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7日 星期日

邱銘心教授演講 / M9710207




如同第一次演講所講到的,紙是否還會存在於未來?當然這可以說是數位化後的一項利機,對於地球的環保有很大的幫助,不過對於文化面來說,這樣的方式會來怎樣的影響,則是有待商榷。不過,數位化後的資料,在對於遠距離的使用者來說是一大方便性,在虛擬的空間中建置一個龐大儲存空間,讓無論身在何處都可以方便取得,不必再被時間與空間限制獲得了很大的自由度。這次演講者從國外數位化的建置,再帶入台灣本身的建置,台灣在近幾年開始推廣數位典藏,由於處於初期所以其成效還不便評論其好壞;但以目前的來說,數位典藏的普遍性似乎還未在社會大眾日常生活中發酵,只偶而聽說故宮與某設計公司合作製作數位晴明上河圖...但似乎也只是一則新聞,久了就失去新意。最近數位典藏再進行徵logo活動,相信最終的目的不是在徵得最合適的logo,而是在把數位典藏這樣的消息給推廣出去,讓大家知道有這樣一個機構正在建置國家的數位典藏,但更重意的是如何持續去建構與推廣,而不是又一則新聞。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