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老師上課所提到的設計師的「陰影」,有許多的部分是來自與客戶端之間的拉扯與溝通,對於沒有太多接案經驗的我來說,聽到的時候覺得相當的有趣,也會發現說,在校園的環境中與真正接觸到實際面時,所產生的這些落差,是在課堂上學不到的,另外關於老師是美術背景,進而做設計,許多的作品也反映出相同的特質,比起線來較為流行的設計方向來說,看來也是十分有意思,且並不會感到匠氣。
而老師在課堂中間給我們看的馬拉松影片,講到了關於對於未來的期望以及選擇,也確實有被鼓勵到,往往在整個發展的過程中,常會去符合許多人的期望,或者是陷入許多的框架之中,然而卻沒有去思考怎樣最適合自己,或是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以下是課堂時提及的不同的陰影:
1. 被客戶當美工
2.客戶只想要商品化
2.客戶只想要商品化
3.客戶不知道要什麼
4.累了也不能睡
5.沒有代表作
6.計劃趕不上變化
7.長官的一句話
8.跟同行一起合作
9.活到老,比到老
10.是朋友還是客戶
11.是流行還是跟風
12.是抄襲還是參考
13.是風格還是老梗
14.是搞藝術還是搞設計
125.是要賺錢還是要快樂
最後總結時有提到選研究所是好的這件事,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來研究所演講才這麼說,但是以現在的階段確實有時候會覺得迷惘,或是好像不一定要讀研究所,聽到老師這麼說,又覺得稍微踏實一點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