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15日 星期五

黃守全演講 / M10310203

出身廣告傳播學科,能在設計系能聽到這麼優秀的廣告創意人來演講,實則非常有幸。如同李根在老師所說過的,廣告人與設計人在思考邏輯上是天差地遠的,我自己來到設計學門的經驗也呼應了老師的說法,李老師說廣告人重視的是一個概念中的傳遞效果和創意,而這也便是黃總監今天所演講的主題,自我經驗中的觀察與學習,由一個廣告才子濃縮成兩小時的演講,何其榮幸與巧合呢?

黃總監的演講主題「Code Idea」簡言之,就是講故事的方式,其中又可以拆解成你要說什麼 ( What to say ? )與你要怎麼說 (Hoe to say ? ) 這兩個部分,又可以變成口語化的「看的角度」和「講的方法」。

導演 Francis. F.Coppola 說他在拍電影時,都在內心設想一個清晰可以表達的主題,知道那個核心是什麼。

一個影像紀錄都必須圍繞在清晰的主題上,有些時候一些好的作品,就只是不斷在講同一件事情而已,你故事的切入的主題好壞,清不清楚,易不易懂,都決定了你可以打動多少人的目光與認同。

拜網路影音平台和高速無線上網的科技發展,廣告公司可以不再完全依賴傳統一秒萬金的電視媒體,時間限制不再這麼重要,以往難以在30、60秒說清楚的故事,逐漸可以變成網路上的為微電影 ,但這也意味著,創意比以往變得更重要,如何留住閱聽眾的目光,造成迴響,是創意人最甜蜜的負擔。

「說什麼」能否成功,有時「怎麼說」其實更重要,但怎麼說是務實取向,對廣告來說,能獲得最大迴響的就是好說法。也無怪乎黃總監每個成功案例都會放上瀏覽數據等等資料。而閱聽眾在資訊爆炸中口味愈來愈重鹹,也讓廣告創意朝向”荒誕鬧劇“的KUSO和精緻特殊的“風格化“的創意走向來製造話題與創新感。

我特別喜歡黃總監分享金城武廣告製作的過程,他讓我回憶到廣告創意人為何如此自負,是因為每一個創意的醞釀都是非常多知識的累積,沒有知識就沒有創意,沒有創意就終將被淘汰,成功的廣告創意人總能在高壓環境下不斷抓取靈感與知識的文化人,是值得敬佩的。

台灣廣告業長久以來面對的困境是,市場萎縮、大者恆大、競爭艱困、比稿惡習難改、客戶刁鑽、獲利下降,能擁有大客戶就必須想盡辦法滿足大客戶的需求,「做得很用力」造就了高流動率的產業風氣,卻也孕育了很多有才華又實幹的人。 廣告創意人的壽命普遍是短的,因為相同的團隊總是會創意枯竭,在大學時便知道許許多多創意人晚上根本無法睡覺,因為都窩在誠品找資料。這是一個高耗腦與高競爭的產業,但也代表著,你可以盡情享受全心投入後收割的快感。


為那些在廣告業生龍活虎的強者們喝采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