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發達,電腦、ipod、手機…等數位產品普及,資訊數位化已成為現今資訊傳播的主要方式之ㄧ,知識爆炸的時代也隨之來臨。摩客網路公司早期推出全球第一套搜尋圖片系統,來滿足使用者搜尋圖片的需求,之後更經營數位內容平台,利用電子訊息來提供多元資訊。
數位化能減少耗費地球資源,每個人平均一年的用紙量,必須砍掉一棵樹,政府機關近年提倡帳單電子化,減少大量不必要的紙張浪費,陳俊良先生也提到:「少用馬路,多用網路。」加上網際網路興起,網路已無所不在,這些原因都大力促使資訊數位化,數位化的發展,對地球環境是友善的,對人們而言,則是另一項新考驗,當資訊每天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被釋放,這些新資訊已遠遠超過人們每天能吸收的數量,如何有效地選擇新資訊,成為現代人必修的課題。
另外,陳俊良先生提到繪本內容數位化,產生活潑的影像,讓圖像不再只是固定的動作,隨著故事情節起起伏伏,加上音效的刺激,相信能讓繪本產生新的風貌,也提供孩童不一樣的知識來源,對於尚不識字的孩童,也能獲得學習,因為加入聲音,因此不再被文字所侷限,同時也賦予教育價值。格林文化也推出咕嚕熊親子共讀網,就是將網路多媒體和出版做緊密的結合,希望能善用多媒體的呈現方式,使原本靜態的出版品活靈活現,更強調數位化的互動功能,提供不同孩子有不同的選擇。
在出版業衰退的時期,數位化產業提供出版業一線生機,資訊內容數位化是一種趨勢,但能完全取代嗎?格林文化郝廣才先生曾經舉過一個例子,他認為書是不可任意替代的商品,當你到商店買A品牌的洗髮精,卻發現缺貨,你可能會選擇隔壁架上的B品牌,但若是你到書店想找吳淡如的書,恰巧缺貨,店員向你提供吳若權的書,你並不會買吳若權的書來取代,這並不是說吳若權的書不好,而是所需的內容不同,不能被任意取代。人們更會因為喜歡這本書,而想擁有這本書,畢竟有實質的書拿在手上的感覺,和在電腦螢幕上觀看的感覺是不同的。
CD唱片的市場早已因為數位時代的來臨而衰退,隨之而來的任意下載,打擊了音樂人的信心,破壞音樂創作的品質,受損的還是社會大眾。在這個資訊數位化的時代,對於知識內容的保護,更應該受到極度的重視,才能確保我們的生活品質,希望數位化是帶給我們正向的影響,而不是負面的破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