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高志豪先生演講 / M9710204

  高志豪先生雖然年紀與我們相仿,但卻非常的有主見以及夢想。一開始他便點明:不同領域有各自不同的創造力,每個動作都可能是一種創造的過程,而這也呼 應他在演講後段所說的創業歷程。對於如何將個人的創造力分享出去,他認為透過無遠弗屆的網路就可以辦到,舉例來說,PTT是目前台灣最大的BBS佈告欄系 統,即使它只是一個單純以文字為主的網路平台,但若使用得當也能透過它來為自己發聲,或是透過無名小站等網路平台來分享創作,也能更快且有效的創造流行, 高先生便是透過無名小站來增加知名度的其中一例。以上是web2.0時代的專家所提到的概念,只是透過高先生的親身經歷更讓我們容易瞭解與相信。

   在整個演講中他一直提醒聽眾,無時無刻不思考創意,每個新點子都能創造機會,例如他便提到一位精通化妝品的女性朋友,起初僅與親友分享手工製作的便宜化 妝品,經過無名小站的網誌分享後,現在已有多家化妝品工司與她洽談合作事宜,而這就是以網路社群為工具,透過創意來發掘機會。就如高先生所說的:不同領域 有各自不同的創造力,雖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及創意,但缺少了網路等宣傳及發聲媒體,再多的創意也僅是閉門造車,無法分享給世界各地的人們使用。現在網 路發達,任何資訊可在散佈者與接收者中頻繁互動,若能善用此工具來分享個人的創意,那麼世界將可一天比一天進步,每人的生活也可以一天比一天更好,而這也 是web 2.0的核心精神。

  順著上述的創意觀點,最後他提到了創業。他認為透過創業不僅可滿足社會需求,若是成功抓準時機,更可建 立出自己的財務自由系統。他建議與鼓勵大家,平時就可時常嘗試去發想一些新的創意點子,從人們的需求出發,以改善人們的生活為目的,並搭配未來的生活趨 勢,就可以創造成功的機會。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301

很遺憾因為有事所以無法親臨現場聆聽高至豪先生的演講。不過藉著同學們所撰寫的文章,彷彿可以重建當時的現場。

我一直覺得網路+ ? 還有很大創意發想的空間,例如 網路+日記 = blog, 網路+百科 = 維基百科 網路+日記+地點 = 地圖日記 ..... 當然這只是一個平台,還是有賴好內容的產生,才能達到相符相成之效。

所以高至豪先生把 網路+日記+好音樂 給結合在一起,就產生了如此大的迴響。而高至豪先生對於音樂的熱情也是相當令人佩服的。

我很佩服高至豪先生敢於在研究所一年之後,休學一年去環島進行所謂的放空之旅。我想放空這件事對於忙碌的現代人來說應該是相當重要的事。每天被工作把時間壓榨殆盡,沒時間放空,沒多久很容易就發現自己是在不停的掏空。

放空之後的上工,肯定是加倍有勁吧!!!

馬克斯演講主題


11月21日
設計之神的國度---北歐設計觀點

相關資料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1128311766558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12

在十月初,在圖書館前偶然碰到高至豪先生,他在為台大某個理財性社團的活動作校園訪談,訪問的是關於理財自由,當時從他的言談中即感受到他樂觀的人生態度,他反覆強調人的創造性和可能性,譬如創業的基本條件,資金固然重要但最需要的乃是想法和人脈。

在聊天中感受到,他思路靈敏,喜歡嘗試結合不同的事物,以期激盪出不同的火花,他不排斥商業和自我行銷等手法,因為不讓別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和專長,就無法造福人群,自己也無法獲得財富來從事自己的興趣。

個人非常認同他積極想法,做事不是一直埋頭苦幹,但也不是投機取巧,而是要用頭腦去工作以達最高效益。

高至豪先生另一讓我敬佩的是他相信自己的選擇,不為社會的一般價值觀和俗套所囿,堅持自己的興趣,他是勇於挑戰、改善遊戲規則的人!

馬克斯演講(11月21日13:00)

好消息!
馬克斯(筆名)將於11月21日13:00蒞臨班上演講,因為4pm多還得趕到電台受訪,注意上課時間提早至下午一時!

馬克斯
臺灣政治大學法律系畢,英國雪菲爾大學法學碩士、企管碩士,法國EDHEC歐洲商學碩士。
旅居西班牙與瑞典時,發現了藝術、文學、舞蹈與設計的巨大力量,開始相信美好的事物能夠改變一個社會、一個文化與一個國家。於是迷戀佛郎明歌舞蹈,沉迷詩歌與哲學,堅信詩人、音樂家與舞蹈者,是受神眷戀的一群寵兒。

曾任職廣告公司、 高科技產業、 家居產業,之後在臺北開設了數間頂級SPA以及精品家居店。現居於瑞典斯德哥爾摩,從事品牌、策略與行銷的顧問工作。 同時為臺灣動腦雜誌專欄作家,Fashion Queen雜誌、Vogue 雜誌、天下雜誌、數位時代雜誌……等之特約作者。

著有《設計之神的國度:斯德哥爾摩設計觀點》。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01


人生都該有起點和終點

起始點:人人不同,屬先天決定,是被動式的。
結束點:除卻既定因素,大多的時候,都該操之在我,主動式的。


兩點成一線–直線或曲線

如果人生照著社會期望不斷的往前推進,想必可以形成理性的直線,前人踏過的路途至少已經修正到十分平坦修直的狀態,所以希望每個思想都可以直接的朝著終點的方向,每個行為都能夠計算出最保險的走法,最後就是完成「眾人期待」、符合社會道德觀的完美線條。

但並非人人可以順利的一步接一步往前踏進,而是需要更多的節點來省思自己、沉澱自己,一旦這些節點微微的跳脫正常軌道,它們之間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一個曲線,思考邏輯跳脫的愈大,曲線曲度愈明顯;布希亞曾說過:所有的都是曲線。所以符合自然的人生體驗應當是有弧度的,不應當有極端式的思考,這樣才能符合人性、才能遵循自我期待。

而高志豪先生的人生線條剛好屬曲度極其明顯的,有機曲線裡頭充滿了獨特的動機和極其熱情的行動力,因此才能造就美麗的弧度;無論選擇何種人生,理性亦或感性,失去積極的力量勢必不圓滿,所以這場演講探討的不是哪一種人生選擇是正確的,而是哪一種人生態度是該學習的。


線和線的交錯–形成面

當你將喜歡的事情與人分享時,那是會最開心的,而別人同時與你的想法產生共鳴時,就形成了一塊交流面。在這個網路社群發達的時代,人與人的溝通,因為跨過了實體印象的門檻,而彼此的回應十分快速及自然。因此線和線間的交錯,變得十分便利,只要你拋出一條線,隨即幾百條幾千條具有磁力的回應攀附而上,這時就形成了一塊由線組成的面,也間接證明了網路力量的偉大。當我們了解網路力量的無窮時,就必須像高志豪先生所說的:發揮所能→透過平台→開發商機。

其中他認為最重要的是第一階段–發揮所能,假使跟別人共享的並非你最擅長的東西,那你就會變成一位無作用的製造者。假使你是做你最有興趣最拿手的事,並且是全心全意的投入,姑且先不論他人的眼光,只要自己能夠堅持和相信,在選對機會的同時,便能發光發熱。有名的廣告文案撰寫人李欣頻小姐曾說過,當你做自己最感興趣的事時,你不會因為挫折而悲傷,並且會將正向的力量拉往自己,這時成功就不費吹灰之力的找上你。

再來就是找到正確的平台,開發賺錢的管道。當你了解網路上使用者的操作慣性時,便可以從中找出能操弄的地方,讓自明性發揮到最大。最後就是讓消費者來檢驗商機的意義。



高至豪先生演講 / D9710201

高至豪先生的演講和創作分享,再一次讓我感受到無論是一個像蕭導演一樣的文化工作者或者像是高至豪先生一樣的創意工作者,他們無時不散發著對事物的執著與堅持,雖然高先生引用華倫巴菲特所說的「因為我做自己最有興趣的事情」及比爾蓋茲的「我只是專注做我想做的事」,訴說著他堅持的原點,但很多時候的堅持,往往是最難達到的一步,有了堅持、才有韌性、甚至於經過時間、人群、市場的考驗,就像這兩場演講都有提及的海角七號導演魏德盛,也是因為一股堅持、一股不服輸,讓他能夠有所成就,而此刻我們所看到的是這些人的成就與成功(名聲),而在所謂的成名之前,他們深耕了的是更多的基本功,也是因為對興趣的熱誠與堅持,讓夢想家到真正能夠達成夢想的實踐家,聽著高先生的演講,像是跟著他的時光快速的瀏覽過,不過,我想,再這個夢想家到實踐家的過程中一定有很多箇中滋味是無法用言語或文字表達的。就如蕭導說的一般,我們擁有的太多,所以很多時候反而讓我們躊躇不前,左右張望,有所顧忌,而真正能夠成為最後的實踐者的人除了有堅持、有夢想、有熱誠、有興趣…等等,就如高先生所言,要有縝密的計畫與安排才能構成為真正的實踐者。聽他訴說著他的一路走來,是這麼的理性與明白,可是往往在這樣的一路上,我們所敗在的是那一個最原點的興趣與堅持。

在資訊爆炸的二十一世紀,溝通無遠弗屆的Web2.0的世代,我想,並不是機會多與少,要表現的多寡的問題,而是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才能有進一步開拓機會、開拓更多的夢想,這是我深刻地從年輕的高至豪身上再次體驗及學習到的更多夢想,以及don’t be afraid be a dreamer, and be a planed & smart dreamer.

2008年10月30日 星期四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09














夢想與現實總是讓人又愛又恨,尤其創作更是如此
當你開始思考自己是否還有那麼點勇氣去堅持時
心中的魔鬼與天使早已進行談判
如果你清楚地了解遊戲規則,那麼事情會變得單純些
至少不會為了該左轉還是右轉這類問題而將自己的心鎖死
人生真的有太多夢想需要被實現,但也被太多現實牽絆著
我們往往要為成功這件事付出許多代價
但不管結果如何,在這條名為人生的道路上
已經留下了我們曾經來過的痕跡
而我也始終相信著:
堅持對的事,並努力去實踐它,你就會永遠走在正道上

高志豪先生演講 / M9710212 / M9710301 / M9710302 / M9710306

無限可能的想像,PIANO BOY的創作世界。

高志豪先生
無名小站音樂創作人、華研唱片音樂創作人、台大Fun Learn網站召集人
新書:夢想力DREAM POWER作者



首先高先生提出了網路插畫家:彎彎,搭訕高手鄭匡宇,兩性作家女王等等。講述了分享的好處,無私的分享可以引起廣大的回應,你不用自己去找別人-別人會自己來找你,這是一種很好的觀念。現代年輕人應善於利用網路不同途徑,宣傳自己


高先生講述了從小到大學習歷程
與環島啟發自己經驗
藉由放空去專心創作
才有現在五首網路爆紅樂曲

他說堅持一件事情~並且把他做好
清楚自己要什麼~聆聽自己內心的聲音
做自己喜愛的事情
創造個人藍海
也引用許多財經與產業趨勢~ex富爸爸與窮爸爸財務自由,被動收入與YOUTUBE陳士駿
講述分享的好處

最後帶來成名曲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以優美的琴聲作結此次精采無冷場的演講

無限可能的想像/高志豪/M9710301

無限可能的想像/高志豪

創造,創意造就了什麼?

人生短暫數十載,我在意的是活過而真的留下了什麼?創造,透過觀察而後思考,提出不同的概念,製作新的事物,無法創造,就無法留下屬於自己曾活過的痕跡,是多麼可惜的事情。

知道什麼是自己想要的,去做到,去得到,得到當下會快樂,但唯有日後的反觀過往,還能真正感受當時的感動,得到慰藉,那對我們來說才是真正的快樂,才具備對自己來說無可抹滅的痕跡,倘若回想了當時,卻覺得空虛,或許經過些反省,也能抬起來繼續往日後的道路走去,我相信這些可能性都是存在的,所以我才能提起勇氣,繼續走下去。

行銷自己,在網路蓬勃發展的時代,已漸趨容易,懂得行銷自己的人數量大增,但質量呢?多讀書多思考,多聽音樂多感受,不滿足於現狀的我們才會在未來更好。

音樂的夢會延續,如果你真能聽見內心的聲音,那都是歌。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306

今天若沒聽這場演講,我想我也不會曉得平常耳熟能享的無命小站音樂的作者,竟出現在我們眼前,外表看似與我們一般,卻擁有自己的夢想高至豪先生。

高至豪先生今年剛從台大物理系畢業,他說念物理是他的興趣,音樂是他想要維持不想放棄的夢想。他說他ㄧ開始考上研究所時,早上辦理入學手續,下午卻辦休學手續,我很佩服他做下這樣的決定,因為他想要放空一年去追求自己喜歡的事情─音樂,可見他對音樂的熱愛。再這一年當中,他也提到自己去旅行創作的過程,無名小站的音樂都是這一年完成的,對他來說這一年的放空,不是單純的放空。但如果今天換做一般人,對自己喜歡的事情都可以說的出來,但若真的執行只怕是困難重重,但若可以堅持,我相信對自己也會更有信心。

另一點,在目前web2.0的時代,我覺得任何人都能出頭天,只要你肯不吝嗇得分享,把東西放在部落格或自己專屬網頁,在不要求任何代價下,或許就可以造成許多人觀看的目標,當許多人觀看時,或許你的東西就更邁進你的理想一步,畢竟,人生有夢最美! 高至豪先生也是如此。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01

這位同學,你是...?
當老師介紹完這次的演講者高至豪先生之後,看到高至豪本人真是令我大吃一驚,他的年齡跟我們差不多就像是別科系的同學來演講,用"先生"來稱呼似乎太老,讓我對他的經歷更加好奇,這麼一位"同學"究竟是為什麼讓他有如此成就?

因為興趣,所以熱情
在求學的過程中我們也時常徬徨,究竟該不該繼續堅持自己的興趣,很多的現實面讓我們選擇放棄,但高志豪並不認為,在自我沉澱的一年決定做自己的音樂,找出內心最真實的聲音創造屬於自己的音樂,不是為了商業利潤,而是真正將自我的體驗與感動分享給每一個人,音樂是他的最愛而物理也是他的興趣,能將課業當成興趣就不再枯燥乏味,反而會在不知不覺中投入於其中並得其樂,其實在他的分享中讓我忽然停下來思考,我們其實每天都活在固定的既有框框當中,似乎每段時間就必須該做些甚麼,我們遺忘了自己...遺忘了內心的聲音...其實,適時的停下腳步,仔細思考自己的方向,聽聽自己內心的回答,做自己有興趣的事就會有目標有熱情,記得有句話是這麼說"終點不是最重要的,路上的一切,才值得珍惜。走得太快,你會錯過旅行的真正目的。

舞台其實到處都有,只是你有沒有去運用
和我們一樣高智豪也時常使用網路平台,在他演講後才發現其實有很多方式可以將自己的創作分享給別人,並且同時推銷自己,增加自我的曝光率,然而要有伯樂的提拔首要條件就是將自己推銷出去,讓大家認識你,網路平台的運用其實有很多管道,然而最重要的就是自我的積極度,高志豪用熱情創作音樂,同時也用積極的態度分享給大家,而這些知名度就是經過日積月累漸漸打開,縱使當中有失敗有挫折,但不放棄,因為成功是屬於堅持到最後的人,而高志豪這位年輕有為的青年就是一個很好典學習典範!!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14

本次專題演講請到 高志豪先生ㄧ位剛畢業於台大物理研究所的社會新鮮人,他所演講的主題為[無限可能的想像],其論述到有關網路上的無限可能想像,現今網路的普及化創造出許許多的新機會及新契機,演講者提到許多成功例子,如我是女王、彎彎等成功案例,這些創作人都適當的運用網路平台創造出許多契機,無論是在知名度及財富等等。而高先生也運用此方式來推廣自己的各項創作,以致於最後成為無名小站音樂創作人、華研唱片簽約創作人。利用網路平台將自己的想法、創作以分享的方式來帶給人無限的喜悅及幫助。其中他提到之前所成立的台大Fun Learn(家教網)。創了這個免費家教網,自己教、自己錄、自己剪接、自己配樂,成了沒錢補習小朋友最大救星。他利用了網路的平台將自己曾經當家教的點滴經驗分享給大眾,或許可能有人會問到他賺到了什麼?他回答到:「我賺到了快樂!」。他這一種無私的心態及精神值得我們大家去學習,用他的興趣及熱情帶給許多人快樂。我想這是他在網路上快速竄紅的原因,勇於想像、勇於執行並樂於分享他的內心點滴。
而最後他分享他其中一首創作the truth that you leave這首鋼琴音樂,我想這首歌應該感動到許多人的心,聽到琴聲彷彿好像聽到他當時創作這首樂曲時的內心心境,這首歌是在他放空的時期所創作的,有些台下的同學並不同意他所謂~放空~的說法,其實他所謂的~放空~是要有目的的放空,而不是沒有目的的。
其實在我聽到他的創作音樂後,我認為其實他並沒有放空,他在這段時間中一直在孕育自己內心能量來做創作,若能在有生之年創造出一個能感動人心的創作,我認為是無價的。藝術創作的價值是無法去用金錢等等物質條件來衡量的。在此感謝高至豪先生精采的演講及演奏。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510113

假如時間逆流?

〝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如果這首曲子是放在開場?
我想、他的演講內容更叫人信服。為什麼這麼說?
看似年紀與我們相仿的小男生,怎麼說人生的歷練應該與我們雷同,但、他的曲子卻叫我感動,有很多情緒跟著歌起伏著。而他前面述說著放空的一切、追求的一切、努力的一切所有對他的懷疑不攻自破。


夢想力 DREAM POWER

從小爸爸給我的座右銘就是〝吸引力→學習力→創造力〞對此我一直深感懷疑,對於這樣的自己是否做得到,今天、他,不但做到了、還延伸出〝創造力→推論→創造機會〞他利用這個網路世代做他想做的事情,而夢想不再遙遠、非常真實。此外、對他的積極感到非常欽佩,即使自己的創作沒有收到評審的肯定,還是相信自己的實力利用網路這個平台,把自己的創作分享出去,而我們呢?一個比賽沒有得名就退縮,或許這就是要我們自己去找出屬於自己的舞台不是嗎?無名小站音樂創作人、華研唱片音樂創作人、Fun Learn召集人和新書:夢想力DREAM POWER作者,以上這些成功的方法,不正是他懂得自己、推銷自己、分享自己所得到的嗎?


