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傅天余導演演講 / D9710101


在這一場演講中,傅導演多次地提及 “溝通” 的能力。在進行拍攝前,導演必須與sponsor溝通,以便取得相關的資源 (例如資金與其它執行層面的協助);然後,在攝製的過程中,導演必須要與演員、燈光師、攝影師等專業人員溝通,方能得到自己滿意的效果;接下來,在影片後製的階段,更須要與剪接、沖片、印刷等供應商溝通,把自己的堅持與要求明確地呈現出來,以免辛苦取得的影像變成了不符期待的結果;最後,更要與媒體、觀眾等電影的消費端溝通,讓先前的產出能取得相對的回饋。傅導演在演溝中也明確的指出,倘若一位堅持於理念的導演能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那麼技術層面的問題都可以藉由專業的人員來解決-導演不必連場地、道具、服裝、特效樣樣都懂,這些事情都可以找到更專業的人才來達成。如此,導演才能夠更著力於如何把自己的意志或想法傳達出來。

此外,傅導演也提及,相對於八○年代台灣新電影世代的導演,現在這一輩的導演在 “才華” 與 “準備” 上是較弱的-例如,傅導演提到吳念真導演認為他們那一代在扮演導演這個角色之前已經在創作上做足了準備,且在內在(思想)的層面上也有更豐富的內涵;現在有一些導演則是在玩技術、玩影像,使得電影應該要傳遞的內在思考反而是單薄的。或許,就如同蕭菊貞導演在上學期的演溝中曾說過的,由於數位化讓拍攝的難度與成本大為降低,這使得影像的製作者在action時少了很多顧慮-更少了很多的考慮;因為,拍壞了只要按下delete就好,不再需要擔心得把一呎一呎的金錢丟進垃圾筒中。這一次,傅導演是更進一步地點出,數位科技使得影像能夠在後製時以相較於類比時代更低的成本來修飾與彌補技術上的不足,且能利用特效來讓觀眾注意的焦點從精神的內涵層面轉移到視覺的表現,這使得不少電影失焦了。不過,我相信經過時間的淘選,好的影片終究會是留在篩中的精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