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說潘先生這次演講的內容是「設計師的商業模式可能性」,不如說是他以設計師的角色,與大家分享在創業、尋找客戶進而合作建構品牌中的故事與經驗。當中介紹了順發3C「20 for future 公益型企業聯盟」、JiaJa家甲、Weeknight週間夜晚雜誌的品牌建構過程,更重要的是如何能夠有效並且清楚的為每個角色定位的方法,我從這裡獲得許多啟發。
「品牌不只是在溝通產品,而是在溝通價值。」
「客戶永遠做不出好作品。只有合作夥伴會。」
「設計師是介於藝術家與商人之間的角色。」
潘先生豐沛的熱情就像他厚實的手掌,從中傳遞出暖暖的力量。
其實自己初出茅廬之際,一直把設計能力當作刀、把設計作品當作識別,一心以為身有一技長,不怕沒飯吃。但是當活力充沛的年紀過去,才恍然這種腳踏實地的努力工作不過是短兵交接,有效卻耗時費力;必須能懂得更宏觀的觀察戰局的能力,才能進入「戰略」的經營思維。這個戰略就是「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的定義:為實現客戶價值最大化,把能使企業運行的內外各要素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高效率的具有獨特核心競爭力的運行系統,並通過最優實現形式滿足客戶需求、實現客戶價值,同時使系統達成持續贏利目標的整體解決方案。」(維基百科)
所以當我們提到「價值」的定義,到底是在創造什麼?
我想到發明「K-cup」膠囊咖啡的 John Sylvan,當他「成功」的發明這個全新又便利的咖啡烹煮模式,然後「成功」的以五萬美元售出專利,然後這個發明很「成功」的大賣,每年售出的K-cup可以環繞地球10.5圈........
這是一個「成功」的「商業模式」,但是 John Sylvan 後悔了。他有清楚的價值觀。
潘先生開場時的提問:「你是如何定位designer?」
我希望成為一座橋樑,世界會因為我而變得稍稍美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