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黃瀛洲演講 / D9710202

卡漫是人們自我理想人格的一種虛擬實踐。黃瀛洲先生從日本二次戰後,那個百廢待舉的年代,娓娓描述東洋卡漫,如何為日本國締造空前輝煌的經濟奇蹟,以及持續分析這一段至今仍在不斷改寫紀錄營收數字、還有以日新又新之姿,承繼傳統產業再造的卡漫傳奇史。據黃先生觀察描述發現,在戰後物資貧脊、人民苦悶的日子裡,特別容易締造卡漫佳績,似乎中外皆同地,這使我想起歷史中類似的情景:電影《金剛》中那隻機器模型怪獸一躍至紐約帝國大廈(Empire State Building)頂上狂吼,不知曾替多少美國人抒發苦悶,想想這也算是另類的「為民喉舌」之舉了。該部片當時帶來空前票房,而電影上映的年代(1933),恰好是美國經濟大蕭條的30年代。黃盟主所描述的日本卡漫發展雖從戰後講起,但在歷史時間軸上可謂與戰爭呈平行發展,與當時的美國電影工業發展興況不謀而合。復至上述例子,經濟蕭條卻屢創娛樂銷售紀錄,足見大眾流行文化並不一定在豐厚太平之景方能生存(或生產)、或帶來較佳的消費潮,特別是在戰爭荒涼的歷史土壤裡,彷彿更加激蕩起人類的憂患意識與某種朝向自由快樂向度的原生渴望,您能否認嗎?或者,當您閱讀至此還在思索此問題之時,告訴您,今年的國片《海角七號》、英法合資片《貧民百萬富翁》皆在全球金融海嘯的此時,締造空前票房,掀起屬於電影界的大眾文化海嘯,而這又是另一個中外皆然的例子。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