高的國家,且與第二名(美國)有著很大的差距。美國則是這幾年來才開始大量拍攝super hero的真人電影。
動漫畫及其產業在現代已經是我們生活中的最大的一種產業,去了解它除了對於相關科系本身的未來工作有幫助之外,也可以增加與週遭人們及小孩的關聯與話題。舉例現在小學生中最流行的甲蟲卡來說,在台灣的產值就將近一億;動漫畫有其延伸產品的價值,但最重要的價值還是在於本身圖像的創作,而靠著圖像的創作可以大大提高商品的價值。動漫畫不像電影會有文化與語言上的隔閡,它只有一種語言就是動漫畫的語言,是動漫畫的世界裡構築出的語言(世界觀)。

日本的戰後是很重要的時期。動畫發展至今約有兩百年的歷史,從最初的法國動畫到迪士尼,日本再效法迪士尼的發是來發展自己的動畫產業。而動畫因為是勞力密集產業,所以戰前的日本沒有公司足以負荷,只有政府以宣傳政策及鼓舞人心為手段來從事動畫產業;而隨著戰爭的失敗,現代的動漫畫才在戰後出現直到現在,所以戰後再日本的動漫畫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時間點。

傻呼嚕同盟出自動漫畫「鋼彈」,而鋼彈是全世界最長壽的系列動畫作品,至今已有三十年的歷史了,總產值高達兩兆日圓,相當於建設一條北部幹線捷運的經費,這僅是一家動畫公司的營業額。

「西基」台灣的動畫公司,主要的業務以代工為主,包跨史瑞克3、太空戰士等等,前年被喬治盧卡斯收購,業務以轉為以喬治盧卡斯的電影為主,例如星際大戰的「複製人大進攻」。戰後從1945開始,而漫畫因為其製作方式的關係所以很快的就在戰後復甦起來,當時的漫畫叫做紅本(赤本),主要以租書店流通為主,因為價錢低廉所以成為當時風行的大眾娛樂,也造成大量的人力投入。
50年代,動畫開始出現,主要是過年期間的賀歲片為主;直到1958年白蛇傳的出現,對日本日後的動漫畫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現在大家都說日本文化侵略中華文化,但有趣的一點是其實中華文化一值都在侵略日本文化,日本漫畫發展歷史從50年代一直到現在,有兩個題材在日本動漫畫作品中是從來不曾消失過的,那就是「西遊記」與「三國志」,ex.七龍珠。七龍珠也為鳥山明賺近了將近32億日幣。宮崎駿的中心思想,勞工階級覺醒打倒上位階級。宮崎駿本身是社會主義的熱愛者,而創立吉卜力的原因也是因為本身愛與資方對抗,所以沒有公司願意收留他的原因。
50~60年代 日本動畫,浴火重生
「白蛇傳」引起日本轟動,讓宮崎駿投入動畫工作(1958年)日本第一部彩色動畫電影。

伊薩克。艾西莫夫(Isaac Asimov)提出機器人三原則,從此成為機器人動漫畫的圭臬。

漫畫之神、動畫之父—手塚治虫
● 漫畫創作逾兩千套作品
● 師法迪士尼,首創日本電視動畫
● 做動畫必倒,所以拼命畫漫畫抵債
● 創「貧乏動畫」:動畫需24張畫面,手塚治虫將每張畫稿重複成三張(每次拍照時,重複曝光三次)一秒僅需八張稿,成本少1/3手塚治虫死後宮崎俊曾過寫公開信批評此舉是導致日本動畫技術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
● BANK概念:重複運用以前製作過的畫片(如:必殺技)

歷史漫畫大師—橫山光輝
● 創作第一部巨大機器人(鐵人28號)-主角正太郎,正太(小男孩)的概念也是由此開始。
● 作品涵蓋中日歷史巨著:三國志、水滸傳、忍者、機器人等