我看他看的!

放空、原來這麼簡單,時間長短不是重點,而是你得到了什麼,利用這個時間傾聽自己心裡的聲音,利用那個空間好好思考,他得到的並非放空這麼簡單,而我們要放空或許簡單或許難,為何簡單為何難都要看自己如何計畫未來,並不是逃避現在。
分享、原來這麼簡單,他透過分享自己的創作,得到卻是無限、無限未來無限商機,但我們對自己的未來卻知易行難,聽完他的演講,開始有股衝動的想大喊~我也可以做得到我要的未來。


在這〝分享〞高至豪先生的創作曲
http://aqswdefrgt.myweb.hinet.net/songremix.wma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302

Title是:很有夢想但是也努力去實踐的pianoboy

老實說剛開始在朋友blog聽到上面內嵌的創作
當時還蠻不以為意
可能自己學設計比較頑固
不想跟別人用一樣的背景音樂
另外加上學了不算短時間的鋼琴
乍聽之下覺得這樣算是皮毛而已

開學之後老師講了這學期演講大綱
關於這場算是最期待的吧!因為終於有點不很制式的有音樂的

偶然之下連到Pianoboy的部落格
人氣旺到我有點嚇一跳

導致我終於用心去聽了許多歌
當晚我很納悶
很納悶的我腦子整個晚上都是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我想不管喜不喜歡
感覺會遊蕩在內心的感覺
那就是他的成功之處了


到了演講那天


又打破了我對部落格害羞宅男印象
pianoboy演講整個很像唱歌
有節奏感
除了引述許多想法以外

他講了很重要一點"放空"
有時候靈感真的是會在空的狀態下一閃而過
在放空的時間
我們可以作很多自己喜歡的事
除了夢想以外

他懂得去實踐,身體力行,利用網路宣傳自己
是許多正在作夢青年應該學習的

自己與他年紀相仿
卻還坐在人群中聽演講
不得不佩服Pianoboy的兩小時不冷場

希望他的熱情能持續燃燒
感染著年輕的朋友們

那天回家
我上網下載了The truth that you leave 琴譜
把久久不見天日的Roland EXR-3拿出來曬太陽
琴聲悠閒的陪了我一下午非常愉悅

研究所忙碌的我們
真的是要放空一下

再上路吧!

感謝你pianoboy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304

今天的演講,我剛好早到現場,看到一位同學在安裝電子琴,直覺得認為剛有社團在這練習嗎?後來這位”同學”請我幫忙,我才漸漸意識到他是今天的演講者-高至豪先生,頓時心裡只有一個想法:「好年輕啊!還是他只是負責裝設電子琴的人員…?」

高至豪先生跟我們年紀相仿,在我們七年級生天天沉溺於網路遊戲世界時,他卻懂得利用網路行銷自己,高先生說過”我們要發展創造力,也要懂得推廣出去給更多人知道”,雖然高先生在華研的創作比賽失利,但抱著想讓更多人聽的心,將自己的創作在華研留言版刊登,受到廣大的迴響,也開創了自己的機會。透過網路,不再像以前要到處找人看你的創作,有興趣的人自然會找上你。分享是人類的天性,當一個作品是為了分享的目的而出發,絕對會比商業動機出發的作品來的更有價值,更吸引群眾,就像Youtube當初也只是為了便利人群而生,讓大家有個分享的空間,沒人想到他後來的商機如此龐大。

高至豪先生的演講,從他的經驗點出「興趣」的重要性,無論做任何事情,聽自己內心深處的話才是最重要的,別人的看法、建言,大多是從他個人的觀點出發,很多都是雜音,但也並非絕對,有些建議還是可以參考,最終該怎麼做還是由自己決定,由自己負責。高先生在當兵退伍後選擇「放空」一年,他所謂的放空,並不是真的什麼都不做而浪費一年,而是跳脫出「常規」,朝著自己的理想,做自己想做的事,看想看的書,創作音樂,並不是為了放空而放空。「行動力」是成功很關鍵的因素,心理想到的,也要付諸行動才會成功,高至豪先生「放空」的一年,反而付諸了更多的行動,或許就像他所說的「興趣」是他行動的最佳能源,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內心都有個小天使會告訴我們,雖然聲音不大,但我們確實聽得很清楚…在我看來,高先生放空的一年,一點都不空。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07



現代資訊流通快速的社會,人們不再是被動的接收訊息,反而更佳積極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加上多種次文化的同時發展,形成了在網路世界裡許多不同的發表舞台,文章、音樂、影片...不再是「默默」耕耘,也大大的滿足了現代人想紅的心態。就像蕭導演上一場演講說的:「找工作一點都不難,有好多工作都找不到人,只是你不夠利害而已」轉換一下也可以說:「想發聲一點都不難, 有好多舞台都可以去,只是你不夠利害而已。」但也像蕭導演說的:「...現在太方便、太便宜了,導致不夠珍惜,也不去思考......美學的基礎變得不堪一擊;作品產量變很多該紮實好好打基礎的東西變得很薄...」或許一般大眾的創作,不該以如此嚴肅的角度來看待;但假使有心想以此有成果,作品缺乏創造力、想法,也沒有計畫性的推銷自己、放膽去做,觀眾或許也不會有太大的迴響。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07

在聽完高至豪先生的演講後,內心激起許多感觸。我很羨慕他經幾今思索找到他真正的興趣,更佩服他能堅持理想並克服所有的障礙!在我活到二十二歲的經驗裡,我覺得一個人要找到自己的興趣並堅持發展是很難的,因為你不知道過程中會發生哪些事情!因為你不知道會遇到哪些障礙!因為在這未來的道路上充滿著不確定性!但我認為,人生正是因為這些不同的人、事、物存在於這個大環境中才會激起許許多多生活的驚奇!有喜,有怒,有哀,也有樂,這就像是ㄧ場最真實的遊戲,即使到現在還無法找到自己的興趣,也別感到氣餒,因為您正是在享受這一個遊戲的過程!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305

「腦海中有個想法,要想怎麼實現。」前者我想人人都能做到,而後者才是困難點的所在。

找尋自己的人生一條路,從國中到大學一直不斷在摸索著,還記得以前老師在閒暇之於會問說自己以後要做什麼,我的志願、我的未來這種有趣的作文題目從紙上寫作直接血淋淋的搬到目前現實面來,由於因為自己的性格、機會與機緣很幸運的能待在這裡,也認識到這裡的同學們,至少目前大家不是所謂的無頭蒼蠅,不然也沒機會當同學。(ohh~ ya!)

創意發想引起目前現代在設計中評論的新議題,每個人都會思考、每天都在思考、為了課業工作不得不思考,一件要令人驚豔或發噱是在不斷的觀察和體會中絞盡腦汁得到,看到很多令自己深刻的作品或許是自己平常對相關的事物少了省思跟注意過,在這驚鴻一瞥之中所以才能帶來深刻的印象,聽起來可能太過於誇大,不過在目前生活壓力大的人們中不外乎是能反映反思的一種方法。

生活點滴在心頭,從心裡面得到的體會到的由創造力開始發想,因為創作的心路歷程不同,所以才會讓人覺得好奇有趣引起共鳴,而在這壓力、壓力、壓力的社會裡也就因為能轉從心靈傳達上有著讓人愜意的美感。

資訊網路發達的現在,要是說不用它會被人說落伍了,因為網路無限的發展與可創性,也是它為什麼迷人之處,高至豪先生提到的無名小站,甚至其他網路製作平台因為結合web2.0的互動面,比以前1.0單單瀏覽的趣味性實在大很多,對大眾來說要是有陌生的群眾注意到自己的言論、自己的心情等來累積人氣,是一種能找到自己存在感的一種生活方式,說不定因為自我的推銷也能為自己帶來工作及了不起的名聲。

規劃人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我很佩服高至豪先生雖然年紀與我們相近但可以把自己這幾年來處理的很好,他不會現實面的壓力而放棄了自己的興趣,也藉由網路更能玩出自己的興趣,有時想想自己以前說到要做到學的,是否因為生活中的誘惑與忙錄而拭去心中那原有的熱忱。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03



  創作是什麼呢?將自我滿足的部分抽離,創作是必須有觀眾其存在 才有意義。它是一種創作者與外界溝通的自私管道,以自己想要的形式向觀者發聲。正因為如此,除了抄襲的作品之外,每一個創作者的作品都不會完全相同,而具 有創作者個人獨特的視野與理念。作品透過觀者的存在、解讀與傳頌,於是在觀者身上衍生出更多更豐富的意涵,甚至商機;而沒有分享的作品,就只是創作者一個 人默默的低語而已。


  然 而創作本身通常不一定能夠當作一份職業,畢竟千里馬也得要有伯樂。就像高至豪先生曾經的經歷一樣,比賽落選、作品沒有被採用之類的事對於大多數的創作者而 言是屢見不鮮。綜觀古往今來的創作者,有許多都是在創作的路子上苦熬了數不盡的冷清歲月,但他們沒有放棄,繼續創作著自己的理想等待機會的來臨。而也往往 是不輕言放棄的創作者,才有可能找到讓自己發光發熱的契機。最重要的莫過於創作者需要知道自己要的到底是什麼,秉持自己最有熱誠揮灑的媒介或著題材,才能 夠創作出與眾不同別出心裁的作品。

  在 現今這個傳撥媒介既廣且深的時代,我們擁有極 為快速而豐富的資訊資源與交流管道。而改變一切的關鍵正是網路霸權的來臨,重寫了人類文明產業的運作公式。當我們能夠輕易地接收到他人所傳遞的訊息時,同 時也代表者我們能夠輕易地發佈自己所要傳遞給他人的訊息。這新的互動模式為創作者們開啟了數不盡的新管道,去發佈自己的創作以最即時的模式和世界互動著。 但傳撥變得如此輕易的同時就代表其他的創作者也有著相同的優勢,於是競爭比起從前來的更加激烈。在網路資訊的洪流之中,網路時代的創作者要如何才能在萬家 爭鳴之中脫穎而出,其所需要的安排與經營,或許反而比起網路時代之前的創作者還要來得辛苦。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303

創作,是我們喜歡做的事,但往往到最後我們並不能以它當成我們吃飯的工具,這次請到了音樂創作人-高至豪先生與我們分享他成功的例子。

他是一個熱愛音樂的人,能成功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的「熱情」,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提到他的成功,也免不了讚嘆網路科技發展的偉大。創作,就是一種表現自己的形式,表現其實就是要有人看,無名小站、YouTube、Ptt等是現在最當紅的平台,在這些平台上,你能夠表現自我,是一個可以讓別很容易看的到你的地方。高至豪先生就是將自己的表演發表在平台上,讓所有的人看的到、聽的見他的音樂創作,漸漸的在鄉民們間一傳十十傳百的大家開始認識他。

在他的經驗分享中,他提到一個很重要的點,就是創作本身並不是用來當賺錢的工具,創作必需是快樂的,創作是用來分享的,快樂和分享的同時網路上的鄉民們就會用的嚴苛的標準評斷你,這些人代表現在的流行、代表現代人所需要的、同時就代表商業價值,經過大家的評論,好的東西自然會在網路上被傳開來討論,因此造成一股無形的潮流,原本是非主流的創作,因為大家的喜愛及造成話題而變成主流。當創作變成主流的同時,商業價值就產生了,最基本的就是廣告:因為人氣上升帶來的人潮是一個適合的廣告機會。接下來跟創作相關的各行各業也會開始注意到你,工作機會也會跟著到來。

演講過程中,高至豪先生提到他曾經有一年「放空自己」,做了許多自己想做的事,也得到讓自己好好重新思考的機會,造就了他日後成功的基礎。回到現實當中,我自己並不讚成這種方式,其實在這條路上,雖然也有像他那樣成功閃亮的星星,但有更多因為選擇這條路,最後失敗反而失去所有。我覺得當自己迷惘時,不要停下腳步,可以先做其它的事情,讓自己跳出這個小圈圈,之後再回過頭來看待這件事,其實也可以獲得不一樣的體驗和答案,即使最後答案並不一定是最美好的,但是也不會是一個完全迷失在問題當中的羔羊。

高至豪先生有講一句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也許每個人解讀不同,我覺得這是一個人活在這個世界上無論如何,每個人一定要知道自己要做什麼。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06

高志豪先生的年紀跟我們近似,但是卻能流利的站在台上發表2個小時的分享心得,不由地佩服。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便是高先生在參賽華研唱片競賽起死回生的故事,讓我了解到,現在社會不能光只是死讀書,更要懂得推銷自己才能走出自己的一片天。
誠如蕭菊珍導演所說,工作機會不是沒有,是自己不夠厲害而已。
另外,高先生勇於追逐自己的夢想,說到做到的性格,這個大概是大部分大學生所缺乏的。
我們真的該省思自己的學習態度,夠不夠謙虛?自己所學夠不夠面對職場的挑戰?而不是讓"我最行"的這種高傲跟自大心態拖垮了素質。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13

高志豪先生的演講,一個跟我年紀差不多的人,兩個小時在台上講述自己二十多年的人生和轉折,開場便用PTT這個時下青年最流行的平台,帶入自己受這虛擬平台的影響。

在這資訊爆發的時代,如何掌握媒體行銷自己,增加曝光,不管是正面或負面,都是短時間能夠讓大家知道有這麼一個人活在世上,像是最近黃姓塔羅牌師的報導不管最後演變成什麼情況,他都在許多人腦中留下影子,這或許是這個時代特殊的現象。

不過要能夠達到一個商業模式運行,需要許多的嘗試和熱情的分享,這些都是為自己創造機會的方法,像是台大Fun Learning一樣,是許多人的熱情灌溉,有朝一日也可能發展成像是無名,YOUTUBE模式,一砲而紅,當然這些成功的前提,都要有許多的努力和堅持。
最後在高先生舒服的音樂下結束,也讓人體會他成功的原因,是有強烈的興趣與堅持,在背後支持著他。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17

人的一生都在學習著了解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在聽了高至豪先生的演講後,我更確定了這樣的想法,唯有充分了解自己,才能找到願意奉獻一切的志願,如果你能快一點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事,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阿!也許一般人要像講者這樣在那麼年輕的時候就找到自己的興趣並忠於自己要做的事情是很難得的,但我們可以訓練自己用創意的思考方式去看世界,用不同的思維和角度去看每一件事。

高至豪先生提到了一個重點:身為創作人,要怎麼把自己的創意和特點分享出去,網路平台是個很大的關鍵,如何結合網路社群的力量,如何在眾多競爭對手當中脫穎而出,二十一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機會最多的時代,端看你如何把握。演講者提到未來上班族會越來越沒落,約聘制將形成趨勢,網路的平台是一個無限寬廣的世界和新的商業契機,因為”分享”是人的天性,只要願意分享出去,就有機會,只要有社群、讀者,就會有商機,如何藉由網路結合未來生活的趨勢,端看你有沒有洞悉未來趨勢的視野和知識,而這也是身為現代人應該必備的能力。

包括演講者本身,創作歌手張懸、MSN插畫家:彎彎、自封為搭訕高手的名人鄭匡宇等,他們都是忠於自己想法的創作人,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如何把創造力散發出去,更懂得如何分享給他人,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許多生命體驗和多樣的契機。身為一個設計者,我更應該對未來的趨勢和生活方式抱持更多的想像力。

傳統產業和上班族將會隨著網路和科技的時代來臨而逐漸沒落,在這個處處是機會但變化快速的時代,我們該如何應用資源把自己放到一個適當的位置呢?唯有不停地吸取新的知識,不間斷地充實自己,時時抱持著好奇心,用開朗樂觀的態度面對自己,面對世界。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12

高至豪先生pianoboy.....是一位專業的網路鄉民,不僅專業還懂得利用網路平台來推銷自己,果然相當的會利用手邊的資源。在這所謂的部落客時代,只要有心就可以讓很多人認識你,只能說網路的力量太龐大了。

聽完高至豪先生的演講,我只有一個感覺,年輕的時候有夢就要去追。想環島就去環島,雖然睡車上會很累,雖然會花很多錢,雖然環島完get nothing at all....但這就是青春啊(嘆)。Just do it....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05

* 無限可能的想像---pianoboy的創作世界

網路發展至今已經實現了許多以往不可能完成的夢想,我們會說它太冷漠取代人與人之間的溝通、過於氾濫、知識變的不夠嚴謹等,但是我們不可否認我們幾乎每天都在使用它,它也是訊息流通最快速的管道之一。
高至豪先生透過別人以及他本身的經歷,告訴大家他如何利用網路成就他的夢想、創造機會,一位有才華的人還是需要一個被發掘的平台,除了網路外,應該要知道如何運用身邊有用的資源,它可以是最簡單無奇的方法端看你如何應用發揮。

學習的路程從大學開始就面臨選擇科系的課題,什麼是自己喜歡的?自己喜歡的科系有前途嗎?會讓父母親有面子嗎?一直到開始工作究竟要符合大眾的期待還是選擇順從自己想法的工作呢?我覺得這些問題沒有一定的解答,如果可以把自己喜歡的事當作職業當然很美好,因為會更願意付出時間、精神投入其中,可以活得很自在、滿足。
換個想法,多數人仍然會受到羈絆,必須為家人設想,但是難道他們就一定不滿足不快樂嗎?這或許是我們一廂情願的想法,也許回到家看見家人因為自己而富足幸福的神情不也是一種成就嗎?為了自己在意的人而努力也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最重要的是必須接受喜歡自己的選擇,並且承受附加的壓力和挫折。

「放空」
人畢竟是群居的動物,我們靠著彼此合作生活下去,藉著情感聯繫、交談填滿感性的需求,可是這些在無形中產生壓力混淆了心智,可以和自己內心對話是一件幸福的事,如果沒有放下心裡不需要的堆積物,就不能夠走得遠,也不能繼續吸收並激盪出好的創意。像高至豪先生一樣放逐自己一年去做開心的事情、觀察不曾注意的細節、沉澱心情,許多人都會嚮往這樣的做法,可是卻沒有勇氣執行,因為放不下社會的包袱、擔心別人的眼光。

蘇格拉底:「如果內心沒有聲音告訴你該怎麼做,就該遵循傳統和法則」

放空不是一個偷懶的藉口,必須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勇於承擔自己的選擇。

「不要放棄執行的機會」
「實踐」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培養了創意、想像能力還需要實踐去完成,常常有好多想法願景在腦海中構圖,但是害怕失敗、阻礙就退縮放棄,所以終究只能空想完稿後的成就。透過這次演講人的分享,他積極、實踐的能力都是學習的方向,也因為具備這些特質才讓他生活更豐富和更有成就吧!

