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11日 星期四

謝韻雅小姐演講 M9710101 / M9710105 / M9710107 / M9710109 / M9710113 / M9710210 / M9710303 / M9710304 / M9710305

本周由聲動劇場的團長謝韻雅小姐-Mia來到學校為我們演說,Mia小姐沒有特別訂定一個演講題目,也沒有簡報,就如他從事創作藝術的工作一般以即興的方式帶給我們一場驚艷生動的表演。

【面對自己的內在】

Mia小姐念書過程還算順遂,從小就接觸「聲音」,國小、國中、高中都參加了合唱團,孕育了她渾厚的音質,但隨著年紀增長,也越覺得這種單一的發聲方式、表演形式不是她想要的。雖然從小參加合唱團,可是Mia的啟蒙老師卻不是學校,而是大自然,從小住家附近火車過山洞的聲音、工人家庭的環境,培育她獨特的敏銳度。在那個年代考大學是填自願分發,念書一把罩的Mia莫名其妙的進入了清華大學外文系,雖然這並不是她想要的,但外文能力也對她往後的歷程有極大的幫助。

Mia說到她畢業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廣告公司做文案,因為那是個經濟起飛的時代,房地產蓬勃發展,但這種商業的工作模式令她十分困擾,內心也很掙扎,她想要做一些創意的事,現在這絕對不是她所要的。直到之後的一份工作,旁邊就是雲門舞集教室,她開始接觸舞蹈,因為對肢體的興趣,Mia小姐開始多方去學習,除了在蔡瑞月舞蹈教室習舞,也去學了芭蕾舞,一開始是跟著媽媽團(Mia小姐即興表演了一段那時媽媽團的有趣經歷),後來還有去舞蹈科系學習,Mia小姐更是「綠光舞團」創團員之一,第一次真正演出是「站在屋頂上唱歌」。

2000年在一個機會下申請到了獎學金出國調查3個月,Mia來到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地方-紐約。紐約是個文化的大熔爐,對Mia的啟發非常大,看到了非常多元的表演藝術,直到看了none technology的表演,她覺得「途有形式而沒有內容」,開始想到自己到底追求的事什麼?想要的到底是什麼?之後回到了台灣,也開始想到自己到底與這塊土地到底有什麼關係?並不是去學布袋戲才叫本土…,所以有了「菜市場」這個舞台劇。

【心、聲、樂】

Mia的創作以肢體出發,把聲音當做樂器,極少用語言,她認為創作很宇宙,是心靈的溝通,她希望藝術沒有限制(像是年齡、語言、地域…等),從Mia小姐帶來的幾支影片中,我們能深刻感到那股力量,環境與周遭的人都能融入她的表演,去東南亞的即興表演,我們看到她不需要言語,但就能讓當地小朋友們自然的參與,一起同樂與享受。2002年創立聲動劇場後,漸漸走向世界,雖然開始不順利,但不斷努力過後現在已經不少邀約表演,在走出國際後,也看到更多令他讚嘆的國外藝術者的表演(在河流裡的表演)。

最後,演講就在一片歡愉的同樂即興演出中結束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303

  從來沒有想過除了唱歌之外,人的聲音也可以成為表演當中的「素材」。謝韻雅小姐成功了,並讓它成為聲動劇團中的靈魂。聲動劇團的演出不只是表演舞蹈或是唱唱歌,他們所呈現出來的是一個故事,所以更能感動觀眾。
  
  而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謝韻雅小姐獨自完成的即興合聲。以樂器即興演出已經是不容易的事情了,他利用了自己的聲音當成素材來譜這段曲子,當中包含了很多需要深厚的樂理才能演出的東西,但這些在他的眼中好像一切都是自然出現的,彷彿是上帝的靈光一線那樣的自然,大家也自然而然的被吸引進去他的世界當中,期待著下一個加入的聲音。

  我覺得聲動劇團帶我的不是她們的表演或是形式,而是讓我知道無論是表演或是互動藝術,甚至是其它生活當中,都不能缺少靈魂,一個用心創造擁有靈魂的創作才是最有價值的東西。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201 / M9710202 / M9710203 / M9710204 / M9710205 / M9710206 / M9710207 / M9710208 / M9710116

這裡拜邀請到的分享者為聲動劇場A Moving Sound團長Mia跟大家分享, mia本身還受邀於大直學學文創開work shop課程, 所以今天分享同學們可真是值回票價了呢!經由discovery拍攝的影片開始分享聲動劇團感染人心的首部曲, 接連幾部更超乎我們想像劇團表演的形式打開大家聽覺與視覺的饗宴,最後再跟同學們與老師的即性展演作一個完美的呈現做句點, 一個美好的午後相遇.一場令人精彩回味的真正聲入的感動。

團長與表演藝術的緣份要從小時候音樂班的教育就以埋入這顆夢想的種子開始, 一直到大學的合唱團經驗的累積, 就像釀酒一樣, 越陳越香, 越壓抑越無法隱藏自己對於音樂藝術的喜好,在2000年mia申請到奬學金到紐約這個全世界藝術的集中地後, 一切的一切就像mia自己說得:無法預期的人生永遠會為你開啓通往下一扇的窗, 一切就是這麼順奇自然的就發生了!

