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2日 星期三

蕭菊貞小姐演講 / M9710212 / M9710301 / M9710302 / M9710306

  • 蕭菊貞1972年生,台灣知名紀錄片工作者與文字工作者。199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經濟系,曾經在新新聞雜誌擔任記者工作。在大學唸書的最後一年,她因為選修李道明教授的通識課程而與紀錄片結下不解之緣,畢業之前已開始接觸紀錄片的拍攝工作。1998年,紀錄白色恐怖時期受難者的《血染的青春》在國內外影展中嶄露頭角,1999年的《紅葉傳奇》與2000年的《銀簪子》,不但在國外影展受到矚目,也讓蕭菊貞連續兩年獲得金馬獎最佳紀錄片獎,更使她在國內的知名度急速攀升。

    1999年她與鴻鴻、魏德聖、鄭文堂等人一同創辦「純16影展」,將國內創作短片帶進電影院。她的紀錄片作品充滿作者自身憂傷感性的筆觸,對於紀錄片和台灣電影相關政策有十分犀利的見解。在影像創作之外,她也用她獨特的感性文字紀錄自己的創作生涯。近年除了在清華大學教授相關課程,也為大愛電視台導演及監製電視紀錄片和連續劇集。


    (以上引用自台灣電影筆記:http://movie.cca.gov.tw/People/Content.asp?ID=235)

蕭菊貞導演的演講,以請同學發問為開頭,然後開始侃侃而談關於她為何選擇拍紀錄片,如何選擇主題,拍片的過程和心路歷程,其中也談及求學經歷和對最近當鴻海角七號的看法。

她大學時期本來的志向是成為一個文字工作者,因為文字可以讓人產生無限想像空間;另一個原因是她對歷史的喜好,因為歷史中重複很多的錯誤,從人、國家、社會以致於朝代更迭,那種"人性"很吸引她。

之後她在大四時修到了一門關於影片製作的通識課,開始接觸攝影機,從此進入紀錄片世界。她發現到與他人分享自己的感動,除了書寫和繪畫之外,影像的空間與爆發力給予觀眾感官上的刺激也很強,雖然影像可能會箝制觀眾的想像空間,但有時畫面的張力可以取代更多的文字,更直接表達要表達的東西。

她選擇主題時常常是不期而遇的,1999年她在一起工作的過程中,一個肥胖打赤膊的中年男子當他的司機,訴說紅葉少棒的往事,栩栩如生彷彿親身經歷,起初蕭導演頗不耐煩,反問他為何那麼清楚,原來那斯基就是紅葉少棒的一員,蕭導演大驚,開始對他產生濃厚的興趣,接著開始不停的問他問題,深入他們的世界,最後拍攝出《紅葉傳奇》。

她也以自身的背景和經驗為出發選擇題材。2000年時以她父親為主角拍大陸來台老兵故事的《銀簪子》,選擇在第一次政黨輪替時播出,呼籲不要因為意識形態而對老兵做出打壓,他們大部分是時代下身不由己的無辜受害者,根據她的歷史感言:「當大家一窩蜂的罵外省人來台灣是既得利益者,那終究是金字塔頂端的少數啊,這些大多數的士兵們,又享受過什麼利益呢?將心比心的想,沒有人會答應這種交易的。政治的既得利益者,管你左派右派,永遠是掌握權力的人,台下搖旗吶喊的人,犧牲生命的人,永遠都只是一顆棋子。」

富正義感的蕭導演敢於濟弱扶傾、據理力爭,她被白色恐怖時期為政治所受害的年輕記者所感動,1998年拍了《血染的青春》來紀念他們,她回顧到拍攝時在六張犁的亂葬崗,她朋友告訴她那邊躺了很多當時犧牲的記者,她有感到如果她出身於那個時代,也許也會躺在那吧!這個個性讓她對社會的角落的弱勢有著敏銳的觀察,而且抱著無比熱忱的態度,例如她在交流道常會遇到一個婆婆,不管天氣如何都會出來賣玉蘭花,有一天她禁不住好奇心,直接把車停在交流道旁,下車去和那個婆婆聊了半個小時,可惜那位婆婆不願意被拍攝,不然可能又有一部好看的紀錄片可以看了。

她認為她的作品是替社會上的邊緣人和弱勢發聲,因為主流媒體關照的是社會金字塔頂端的權貴,例如政客、藝人、名模、富商,她認為絕大部分的人是不幸福的,人們在力爭上游的過程,那種生命的力量是真實動人且直得紀錄與人分享的!

她談到海角七號,她認為多年來台灣的導演和製片都不敢走上商業片這條路,因為大家對國片票房都沒有信心,而海角七號選擇了這條路。他分析道,台灣人現在悶爆了,新聞都在報導政治鬥爭、社會新聞,台灣棒球之光因傷所困,大家希望找到一個解悶的管道,海角七號在暑假尾聲上檔又無競爭對手,所以就大賣了!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