高至豪先生演講 / D9710101

首先,高至豪先生以「分享」的概念來出發,善用網路的力量來實現自己的理想;而且,與其他許多創作者不同的是,他以非營利的方式來提供內容。例如,他把自己的創作的音樂放到了網路上,使得任何人都得以聆聽他的作品;由於他無私的分享,所以能夠擁有進入唱片公司來一窺門道的機會;後來,他更以數位教學內容來建立了Fun Learn網站,這造福了許多沒有請家教的國、高中學生,讓他得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幫助了許多人。從上述兩個例子來看,除了內容是受歡迎以及符合當下的需求之外,由於免費資訊也符合了大多數人對網路資訊價格的認知,所以高至豪先生的想法得以藉此實現。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讓志工來幫你拚事業真是個不錯的方法!不但成本較低,而且擴展的速度較快,在產品的結構上更能貼近使者的需求。

另外,高至豪先生能在這麼年輕時便能有這些「無限可能的想像」?我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部份是因為他「玩」的經驗夠豐富。這也讓我聯想起了一位設計前輩曾經說過的話:「不管是什麼,只要是有興趣的就去玩玩看!」這裡的「玩」所指的當然不是空泛而不加思索的玩樂,而是「很認真地深入探索你有興趣的各種事情」!這不僅是另一種學習的方式,而且,暫時地離開這些ROUTINE來讓自己OFF一下,不也是另一種放空嗎?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06

「人生的路,找你自己最有興趣的事情就對了。」高志豪先生告訴我們這樣去追逐夢想是最快也最容易持續的方式,也親自實踐貫徹在他與我們分享的人生歷練之中,所有從肢體與眼神所散發出來的感染力與渲染力量,使我真的不由得認同,就算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但是只要是自己有興趣的還是夢想目標期望堅持的,真的再困難也永勇氣與毅力去堅持!

演講一開始看到pianoBOY高志豪先生辛苦的帶了他自己的琴要與我們分享,就預想這會是一場很特別的分享,我想如果講者能夠一開始就先分享一首live的演奏,一定能使這場分享會激盪更大的火花,因為老實說在這之前,我並不知道講者的經歷與過去經驗,所以如果有一個暖身的前菜的話,應該是會非常得有趣,因為最後那個現場版的演出跟我後來去網誌廳的感覺完全的不一樣,現場那種活的有傳染力的音符躍動真的令人印象深刻,跟我原先預期的音樂工作者應該是個三四十歲的形象完全不一樣,從講者身上反映著跟我們相似的青澀與滿滿的理想卻又散發一種壯志熱血與歷練的氣息,真的就像是同學間在互相交流分享,透過後來音樂的聆聽與書籍資料的查閱,更加了解講者真正的一面。

高先生演講得過程提到"現在這個世代沒有懷才不遇這件事",並鼓勵大家要懂得經由網路管道去推銷自己,大聲的讓全世界注意到我們,如果真的不甘是被埋沒的璞玉,這個想法讓我覺得很有趣!先前名紀錄片蕭導演才認為現在的年輕人內在太膚淺,不是眼睛太高手太低就是自以為擁有兩把刷子而感傲氣,是阿!我們該如何取捨才能知道衡量的標準是什麼?過與不及的界線其實很模糊,現在大家都擁有崇高的理想也都大概知道自己要往哪走,但是不免會懷疑自己真的可以辦得到嗎?真的沒問題嗎?這樣做真的對嗎?顧慮太多往往就變成夢想窒礙的罪魁禍首,我覺得演者高先生的分享中,我最欽佩他的"勇氣",果決的勇氣,說走就走的勇氣!真的要實踐是一件很難的事情!毅然決然的休學,沒有目標的放逐尋找自我,環島台灣的帥性闖蕩,為的就是與眾不同的見識與經歷成長,這真的讓我很佩服!我常認為自己不夠果斷,面對問題常搖擺不定,或許上了這寶貴的一課,期望我真能體會與學習實踐,更加積極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有興趣的事並且能夠繼續堅持,用堅持去堅持一生,體現廣闊無邊/大而無外/小而無內華嚴世界一即一切的大千。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05

第一眼看見這次演講的主角讓我覺得蠻驚訝的,因為看起來年紀和我們差不多而已,和以往的演講者不一樣,但蠻佩服的是高志豪先生可以依照自己的理想放手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例如可以放棄先升學先去當兵、可以為了放空而暫時放棄升學,這些會消耗青春的行為是我沒辦法做到的事,但可能是我比較幸運剛好讀到我有興趣的系所吧。


高志豪先生認為創作的東西一定涉及很多的層面,所以他選擇暫時放棄升學而去放空一年,這一年中他去環島、他去打工賺生活費、他帶著吉它去玩想玩的音樂,自己想做什麼就做什麼,當然他也說了,不能只是為了放空而放空,是因為有自己的理想、想去得到些什麼才去放空,而不是漫無目的的放空,而高志豪先生他也沒有因為放空而荒廢自己,反而他在無名小站或者去參加華研的音樂比賽的作品都是在他放空的那段時間所完成的,我覺得這是蠻不容易的事情,這也印證了高志豪先生之前說過創作的東西一定涉及很多層面這句話,因為放空,所以高志豪先生可以脫離當下一成不變的生活,進而去挖崛許許多多以前沒發現的事物,來填滿豐富自己的生活體驗,不管這些事物是好是壞,都可以成為創作的題材,也因為這樣才可以有好的靈感來創作好的作品;我覺得音樂創作和設計創作都是創作,或許我也可以參考高志豪先生的一些經驗。


但是像我們這樣平凡的市井小民,並不像大明星一樣有唱片公司可以發片,或者是上電視的機會,我們要如何將我們創作的作品讓世人才可以都知道呢 ? 此時網路就是一個最好的平台,像是PPT啦、無名小站啦、一些各式各樣的部落格等,就連我現在打的演講心得也是透過網路部落格這個平台讓大家都可以知道我的想法,同樣的高志豪先生也是用這樣子的方式,讓自己的作品能夠得到大家的認同,甚至於高志豪先生當初參加華研的音樂比賽沒有得名時,也是透過這樣子的平台來得到網友們的認同感,進而吸引評審們的注意,所以後來才有進華研唱片實習的機會,所以我覺得網路在現在真的是非常的重要,而我們有幸生在這個年代,更應該好好利用這個資源。


在當下,常常可以看到一些新聞,例如說某某店家或是其它的公共場所,因為放了某唱片公司歌手的歌曲,雖然這些歌曲已經過時了,但這些店家還是遭到唱片公司的提告,也因為這樣我覺得高志豪先生可以把自己的創作無條件的放在網路上和大家分享是非常難能可貴,甚至於到後來和唱片公司的約滿之後,因為不想做太過商業的音樂而放棄續約,不過這也和他會為了理想而放空一年相呼應,所以他會有如此的行為也讓人覺得不意外,反而讓人佩服他能夠一路走來始終如一的繼續堅持自己的理想,因為他覺得關心錢的話就會不快樂,分享的話會比較來的快樂,我覺得這是蠻值得讓人學習的地方,或許在創作前不要為了錢而創作,反而能夠創作出更經典的作品也說不一定。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510113 / M9710103 / M9710106 / M9710108 / M9710110 / M9710111 / M9710112 / M9710114 / M9710117

無限可能的想像,PIANO BOY的創作世界。
無名小站音樂創作人、華研唱片音樂創作人、Fun Learn召集人和新書:夢想力DREAM POWER作者,一個擁有那麼多頭銜而又跟我們年紀相仿的演講者-高至豪先生,來到這裡跟我們分享他的心路歷程和創作經驗。

對於創作的基本想法。
一個開朗又宏亮的聲音傳來,向我們介紹他對於創作的基本想法:世界上每個人都具獨特性,每一個人都有對某方面特別敏銳或優於平常人的部分,例如:有的人對男女之間的相處或是人際關係特別有心得,於是大家都會陸續請教,或是網路MSN插畫家:彎彎;自封為搭訕高手的名人鄭匡宇等等。這些人不僅知道用不同思維去解決問題,最重要的是,他們知道如何把創造力散發出去,更懂得如何分享給他人,在這個過程中得到許多生命體驗和多樣的契機。

找到你最有興趣的事,一頭栽進去。
斷斷續續學了五、六年的鋼琴之後,發現自己對鋼琴還是充滿了興趣,心理抱著這股蠢蠢欲動的想法,在不愧於對家裡的承諾,考上台大物理研究所之後,毅然決然休學一年,放空自己。在這一年裡,不停地跟自己對話,啟程環島當中,作了很多自己真正喜愛的音樂;藉由打工體驗現實的社會;看自己有興趣的書籍,並在這期間養成閱讀世界趨勢、財經相關的書籍,在這過程當中建立自己的財富觀和創意思考的習慣。一年過去了,講者進入了台大唸物理研究所,期間抓住了在無名小站網路平台發表自己創作音樂的機會,在建立個人部落格後,他的音樂能見度越來越廣,更廣受喜愛,雖然日後參加第一屆華研音樂創作大賽時並沒有得獎,但講者不輕易放棄,利用華研的官方網站放入自己的音樂作品分享給大眾,並因而進入華研唱片公司的實習二年,後來因為堅持自己的音樂風格而決定離開華研,由此可知,高至豪先生相當清楚自己想要什麼,他始終秉持著作自己最有熱情的事,因為唯有這樣才能始終如一、永遠願意為自己作的決定負責,努力堅持下去又不感到倦怠;在研究所三年級時更發起了FUN LEARN網路教學的計畫,這個創新的點子不但造福了很多學子更為自己得到了許多機會,在分享的過程中,他也豐富了自己的生活體驗。

不斷思考未來的趨勢,時時有創新的點子。
二十一世紀是人類有史以來機會最多的時代,端看你如何把握。演講者提到未來上班族會越來越沒落,約聘制將形成趨勢,網路的平台是一個無限寬廣的世界和新的商業契機,因為”分享”是人的天性,只要願意分享出去,就有機會,只要有社群、讀者,就會有商機,如何藉由網路結合未來生活的趨勢,把創新的點子發揚光大並推銷出去,創意跟前瞻的思維是現代人必備的。

在網路上還可以發展哪些創新的點子?
最後,演講者提供了一個大家腦力激盪的機會,我們還可以利用網路創造什麼樣的機會?他提供了一個身邊朋友的例子,一個只對周圍親戚朋友推銷化妝品,提供相關美妝保養知識的女生,在利用網路平台之後,不但銷售業績成長,更得到了知名公司邀請演講的機會,這就是網路強大的力量,如何把創意拓展到能跟產業結合,這是值得我們去學習思考的方向。高至豪先生最後特別為我們演奏了一首他的成名曲,這場演講就在優美的鋼琴聲中落幕。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16

這次的演講邀請到了一位年紀與我們相當的講者,剛開始見到他時覺得他跟我們一樣是學生,後來他在演講一開始便說其實他也才剛從學校畢業,與我們年紀相仿,但他卻已經是華研簽約的製作人,並且也是時下火紅的名小站音樂創作人。在演講一開始,他便用相當輕鬆的方式與我們做溝通,由於他也剛畢業,所以更能了解我們學生心中的喜好,於是他介紹了很多由網路上竄紅的作家,其中他提的我幾乎都有去看過其部落格的文章,像是"我是女王","彎彎"等等...... 。在介紹一連串我們熟悉的網路作家後,他要我們去思考如果今天沒有網路時,那這些作家的作品就沒有一個平台可以發聲,而我們也沒有辦法接觸到這些有趣的事物,所以說,講者提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網路。


在網路的世界裡,我們可以藉由文字圖像等媒介來表達自我,與別人一起來分享並傳播,這是給每一個人機會的重要管道。透過網路,我們可以在這機會爆炸的時代找到一個出口,了解別人與了解自我。所以,無論是熱門的BBS還是網頁或自己的網站,這些都能帶給我們難以想像的力量,無論是"尋找"還是"被尋找"。


然而,他的成功並不是單純只靠網路,他說起他接觸音樂的時間,以及他對音樂的熱情,在這段自我追尋的過程裡,也曾經迷失與徬徨;甚至他還提到其間他台大物理所休學了一年去到處旅行,就為了尋找他生命的靈感以及創作。像這樣的勇氣是令人欽佩的,因為他清楚他要的是什麼,並且一步一步的向前接近與實踐,他對我們說,重點不是要做什麼,而是找自己最有熱情,最有興趣的去做。


從河工系到物理系,他都是充滿著對音樂的熱情,隨時隨地並且無時無刻的思考著各種機會。他說,在那一年的休息中,他創造出了許多好的作品,並且在書店閱讀了大量的書籍以了解這世界產業的趨勢,因此他養成了一種隨時發問的習慣,隨時的問自己"這是不是一個機會?" 。透過這樣的方式,他創立了一個網路上的家教網,在這個網站裡可以看到許多老師的教學影片,他說促使他想到建立這個網站的,就是因為看到這個社會有這樣的需求,偏遠地區的小孩沒有足夠的資源,然而透過這個免費的平台,學生便可方便的享用這些學習上的方便。聽著他這樣描述,真的覺得他是一個關心社會的人,辛苦的建立這個網站他卻不覺得苦,反而覺得相當有趣,別人問他說"那你賺到了什麼!?"他說"我賺到了快樂!"。也許就是這樣一種無私的心態,造就了他生命的價值吧!

演講過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他真的是一個很勇於表達自我的人,他認為,只要你認為你的東西是好的、是被自己所認同的,此時加上好的平台去發聲,就會得到很好的回應。他並且鼓勵著我們要勇於為自己的東西做推銷,讓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可以知道你的東西。所以,"行動"是成功的關鍵,如果他當初沒有將他的音樂寄給無名小站,或是沒有在華研的留言版放上作品連結,那他今天就不會是無名的音樂創作人,更不會有機會接觸到華研唱片並且簽約;在他的身上,我們學到了堅持自己的興趣、勇敢的朝自己的理想邁進、並時時保持熱情;此外,給自己一個機會將作品發揚光大,讓別人也可以分享其喜悅,我想,這便是這次演講最棒的收穫。


在最後的時間,講者當場彈奏他所創作的歌曲給我們聽,一聽之下才發現原來這首"The truth that you leave"正是我在大二時個人無名小站所用的背景音樂,這首音樂真的很棒,當時也是聽了所有的背景音樂,而最後選擇了這一首。無論是旋律還是音樂所有的內涵,都深深的打動著我的內心,今天能像這樣現場聽見,更是格外的感動!真的很感謝演講者帶給我們的,無論是音樂還是內容,都是獲益良多!

2008年10月29日 星期三

高至豪先生演講 / D9710102

我們置身於一場沈默革命之中-這是全球人類創新和創業精神的大勝利。我相信它對於21世紀的衝擊,將等同或甚於工業革命對19世紀和20世紀的影響」- 傑弗瑞‧提摩斯(Jeffry A. Timmons),摘至《創業計畫實戰指南》一書。

創業過程的第一步,了解自己的目標與渴望。作自己有興趣的事。高至豪同學在這場演講中分享自己的歷程,他的個人藍海來自於他是作他自己有興趣的事。

我想,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願意敞開心門,隨時隨地充滿無限可能的想像與機會。

另外,提到一個有趣的「財務自由」,直接聯想到的不是《富爸爸,窮爸爸》,而是村上隆-藝術創業論》:藝術家想要實現自己的理想必須要先能養活自己→養活自己必須要死要錢→有了錢才可以繼續創作實現理想。

而奉行這樣的「教規」,則必須要有行動力。想起小時候作文寫的「我的志願」,寫過的,是否都實現了呢?差不多都實現了,除了一直沒寫的世界和平。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08

無限可能的想像,PIANOBOY的創作世界

一個看起來跟我們年紀相仿的高至豪,實際上卻是暗藏著豐沛的才華,這個優秀又內斂的PIANOBOY,就是我們今天的演講者。

* 創作是無須侷限的
演講者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年輕人,充滿的活力與熱情,聽演講的過程中會讓人不禁的因為他的熱情而澎湃了一些想法,沒錯,人生充滿著許多可能,只是看我們要怎麼去選擇。也有可能即使我們嚐試了,沒有像演講者一樣有著光輝的記錄留下也沒關係,至少我們嚐試過了,會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成功與否都只是附加價值-高至豪。

創意是不會被文字、語言或者音樂而被畫出界線,很可能好的音樂的靈感來源是來自文字,作品的創作靈感是音樂,所以這彼此之間是相輔相成的。只要我們有熱情,去堅持什麼是我們真正想要的,之間是沒有隔閡的。

* 聽很多人說,不如自己想
演講者提到,聽別人說的是雜音,不如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看他告訴你他需要的是什麼。演講者會想去做他想做的事,一方面也是因為他很清楚什麼是他要的,所以他可以斷然的在考上研究所那年休學,『放空』一年,與自身對話。
去做他想做的事,看他想看的書,他說這是沒有目的性的,只是想做所以做,他也踏上環島的旅程,去嚐試了可能平時不會做的事:睡在車上、在寒冷的拉拉山彈著吉他…等等,雖然演講者很謙虛的說只有為期六天,就因為沒錢回家了,但是我想在這旅行的途中應該有許多不一樣的體驗,可能是面對人群,可能是面對自然環境,才能讓他之後創作出這麼動人的音樂。

* 機會掌握在自己手中
21世紀的現在,我們每天接收的資訊非常的多,甚至可以說是資訊爆炸的世代,我們要如何善用這手邊已有的資源,去轉化成有利於自身的管道。如何培養自己的能力,讓自身的能力足以抵抗這個大環境的動盪,而當你面對家長或是朋友以這個社會的價值框框住你時,又該如何耐心的去溝通卸除這層障礙?演講者在過程中提了很多自身的經驗跟想法,我覺得都很有趣,高至豪先生本身就很善用網路這個平台,為自己創作出不同於其他人的光芒,他很懂得為自己掌握『發聲機會』,雖然演講者將他形容是一個契機,但是我覺得也許是因為他了解網路,也進一步的洞悉網路效應,所以比起其他人,他可以更加靈活的運用網路。

甚至他從創作轉向創業,他說他無時時刻都在思考著有什麼有趣的契機可以轉成商業模式,不一定是要以營利為目的,可以單純只是分享的模式。這讓人感到很感動,很少人會將這想法付諸行動,他不斷的在外務與心靈中尋求一個平衡點,在這反反覆覆的過程中,他嚐試了很多,也成功的引起回響。他真的是一個充滿熱情跟行動力的人阿,讓人聽完演講都不禁回頭看看自己,有沒有這般的衝勁,可以放手一搏,為夢想闢造一片地。

但是讓我更欽佩的是,他已經踏入華研唱片公司之後,他可以為了理想,放棄了之後的續約機會,很多人可能當初懷抱著夢想進入光鮮亮麗的圈子之後,就忘記了最初衷的夢想,他可以急流勇退,讓人感到欽佩,希望他之後可以繼續創造更好的音樂,帶給大家。

高至豪演講 / M9710101 / M9710105 / M9710107 / M9710109 / M9710113 / M9710210 / M9710303 / M9710304 / M9710305

鐘聲響起,位於前方的演講台上仍然是空無一人,過了許久,一位面相與我們貌似同齡的年輕人走向了台前,此刻的我們,還以為是與我不同科系的助理工作人員,之後,再經由老師的介紹之下才知道原來是無名小站音樂創作人高至豪先生,不得不令人佩服如此的年輕有為!