整彙從國小開始的音樂班聲音訓練, 加上生長環境的熏陶, 火車進山洞的聲音, 海浪拍打澎湃的聲音, 自然的歌頌, 這些積累都已經釀成最後熟陳的準備, 最後就在紐約欣賞一場印度籍的演出表演深受感動後, 開始反思自己對於臺灣這塊美麗的寶島能找到甚麼來代表發聲?能夠怎樣宣揚臺灣自己的聲音到世界的角落?就在一切的機緣下, 回到臺灣的mia正漸漸走向用聲音韻出如天釀一般令世界讚賞的驚嘆號!

團長描述自己出社會的第一份工作竟然是廣告文案, 畢竟現實商業廣告不是在寫散文小說, 跟原本
想像的工作興質並不相同, 做了一段時間後發現自己並不適和, 接著還陸續做過靈古塔行銷等令人懾舌意想不到的工作, 但是一切的經驗與階段都彷彿是冥冥安排導往聲音殿堂的過程, 直到辦公大樓的旁邊是雲門舞集教室, 讓mia慢慢接觸舞蹈表演, 還曾師習蔡瑞月等漸漸的知道這就是自己最適合的方向。

在紐約的影響深遠, 藝術家強烈的綜合多元特質, 所有的不可能都是一種可能!給自己更多勇氣表現自己, 在肢體的呈現上也有更多的自信與啓發, 另外表示當然曾欣賞許多只有形式沒有內容的演出, 並且會感到質疑, 認為除了華麗與目炫神離外更應該還是要有內容, 在影響啓發的人物方面, Meredith Mork是對她影響很重要的人與自己“將聲音當作創作元素的表演者“此點完全不謀而合, 除了驚訝還有更多的感動,更加確信自己在藝術上並不是孤獨的!

經過不斷得嘗試與許多其它藝術表演者合作, mia更發現了聲動無限的火花的可能, 自2002創團以來, 受邀或自發性的把聲動從臺灣走向世界, 真正落實音樂無國界無隔閡的炫染可能, 更多的跨領域結合, 更多的媒材複合, 創造更多意想不到的精彩組合!

mia所領軍的聲動劇團真正感染到我們, 我在分享中聽見渾沌世界裡的涅盤清音, 感覺是種全新的心靈美聲更可以形容是超越人類語言的異語言, 感染著每一個欣賞的聽眾, 滿足視覺與聽覺, 真正愛臺灣就是應該身體力行, 她們才是有資格只出一張嘴並且很光榮的說, 我來自臺灣, 而且是真正的愛臺灣!謝謝mia, 謝謝聲動劇團。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305

最近自己在很多堂課提到六度分離理論(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而這個在最近引起很多討論,不論在網路科學 、人際關係、現代管理…等研究中都有出現到種有趣的議題,而人與人也因為這種特別的結構出現引起奇妙的關係,在現在許多網路相簿也有相關一些所謂"找朋友"的模式,藉由多層可能去找到以前認識的老朋友,對人際間就因為現代科技方法拉近了彼此。

在演講中Mia提到有關自己在世界角度的看法,我想在自我世界與對外世界每個人都有一套準則,我曾經想過一句消遣人的話︰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對於自己對於其他人來說,什麼是對的活在自己的世界,什麼是不好的世界,有一次我去吃飯,赫然發現有一群人討論到威尼斯這個地方,但他們從自己目前所知道的以為西方就是美國而威尼斯就在他們以為的美國境內,很不可思議但仔細想想後其實也覺得有時自己的認知中因為以往的見解而局限在自己所認知的世界內,我想在設計上,因為自己見識真的很少所以沒辦法想到很不錯的想法,而這是需要改進的地方。

表演藝術的吸引性從這次介紹上我覺得它是富有意思想的肢體行為,也因為現代生活的衝擊下人們對反思產生了興趣,要如何找到生命中的連結點對每個人來說是時時會遇到的,做個決定、思考未來…對於這些能產生自己人生的轉捩點是值得想一下。

生活提倡樂活、慢活、簡單生活,對於在目前的壓力下似乎是沒這麼容易辦的到,就像演講提到sensitivity(感受性),真的是因人而異,就自己周圍親朋好友來看,每個人的生活態度不盡相同,有人樂觀有人悲觀,要從現在生活去拿捏要好好思考的。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112

