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傅天余導演演講 / M9710203

  
  
  
  如果稍加觀察可以發現,小人物的故事是國內電影喜愛取材的對象。其實這也難怪,畢竟太過商業化的題材如英雄題材,或著幻想神話題材,往往都需要大成本大製作才能完成。以國內被好萊塢商業片強勢擠壓的電影市場而言,的確分不出那樣的票房萊累積那種類型的電影的製作經費。其實相當可惜,因為,即使是朝向本土題材來取向,經歷大時代大動盪政權交替的台灣其實有相當多的大故事可以說。最本土的原住民題材中,假如霧社事件能夠拍成製作良善的電影就將會是相當有實力角逐國際獎項的議題。只是可惜的是想當然爾,二次世界大戰的日本軍隊裝備與攻擊、橫跨山野的戰爭場面,都是台灣電影界負擔不起的沉重成本。
  
  即使是像我自己這樣的一般人民,我經歷日治時期的爺爺奶奶身上就已經有說不完的故事。在台東的鄉野日式廟會下認識的爺爺奶奶,各自有著在日治時代艱苦的生活之下成長、掙扎與生存的經歷,在鐵路局上班與日本人互為同事的爺爺,一度為了不滿日本人的不平等對待而起義反抗,甚至差點被日本人派去太平洋戰場一去不回,奶奶在載滿受命派遣青年的卡車後追著奔跑…不需要戰爭場面,幾乎不需要高難度的拍攝技術,如此這般充滿在台灣的小人物故事,其實還有很多很多充滿張力與感情的情節可以挖掘。雖然台灣的電影界目前尚且負擔不起大成本大製作(未來恐怕也很難),但假如在取材上能夠找到精采而出奇不意的故事跳脫以往國內電影的制式僵局,我想國內電影還是可以發展出一片綺麗的願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