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1月6日 星期四

王鴻祥教授演講 / M9710204

  王鴻祥教授這次為大家講授的是概念(conceopt)及設計(design)的一些相關概念,在我自己的經驗中,較以往不同的是,王教授透過數學符號及公式的方法來介紹概念與設計,這種以科學來講解抽象概念的手法十分令人耳目一新,不過也可能因為太新穎,導致很可惜地,許多地方不能跟上王教授的腳步。

  在整場演講中,王教授提到「改變設計權重或屬性」的觀念,雖然在整場演講中這並不是演講的主題,但特別的詮釋方式讓我印象很深刻。王教授在演講中舉「椅子」為例,他認為在設計「椅子」時有需多基本元素是按照椅子的特性所排列,例如權重第一的便是「椅子要能坐」,其次則是「要有椅背」,接下來依次排列的是「能讓手臂休息」...等(詳見表一)。

  • P1是拿來坐的。
  • P2是有椅背的組成。
  • P3是有時能讓手臂休息。
  • P4是椅子有四隻腳組成一座位。
  • P5是平常給一個人使用。
  • P6是可移動。
    表(一)

  然而創新(innovation)便可以往權重的改變作發展,如將「要有靠背」設定為第一重要,「椅子要能坐」反而是其次,亦即將原有的權重排列打亂,打破原有的既定模式,或許就能開啟另一調完全不同於傳統的設計模式。

  而在演講中王教授也有提到一點:現有的設計並無發明出新東西,我們仍舊是透過舊想法來作出新變化。我認為這就是我目前遇到的窘況,當我在發想新設計時,很容易被以往的概念與想法所綁住,再加上總是參考現有的設計物,導致總是在原有的設計物上打轉,最終即使有新的想法,但仍不脫原有元件的輪廓,或許可以試試看王教授所說的「改變設計權重或屬性」,說不定將可以迸出新的火花。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