高志豪先生是ㄧ位剛畢業於台大物理研究所的新鮮人,而此次他所演講的主題為[無限可能的想像],為何會訂定此演講的主題呢?因為作者認為ㄧ般人心理認知的創作可能侷限於音樂、設計以及一些牽扯到商業設計有關的活動,但以作者自身的音樂創作經驗來說,他說到這一股創作力是否只能侷限於音樂或者是設計?他的答案是不需要的!他認為當一個人擁有創造力的點子的時候,他可以把這股想像力發揮在生活的不同層面,這都可以是種創作!譬如說有些人特別會用文字與人對談,而這些人所用的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總是會讓人會心ㄧ笑,或許與這些人面對面對話時是多麼無趣,但他們用文字表達出來的東西是如此纖細,這也是ㄧ種創造力!但若只將此創造力分享於周遭的親朋好友,是否就只有這些人能受惠呢?要如何將這種創造力發揮到更大的空間呢?其中,演講者提到若能利用網路將自己的創造力散撥出去,必定能讓更多人受惠以及帶來更多無限可能的想像空間!

在從前沒有網路的時代,即使自身擁有很好的創造力也很難將它散撥出去,但在現今網路發達的時代,只要能夠做出滿足別人需求的一些東西,不論是能讓人開心或者是解決人的疑難雜症,各種創造力都能夠很輕易的散撥出去!而在知名網站無名小站之中有一兩百首的網誌音樂,其中有五首曲子是演講者所創作的,這個機會也是作者透過網路自己爭取來的!

演講者在最早的時候,是從音樂去玩創作的,從小到大對於學音樂的路斷斷續續加加減減共有五六年的時間,但對於鋼琴ㄧ直都是感興趣的,倘若ㄧ個人一直再想自己未來的該怎麼走,重點是挑一條自己最有熱忱的路去走就對了!就以巴菲特在發生金融風暴時的例子來說,有人問道,為何巴菲特會如此的成功?巴菲特給予的回應就是﹝因為我做我自己最有興趣的事情﹞!不管所做的事情成不成功,主要是讓自己在做ㄧ件事情中享受那快樂的報酬而以!

演講者曾經在音樂創作的路上迷失過,曾經想過要放棄,從高中到大學的過程中也不斷地思考自己未來該走什麼樣的路,然而到了當兵退伍仍然相信及更堅確的知道音樂是自己未來想走的路,當然在ㄧ路的過程中也非ㄧ路順暢,有許多的障礙必須要自己去解決,重點是要能夠堅持到最後以及擁有一份不滅的執著!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01 / M9710202 / M9710203 / M9710204 / M9710205 / M9710206 / M9710207 / M9710208 / M9710116

創作是不侷限於任何領域,包含工業設計、商業設計……。PTT是一種文字化的傳遞,能影響別人的創造就是好的創造,將創造力發揮到更大,例如有位女生能將所有男女相處的細節與困難講得清楚流暢,並讓人產生共鳴,如此一來可以吸引他人注意,若這方面創作只跟親朋好友分享,受惠的對象僅限於這些人,如果今天把這些內容寫成文章放到PTT Catch版,(現在全世界網路上有許多有趣好玩的資源,像PTT、無名小站、YAHOO奇摩、Google……。)PTT每日瀏覽人次有幾十萬人,這樣一來就能讓眾多網友認識她,這種方式是否能帶來就業機會、商業契機、名聲?答案是肯定的,而這個人就是「女王」。之所以會知道這位小姐是因為友人鄭匡宇的關係,他在韓國的女子大學教中文,每週上班四天,月收入十幾萬,所以閒暇之後便回台辦簽書會,這正是那位自封為亞洲搭訕教主的鄭匡宇先生。女王與鄭匡宇在這方面有很多想法與作法是相似的,擁有自己的想像力、創造力、處理人際關係的獨門祕訣,女王將創造力訴諸文字,利用網路的力量,將文章放在部落格,宣傳自己的文字,然後一傳十、十傳百引起他人注意,力量大到難以想像,因此吸引很多讀者,也帶來無限商機,出書、演講、辦活動。談到現在,一直不斷持續分享一個想法,就是在這個時代任何創作的東西已經充滿各個層面,甚至有KUSO的創作,像網路達人彎彎的MSN圖示,利用網路來散播,因此深獲網友喜愛,若在網路不發達的時代,這樣的作品可能會被視為無聊之舉。

我是經過一番摸索後才知道創造力的有趣之處,譬如無名小站音樂創作人,無名小站部落格可選擇網誌音樂,有一、兩百首歌可以選播,其中有五首曲子正是我的創作,這個機會是自己尋覓的。華研唱片簽約創作人也是如此,兩年半前跟他們簽約的。最早是從音樂開始玩創作,創作其實不只在音樂,還有文字、任何可以想像的東西,可以善用各種不同思維來解決問題的,都能稱之為創作。周杰倫剛崛起的時候,R&B跟HIP HOP是台灣音樂的主流,但他無視於此,堅持要走自己的創作之路。

從音樂創作來奠定創作經驗,因為從小就喜歡音樂,所以常被問到「志豪,你到底學琴學了多久?」,確切時間斷斷續續大約五、六年,小時候不喜歡苦練鋼琴,因此經歷很多跟父母與鋼琴老師交戰的時間,到現在就算沒有拜師學藝,對鋼琴還是充滿興趣。未來的方向在哪裡?這是自高中以來就常被詢問的問題,屢試不爽的答案是找你最有熱忱的事情就對了。以華倫巴菲特為例,他是全球知名的投資家,為何能如此成功?他說「因為我做自己最有興趣的事情」,而成功只是執行後的報酬而已。包括比爾蓋茲,當他人問到他的成就時,他說「我只是專注做我想做的事」,所以人生中做自己越有興趣的事就越安穩,當然身旁會有很多壓力。就像旁人總會催促著我上班找工作,但是符合自己興趣、未來趨勢、又能讓人安心樂意去上班的工作難尋,因此目前就是當家教並花時間鑽研自己的興趣。



過去曾經有過放棄音樂的念頭。大學畢業當完兵思索著未來該走什麼路,唸書?就業?當時的想法是只想做想要做的事,因此退伍後便決定要好好玩音樂,尋求母親的支持後也買了電子琴,玩音樂與創作的同時也思考著學業,因為父親是物理老師,在潛移默化中認為自己對物理有興趣,也順利考上台大物理所。
「富爸爸,窮爸爸」一書中談到,在這個時代常會聽到有人說還是無法找到自己興趣所在,或者是沒辦法找到屬於自己的機會,作者說其實機會是多到爆炸,二十一世紀已經是人類有史以來機會最多的世代,所以遍尋不著機會的情形是說不通的。至於前陣子十分熱門的電子產業,當今已不被光環籠罩,整個趨勢已即將過去,就像現在去光華商場組裝電腦的價格已不如從前高昂。

考上研究所後按照計畫是能將物理與音樂兩項興趣同時發展,唸書固然重要,但是仍然希望能好好抓住機會玩音樂,兩年研究所其實無法兼顧兩者。大學畢業、當兵、退伍、考研究所,一路上似乎都是按照所謂既定的體制在走,這就是一般社會的價值觀,但這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因此想要花一點時間讓自己放空,然後暗自做了決定,研究所註冊當天,下午立即辦休學。真的想做任何事時,可以在縝密安排之後在沒有缺失的情況下去做。

放空一年,是因為想要好好創作,也想在不受打擾的情況下好好思考,在這一年裡帶著一把吉他去環島,打零工做自己喜歡做的工作,邊打工邊體驗社會型態,思考未來的路與興趣該如何衡量,現在回想起來,這是相當值得的一年,因為這樣也帶給自己跟他人有不同之處。讀了自己想讀的書,藉此了解世界財務金融趨勢與財富,認識世界大師的財富觀,例如「富爸爸,窮爸爸」、「世界是平的」……,才發現原來這部份是這麼有趣,也開始反思台灣的趨勢與現況。整整一年的時間都在和自己對話,有時候家人朋友好心的建議跟建言會是一種雜音,因為別人不會知道你想做什麼,只會用自己的價值觀套在你身上,所以必須很清楚自己想做什麼。這一年帶來很多啟發,無名小站上的五首曲子就是在此時期完成的,當心思無法好好放鬆時,很多東西是做不出來的,尤其是在創作這方面,所以很佩服周杰倫,總是這麼光彩,在很忙的時候還可以創作「我很忙」這張專輯,在唱片界大家都很推崇他,把他當成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在這一年裡累積了許多能量是現在還在慢慢消化的,環島時創作了無名小站上的那五首曲子,環島的當下並沒有做出好作品,因為很疲累,記得第一天晚上是住桃園火車站,想要體驗到底不住旅館睡在車上的感覺為何,結果是好累。第二天住拉拉山上的民宿,半夜裡抱著吉他在外面彈奏,安靜又舒服,彈了五分鐘後還是哼不出好作品,因為拉拉山晚上很冷。到第六天、第七天時錢已經花光了,於是打到回府。環島一周其實沒有寫出好作品,但這般闖蕩卻是好玩的。

三、四年前無名小站才剛起步,也漸漸推廣很多相關功能,像在網誌上放音樂。而我也意識到在這個時代除了要有好的創造力外,還必須要想辦法宣傳出去,利用最好的管道讓自己的東西被看到,這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第一步就是把作品寄到唱片公司,通常是沒有下文,第二則是給朋友聽,但這其實很累,可是有一件事卻做對了,造成現在的音樂創作能夠在網路上被聽到,就像前面所說的,PTT深受大學生喜愛,應該把創作放在一個最多人會聽到的地方,因此整理音樂檔案上傳,PTT有很多看板,我造訪的是Share版,相當適合分享音樂,也吸引許多網友主動聯繫,原來把創作放到網路上可以引起這麼大的效應,不僅如此,隔天晚上還有為數不少的留言回應,才發現PTT箇中有趣之處。找到一個平台來幫你發聲,就像女王和彎彎。

放空後的下一年,是該回去唸書了。研一時發現無名小站正在廣為徵求音樂創作作品,讓網友們能免費播放,跟現在的網誌音樂是一樣的意思,我二話不說將所有作品打包上傳,沒有錢賺,卻是一個可以發展的大好機會。某一天,打開部落格時,當日瀏覽人次竟有三千七百多人,留言板密密麻麻,原來這些人都是使用了無名小站網誌音樂後,順著連結來拜訪的,又驗證了好作品只要找對地方發表,就能引人矚目,累積至今日瀏覽人次已破一百五十萬了,都是因為宣傳的關係,也帶來很多意想不到的機會。

從PTT到無名小站都是在為自己開拓機會,另一次的機會也是來自網路,華研唱片曾經在網路上徵求創作家,就像吳宗憲挖掘周杰倫,找他來公司工作,一年後憑藉著動人的創作發行唱片,擄獲人心。所以利用之前已經製造的能見度,希望能進入唱片公司得到未來發展的可能性,還是一樣把握機會,決定參加此次比賽,最後沒有如願獲獎,但是不放棄地動了點巧思,將音樂放在華研唱片留言板上,因而引起網友喜愛,發揮了社群的力量來評價,也順利得到華研唱片的簽約權,實習了兩年,但期間沒有寫出流行音樂的作品,在公司內學習並觀察他人想法,今年四月約滿沒有再續約,現在則是回到環島當時的心情,順著自己意願來玩。

社會上有什麼資源可以利用?網路最大的力量就是分享,把它當作大平台可以玩得盡興,Youtube是個主張分享的視訊平台,如果分享不是人類的天性,那麼這個平台就不會崛起。

接著我開始思考個人還有什麼元素可以在網路上成功,運用所長透過網路來宣傳,在研究所三年級時回想起一件事,就是曾經和同學在大學時期開始當家教,如果可以將教學的內容拍成影片那麼就能在網路上分享,打破一對一的家教,於是全台灣有網路的同學便能隨時上網學習,而且完全不必花任何費用,而這些影片拍攝時間約兩個小時,往後卻能一而再再而三不斷被點選學習。落實想法後,創立台大Fun Learn網站,既有趣又能助人,也吸引聯合報採訪報導和志同道合的網友來一同響應。網路不僅能分享,更是一個拓展知名度的大場所。

如果未來大家想創業、想成為一個有創造力的人,一定要培養對於藍圖的想像能力以及如何落實,而最近則有個新的創業想法,就是教導台灣其他不會使用網路和部落格的人,讓他們具備這方面的能力,實際上,巨匠電腦目前正在執行這樣的想法。做任何事應該要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看到任何事情思索發展性的直覺,思考清楚再重新出發,想太多反而缺乏行動力,如同蘇格拉底所說的,做什麼事時心裡都有個精靈告訴自己對錯,千萬不要放棄執行的機會。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02

無限可能的想像,開啟創造力淋漓盡致的發揮,在數位時代網路普及的造福之下,讓每個人都能成為主角。「Pianoboy」,這是個十分可愛的稱號,猶如談話中略帶點青春期少年的幽默語氣,他保留了難能可貴的純粹。

高至豪先生,無名小站音樂創作人、華研唱片簽約創作人,如同他所言,機會是自己找來的,在此之前,他培養了自身強大的創造力,善用各種不同思維來展現創意並解決問題,除此之外更要懂得散播以及自我宣傳,拜網際網路四通八達所賜,讓這些才華洋溢的人得以受人矚目,其中最好的宣傳平台便是PTT、部落格及網路分享空間,諸如此類之管道的特性是瀏覽人次多、傳遞性高、連結性強、易於處理人際關係,因此可以引起共鳴,進而能夠出書發專輯造福更多閱聽讀者。最顯著的例子是「女王」,運用自身經驗來書寫兩性關係,提出的觀點總是一語道破、深植人心,所以深受格友們的愛戴。

演講中高至豪先生提到研究所的學業,在進入台大物理所當天,早上去註冊,下午辦休學,接下來度過一年的時間以放空為名,用「放空」來形容或許不太適切,但我相信他絕不是字面上那個意思,這是個深具幽默感的敘述,我想它所要傳達的應該是不媚世地按照自己的步調,隨著生活所思所感向前邁進,也許這種方式營造了些許的閒適感,才會有對於「放空」的誤解。在這段時間裡,他是個飛特族,閒暇之餘便帶著吉他去環島,思考與創作,思索未來與興趣的平衡點,也發現自己與他人的差異,讀自己想唸的書,認識世界的趨勢,他說「這是個與自己對話的一年,沒有雜音」。沒有壓力才會有好作品,也因此無名小站網誌音樂的五首歌曲都是在這段歲月中完成的。

相當羨慕他能夠擁有這樣的一年,從事創作相關的人總是為靈感所苦,因此常會暗自規劃各種關於生活的體驗,無奈鮮少付諸實行,而他卻能徹底且成功地執行,不同之處就在於他有明確方向及目標,這是我們始終無法到達的根本原因,也讓我恍然大悟。演講結束後的當晚,我想起我那礙於個人隱私而荒廢多年的網路空間,重新整理之後才發現這不啻是一股激發自己創作的強大動力,因為我想要分享。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11

  高至豪先生在這次的演講中,將他利用網路的經驗與我們分享。他認為不同層面的創作,只要能滿足別人的需求,透過網路的傳播,便有一線的商機。也可以透過網路,達到自我宣傳的手法,增加自己的機會。他也說到其實在生活的機會很多,但主要決定於要找到個人的目標與興趣。而他對音樂的熱情與企圖心的確很值得我們學習。

  高至豪先生也分享了他在音樂創作的心路歷程,在他考上研究所的時候,他多花了一年的時間,思考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而我也認為對於創作者,一個好的創作是需要時間與環境來蘊釀的,雖然他口中說的在沒有任何損失的情況下,但他還是花費了他寶貴的時間,決定重新思考他未來的規劃。而高至豪先生也是在一個機緣下,才發現原來可以利用網路平台的力量,讓自己的作品能夠在網路上廣泛的流通,藉此不斷地達到自我的推銷,這確實是一種快速又能大肆宣染的途徑,但同時也考驗著創作本身創作的內涵與深度,要能獲得大批網友的討論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他創辦的Fun Learn的網站,也如同 Youtube一樣利用「分享」的方式,創造學習的機會,這的確是個不錯的構思,也打破了一般傳統的數位學習的形式。

  在聽過演講之後,我也到pianoboy的部落格上觀看,的確受到有廣大的回應,網友的留言大多給予不錯的評價,高至豪先生也提到從網路上分享可以得到客觀的評價,但我感到質疑的是沒有看到負面的聲音,而我認為部落格是個人的網路領土,喜好此創作作品的人自然會被吸引過來,但不感興趣的人自然不敢在別人的網路空間放肆批評,這也不禁讓人懷疑網路上的客觀性,或許透過網路更能夠突顯個人特色與創作,但卻還是少見有實質的收穫與機會。這也代表著創作本身的影響力才是真正需要被觀注的,而網路只是賦予表現的一個舞台。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03

00追求夢想的過程的確很迷人,牧羊少年奇幻之旅裡有一段話:「告訴你的心,害怕比起傷害本身更糟。 而且沒有一顆心會因為追求夢想而受傷,因為追尋過程中的每一片刻,都是和神與永恆的邂逅。」