這星期的專題演講請到聲動劇團的謝韻雅小姐(Mia)來為我們演說,他原本是讀清華大學外文系,畢業後確決心往戲劇表演的方向來努力,並且有了不錯的成果。這故事告訴我們,趁年輕就要努力追求自己的夢想,不要老大徒傷悲啊。

謝韻雅小姐演講 / M9710205

找尋自己生命的連結
這是謝韻雅小姐創作的源頭,她由自身最熟悉的生長環境開始,把生命歷程中的聲音、情境作為出發點,融入想法概念傳達給觀眾。
我是從台東到台北讀書,每每遇見同樣是台東的人總會特別有親切感,即使我們並不熟識,但談起台東的景物、商店就會格外興奮,因為那些一景一物都是我們成長的過程、生命歷程中的一部分,也因為如此深刻的記憶以及深厚的情感寄託,化為創作時自然能夠打動人心。創作裡蘊含著各種回憶和畫面所交織出的情緒,我想它已經形成一股魅力讓觀眾深入其境,獲得共鳴。

無語言的界限
Mia演講過程中放了幾段他們的音樂和大家分享,音樂中都是人聲的不同表現,但裡面幾乎沒有歌詞,這本來是讓我很納悶的,後來才了解和體悟到Mia希望她的音樂是無語言界限的,透過最初和最原始的人聲,傳達出最深刻的想法和情感,這樣就不會受限於語言的隔閡而阻閣了心靈上的交流。
有時候跳脫了世俗上既定的模式反而可以獲得更多的無限可能,就像是我們會認為歌曲中有歌詞是很正常的,文字可以傳達感情和容易獲得聽眾的共鳴,但是有時候既定的文字也會束縛我們的想像力和阻礙了歌曲的感染力。一樣的聲音對於生活經驗不同的人就會產生不同的畫面和感動,同時也創造出屬於每個人特有的音樂記憶。
Mia提到她很重視心靈療癒的議題,也期許自己能夠朝這個目標努,她說聲動的音樂主旨是:「變成每個人的心靈原鄉,心中的部落,一個有歌有舞可以回家的地方。」我想因為Mia由自己生命歷程中的聲音開始,在音樂中找到了屬於她的原鄉,也希望由她開始,讓更多聽眾從她的音樂裡找到屬於自己生命的歸屬。讓生活中的紛紛擾擾都隔絕在心靈的外面,由音樂引導心靈最單純的喜悅。就像是演講最後Mia帶領了老師和幾位同學一起體驗「人聲」,藉由音樂的帶領下,氣氛都變得好歡樂好和諧。

跨界‧融合
因為有淳樸的基隆和都會的紐約彼此文化的撞擊,創造出了Mia的音樂,也才讓她找到把聲音單獨做為音樂元素的想法;因為有各種不同的族群融合,也才淬煉出豐富的台灣文化。打開心胸,我們才能透過各種不同文化、領域的接觸豐富自己的視野,轉化出更多元的作品,所以不要害怕、排斥不同領域、不同文化,這樣才能激發創造出無限的可能。

謝運雅小姐演講 / M9710204

在一開始看了一些謝韻雅小姐提供的影片後,我對她的印象是:「天阿!她超敢的!」可是在經過解釋與介紹她如何成為表演藝術工作者的歷程後,我發現在她有自信的演出背後,可以看得出是經過歲月與經驗的淬煉才有今天的Mia!
  
整 場演講中她十分的風趣且有自信,而播放的影片也都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心,因為聲之動的表演就如其名,不僅有舞動的軀體,也有優越的歌聲,兩者的結合讓人無法 將視線從表演中拉開,像是在紅樓的表演中,Mia透過歌聲與動作來詮釋台灣菜市場的文化,動作令人印象深刻,聲韻也深入人心,難怪聲之動已在國際上打響了 名號。

最令我驚豔的是,Mia透過回錄器將人聲做出不可思議的天籟,而且這竟然都是即席的創作!在整場以回錄器所呈現的演出中,每個音 符、每個旋律都搭配的天衣無縫、動人心弦,讓人們可以從中發現Mia在表演中所下的苦工與心血。Mia在演講中提到,她發現許多表演僅剩外在的表面形式, 因此她才希望回到台灣,創作出真的擁有底蘊的演出,不過也因此讓聲之動的成長路途份外艱辛,像是要找到能歌能舞的演出家便是一個難題。但是她們作到了,我 想除了Mia為大家所帶來的精彩影片外,這種克服萬難的精神也是Mia想分享給大家的信念。

最後覺得很可惜的是,雖然可以上台體驗如何「聲動」,但卻因為需要專心地跟緊節拍,反而無暇顧及Mia的演出,失去了一個可以好好欣賞、享受Mia歌聲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