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郭政忠老師的演講,談論設計中的營運策略,設計應由原先靈感式的美學建構或易用性上,更往前探討營運方針中的流程細節,從中發現設計所能提供協助的關鍵,進而生產產品。設計師往往因本身的專業,以美學的基本原則來評判設計,但在現今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藍色經濟體制裡,設計師應嘗試思考於整個營運過程中,理解自己所能提供之協助,達到更佳的營運目的、完整的商業模式、更廣闊的消費族群。設計師有更大的社會責任必須肩負,不應該限縮於品牌、包裝,應擴增視野的廣度,思考產品的組合、策略、管理,更甚至於產品服務系統化的設計。
過去設計脈絡慣於優先產生產品的預設概念,而現今應將精實設計、社會設計、物聯設計(簡化的設計、調和設計、加法的設計)置於前頭,作為一個類似診斷診的角色,進而將設計的可能性轉發予產品設計、工業設計、媒體設計...等等更具專業化的分工。另外講者也提及大數據,是一當今重要的設計可能之分析工具,大數據能夠秀出社會型態全貌,設計師將更有所依據的提供設計。演講尾聲,講者將設計者身份區分為藝人以及經紀人,藝人擁有極佳的創意能力,美學的獨到與精準並非所有人能及,所以我們不應以藝人一職做為全然的焦點,藝人仍需經紀人做為搭配,為其提供設計前頭的設計可能分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