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老師開場即以「What to say 廣告主張」與「How to say 廣告創意」來陳述核心概念的差異性與重要性,例如《 教父》>成功;《對話》>隱私;《 現代啟示錄》>道德,不同的核心概念產生截然不同的思考邏輯與故事陳述。
黃老師引用幾位人物的名言十分點題:
芙蘭納莉.歐康納所言:「杜作者自己來說,故事本身就是意義所在。它是一個具體的歷程而非抽象的幻想。」
威廉·伯恩巴克:「有件事是肯定不會變的,創作人員若能洞察人類的本性,以藝術的手法去感動人,他便能成功。沒有這些,他一定失敗。」
今天覺得最大的感動是視覺,黃老師分享了「伊甸基金會公益廣告」、「Haagen-Dazs夏日冰淇淋—夏天好熱 愛要趁熱—廣告」、「10+10影展—回音」、「青年發展基金會的校園反霸凌公益廣告—視而不見,也是一種霸凌」、「VH1音樂頻道的反霸凌廣告—I Will Survive」、「英國百貨公司HARVEY NICHOLS的聖誕節廣告—Sorry, I Spent It On Myself」、「反核廣告—全家平安碘」、「中華電信4G —世界越快,心則慢」、「VOLVO的貨車廣告—尚克勞德范達美一鏡到底篇」,在在呼應這次的主題「Code Idea」。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