00恰巧這二次的演講都提到了魏德聖導演,讓我不禁想更了解一下這位導演,借用新聞常用語「爆紅」來形容他成功的經歷是再好不過了。在一片景氣不好的浪濤中,多少人被吞沒在時代的滾滾洪潮,然而小人物在困境中努力不懈,雨後彩虹照耀在每個人的心中。


00導演在還不出名的時候寫了一本日記,裡面提到的失意與失落,差點支持不下去的等待。在接受訪問時,提及那一段時光他說:「惶恐與不安,等待夢想開花的過程,想怎麼樣不敢怎麼樣,想做什麼又不敢做什麼的矛盾。」他認為什麼樣的困境,你一定可以完成、解決。不行放棄,只有忍耐去完成,完成才有可能解決你的問題。


00導演15年的付出,換來今天受人尊敬的成就,一部片總會有好評價與不好的觀感,有人狂熱的連看數十次,熱切討論…無論如何,這部影片肯定會留下不可抹滅的地位。追求理想,而人們給予好的評價或是獲得了什麼都是後話了,重點是你完成了一件事。如同今天的演講者創設了台大fun learn網站也是如此,認為對的事情就該投入去執行,完成了理想,收獲自然源源不絕。


00高志豪先生運用無遠弗屆的網際網路散播他音樂的種子,植栽了對教學的理想;魏德聖導演用商業、平易近人的「海角七號」體現了沒有卡司、中日議題的電影,為「Seediq Bale」(曾負債200萬拍了一部五分鐘的前導片)打開希望之門。都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典範。


00魏導在接受訪問時,說到在拍攝海角七號前,太太說:「我是一個沒有夢想的人,但是你有,而有夢想的人很多很多,會去執行夢想的人很少,偏偏你又是那幾個會去執行的人,那…你要做就去做啊,反正就是這些錢,我不希望你將來老了以後再告訴我說:你年輕的時候如果怎麼樣…就好了。」高志豪先生,他擁有的想像和大膽實踐的力量,希望能激厲我們也一步一步去靠近心裡的希望園地。

高至豪先生演講 / D9710104

每次與年輕朋友對話總是讓我感覺充滿活力。爬文之後,發現原來他小時候右手臂神經叢嚴重受損,嬰兒時期右臂完全沒反應,也注定他當左撇子的命運;幸虧十幾年來復健頗見成效,所以也許彈琴也是他的復建過程之一。

高至豪強調每個人都要找到自己的興趣與創造力,如此才能產生強烈的學習動機。他觀察很多同學一路讀書考試,大學或研究所畢業後完全不知道自己要什麼,做的也不是自己喜歡的工作。所以他給自己一個時間放空,好好與自己對話。我想這是必要的,因為人生有太多抉擇,但也沒有嚴重到走錯一步就會錯到底,許多事物總是含有太多試驗性質,且關於未來沒有人說的準。所以一旦做了選擇,也無需後悔或回頭。

談創作、談放空、談如何由創作轉型到與商業做結合。我想起前陣子有本書「how to be a graphic design, without losing ur soul」裡提到,做為一個home studio設計師,一定要懂得如何計帳,如何管理自己的財務。若身為「月光族」,沒有財務自由,的確很難進行自己想要的創作。我認同他所說每個人在不同領域上有不同的創作sense,但關於創作,他覺得好玩就好,相較之下與上次蕭菊真導演的想法有些不一致(蕭導似乎是以較嚴謹的態度面對,所以她覺得現在的年輕人什麼都可以po上網,素質明顯降低)。

網路是個很速食的環境,按了一個按鍵便能將一切毀屍滅跡。而當一切成就感與基礎都倚賴在如此薄弱的架構下,也許會有其他風險與危機產生。這個世代的許多年輕人某部分擁有與堅持自己的想法,但許多也還不明白自己想要什麼 (跟教育體制有關),不過可見的是他們不再像從前一樣,多是為了家庭社會和別人的價值而活,這是另一種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總而言之,最終還是要擁有一顆關懷人群與回饋社會的心,如同他創立的台大Fun Learning一樣。

高至豪先生演講 / D9710101 / D9710102 / D9710104 / D9710201 / D9710202 / D9710301

高至豪是位年輕,熱情的創作夢想家,他剛由台大物理所畢業。關於此次演講主題的定訂,他強調是因為想與大家分享自己創作的經歷:

「沒有局限的創造力」
創造力不需局限於音樂,商業設計,可把想像力發揮到生活任何層面,做為未來新的萌芽的開始。譬如有的人善於用文字表達創造力,以台大PPT為例,它是個文字化的討論區,也因此產生了許多文字達人,所出產的語彙也造成未來的流行。每個人都有他特別獨到的創造力sense,如同某位女生非常懂得駕馭男朋友,,如果把醬的創造力發揮到對外的和諧與融恰,必能更吸引到別人,而不是只有那女生的圈圈內的朋友受惠。所以若能把自己創作的東西,不斷的利用網路散播出去,便能帶商業機會,帶來名聲。譬如女王很會利用網造勢。譬如在韓國交中文,自己上google找就業機會的朋友(搭訕教主鄭匡宇)。網路能一傳十十傳百的帶來無限可能的想像力量。

「創作是各個層面的,機會是自己找來的」
在這時代,創作已遍及各個層面,只需要透過網路這個媒介。在從前沒有網路的時代,這些都是不可能達成的。高至豪以前並不清楚創作是好玩的,也是經過摸索的後才有些心得。而無名的創作與華研的簽約機會也都是他自己找來的,許多人都是這樣。就算教授不同意,就算不是主流(譬如周杰倫那時候),也都可以成立你的創作。

「創作與興趣的密切」
高至豪自己則是由從音樂開始創作的,因為鋼琴一直是他的興趣。從小就學音樂學了約5,6年,他有了一個答案:找最有興趣,最有熱情的事情做創作就對了(以巴菲特和比爾蓋茲為例),並享受它所帶來的報酬。他也曾想過放棄音樂,也曾迷失過,一直不斷思考人生要走什麼路?當完兵後,究竟是要繼續唸還是找工作?在挖掘自己的想法後,他相信音樂是自己想走的路,雖然音樂不好走,但重點是他想做他自己想做的事,所以與家人談論並尋求支持。

「確定興趣後,障礙就要自己解決」
他同時創作音樂,同時規劃是不是還要繼續唸書。所以選了有興趣的物理研究所。高至豪覺得人生應該要充滿熱情,如同富爸爸窮爸爸為例,且這個時代機會多到爆炸,所以怎麼會找不到自己的機會呢?而當然學習是要平衡的,所以他把音樂和課業做一平衡。考上研究所後他心裡暗暗決定在註冊後當天的下午辦休學、讓自己放空一年。他也強調空不能亂放, 要在有安排且確定自己沒有損失的情況下放。放空那年他先帶了把吉他去環島創作,邊打零工並思考未來的路。覺得那一年非常值得,那一年帶來許多不一樣的地方。認識到許多未來的產業趨勢與世界財經的東西。並在同時給自己一個沒有外界的甘擾與雜音的世界。在無名的5首曲子都是在值得的放空那年所產出的。

「找對平台做自己想做的事」
彎彎與女王都擅用網路的力量把自己推向外界,高至豪則是利用 PPT幫他把音樂分享出去。研一時無名小站剛好有個音樂創作計畫,他選擇將其當做他自己的分享平台。結果經網路傳佈之後,個人網誌人氣激增至三千七百多人,至今已累積至一百五十萬人次。是以他認為平台的重要性關係到創作的發展性,並認為網路平台最大的力量就是分享。網路平台之後為他帶來很多的機會,並參加了華研唱片比賽,雖然因為只有純音樂創作沒有入圍前十名,但之後華研還是自己找上了他,所以他有了感想,認為當全心做一件事時,不一定立即帶來報酬,但只要是放全心做的,就是對的。之後因為自己經驗的成功,他有了「台大Fun Learn 網」的構想,想在網路上做一個”分享”的家教。他賺到了什麼?賺到了快樂。台大Fun Learn 網的構想是,拍了一次影片後,可以讓人線上免費的一而再再而三的分享。對各種學習程度和經濟環境相對弱勢的學生而言,這個網站仿若荒漠甘泉,不但提供了一個因材受教的學習方式,也讓他們獲得一個更公平的競爭平台。

「腦海裡有個想法,要想怎麼去實現」
分享是人類的天性,所以網路的分享力量是很大的,也能由其中獲得成就感。高至豪常常想像未來還有什麼東西是能透過網路改變,並讓每個人參與創作間的連結,分享,造就新驅勢,造就財富與機會,他認為這些都是創造力的本質。而當一個人能夠培養的思考創作的能力,他將不再擔心沒有機會,因為你自己便能為自己創造機會!!

陳俊良總經理演講主題


11月14日
知白守黑: 現代東方創意美學

相關資料
自由落體設計: http://www.freeimage.com.tw/
學學文創簡介
學學工作坊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208

        Pianoboy高至豪先生所創作的曲子在很多部落格中被播放,記得第一次偶然在一個部落格中聽到The truth that you leave這首曲子時,我是深深受到感動的,掀起心中情緒的波動,直到這次的演講結束前,我才知道這首曲子的創作者是高至豪先生,也了解到他的創作背景。好的作品背後都有一個故事,相信高至豪先生在幾次自我放空時,得到了很多靈感及人生體悟,了解到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知道自己往後要做的事是什麼,他提到一個重點,就是要找出自己的興趣,他說:「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價值觀,人生不應該只是這樣。」這讓我覺得是否該重新思考自己的定位,審視自己是否正在盲目而行,我想,選擇自己想做的事,才不枉費人生。


         高至豪先生所創的台大Fun Learn 網站,幫助了許多貧困的學子,這個構想他透過網路平台去實現,利用網際網路的功能來發聲,因為網路本身就具有〝分享〞的特質,因此YouTube為人人所使用,每個人都想分享自己的東西,透過網路可以行銷自己,高至豪先生就是利用網路,來行銷自己,將自己的夢想透過網路散播出去,也是把自己的創意結合網路發展的淋漓盡致,網路空間也提供了交流的功能,連結了需求者和供應者,提升自己的曝光度,對方自然會找上門,倘若有很好的創意,卻沒有良好的行銷方式,這些創意也就無法讓他人所知了。


        這次演講提醒了我,每當一段時間就該靜下來重新思考自己,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想像未來怎麼走,怎麼做才不會留下遺憾,並且有勇氣去實現夢想。還要培養自己思考未來的想像力,想像世界會往什麼方向走,未來還有什麼可以改進的,並且一步一步去實現它,這就是機會,也是身處資訊快速流通的人們所應具備的能力。

2008年10月28日 星期二

高至豪先生演講 / D9710202

本週演講者高至豪先生,所帶來的講題為「無限可能的想像-pianoboy的創作世界」。高至豪先生甫畢業於台大物理所,是一位年輕的六年級尾班族群。此次他以無名小站音樂創作人、華研唱片簽約製作人的身分,加上年輕、充滿熱情與企圖心的想法、做法,演講中肯的態度,與在座年齡相若的同學們彼此經驗分享。

年輕的高至豪,在演講中不斷強調「自我行銷」的重要性,或許是與其親身經驗有感而發之故。他強調一個人、或一件事情的成功,不可或缺之因有:才能、機運、媒體。整體演講內容,演講者尤其在「找平台」-即「媒體」這一環節上多所著墨。他最初發表在
台大批踢踢實業坊文字區,造成網友些許討論之後,將自創音樂放入Share區,一方面亦思索發表途徑,並積極參與網路競賽活動,直到最後自己架設網誌、將自創音樂放入無名小站。他回顧自創音樂作品,經網路傳佈之後,個人網誌激增至三千七百多人(之前每天瀏覽人次約十幾人)個人部落格成立至今三~四年,已累積至十五萬人次。是以他認為找平台的重要性,並認為作者以網路做為發表管道,須了解背後動機:「網路最大的力量是分享」。這也催生了「台大Fun Learn 網」的構想,劍及履及的他,目前已在經營、管理此網。

創作者善用網路力量部分,他舉例自己第三次線上競稿經驗,投稿至華研唱片比賽,雖然沒有入圍前十名,但仍認為值得。事後他仍想與網友分享作品,當下心念一動,將作品放至華研唱片留言板內,經網友點擊成社群力量,最後戲劇性的得到華研唱片的簽約,參與「捕夢人」音樂製作。網路傳媒滲透力部份,他則舉例好友-女王,印證網路確可作為創作者帶來無限可能的創作世界,在今日,投身網路這種虛體場域中,將更能發揮難以想像的力道與迴響、並強調網路提供給每個人的「世界機會(曝光率)」-必須自己動腦自己找!

「玩網路 搞創意 找出路 謀商機」這四個主要內容部份,在演講者詼諧的論調中交織而生。「玩網路」部份前已詳述,「搞創意」部份,他認為各類領域皆有達人。如:文字達人、或圖像達人。有些人擅長文字,其創作出來的文字能引領風潮;有者擅長圖像,如網路MSN ICON的彎彎。他更詼諧談到女生駕馭男生的能力,都表述了每個人獨到的sense,而這些善於用不同思維解決途徑的能力,不啻為創作的能力。以自身為例,他則自我定義:「我是從音樂開始創作的…從小至今一直挖掘自己的想法,思考究竟要做什麼…音樂一直都是自己想做的事情。鋼琴是自己喜歡的…大學念農工系、研究所念物理。唸物理、玩音樂都是興趣。」所以他會在研究所報到的同一天,做出早上辦註冊晚上辦休學、讓自己放空一年的決定。「找出路」部份前已詳述,他認為網路是現代絕佳的宣傳平台;最後「謀商機」部份,他認為找到一份符合自己興趣、未來發展趨勢、以及自己願意去做的工作確實不易,他以興趣與工作結合為目標,並舉例自己在玩音樂放空的一年裡,歷經環島、創作,網路成名作-無名小站創作的五首曲子皆在此時得以完成。另一方面此時閱讀中所建立的世界觀,如:產業趨勢、財富趨勢,並推薦《富爸爸,窮爸爸》、《世界是平的》二本書。這些經驗使他更深切體認「財務自由」的重要性,如果能在年輕時建立自己財務系統,以後則可支持自己做任何事。所以有了後來屬於他的藍海-台大Fun Learn 網。誠如他所引述的,華倫‧巴菲特:「人生的路,找你自己最有興趣的事情就對了。」

高至豪先生演講 / M9710110

高至豪先生剛從台大物理研究所畢業,是個和大家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他以自身的觀點敘述退伍後至今所經歷的一些生活,分享他在網路世界中找尋機會與靈感的經驗。他熱愛音樂創作,雖然學鋼琴的時間並不算長,卻對自己喜好的音樂風格自有見解。高至豪先生認為創作可發揮在許多層面,舉凡文字創作、音樂、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等,且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創造能力。


高至豪先生考上研究所後決定先休學一年,利用這一年放空自己去尋求內心最渴望的事情,他帶著吉他去環島、專心玩音樂、打工賺取自己的生活費、思考未來,這些是放空的過程中所完成的階段性任務。他鼓勵大家可以試著進行「有所謂的放空」,排除外界雜音並傾聽自我內心的想法,這或許是一種心靈的成長。


他發現網路社群的擴散效果比土法煉鋼的自我推銷更具有影響力,於是將創作的音樂上載到網路虛擬空間裡,讓更多人可以輕易的經由網路這個平台認識他的音樂。他說,每個人應該多利用一些平台發表自己的創作,這些平台上有太多機會可以讓別人找到自己,也可讓自己去影響更多的人,網路即是最好的例子。高至豪先生從網路經驗得到靈感,他總是從一件平凡事物探討未來可能發展的空間或方向,最近成功的案例是台大fun learn網站。他認為人們應該要培養「財務自由」的觀念,發揮創造力讓某個系統幫助自己賺錢,財富始能持續而不間斷。


蘇格拉底:「當一個人不知該做什麼事情時,應該先遵守法律和傳統。」


這句話是無庸置疑的,相對的,當自己內心已經有明確的方向或目標時,大膽而果決的執行才是讓自己不會遺憾的方式,即使失敗,我想亦是一種寶貴的人生經驗。

2008年10月24日 星期五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201 / M9710202 / M9710203 / M9710204 / M9710205 / M9710206 / M9710207 / M9710208 / M9710116

我一直在想要和你們聊什麼,因為有些不同的議題、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人談會產生無限的題目和切入點,對我來說有很多部分可以談,重點是同學們想要知道什麼?什麼對你們是有幫助的?關於媒體、電影、也許是海角七號!

1‧因為您拍過許多紀錄片,所以想請問您是如何想出主題的呢?
2‧想要了解您為什麼會選擇拍紀錄片而不是拍劇情片呢?
3‧不論是從事藝術或媒體工作,台灣往往有一個現象就是常讓人覺得深度不夠,不曉得導演對 這部分有什麼見解?

4‧想請問導演,我覺得海角七號並不好看但為什麼會紅呢?

