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傅導以輕鬆的對談,為我們帶來一次愉快的演講,見他略微彎著背,緩緩道出從日文系到場記、作家甚至是導演的轉變,坐在高腳椅上的姿態,文藝人的形象逐漸成形,但是講述到一半時,拿出預先準備好的綱要,又讓人感受到他的緊張與青澀,一個新生的導演在我們的面前講述,讓我與真實的電影世界好像貼近了一點。李安導演在指導斷背山時說的一段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股無法替代的情感。」我想,可以用這句話呼應傅導的這次的講題,他與我們分享創作人如何尋找靈感,並且運用自身情感,用這樣的角度去鋪陳,由生長的環境、眼光、社會價值去構築,碰撞、引起共鳴。
00讓我驚訝的是,原來國片導演要做的事這麼多!除了劇本要插手,鏡頭掌握、演員訓練,甚至是海報的印刷、上片的戲院都要親自監督,當傅導說片尾的字幕上所感謝的每一個人他都認識,除了一份的自傲外,似乎有些辛勞的氣息。
00當演講的最後,傅導對大家說出他對於政策的不安與不滿,對照於目前的文化圈、體壇、環保團體,似乎都有相同的聲音,當我們全心拼經濟的同時,是不是忽略了某些東西。電影是一個不斷投入的產業,但是投入了資金與人力,如果沒有內容,就像是個美輪美奐的博物館沒有展覽品一樣…
00最近,貧民百萬富翁頻頻引起話題,對於印度文化以及貧民生活掀起不小的討論風潮,或是前一陣子的囧男孩、海角七號…掀起一波不小的國片熱潮,然而,這樣的關心只是流行,還是能餘韻無窮呢?其實,電影也是項文化資產,例如20年前,侯孝賢的悲情城市,在今年的228發放時,仍有多人前往觀賞、討論,不知道多年之後的台灣,留下來令人回味無窮的電影將是什麼模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