1966 Hello Kitty誕生

70年代科幻風潮興起導致出現許多超級系的機器人(例如無敵鐵金鋼),其後也有寫實派機器人的出現(例如鋼彈),小叮噹也是在此時期出現;無敵鐵金鋼在72年推出動畫作品,同年出現的還有科學小飛俠、海王子、小甜甜,這是整個70年代的狀況。

70年代:加速的年代
魔神的系譜
1972年—在塞車的車陣中,永井豪如是想(無敵鐵金剛出現)
1974年—大魔神
1975年—金剛戰神
1974年—在一次連環車禍中,石川賢如是想(Getter Robo蓋特機器人),三個飛行器(陸海空)所組合的機器人誕生。史上第一部不合理變形機器人。

龍之子的功績
● 科學小飛俠(72)
— 五人戰隊模式的確立。
— 科幻+忍術的魅力
— 創新的演出

善惡逆轉的震撼性作品—海王子(手塚治虫)

長濱忠夫三部曲
合理變形的機器人,因為蓋特機器人無法製作玩具(不合理變形)導致玩具廠商抗議,於是(第一次)由廠商製作機器人再交由導演製作動畫。首度融入連續劇劇情的機器人動畫
● 將軍的悲劇—超電磁機器人Combattler V(76)
● 王子復仇記—超電磁機械波羅五號(77)
● 羅密歐與茱麗葉—鬥將戴魔斯(78)首度出現感應式操控,操縱者做動作機器人就做動作,機器人的損傷會使操縱者感受到疼痛。

少女向作品
● 小甜甜(1972)
● 魔法少女系列:主角是小女孩,變身後會成為大人,裝備多為鏡子口紅類,象徵小女生想長大的心態。(變身橋段→和必殺技一樣是日本的傳統)
● 魔法少女系列與巨大機器人系列並稱日本動畫兩大支柱 。
所謂的經典作品都是當時被腰斬的作品,因為它超越了當代的價值觀,預知了未來,不被當時的時間及歷史所接受。要到了後來才會為人們稱頌。

80年代:Golden Age
animate動畫新世紀宣言:動畫不是小孩子看的東西,它和所有世間人們所傳頌的正派的影像是相同的。

動畫迷,動畫人
● 福星小子-史上最強人物喜劇漫畫(拉姆至今仍為日本的性感代表)
● 北斗神拳
● 七龍珠-史上銷售量最高(首創格鬥擂台)
● 鋼彈-被腰斬的經典。泡沫經濟中的經濟奇蹟。至今有30年歷史,共創造約2兆日圓的產值。創造了寫實派機器人戰爭動畫。
● 超時空要塞Macross (1984) (河森正治)-當年看動畫長大的年輕人,開始進入動畫界,光芒萬丈的1984。第一部女主角是偶像明星的動畫,愛情故事+變形機器人+巨大外星人侵略地球。
● 風之谷 (1984) (宮崎駿)-宮崎駿成名作
● 福星小子2(1984)(押井守)-
● JoJo冒險野郎-塔羅牌替身
板野一郎:(天才動畫師)創造日本動畫飛彈的飛行方式,有別於一般的直線飛行,被稱為板野馬戲團。


90年代:東映動畫魔法少女時代的復興
第一次Anime Boom — 宇宙戰艦YAMATO
押井守-攻殼機動隊2(電影版)過場片段取自台灣彰化鹿港取景。
庵野秀明-新世紀福音戰士。於1995泡沫經濟時期創造150億日圓的產值,造成學界多面相的討論,包跨心理學、社會學、教育學、神秘學、經濟學等等。
大友克洋-蒸氣男孩、蟲師(真人電影)等

漫畫、動畫、電影三著之間有著不同的語言,能夠畫漫畫不一定會成為動畫導演,動畫導演也無法成為電影導演,因為它們的語言是不同的,世界上只有兩個人能同時畫漫畫又成為動畫導演的人:手塚治虫、大友克洋。你要鎖定你要創作的東西,而它的語言自然就會固定了。跨領域我認為是一個沒有自信的行為,因為你將你專注的時間一分為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