‧談一談海角七號的爆紅
海 角七號的爆紅其實我們所有人都嚇壞了,因為我是今年台北電影節的評審,所以我很早就看過,大家在討論的時候其實是很兩極化的,海角七號這部電影它是台灣很 久沒有出現過的形式,這樣商業操作的形式其實是台灣很久沒有導演往這個方面去下工夫的,大家一直往影展的方向下工夫,因為沒有人敢去賭票房。

商 業電影有它的操作模式,比較不像作者論的電影它是一個取決於作者個人的意志主控,商業電影是有一些原則和法則的。現在台灣已經太久沒有人玩這樣的東西,所 以電影剛出來的時候就讓大家眼睛一亮;從導演的部分來看,在台灣電影的環境下其實玩這種商業的東西是有一些困難的,所以導演在這部分努力了不少東西,商業 電影本來就容易叫座但不一定叫好,但是如果你問為什麼票房會這麼好?導演和大家也都跌破眼鏡。
現在必須去思考台灣現在需要什麼?台灣人怎麼了?如 果把海角七號放到一個太平盛事相信它的票房不會那麼漂亮,可是為什麼台灣在這個當下大家會想去看?因為台灣現在很苦悶,每天打開電視、報紙都是政治謾罵、 負面的新聞、經濟泡沫化,此時大家頓時失去信心、希望,忽然之間大家找不到正向的東西可以報導,加上現在正值暑假尾好萊塢大片都下片,這時候不看海角七號 也很難找出適合的電影看。

所以不要小看電影,電影為什麼能讓那麼多人瘋狂除了他是無中生有,還有一部分是電影和我們的生活、歷史文化、思想、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是息息相關的,所以很多人可以從電影中得到發洩、昇華,這就是電影迷人的地方而不單單只是娛樂而已。

‧關於台灣的藝術或媒體工作變的淺薄
南 韓近幾年大力推動國內電影,他們電影發展快速同時也帶動了電視工業的崛起,早期台灣看日劇、港劇但是近年來韓劇卻越來越受歡迎。2002年我去釜山影展時 他們記者問我:「為什麼我們國家的電影票房很好,但是就是沒有大師,可是聽說你們台灣的電影票房很差卻有很多大師呢?」當然這個問題背後牽扯很多文化背 景,所以當時我只能笑一笑。

就我對於台灣文化的觀察,你們說台灣的藝術或媒體工作變的很淺薄,它是很矛盾很衝突的,照理說台灣的文化創作、 創意產業應該是很厚實的,為什麼呢?當我們翻開台灣的近代歷史不論是殖民、國民政府來台、戒嚴時期、鄉土文學運動、民歌運動興起再到解嚴、很多民主政治近 代化的過程,台灣發生過太多事情,哪一個國家在這麼小的土地上有那麼高的人口密度,這裡面又存在各種問題呢?如果我們是文化觀察者或媒體觀察者會覺得這是 多麼有趣的土地,可是我們一直很困惑,好像台灣的電影一直沒辦法直接反映出這塊土地上的衝突,敢直接去衝撞的電影了了幾部,比方說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 市」、萬仁導演的「超級大國民」、老兵的題材我也拍了一些,關於白色恐怖的「血染的青春」,但是拍完這些電影接下來大家又不知道該怎麼辦了,但是我必須講 現在台灣累積來自土地的力量是多而豐富的,可是我覺得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歷史缺乏信心和認同感,再加上政治過度的操弄,這些讓我們不敢大聲的說我愛台灣、我 是台灣人,也沒有幾個人可以紥實的說出台灣是什麼?台灣的歷史文化是什麼?

台灣紀錄片不像國外紀錄片發展的歷史長久,有一套制定的美 學;我們之前有紀錄片可是不夠多元甚至操控在官方的手上,當時沒有人敢拿攝影機拍片紀錄,所以產生古板無趣的印象。經過長期的政治壓制,解放後在七零、八 零年代台灣不管文學、電影、音樂都變的很豐沛,因為壓抑過頭後反彈出來的東西是很美的,可是這樣的火花並沒有維持很久。台灣經濟起飛大家對物質、西方文明 追求過頭,那時我們並沒有很深刻的回頭,看看我們踩的土地是怎麼一回事,所以讓這個部分空掉。加上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沒有花時間閱讀,我覺得人文素養並不是 短時間就會形成的而必須要紮實的學習和投入,現在都被網路電視取代,那人們還會花時間去找尋自己的文化,自己的根本嗎?雖然我們現在變得自由、富有但是內 心文學素養卻很空虛,這也完全反映在創作上和文字能力的低落。

現在數位攝影機容易得到,但創意部分卻沒有加分、作品沒有變更好,因為不如之 前學生有紮實的底子,認真閱讀和學習;數位的方便卻導致大家不去思考鏡頭內更深層的涵義,美學基礎變的不堪一擊但是作品產量卻非常多,這是我感受很深的部 分不論是從文字上面或是影像上面。回過頭來說我覺得文化上淺薄的問題是很兩極化的,如果有些人意識到了,他去善用、觀察、吸收台灣土地的文化,他的作品一 定不會貧乏,因為台灣土地上的文化太豐富了。

‧選擇走紀錄片的方向
對 於選擇紀錄片的部分我和同學分享自己的經歷,大學時代讀經濟系並不是我真正喜歡的,所以在通識課中我選了許多有關人文歷史的課,大量的閱讀文學作品、看電 影、參加社團,雖然沒有讀到自己想讀的科系但我並沒有浪費我的時間!對我來說把感動和很多人分享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我喜歡歷史是因為我覺得人會不斷重複 很多的錯誤以及人性的東西是我很喜歡的,大學四年級時接觸到攝影機發現除了用文字外,用攝影機也可以創造出不同的作品感動別人。文字和影像表現形式不同但 同樣可以創造感動而不應該被設限。
電影可以同時融合文字編劇、攝影、表演藝術、美術、音樂、服裝等很多元、豐富所以很吸引我,一開始我沒有很多時 間、金錢把感動拍成劇情片,所以我只能用最直接的方式把感動紀錄下來,影像創作中我覺得紀錄片是最樸素卻力量大的創作形式,所以我不覺得我特別選擇了紀錄 片而是當時剛好有這個機緣。

‧找到一個好主題
因 為新聞工作的關係接觸到身心障礙的朋友,我想創作應該從讓自己感動的地方開始所以我選擇了這個題材。影像給人最直接感官上的刺激,但是文字給人無限的想像 空間,紀錄片也是如此,紀錄片其實是有觀點的呈現,它是把素材透過創作者做有創意的影音再現。所以當我們在看不同的東西時應該把心開放,不論看紀錄片或劇 情片時應該抱著更寬的心情去看,不要用原本「你」的角度去看這樣的態度是不對的。對於紀錄片的拍攝,我們應當是抱著一種去學習、去了解的心態,去接觸一個 讓你感動的故事或人物,就算沒有拍成影片沒有寫成文字,但這些許多的片段卻是讓自己的生命更加豐富的體驗,而創作其實就是從讓自己感動開始。關於海角七 號,其實是導演的賭氣之作,又或者該說是與現實的妥協,大家都認為他(魏德聖)的片不能賺錢,沒有人願意投資他的『賽德克巴萊』,於是為了向人證明我可以 拍,我拍的片也能賺錢,於是有了海角七號,是一種對市場的試探及讓步。

紀錄片是為非主流文化所關切的議題所發聲的一個管道。也因為如此,當再拍攝紀錄片的時候,通常會得到比預期之外更多的內容;因為你深入了議題,所以你會看到更多的議題。而議題並非只是關注於弱勢或悲苦,而是問題、是人。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302

感謝蕭菊貞小姐這場令人感動&反思內心的演講

蕭導演講了很多一針見血的話

找工作的例子她說:「不是工作難找,而是你不夠厲害」

口足畫家謝坤山:『你擁有太多了!就是擁有太多,才會害怕會失去掉什麼或是想要再得到什麼;而我擁有的很少!我只需要看看我還擁有什麼,所以我很快樂。』

這幾句都在內心的回音旋轉著

蕭導演拍紀錄片的認真以及行事風格讓我覺得充滿魅力

這就是nike廣告所說的"女力"吧!

生命中有太多細微的小事物
可以讓我們去發現及提醒

為什麼海角七號會紅?
應是把我們平常最自然且都忽略的事情用放大鏡去檢視!

而且我覺得導演的內心可以真實的反映在影片中
還記得海角七號還正要上映的時候

魏德聖導演帶了一些演員去上大學生了沒

講了一番話
讓我還蠻感動的

他說他有想過~他的小孩剛出生那一天

他要到醫院門口揀一顆→石頭

陶子與大學生們都很納悶

去檢一顆石頭幹嘛?~"~

他回答到~

石頭是可以永久保存的東西

以後小孩子長大後
可以告訴他的小孩說

這是爸爸在你出生那天
在醫院門口揀的一顆石頭

不知道為什麼我很感動
因為這番話讓我想看他的片

許多導演的思維,真的很特別,所以才能發現別人看不見的感動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201

影像 + 文字 =

影像記錄什麼?記錄所看的。文字記錄什麼?紀錄所聽的。當然,我們會講看和聽都不是太大難事,只是如何將所看和所聽的,有意圖的利用媒材轉換傳達給大眾才是最重要的。但經過導演們有方法的詮釋後,我們真能如同預測了解其中所說的嗎?

蕭菊貞導演提到,拍片挑戰的地方並不在於技術面和財務面,那些東西只要有心就可以克服,只是「內容」就是可遇不可求了,什麼是好的「內容」,而這些「內容」導演們真的企求身為觀眾的我們真心了解嗎?其實,導演們想要的只是自己可以發揮、觀眾們也可以體諒的題材,因為創作是開放性的,裡頭的素材進到每個人的黑箱中都有不同的結果,最理想的就是觀眾們可以從創作中得到感動、得到歸屬、得到啟發等等的次化反應,並不一定要真正去了解創作中的艱澀符碼和語彙。有名作家兼畫家高行健先生曾說過:「創作要先求感動,再求精神。」也就是說,有再多的運鏡探討也可能敵不過一抹扣人心弦的畫面,這的確正中下懷的重擊台灣拍片環境,很多導演大多把有「內容」等同於有深度的、厚重的、救贖性的等等解釋。卻忘了現今的觀眾受到資本環境的影響,已經遺忘了沉澱的美感,一旦將精神放於太高的位置,感動就很難讓人感同身受了,而且現今大家追求的是一種快速的普世的主流價值,於是台灣電影的表達手法就以莫須有罪名被觀眾們打入枯燥無聊的牢獄中。

而最近在台灣最受討論的電影「海角七號」卻好像無意間的扳弄牢獄大門,但它是將門打開或是鎖得更緊?打開是釋放出商機無限?鎖起來是禁棝自由意志?我們無從得知,至少我們又再一次的將眼光錯落於此,而未來的操弄方向會是朝向商業化或是謹守自我慰藉的創作手法,我想都不是絕對,只要「內容」說的漂亮、說的生動,裡面要蘊含多麼多元的元素都是可以平衡的。


僵硬的神化道路

我們非常清楚現在社會的潮流,一旦有人在一夕間爆紅了,尤其是那種在國外拖金拿銀的那派人,我們就會毫無意識的向前膜拜,不管他的理念他的作為之前我們是多麼的不屑一顧,這種消費虛無消費名氣的行為,在台灣似乎是司空見慣,就拿之前來台演講的安藤忠雄來說,到底有多少人了解他建築思考的真諦,是喜歡他的虛實轉化還是喜歡他的結構設計?往往還搞不清楚喜歡什麼的時候就假裝喜歡,演講一開始的安藤安藤歡呼,像是備受控制的螞蟻,這個例子真切的道出了台灣社會的盲從和缺乏安全感。

有鑑於此,台灣從事創作的人都深知市場受宥於名氣,於是做出可以拿國際獎項的作品才是壓住人聲紛擾的鎮石,所以他們才會致力於探討深沉的議題發掘自我特色的敘述,總總的這些的確讓他們獲得了國際影展的認同,就以九零年代來說,國片就代表台灣拿了兩百零五座國際性大獎。但是有了這麼多的大師,台灣人也不見得更愛看國片,這其中到底發生了什麼斷軌的情形,是人民急需救世主於是有了超人角色,還是有了超人角色人民才把它的行為歸類為先知,無論如何,大師的論調再完美也沒有用,要是人民無法接收,那也是徒勞無功。就像吳念真先生所說:「通俗也是一種功力,如何溝通無礙是一種條件。」這句話往回勾勒出目前創作人真正的矛盾點,為美而美是不是也成了一種時代病?是不是該像蕭菊貞導演所說的,回歸本質才是重要的。


看不見的主體座標

什麼代表台灣?台灣代表什麼?這是解嚴以來台灣不停的朔源的問題。排除肥大飽滿的意識形態後,剩下的是支支吾吾的在地文化以及疲軟無力的藝文美學,這不是因為我們不夠好,而是我們不夠有自信。舉個例子來說好了,客家花布在以前我們把它定位為老一輩的花色,是過時的、上不了檯面的,因為我們有了先入為主的概念,因此我們視它為非主流,但這並不代表它不存在,只是我們刻意選擇遺棄它。但是在近幾年藝術家林明弘無意間將客家花布視為創作題材,引起國際間的迴響,並和國際精品品牌LV合作展演,這無疑是打破我們自我懷疑的觀點。

而紀錄片正好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出口,雖然它不是完全真實,但至少它接近真實,藉由這些我們所謂邊緣的題材可以了解到台灣在哪裡,探測它是否還在運作?並不是說從別的管道就很難看見台灣,只是它們又更加修飾了,修飾得和主流價值觀一致了,何謂主流?不外乎就是快樂的、幸福的、萬能的,當然這些都是我們所想追求的,只是那就是真正的和平嗎?還是真正的面目被我們巧妙的隱藏起來了,發現問題癥結其實才能真正無懼,認真的看完一部紀錄片也可以說是一種自我療癒,而破除政客給我們的夢幻泡沫,以及忘卻環境所給的自卑情懷,才能真正找到我們的主體性。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206

在簫導演做這場精彩的分享之前, 我且先稱之為“美麗的插曲“ , 在導演因故延遲一點的時間有幸看到老師跟我們分享的舞台劇“人間條件1"的精彩片段, 除了今天的主題紀錄片外,舞台劇就是我平常最喜歡欣賞的活動, 那種可以很近距離的、即時即刻相互感應的、令人無法預期的肢體展演,配合燈光、劇場以及令人專業推崇的演員們的結合, 使每每走入劇場欣賞的我都不層失望過,"人間條件1"就是我最期待的一部舞台劇,可惜當我要搶買今年在城市舞台的票時早已全盤售馨!一方面惋惜一方面也替這些辛苦支撐的劇團高興, 真的唯有大家走入劇場支持,  我們才能繼續欣賞到這麼棒品質的演出,話說回來,所以當老師要播放“人間條件“的精彩片段時, 真的是超級開心的!希望下次能親臨欣賞。

簫導在分享一開始即倒過來反問聽眾, 這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點, 從來沒有參與過如此獨特思考的演講者, 始我一開始就對菊貞導演產生很大的興趣, 大家常說學設計的人思考邏輯都不喜歡按牌理出牌, 在菊貞導演身上我強烈感受到她之前拍那些紀錄片時的文青狂熱 , 雖然感覺導演現在舉止很氣質條理有舉(可能跟在大愛臺工作感染有關),但當她一說到紀錄片的那份熱誠與氣勢態度的力道, 彷若都可以及時感應到當時在場參與拍片的那份氛圍。

從提問當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導演選擇紀錄片也就是電影的媒介其實也是一個因緣際會, 導演本身也是非科班出身, 後來選擇拍電影竟然只是因為電影市集和所有美學的大成 !可以用配樂來傳達想要渲染的力量, 也可以用服裝造形來解釋要傳達的故事與情境, 佐以道具,美術設計, 比起單純的文字而言我個人也是更認同視覺所帶給人們的衝擊與影響力!另外話題也飄到“海角七號“身上, 就我自己本身而言, 就是受到大家都在討論的環境下也找了媽媽跟我弟以起去欣賞 , 也許是被渲染了太多還是大家不停的討論劇情所影響, 倒致我在欣賞電影的時候本身就無法很客觀的融入劇情, 反而導致變得有一點掃興, 過於期待就會變成過於失望 , 不知道其他人的感受是甚麼, 又回到正題導演提到其實台灣的呈現應該是非長豐富的面向才對, 反而現在這一代的我們變得比較沒有內容, 非常空虛也沒有什麼文字素養, 我自己也非常認同這點, 台灣明明自身有非常令人精艷的文化與環境景觀, 可是莫名的台灣人還是呈現自卑的負面思考, 總認為我們自己不如別人, 就像導演所題的, 現在的我們這一群年青人幾乎都被科技數位媒體控制感染, 可能一個禮拜看不到一本書可是卻不能一天沒有碰觸電腦網路, 我們不能否認數位話帶來的便利與影響力 , 但是反身思考, 書籍文獻所蘊藏的智慧經典也是我們不能忽視非常珍貴的寶藏, 大家變得越來越口語話, 凡是要求精簡大意, 確乎略語言文字所傳達的真正意含與力量, 所以這真的事值得我們深思的議題。

最後菊貞導演舉了一個她拍的紀錄片“謝崑山的故事“為例做結, 這真的讓我反省了許久, [我們擁有的太多, 都只會在乎自己失去了甚麼, 但是謝崑山認為自己擁有的很少, 所以總是很正向的思考自己自己還有甚麼, 並且懂得珍惜所以比我們快樂!]我們真的被物質社會給影響太深了, 就像是變的社會化一般, 也許能夠少一點比較與計較真的能夠更開心的生活!

