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介紹一下摩客。摩客主要是作為在內容業者和使用者之間的一座橋,為什麼需要這座橋樑,就像有生產者就有消費者,那麼這中間一定有需要去服務的地方。為什麼需要設計製作,因為有很多的資訊它本身是在一個空間或環境下本來就存在的,如果要轉換到另一個環境就必須要重新製作和設計。出版社所培養的很多美編的人才都是在做平面的設計用於紙本的出版,但將其轉換到網路會需要互動,這種技術就不是一般平面的設計者可以發揮的。
將資訊轉換到另一個空間將其傳遞給使用者,並且要從中收費的話就必須要以商業的環境去營運。所以如果你的內容要累積在這個平台上就必須要將其典藏在某個平台裡面,然後透過發行來對使用者收費。
摩客公司有兩個服務,一個是FLASH的設計製作,一個是數位資訊的典藏和發行。使用者一端的體驗有很多,諸如行動閱讀的部分,網路上的閱讀。我們的客戶有出版社也有電視台,例如有些電視台就是將其電視節目的內容重新轉製到網路上來變成一本電子書;所以只要是本身有SOURCE的客戶需要透過我們的平台或者技術去發行內容,就會運用到我們的機能。
我們的國際客戶有哈佛商學院的案例探討,以及蘇富比拍賣會的介紹等等;都是其中一種商業應用的類別,是所謂出版品轉換成RICH MEDIA的多媒體電子書。我們也有為一些雜誌社作一些雜誌的書摘,或者全本雜誌的電子化,以及為一些博物館做典藏書視覺影像的數位呈現,或者產品型錄的模式。另外還有韓國兒童繪本的製作,本來是做紙本的出版,再透過摩客去發行中文版和英文版。
設計給小朋友看的繪本電子書不能太長,它其實是介於一張圖片和卡通的中間,可以看到範例中有翻頁的感覺。我們在轉換成電子書的過程中做了很多嘗試,為了保留閱讀紙本書籍的感受。動畫在撥完之後可以有一些互動式的教學,諸如看圖說故事、單字卡學英文、知識口袋等等,還設置有即時列印的功能,這些都是一般書面媒體所做不到的應用。
這些互動式電子書可以在網路上閱讀,或者下載來看,也可以透過授權給學校老師來做互動教學的方式傳撥。這些電子書完成之後可以轉換成DVD,在很多的平台上撥放。其中也有博物館典藏書的電子化,其資訊屬於成人閱讀,因此其呈現的方式就和兒童繪本相差很多。電子書在電腦中所占用的容量頂多100多MB,因此電腦中可以存放相當多數量的電子書來閱讀。
有些時候電子書因為頁數比較多,就可以變成一個整合性的商品下載來看。有些電子書會提供或需要專屬的READER來撥放,也可以透過READER來下載新的電子書來閱讀。製作這些數位媒體最重要的是在其應用面,講求對使用者要怎麼去做一個整合行銷;例如電視節目的收入是倚靠廣告來營運,當其網路化的時候也仍然是倚靠廣告來做整合式的行銷經營;而蘇富比拍賣會其拍賣品的介紹電子書則講求在現場環境刺激競標者迅速了解重點拍賣品的資訊。
以上是比較資訊化的項目,我們的營運項目中也有將重點放在知識傳遞上的平台。我們在台灣就有經營將雜誌電子化放在網路上收費的網站,可以在網路上閱讀部分內容也可以使用申請付費帳號定閱來觀看,這就是以網頁的形式呈現。便利在可以直接檢索和查詢,但是平面雜誌出版社想去做數位的內容比較在意的就是其內容被拷貝,所以他們會比較關心的就是在使用者這一端要有DIF(DIGITAL RIGHT INFORMATION)的機制。現在市場上針對數位內容作傳遞的客戶分成兩派,其一主張一定要有DIF,另一派則認為DIF根本就沒有用,認為再怎麼做都有可能會被破解。
