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片的發展現況一直讓我很感興趣,尤其是其所挑選的題材。傅天余導演提到了所選題材都很類似的問題(同志、青春,或是兩者一起來),導演也給了個答案:她認為可能是因為這是這個島上人們被壓抑的共同記憶吧!(不過導演這次也還是選擇了青春這個主題,不過她有提到是因為市場的關係。)不過動畫電影總是些傳統的神話題材,這我就不懂為什麼?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升學主義的關係,讓這一輩年輕學子被苦苦壓抑著。談起青春總是苦悶、似乎沒有什麼值得在腦中咀嚼良久的回憶。或是被推向生命的另外一端,被迫在學校學習著毫無興趣的科目。這些心思細膩的導演們可能也都走過這一段。
但話說回來,也有些取材不太一樣的電影,前一陣子大紅的海角跟我個人比較喜歡的國士無雙。剛剛在查資料的時候還是常常看到非同志、青春題材的電影,但是很多人對於國片的印象還是脫離不了這幾個題材。
傅天余導演提到了上一輩的導演跟這一輩的導演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是先準備好才當導演的。」 但我們這一代則否。 很值得我們這些年輕一輩的作為箴言,時時提醒自己該多多努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