我本來以為導演會播放一些她曾經拍過的紀錄片, 可能是比較具有時代性義意還是代表性的作品給我們欣賞, 可惜後病媒有, 因為老實說這些紀錄片平常要借閱還是觀賞並不是那麼容易與即刻, 所以原本以為可以一起觀賞然後討論, 這是我覺得比較遺憾的地方, 希望之後還有機會能看到簫導演的作品 ,感恩。

蕭菊貞小姐演講 / D9710201

老實說,在此之前我並不知道蕭菊貞導演是一位如此出名的導演,是在聽到幾部導演的片名後才知道原來這些作品都是出自蕭導之手,沒有機會看過蕭導完整的作品(老實說,也不知道要從哪裡看到紀錄片,戲院? DVD?),不過卻知道某些記錄片是十分感動人心的故事、人生刻畫,如《紅葉傳奇》、《銀簪子》等;回想起來,第一次很認真觀賞/閱讀紀錄片是在研究所時,幫一位電影系的朋友設計電影海報,故事是紀錄生命將走到盡頭的愛滋病人及獨居老人的The Ordinary Day,雖然不是最熟稔的技術,但卻是令人深思的故事,就像蕭導再演說中一直提到的『感動』。

蕭菊貞導演的演講用一種特別的方式開場,先由同學們發問,再開始蕭菊貞導演的演說(或者是一種解答困惑);就如上所提及,我對記錄片及蕭導演的認識雖不多,但十分好奇再蕭導演的作品中怎能一直保有感動人氛圍,於是我提出了一個我自己多年來的疑問,是我從事設計創作及設計工作以來一直想要加強、進步的部份,也是最近一直被公司的設計師追問的問題---深度,為什麼很多台灣的作品的技巧技術很高超,但卻缺乏深度。蕭導反問的第一個問題就切中核心,『…
多久看過一本書?反過來問好了,你們一個月可以看一本書嗎?』這樣的問題時常聽到,但卻不很理解閱讀如何能增加作品深度,而當蕭導繼續說著台灣這片土地的豐富、衝突、人情味、弱勢…等等,我開始思考著,閱讀能夠帶給我們的感動與感受,從字裡行間去想像、體驗著不是屬於自己的經歷與人生故事,隨著字字句句,跟著作者的思緒、鋪陳進入不一樣的創作世界,這也是我在演講隔天立即迫不及待跟設計師分享的心得,這樣領悟與分享,也是一種過癮,不過這個過癮要得到真正的結果,還得要長期閱讀及領會的累積,才能慢慢開花結果。

”感動”和“過癮”是蕭導在演講過程中提及到最多次的字句。因為自己的感動,將它轉化成一種創作,一種表達,將這一份人們最深層且最獨特的感動表達出來,將感動及過癮分享給其他人、其他群眾,這不也是身為一個文化人、創作者最歡喜的成就。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207

「你擁有太多了,所以你都去看你失去了什麼東西、你還想要什麼東西;因為我有的很少,我以我都去看我還有什麼,所以我比你快樂」

----------------------------------------------------------------------------------------------------

的確,人的一生中會經歷許多大大小小不同的煩惱,但仔細去想想,其實大部分都是庸人自擾。現在社會的人們有著過多的慾望、過度的追求,而導致不懂得去珍惜所擁有的;也不懂得去增進自己所缺少的,整天只妄想如何一步登天。如同導演所提到的:「...現在太方便、太便宜了,導致不夠珍惜,也不去思考......美學的基礎變得不堪一擊;作品產量變很多該紮實好好打基礎的東西變得很薄...」「...雖然我們變得更自由、更富裕,可是相對的在心靈層面我們變得更空虛了,而這樣的東西完全反映在創作...」社會的進步、工具的發達,有時帶來的不是更有內容的表達、更有意義的紀錄;相反的,因為工具的方便、資料交流的快速,導致許多的訊息、想法在未經深思的情況下就被傳送、複製,傳遞的過程中又被剪輯節錄或不當的放置,進而產生更多的誤解。導演轉述謝坤山先生的那句話,頓時讓我有很大的感觸,雖然這是長久以來人們都會有的毛病,但在快速進步的社會助長下,人們似乎逐漸忘記去珍惜,總是想要更多,得到後又肆意的揮霍,卻又不斷在抱怨。

蕭菊貞小姐演講 / D9710101

  蕭導演在演講中提到:「對我來講,我比較把我自己的創作當成是一種生命。對這樣的創作若你有你的熱情、你有一個很深的動力時,當你遇到一些挫折跟考驗的時候你才走得過。…(略)…這些導演為什麼願意去抵押房子、去背了幾千萬的債-當然不只他,還有好多的創作者都是這個樣子。我覺得,如果他背後若沒有那個熱情跟動力是支撐不了的!我有好多一開始就不敢吃苦不敢下賭注的這些朋友在開始時就會選擇會賺錢的工作-像廣告工作,他們這些想說賺夠了錢再回頭的人其實從來沒回頭過。一開始就篤定要過這種悲慘人生的人-最後拍成片子的都是這類的人!」

  很奇妙的,蕭導演的這一段話讓我連想到10多年前看過的小說“慈悲的滋味”(黃凡,1984)裡,其中一篇“娛樂界的損失”(雖然有點不倫不類,但是,腦裡就是冒出了這個故事):故事的主角姬國瑞原本是一個困頓的小歌手,後來,他被唱片公司發掘出片,並以一連串能夠反應當下社會情境的叛逆歌曲而暴紅。但是,好景不常,當公司與他簽了五年約,而姬國瑞手頭闊綽且生活靡爛之後,過了一段時間不但寫不出歌,而且還開始惹事生非了。於是,唱片公司的高層為此大傷腦筋而私下召開了一個來討論“要如何突破這種困境”的會議。在這場會議中,唱片公司的經理“馬上秦”提到:
『「……於是問題就產生了,大家需要他的歌而他不想寫。為什麼不想寫?是不是有更好的打算?不是的,我認為他只是寫不出來。為什麼寫不出來?原因很複雜,不過,根據我觀察的結果,姬國瑞這個人必須受到壓迫和刺激才會有創作的靈感。」…(略)…「基本上,我不認為他是個天才,但我相信他的感覺比常人敏銳得多…(略)…。所以,一等到他的生活和地位有了明顯的改善,女人和金錢垂手可得──。」說到這裡,馬上秦攤開雙掌,作了個無可奈何的手勢。』
然後,正當所有的與會人員一籌莫展之際,馬上秦經理靈光乍現:
『「我突然想到何不送他去泰北?」…(略)…「他是獨自去感覺、思考、創作、寫幾首歌,這個構想怎麼樣?」…(略)…「好主意!」財務經理擊掌道,「不過,聽說那個地方不安寧,萬一發生意外怎麼辦?」「公司給他投保,要是真有意外……,」馬上秦環視所有人一眼,這一眼包含了複雜的意義,「大家的問題不就解決了嘛。」』(頁150-153)

  在這裡首先要聲明的是:我前述的聯想,絕對沒有任何懷疑蕭導演的或任何一位創作者的努力,以及他們對社會、對人性的大愛之心,他們是讓我尊敬的一群人!這群創作者願意忍受著“沒有商業價值”的世俗眼光來創作出許多內容深刻、但是相對較少被閱聽的作品,並且讓我這樣的凡夫俗子能在平常汲汲營營的麻木之外還能偶爾出現一些些會因某事而動容的時刻
,謝謝你們!

  不過,對照本文第一段中所提及蕭導演另一外一些朋友再也沒有回頭進行非商業創作的例子,我想,當衣食無虞時,應該是真的比較不容易對人生有更多的思考或體會吧。所以,也許只有在自己也很困苦,且能夠深入的去接觸這些素材時,心思才會最纖細、最敏感,才可能會有讓人感動的創作。若以劇情片來旁舉一個例子的話,當年能創作出活著菊豆秋菊打官司的那一位某大導演如今作品中的人文思維安在?我在英雄裡看到的是壓制與為當權者的辯護、我在2008奧運表演式裡看到的是冰冷的科技與幾萬個沒有表情的機器人!

  另外,我聯想到的是:其實,在台灣這種多元而又背負著許多複雜歷史的土地上,若要找個人文或社會的主題來進行創作時,題材絕對不缺貨!但是,要如何把這些個人的感受與反思透過聲音與影像來撼動人心就絕對不是單憑當下的感動與熱情就可以達成的-大部份的讀者應該都會同意這是一種專業。就如同蕭導演在演講中所提及的,現在缺乏的並不是產出,而是在產生影像的成本比以往更低廉(如DV、手機等可以用以攝影的工具)的情形下所形成的影像浮濫-口袋裡掏出來就可以來上這麼一段,然後上傳到無名或YouTube就可以等著被點閱。但是,如果沒有經過相當的訓練與充份專業能力,再加上深度的人文素養,那麼,在亂槍打鳥之下突然中槍暴紅之後,大概也就無以為繼了!

  總結來說,我認為:敏感的心思+豐富的人文素養+高度的專業能力才能產出令人感動的創作!


2008年10月23日 星期四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303

記錄眼睛所看到的感動

這次邀請到蕭菊貞導演來為我們分享他的經驗。記錄片在我的眼中,以往就是一個「悶」字,沒有精彩可期的懸疑劇情,也沒有炫麗的爆破和特效,是什麼原因讓記錄片得以生存在這個以娛欒為主的電影產業中呢?「真實」是今天的答案,記錄片中所呈現的是其它劇情片之中沒有的真實。它具有歷史存在的痕跡,它寫出這個歷史洪流中的真人真事。

很多人問到導演為什麼能夠找到這麼好的題材?為什麼記錄片總是以弱勢團體為題材?其實記錄片的本身就是在幫弱勢團體發聲,因為主流的商業片不理他們。我們在欣賞這些作品的同時,常常問為什麼總是以悲苦的故事來賺人血淚,但我們更應該多想想這些悲苦生命背後的意義。導演本身並沒有刻意去尋找這些東西,而是這些東西平常其實就在身邊,導演被他們感動,進而把這些東西記錄下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題到口足畫家-謝坤山先生,他總是保持著愉快的心情面對他的人生,他講了一句話讓我很震憾-「你擁有太多,所以想自己失去了什麼;我擁有太少,所以想自己還有什麼。」回想我自己是否常常因為一點挫敗或損失就感到心情不悅,但像這些其實真正少了很多東西的人反而常常因為想到自己還有什麼而感到滿足。

其實「真實」的背後往往都不是美好的結局,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每一個新時代的背後都是用多少鮮血所換來的。在現在的社會中也是一樣的,老師也分享了一句發人省思的話:「結婚後掛在牆上的婚紗照永遠都那麼美,但你的婚姻是否就像那張照片一樣光鮮亮麗嗎?」其實我們都受到快樂結局的童話故事影響太深,故事的結局不是公主與王子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而是在那之後的樣子。

這次的演講讓我得再最多的是讓我重新認識記錄片,不能只看表面,要把自己的心放開,將會看到影片中真正要講的感動。記錄片並片客觀,它本身就是一種觀點,透過導演的眼睛和想法來陳述歷史,所以也不會是真實的全貌。導演也強調,不要以為一部片或一本書就能完整記錄一件歷史。也因為這樣,它也出現了無限的可能,因為在你我的眼中所看到的同一件事不可能是一樣的。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101 / M9710105 / M9710107 / M9710109 / M9710113 / M9710210 / M9710303 / M9710304 / M9710305

演講一開始,非常熱情的蕭菊珍導演,希望以同學發問來作為演講的開頭,她認為演講有很多不同的方向、不同的題目都可以談,重點是什麼能夠幫助同學、同學想要知道什麼,而關於任何的一切,同學都可以自由的發問。
問題一:導演拍過許許多多的紀錄片,請問是如何想出主題的呢?
問題二:為什麼選擇的是拍紀錄片?
問題三:請問導演對台灣的作品總讓人覺得深度不夠,這個部份有什麼看法?
問題四:請問海角七號並不好看,但為什麼會大紅呢?

蕭菊貞導演以同學的問題為中心,開始了這場演講,一開始她談到了對海角七 號的看法:


海角七號的爆紅的其實分為好幾個部份,身為台北電影節評審的她,提到台灣的商業電影其實是有法則的,就像好萊屋的電影一樣,都是有一套規則在,商業電影的特質就是叫座但是不一定會叫好,但是台灣已經沒有導演往這個方面去走了,大部分都是以影展的方向努力,海角七號的導演就是因為想拍一部紀錄片,可是卻沒人贊助,他賭氣便拍了一部結合許多商業元素的電影,他認為這就是大家需要的,最後卻莫名奇妙的爆紅,把大家都嚇了一跳。


海角七號其實是非常兩極化評論,因為海角七號的轟動不是代表台灣電影要起飛,是台灣人的生活環境造成的,現在的電子媒體報導的幾乎都是負面的,天天都是政治的鬥爭或是社會案件,沒有一個積極正面的希望存在,而海角七號又剛好在開學前上檔,剛好沒有好萊塢這個競爭的對手,反之,如果現在是太平盛世,海角七號的票房可能就沒有那麼漂亮了。


不要小看電影,電影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的,題材就是來自我們的生活,就算是無中生有,很多人能夠從裡面得到一種情緒的抒發,甚至是寄情作用,所以電影不單單只是我們的娛樂,很多人為電影而瘋狂、熱情的投入。

蕭菊貞導演參加了2002位於南韓的釜山影展,南韓當地的記者問蕭導演:「為什麼我們國家的電影非常的賣座,卻沒有出大師,但是台灣的票房差可是卻有大師呢?」蕭菊貞導演以這件事情為例告訴了我們有關台灣的文化以及電影淺薄的關係:


台灣的文化是一直是非常多元的,從以前的日本人、荷蘭人、還有發生那麼多的歷史事件,在這麼高密度人口的台灣,文化應該是非常厚實的,但是因為政治的關係,說到有關於台灣文化的這個部份卻是模糊不清的,對於我們是不是台灣人的這個部份也是一樣的因為政治而模糊了,明明是身在這麼有趣的土地,但是台灣的電影一直沒有辦法呈現很本土、很真實的文化,就算是拍了有關於白色恐怖的「血染的青春」、侯孝賢導演的「悲情城市」等等的衝擊性的電影,最後大家也是這樣,說不出台灣的文化是什麼,加上台灣的經歷過戒嚴的時期,那個時候沒有人敢把真實的台灣故事紀錄出來,記錄片甚至是在官方的手裡,沒有自己的空間,在戒嚴開放後雖然有過文學、電影都非常開放的時期,但是經濟好轉後,人們開始追求西方的物質文化,忽略了身邊的一切,才會造成這一段的空窗期。


而現在的年輕人,吸收了太多外來的文化,雖然我們思想的自由,可是比起戒嚴之後那個反彈解放的豐富,卻是非常的空虛,不但如此,因為網際網路的發達,現在發任何文章都不必負責任,沒有很豐富的文字素養可是卻也能紅,年輕人的文字能力低落,學習的態度也不謙卑,都反映在我們的社會文化上面了。


比起以前,現在的數位攝影機變的容易得到,但是評審共同認為,創意卻沒有變的更好,因為科技發達,作品的數量變的很氾濫,以前要思考很久才運鏡的,現在卻是不珍惜的一直拍,完全沒有經過思考,大導演都是要由小小的角色開始做起,才有扎實的底子,台灣的文化是那麼的豐富,如果好好的去研究吸收,作品絕對不會是貧乏的。

蕭導演在大學的時候,因為修了一門通識課程,因此走入了紀錄片的世界,雖然那個時候念的是經濟系,但是她從那個時候就大量的閱讀文學作品,之後開始了她的電影及文學了發展,她以她自己的經驗告訴我們題材是怎麼出現在她身邊的:


有一次在交流道附近看見了一個賣玉蘭花的婆婆,不管晴天雨天都會出來賣玉蘭花,就跟她聊了半個小時,只是她不願意被拍攝,但是蕭導演就這樣被感動了,不管有沒有拍成記錄片,蕭導演都會記得那個片刻,而很多題材都是不期而遇的,蕭導演搭計程車時,一位中年司機一直跟她聊有關紅葉少棒的事情,蕭導演才赫然發現這位司機就是當年紅葉少棒的一員,最後拍出一部好的片子「紅葉傳奇」 這也是因為她在當記者的時候,了解到弱勢團體的這個部份,才會造成她的作品都是為了社會上的邊緣人和弱勢發聲,她認為那是絕對值得與人分享的,而且是她永遠不會後悔的路。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203

  蕭導演提到,其實,台灣是一個有很多故事可以說的地方。

從 十七世紀初開始,先是荷蘭和西班牙的殖民統治,接著是鄭式的統治,然後是滿清統治之後又在甲午戰爭之中交給了日本,一直統治台灣到中華民國政府接管台灣。 台灣的人民在潛意識之中無形的習慣了壓迫性的統治,因此默默的在戒嚴時代之下生活著直到反動的意識逐漸興起。從外來文化的潛移默化到民主的革命,藍綠的對 抗,以及在這一連串社會變遷下所引發的認同問題、族群分割與過去所種下的歷史包袱和這些所滋生出的弱勢團體,仔細觀察之下俯拾皆是值得紀錄與追溯的故事。 這些文化的遺產悄悄地流動在每一個人的生命之中,往往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傳承在下一代的記憶版圖之中。

在 我的故事裡,我的外公外婆是接受了日本教育,經歷日本統治的本省人;而我的祖父母是從大陸舉家來台的外省人,經歷初期國民政府的動盪政局。上上輩的故事在 幼時的我耳裡,透過父母親的傳唱,是太平盛世的當下所難以想像的情節;這些故事當然不只是故事,它們深植在生活之中,以剪不斷理還亂的方式浸透到我的生命 之中。外婆在小時後的我住在她家時,整理家務時經常輕聲地哼著一首又一首的日本演歌;這些演歌我當然都聽不懂,卻不知何時地和外婆的身影畫上了等號,於是 我喜歡聽日本演歌,日本的傳統文化以出乎意料的模式成了我這個遠離日治時期的年輕人自身的一部份。

而 紀錄片,該或能紀錄些什麼呢?我其實好想將外公婆年輕時那些戲劇般的故事拍成電影,但重演歷史的影片不能被稱為紀錄片,畢竟紀錄片的定義,必定是紀錄當下 正在發生的事。我的外公直到今天都喜愛看日本電視頻道所撥出的日本武士時代劇,日本人的傳統精神是寫在他內心的深處,這,其實就可以是一部紀錄片發想的起 點,正因為他不是日本人,而是台灣人。在小小的台灣還有數不盡類似模式的故事,諸如信仰天主教的原住民族群,或著其父母遭受白色恐怖的後代,都是應該也值 得被紀錄和保存的題材。畢竟在所有的歷史傳承之下,這些故事雖然能夠以文字或照片的形式被保存,但是以影片的格局來紀錄呈現,其感動與衝擊是單單只有文字 或著靜態的影像所無法比擬的。

製作影片需要相當驚人的資金、為數眾多 的人力與漫長的工時,正因為如此紀錄片的重心就在於一個初衷。或許對所有的創作人來說這個法則都通用,那就是只要確定什麼可以感動自己。以蕭導演為例她的 題材往往來自於也許某個午後的驚鴻一撇這般煞那間的感動。台灣其實還有好多的舊的或著新的故事等著新一代的我們去發掘,去傳唱;我想不只是紀錄片,不管是 哪一個領域的創作人,在說故事這一片天地上都有值得和應該去努力的空間。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116

這次的演講是請到一位用影像和文字做生命紀錄的導演---蕭菊貞,在演講的開始,蕭導演先問了我們問題,希望藉由問題得知我們想知道一些什麼,首先先是談到台灣最近十分熱門的電影---海角七號,蕭導演說道,這部電影之所以竄紅其實是反映了現在台灣的社會現象。她說,現在的台灣一打開電視,所接觸到的便是政治上的黑暗,兩方的爭鬥以及許許多多令人痛心的社會亂象,在這樣的大環境裡,台灣逐漸的失去了自己的意識,在生活上逐漸失去了所謂的”希望”……在這樣的時刻,台灣需要有這樣的一部電影去激勵人心,去讓人們相信活著是一件快樂且美好的事,因此海角七號這部國片喚起了淺藏在人心中那被壓抑已久的自由。


