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摩客營運長開頭就從網路泡沫化開使談起, 針對單位數位化變成數位出版到今日的摩客做介紹,緊接著播放了一部動畫圖書"雲朵貓咪"其實當下看了覺得挺有趣的,營運長不時的佐以介紹"這個下雨的效果就是書本沒有的; 3D的立體視覺效果也是書本的重點之處...." 當下真的有被數位化電子圖書感動到, 但是後來思考分析我個人是覺的這樣跟我們看得立體動畫電影還是錄影片有什麼不同?簡單就是跟卡通的差別?雖然營運長有強調中英文對照的教學, 但是我個人看過華視公司也也出版過英語卡通影帶, 比起傳統皮克斯還是夢工廠, 我想他們應該可以輕易做出效果誇張也吸引小朋友的"電子化內容"才是, 所以我覺得應該是真深入思考數位畫圖書跟這些產業的差別之處才能在競爭的市場有所區別, 例如可以跟硬體廠商做結合, 可能是有互動式的情境故事書, 親子可以一起進行育教娛樂還有增進親子關係的效果!
再來營運長談到了傳統文物資料轉成電子檔以及一些環保少紙的觀念, 其實問商業設計師們應該不太好捉摸, 因為我們反而是最留戀印刷品的職業吧!除了一般談到的對於紙張印刷品的觸感以及對於紙張帶給人們長久情感經驗的累積與信任度外, 我個人認為紙張之所以不可能消失以及被取帶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存在感", 這個的意思是指我們信賴科技卻對虛擬的數位存在點恐懼, 更直接的說明就是相信大家都有隨身碟的資料報銷或是遺失格式化痛苦得經驗吧!虛擬數位化科技之所以無遠弗屆有點像是水能載舟以能覆舟的原則, 加上數位化的產品都需要"電", 你能想像你急需要查一筆資料電腦卻開不了機的情境嗎?如果沒有了"電"所有人類近代累積的智慧遺產說真的就跟糞土沒兩樣, 所以重要的資料還是要列印紙本, 討論合作事宜須要簽訂企約書, 連我們今日發展的根基部也是前人書本遺留下來的精華, 我個人就有一個數位化慘痛的經驗, 自從電子相機出了以後, 說真的很少人還在洗相片了! 一般大多是直接存在電腦頂多燒光碟較安心(其實這個備份的步驟就透露了我們還是對於數位化的不信任。)我是直接把所有的資料檔案、數位相片檔全部存在外接式硬碟當中,大約存了八、九十g的作品檔案與數位相片(大概有五、六十本相簿)結果有一次外接式硬碟從椅子上掉到地上, 檔案全部報銷!!整個壞軌, 還送到台中花兩萬多塊檔案還是救簿回來, 最腉過的就是和家人一同出遊的照片,回憶是用金錢也買簿回來的, 所以老實說我對於科技真是又愛又怕, 但是我想印刷品市不可能被取代是決對的。
最後還是很感謝今天陳營運長對於數位電子這一塊做了超級詳細的介紹,真的是完全不同學習經驗, 當然電子化虛擬化數位化絕對是未來的趨向, 只是對於現在跟未來之間的平衡點與人類本身該扮演的重要角色都是很值得我們繼續思考與探討的議題。我對於之前中華電信"數位造林光世代"的廣告很喜歡也贊成大家多用網路, 減少不是非必要用紙的紙資源利用,因為環保真的是下一階段最重要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