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21日 星期五

陳俊良自由落體總經理演講 / M9710201




累積看法 - 不設限的讀書態度,博覽群書沒有主義

我們在做設計時,常常會抱怨沒有靈感,其實如果可以花一點心思接觸新的事物,這些東西自然而然就會在你心裡產生軌跡,即使你平常沒有真正去思考那些問題,它也會在你的潛意識中不停運轉,而這些東西都可以當作你在創作時救急的來源。因此累積看法很重要,重要關鍵就是多閱讀。

陳俊良先生提到,他本身是一個大量閱讀的雜食閱讀者,這不禁讓我想到不設限的閱讀和專一的有系統的研讀之間的關係。不設限的閱讀可以帶來廣泛的視野及靈活的想法,而專一的研讀可以擁有深度的知識,但這兩者之間看來不是對立的,但是單獨存在時似乎又會出現一些問題。假使研究生只專注在自己研究的領域,失去了對外聯繫的管道,是很可能變成一個偏執狂的,最好的狀況就是除了專精於自己的研究外,還可以多補充課外的知識,這樣才能讓自己的想法完整。



沉澱想法 - 不要急於裁判,這是在知識文化面前的一個起點一個出發點

陳俊良先生說當你累積很多看法之後,就該沉澱想法,不應該以現有的少數想法為滿足,必須有更多的想法來精心的篩選,才能造就令自己滿意的作品。

記得以前在做作業的時候,總是在交件的前一秒才草草完成,所以有很多想法還在腦中起起伏伏時,就隨手抓下來使用,也不考慮其周延性,因為箭在弦上不發不行,但這樣的做法實在是一種通病。假使能在動手之前,讓自己多想一點,創意就會像魔島效應一般被堆積出來,這樣的想法不僅較能感動別人,也比較可以說服自己。



決定做法 - 失職的神經元

因為技法懂得太少,少了基本的素養,將會是作品呈現最大的阻礙。常常是這樣的,我們可以在腦中恣肆的造一棟無懈可擊的城堡,但到了實質面,我們真正做出來的可能是一個磚塊都不值的東西,這種窘境,是我們這一代設計人可能正遭遇到的問題,最好可以從原始的技法多加琢磨了解,這樣不僅可以增加多媒材混合的機會,也同時可以拓廣創作的面向。

同時,屬於東方的傳統技法,將會是我們與別人做出差異化的地方,像大量的留白,在技法是一種表現,但精神上卻有一種不均齊、自然、脫俗又不規則又綿延不絕的情境。這正是東方文化引人入勝的地方,假使我們可以認真的去了解自己的文化並學習之,就可以造就另一種新的融合的可能。



一種說法 - 有表情的文字

說出自己想法很簡單,但要如何說服別人,卻有難度。

記得在大學從事畢業製作時,是和一個衣料貿易的公司合作企業識別的案子,一開始我們的溝通方式太偏向於一廂情願,常常簡報中會出現平常人不會了解的設計字詞,如標準色、輔助圖形等等。這些東西在老闆耳裡完全是沒有效益的東西,在幾次的提報後,我們發現其問題點,並與試著與老師討論,才了解說法是要有共識性的,而且最好精準度足,可以一針見血。於是我們開始揣摩,何謂共識性,也就是當在說明作品時能夠引起對方共鳴以及興趣,這才是成功的溝通。

瞭解溝通方向固然是必要的,但如何增加自己對溝通對象的了解,更是要從平常的觀察和閱讀開始,所以我認為,陳俊良先生的四個法則,不只具有連貫性更隱藏著循環的規則,也就是說,這些法則都是環環相扣的,每一個都無法忽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