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6日 星期六

黃守全演講 / M10310108

這次邀請到廣告公司總監黃守全,以「code idea」為主題,從「what to say」要傳達什麼;「how to say」怎麼傳達兩個核心切入,透過案例與我們分享。

  

其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便是去年紅遍台灣的中華電信4G廣告,大手筆請到金城武來拍攝的影片。當初看到廣告時,有種「啊!大概也只有金城武撐得起這支廣告了吧!」的那種感覺,沒有更深入的去理解。然而黃總監的分享中,了解這個成功廣告的背後,從一開始探討4G標榜的「速度」該怎麼詮釋,比起其他業者直覺地表現「快」的意象,從相反面的「慢」去詮釋,反而讓廣告更具話題與吸引力。而廣告要素的發想,則參照了許多故事,如電影一代宗師的時間觀、米蘭昆德拉的著作《緩慢》到霍金的萬物論等等,竟然有這般深度的設定,而細節如文案,同樣歷經幾番徹夜的提案,從數不清的版本中擇定最終文案。一窺廣告業辛苦的那面,完全體現「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專業。(被「世界越快,心則慢」再度洗腦了一個禮拜,好喜歡這句話!)





而另一個例子則是一間英國百貨公司在2013年聖誕節進行的行銷案例,推出非常「爛」的產品,如幾根牙籤等,提供大家一個送禮的新選擇。主題「SORRY, I SPENT IT ON MYSELF」印在包裝上,毫不隱晦的表達「老子把錢花在自己身上了」的這件事,然而卻又是知名百貨公司出品的禮物,似乎有那麼一點品牌價值在裡面,讓收到的人也不知該作何反應。雖然覺得如果是自己收到應該會懷恨在心,不過這種非常反差的行銷手法,無不是一種有趣又能引起注意的一種方式,然而在這種消費者接受度臨界點遊走的創意,可能還是得承擔一些風險,是否能將核心理念順利傳達出去,又或者是引來更多撻伐?結果似乎很難預料,而要能準確的拿捏,似乎是一門大學問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