然而蕭導演卻說,海角七號的竄紅並不代表著國片的起飛,聽到這樣的消息實在是令人感到震驚……然而事實上,台灣的資源是很豐富的,但現在的社會環境,讓我們矇蔽了雙眼無法看清”究竟我們是什麼?”,”什麼是我們所存在的價值??” 。缺乏自我認定與信心的我們難以肯定我們自己的文化,再加上現代人對物質的追求與日鉅增,反而使我們忘記了回頭來看看我們生長的這片土地……現代人的追求生活品質,卻漸漸忽略了何謂心靈上的富足,或許我們現在能用便宜的價錢去買到拍攝的器材,但卻買不到影片中的那種深度內容與心靈上的真實呈現,這一點實在令人感到萬分無奈……。


蕭導演說,她從來都沒想過要”成為一個導演”,她只是因為那些生命中的感動促使她去做這些事情,也就是拍片。在演講過程中,她也提到了許多關於她年輕時所經歷的一些過程,包含她選錯系,以及許多遇到的困境和生命中的挑戰,甚至是心理上的掙扎,但我覺得她最令人感動的就是她永遠都不會去放棄她所想要做的以及她想拍片的理想,即使是在那樣的環境下,她依然可以不斷的充實自己,不放棄任何的機會去接近那些屬於她的感動,這樣的精神是令人感佩的……那種希望與人分享她生命中那些令人動容的力量,造就了她今天導演的名,不出於是刻意,而是忠於自己。


蕭導演的致情致性反映在她所拍的紀錄片中,也反映在她所寫的書中,她覺得影像是最直接的視覺衝擊,但文字卻是最有想像空間的。紀錄片中那些真實的題材,反映了人生的百態,無論是當年的風采,還是當年的鄉愁與失落,那種最真實的故事,總是能令人感受到最深刻的感觸。那些社會當中容易被人忽略的邊緣人,那些生命中曾經光輝到沒落的經歷,都在蕭導演那洞悉感性的鏡頭下呈現無疑,這些不是弱勢議題,而是一種生命紀錄,透過那些最美麗也最動人的故事,反思我們所擁有的幸福,珍惜現在,我想是這次演講蕭導演最想告訴我們的吧!也是這次演講最美麗的收穫。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210

很榮幸可以聆聽一場如此精采又充滿力量的演講。


蕭菊貞導演的演講方式是我第一次經歷的,在演講開始就先讓觀眾提問,然後針對觀眾的問題來演說,讓觀眾得到真正想瞭解的內容。導演對於電影海角七號竄紅的見解,真的是字字珠璣,她說台灣的生活太苦悶,找不到令人有信心、正向、有趣的議題,無法激勵人心,而台灣太久沒有出現商業電影,選擇的檔期剛好在暑假過後,沒有強檔片瓜分票房,因此海角七號成功了。海繳七號有很多只有台灣人可以感同身受的語言、生活習慣、風俗民情,這部電影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和我們的經歷相符,因此更加迷人。


近代台灣累積的文化很豐富,它在這短短幾十年經歷太多的社會變遷,但台灣人拿不出足夠的信心,無法勇敢地站出來說台灣是什麼。曾經我認為台灣是一個很糟糕的地方,但聽完導演的演講,我真的覺得慚愧。台灣真的有很多感動人的地方,但經濟起飛帶動台灣人急於追求物質生活,忘了回頭找尋文化及根本,富裕了生活卻窮了文化。導演還說現在的大學生花太少時間在閱讀,文字能力低落因而言之無物、淺薄,這點我真的感同身受,在大四的畢業製作時期,指導老師希望我們用影片來呈現,因此得自行發想劇本。但是在那過程中,由於自己讀得太少,常常說了一個沒有意義的故事,甚至到最後影片已製作完成,我仍可清楚感受到其中的不足,那就是讀得太少。因為這樣我也提不起勇氣向別人述說這是我大四畢業製作的作品,想起來還真的悲哀,因此閱讀真的很重要。


能把感動分享是一件很過癮的事情,蕭菊貞導演尋找紀錄片題材的方式也不過就是這句話而已,卻因為這些感動導演的故事,替導演創造了一部部感動人心的作品。太過平凡的故事並不是不能拍,而是它無法感動人、無法激盪美麗的火花。我發現導演是一個很感性的人,她在交流道迴轉只為了跟賣玉蘭花的婆婆聊聊,看起來很不理智,但也因為導演是這樣感性,才挖掘到更多感人的火花。紀錄片很適合拿來拍這些故事,儘管它很樸素但力量卻很大。導演也教導我們在看紀錄片的同時,要把自己拋出去,別太主觀而窄化自己,應該以一種開闊的心去感受作品陳述的情感。


導演之所以有今天的成就,是因為她在用熱情與動力在支撐,創造自己生命的旅行。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107

很可惜因為前瞻計畫的關係而錯過此次蕭菊貞導演的演講!不過在瀏覽過蕭菊貞導演簡介的網頁之後大致上也可以了解到蕭導演對於生活的細膩感知。在大學的時候所修的是經濟學系,但是在大學唸書的最後一年,她因為選修李道明教授的通識課程而與紀錄片結下不解之緣,畢業之前已開始接觸紀錄片的拍攝工作,由此也看得出蕭導演對於藉由電影表達出自己想法的熱愛及執著!

台灣的電影業雖然蕭條,但仍然有須多像蕭導ㄧ樣努力為台灣電影業開導出ㄧ片天的工作者,我很佩服他們的執著也很感激他們拍出許多能引人省思的電影,像最近當紅的電影[海角七號],在片頭時,男主角的第ㄧ句話[我操!我操你媽的台北!]就破題的點出現代人因為工作的繁忙而造成的壓力宣洩。我想,尤其更以這競爭力大的台北地區新鮮人感觸更深;不過,在之後的劇情中也將鏡頭轉入帶有濃厚鄉村氣息的台灣南部地區,從中,也可體會到導演的用心,讓觀眾享受有別於充滿工作氣味的台北的鄉村地區,也提供了更為良好的壓力宣洩方式!最後,仍然感激這些默默耕耘的電影工作者!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113

這次的演講者蕭菊貞導演,很特別的先要我們發問,我想是很快瞭解一個人的方法之一 ,蕭導演並不是電影相關科系畢業,而是經濟系畢業,因為一門大家都認為是營養學分的 「錄影帶製作」開啟了他對影像紀錄的大門,隨即接下來的影像紀錄工作者之路。

在一篇關於「為證嚴法師拍攝紀錄片」的報導中,蕭導演提到拍攝者與被拍攝者之間的 信任最重要,因為「沒有人天生要被你拍」,她強調:「拍紀錄片其實沒有那麼偉大, 我們只是人家生命中的一小部份,我們拍完了就離開,人家還要繼續活下去。」她指出 :「我們拿著攝影機,有時候其實是很強勢的,如果常常無法解釋清楚自己的話,就會很容易擦槍走火。」

看到這篇文章,對於許多紀錄片常以社會邊緣為主題來拍攝,但是真正拍攝完有多少人會注意,而被拍攝者的心情,也是必須被考慮進去的,例如蕭導演她在交流道常會遇到 一個婆婆,不管天氣如何都會出來賣玉蘭花,有一天她禁不住好奇心,直接把車停在交 流道旁,下車去和那個婆婆聊了半個小時,但那位婆婆不願意被拍攝 。但也有因為搭計程車巧遇,讓蕭導演深入探討紅葉時期,進而有了紅葉傳奇這部紀錄片。

這次因為國科會計畫的關係,沒能參與這次的演講,不過從同學們的文章和網路的搜尋,也大概能瞭解演講的脈絡,其實我很想問說,紀錄片過後,這些被紀錄的人,事,物,在她的觀察中,有了哪些微妙的改變嗎?還是一如往常,蕭導演有部作品「一群南台灣女性走入社區的故事」,看到這個紀錄,還真是讓人感興趣,我想有機會,我會將它找來一看。

蕭菊貞小姐演講/M9710301

關於電影海角七號迅速竄紅,造就了台灣電影界的一個奇蹟之原因,蕭菊貞導演了我們這樣的啟示,台灣電影多半是以參加影展的取向為主,很久沒有出現這樣商業電影的操作。台灣現在需要的是什麼?經濟疲軟,物價高漲,政治亂象,過於苦悶的生活,缺乏了正向的力量,而海角七號內容取材與生活息息相關,台灣人民在觀看電影的過程中,得到了慰藉,苦悶的心靈得到紓解昇華,為台灣社會注入正面力量。

相較於韓國,台灣的文化層次造就電影工業的多元面向,其素材豐富也具備深度,但台灣電影所出現的現象卻是極少有直接衝撞台灣文化本體的挑戰,台灣人欠缺認同自己的文化,長久以來政治的影響,造成社會的緊張壓力,在幾年解除後,百業俱昇,但沒有回頭省思,吸取教訓,這樣的進步是薄弱的;物質生活的物慾,排擠了心智識的追求。

關於台灣的電影工業,欠缺編劇,欠缺的是如何說故事的能力,台灣學生進入社會工作後,普遍文字能力低落,缺少閱讀習慣等等,造就了雖然在攝影器材的普級,隨時可拍可錄影的狀態,大量作品產生,卻沒有相對的提升了創作的品質;從事創意,從事電影事業的群眾,企圖心是有的,但實際的美感基礎,題材的洞察力,卻也都是要同時加強的。

關於文字與影像是在詮釋一個創意的兩種形式,不過所造就的感動可能是非常接近的,只因當那種感動到達一定高度,縱使是兩種不同的形式,能給讓人獲得的感動是沒有差別的。

關於紀錄片,是一種質樸卻深刻的感受;然而實際拍攝的真實影像,剪接的真實,片段的真實,是真的真實嗎?其實紀錄片是有觀點的,真實的事物透過作者或導演的觀察洞悉而後呈現不同的態度,紀錄片所表達的是一種透析過的真實。

這是令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話:

把拍紀錄片當成學習的過程,而別人的生命因此對妳打開,那是多麼過癮的事情!沒有為了選擇題材而去尋找,生命的種種,仔細的觀察,深刻的刻劃就是創作的源泉,那是生命的旅程。

我覺得不只是在拍攝紀錄片,凡用心對待別人的,別人也會用心對待你。

蕭菊貞導演演講主題 / M9710109
















我們都已經習慣了這個社會體制中的不平衡
曾經用血和淚換來的自由,卻在社會化的過程中,一點一滴的被侵蝕著
當人們不斷向“錢”進的同時,是否還會記得當年差點被遺忘的那份單純
或是在微不足道的角落中,依稀努力散發著光茫的小螺絲
那些在我們腦海裡共同擁有的記憶,需要被妥善的保存以及釋放
就因為活著是如此的美好
讓我們一起用記錄在生命的掙扎中吶喊吧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101

台灣的文化 ˙ 真實的感動

在這次蕭菊貞導演的演講當中有許多蕭導演的理念以及對台灣的種種看法與堅持,每一點都令人深思“,我們對自己的文化是缺乏信心的,政治的過度操弄讓台灣人不敢紮實的說出來台灣的文化是什麼,卻是支支吾吾的。”這句話深深的打進我的心裡,其實我們擁有的資源文化是如此的豐富,但我們似乎不能看見與體會,我們總是不斷追求我們所沒有的卻忘了自己已經擁有的一切。之前在當代美術館看到一部影片作品,作品敘述我們總是一直在找尋心中的迦南美地,但卻是在最後一課才發現自己原來就活在迦南美地。另外在台灣也有一間最靡設計公司,然而他們的理念“設計是可以感動人的,而感動都是來自於『用心』,從小地方著手,先做讓自己感動的事開始,那種力量就會慢慢累積到無限大,從事設計最好玩的就是這裡,就像蝴蝶效應一樣,曾經從客戶身上深切感受過,可以記住一輩子。”主要是運用台灣的文化特色設計出各種不同型式的卡片,與其他日系進口的卡片十分不同也十分搶眼,當你拿起卡片光線將卡片上的投影片照亮就如同台灣就在你眼前,第一次看到卡片的我就感動了好久,而蕭導演同樣也是將我們生活中不曾發現的角落以及文化感動的真實呈現。「我在拍一種生命的力量。看到生命中的這些真實的東西我不覺得他們是卑微的。」生活中學習如何用真實的眼光看見真實的事物,回到事情最根本的樣子,不須潤飾不須掩蓋,其實有多感動不是用美去形容的,而是因它“真實”。 事實上台灣有許多的文化等著我們去運用,有許多角落等著我們去發掘,這也是給了我們學習設計的人很好的方向。

創作工作=享受
另外,蕭導演在投入事情的態度我非常的欣賞也非常喜歡,我如果把拍攝記錄片的創作工作當作是一種學習之旅,是一種觀摩、一種感受、甚至是非常棒的心靈之旅,是多麼過癮的一件事情。從他的作品以及對創作的態度都可以很強烈的感受到她在創作中的熱情以及感動,我想最棒也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創作不僅感動了別人也感動了自己,從他的觀念及他的態度,工作似乎也不再是“工作”。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204

  蕭菊貞導演的演講令我印象深刻!
  雖說自己年紀並不大,但聽過的演講也不可說不多,但蕭導演的演講方式真的另我耳朵為之一亮。首先,為了讓觀眾能夠獲得自己所需的演講內容,蕭導演劈頭 便先讓觀眾發問,不僅能夠瞄準觀眾需要演說,更能看出其演講經歷與能力之豐富。其次則是針對聽眾的問題評論有關「海角七號」爆紅的現象。蕭導演認為,在目 前民生凋敝、媒體亂象充斥、政治紛亂的台灣,國人厭惡的是每天經濟慘淡、殺人放火的新聞輪播,需要的是一個可以激勵人心、讓國人找到希望與發洩的出口,而 海角七號便抓對了時機,也因此在台灣大賣。從蕭導演的評析中可發現其切入點十分的精闢,更棒的是其演講用的不是官腔官調的正式語言,反而是極盡白話的令人 發噱,也因此更容易深入人心、取得觀眾的共鳴。
   此外,蕭導演提到她在拍攝紀錄片時的人生經歷更是令我感動。因為同學發問如何找到紀錄片的主題,以及為何總是以人生有缺憾的對象為拍攝主題,讓蕭導演能 夠大談其拍攝紀錄片的親身經驗以及人生體悟。她的記者身份以及興趣讓她主動的採訪弱勢或身心障礙的人們,而主題的發掘則往往是出現在其生活中不經意的發 現。例如她搭乘的計程車竟是曾擔任紅葉少棒隊的球員所駕駛,而常常關注生活中的偶然也讓她的作品容易產生感動。因為她的演講是由一段段真實人生所構成,導 致每個努力活著的故事都能夠讓我從中獲得感動及體悟。例如火鶴車隊的故事便讓我感受到故事主角努力讓自己活的精彩的執著,但也可看到人性恐怖的黑暗面。
   而在演講的最後,蕭導演述說她在口足畫家謝坤山的身上所體驗到的感動更是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蕭導演問到謝坤山為何總是這麼開心,他回道:「你擁有太多 了,像我都是看我還有什麼。」這句話更是發人深省,因為我們總是抱怨少了什麼,卻從沒有細看我們擁有什麼,真的很難想像一個遭遇這麼多挫折的人,卻能擁有 這麼樂觀的態度,我想如果世界上的人們有他一半的樂觀,那們人們就不會再有憂鬱症了。
  蕭導演透過她的鏡頭跟語言讓我能夠一次就窺視許多人的人生觀及經歷,真的是獲益良多。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108

蕭菊貞 一個用文字跟影像記錄感動的導演

  

  其實稱呼導演還真是局限了蕭菊貞小姐,她是一個感性的文藝工作者,當過記者、拍過劇情片、紀錄片以及電視劇也寫過平面專欄,整個演講的過程中雖然輕鬆,但是卻實實切切的點出真實的現象。我想,也許是因為導演的身分,讓她更是能以一個敘說者來分享她的經驗。雖然面對的是一整個班級,但是在我看來,我覺得就像是一對一般的,演講者輕鬆的分享她的經驗以及-她的感動。

  • 海角七號-台灣的"奇蹟"?!

  

有關蕭導演提出她個人對『海角七號』爆紅的看法,我十分認同。在這之前我有看過一篇文章寫著,電影之於人的貢獻-是一種寄托、一種需求,很多賣座影片爆紅的時代背景都會是社會動盪不安的情況,很有趣的,太平盛世之下反而很少人會願意花錢進戲院。


當蕭導演說:『海角七號』反映出台灣人民需要什麼?這句話,讓人反覆思考,的確阿!台灣人,每天所接收的信息太過於負面了,而電影的世界太美麗了,吸引了我們這些苦悶的人,花錢進到戲院中歡笑,做為生活喘息的機會,即使出了戲院要面對的依舊是這不安的一切,但是彷彿可以藉由戲中人物的成功,投射至我們自己身上。


電影這個號稱夢工場的行業,不就是我們對心靈的慰藉及寄托嗎?

  

有關記錄片的部分,我覺得蕭導演不斷的提醒著我們:拿掉自身框架,你會容易了解簡單的感動。

演講過程中討論到:為什麼台灣的文化層次總是不夠深入?這小小的號稱寶島的台灣,曾經接受過多元的文化薰陶,本身也有著豐富的文化資源,然而,卻因為一直以來的媒體或政治因素炒作,我們無法清楚去定義怎樣的文化代表著台灣,在這片土地上的我們,是否都忘記回頭看看自己的土地,是多麼的美麗?又或者我們在追求更高的物質享受,忘卻了去豐富我們的心靈。


他們說記錄片是具有主觀性的,因為他是真實發生過的,感受會因為每個人經歷不同,而產生差異。但是當我們拿掉我們自身的框架,去欣賞、體會,我們就可以更簡單的去發現這其中的美-他會是很簡單的。

  •  美跟感動


蕭導演提出幾個她曾拍攝過或者曾經想嘗試的題材,我覺得,每當她提到那些故事的同時,她似乎是身在另一場景,在她面前的不是我們這些聽眾,而是那故事的現場。看著她的眼神,就能感受到那種感動的瞬間。她不斷的強調-感動是很簡單的,她拍下的不是那些故事主角的苦難,而是他們豐富的人生經歷,化成感動的過程。


我們擁有的太多,所以我們都忘卻了自身是多麼的富有,然而,我們可以嚐試透過鏡頭,去轉化人生的本質。也許那些苦悶跟衝突,其實都是為了創造最後結局的簡單的感動!


感謝蕭導演提醒了我們,如何重新(從心)去檢視我們人生,發現簡單的感動,或許,我們可以嘗試著從生活中去發現,不是透過鏡頭,而是透過自己的眼睛經由筆,簡單的記錄下來,屬於我們自身的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