以唱片業MP3的例子來說,歌曲MP3化之後很多使用者都會自願在網路上提供檔案的分享,而唱片業也無法做什麼防護,其實在營運上若要做保護最好的方式就是用硬體。我們在網頁上也做了相當多的防護不讓使用者去拷貝內容,畢竟要花很多時間去做很多的保護才能往前走到使用者這一端,這就是比較麻煩的部分。
數位時代已經來臨很久一段時間,數位內容是相當大的一個產業。台灣在未來的國際發展上也相當重視於數位這一塊領域,這種軟性的競爭力是台灣未來的機會,和歐美日本甚至韓國等國家相比較,我們在數位上的競爭力和產值目前看起來都還沒有辦法與其競爭。舉例來說以軟體而言,韓國在動畫漫畫等產業上都著墨很多,有相當多的財團在經營這一方面,政府的政策也相當支援;正是因為如此其數位商品才能成功的行銷到海外。
而台灣是個島國,人口並不多,因此台灣在這一方面的內需市場太小,因此在發展這一塊領域來說沒有一個內部的市場去支持它。因此在先天上就不良,但台灣其實還是有一些機會,例如在硬體的發展上已經有一定的能量,但是多少因為如此在軟體的發展上反而不得其道。這些東西都是在產業面上的大環境來看,而多媒體的發展會越來越發達,諸如網路頻寬的拓寬、數位化的角度漸寬、成本漸低,這種環境其實已經醞釀了很久;但是在這樣的環境之下要怎麼去賺錢,如何賺到錢都是非常困難的。
數位化的加速有很多原因,諸如網路資訊交換的發達,環保考量等等;在這樣的大環境之下數位化是必然的經營。不過紙張翻閱的手感氣味等等是代代累積相傳的感覺記憶,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在作電子書的時候還需要保留翻書的感覺,但這也是有點衝突的一個地方,畢竟這兩種媒介一個多用一個就會少用。
在美國有一份關鍵報告預測美國2005年電子書的銷售會佔6%,但這還是很少,94%都還是傳統紙本的領域。不過它預測到2030年電子書的市場佔有率會達到90%。現在出版業的萎縮相當嚴重,其程度和冰山溶解差不了多少;在以前文教業之中出版業是很堅固的,但現在出版業的資本回收率卻相當的低。電子出版的好處在於可以擴大其出版的地基,舉例來說資訊的傳撥最早是透過無線電,後來電視出現之後雖然佔去了大部分的傳撥媒介,但是也並沒有將無線電的用戶都搶走;電視之後第四台出現,於是收視的族群就一直被分解,之後DVD接著登場…新的媒體出現總是會衝擊舊有的媒體,當初網路的出現造成衝擊最大的就是報紙,年輕的族群被吸引到新的媒體上,但這個媒體轉換的過程是漸進的。
以現在來說我們所經營的項目產值尚且不大,其因素非常多,包含使用者的使用習慣等等都是尚且需要去克服的項目。CONTENT IS THE KING,內容是最重要的,諸如擁有好的素材好的故事才能夠賣錢;但是當其到了用戶端的時候,USER的VIEW也是另一個很重要的東西,我們的處境就是夾在兩者之間-要有內容也要有用戶,當一座橋。但是,電子的東西和紙本的東西是完全不一樣的,電子的東西需要一個載體像是電腦,有些實體電子書甚至尚且有技術性的問題有待克服。技術尚未成熟,於是數位化的發展許多都在過渡階段。
如果從傳撥的途徑來講,從媒介來看是一直在轉換的,這個轉換的過程當中有些東西是比較單純的。以現況來說,整個出版業不景氣,買書看書的人少,並非因為電子書興起而是受到網路的衝擊;而電子書因為網路的氾濫也是難以透過銷售來獲利。只是電子書的製作技術會越來越好,越來越多元,成本也越來越低。在這些影響之下目前出版業界有四無趨勢:無紙化、無遠弗屆、無所不在、無利不營。不過我們目前在資訊數位化上最主要的領域尚且仍在出版典藏這一塊上,其實,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