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2日 星期四

陳俊良摩客營運長演講 / M9710201

我覺得摩客Moker營運長陳俊良的演講,傳達的不只是數位化帶給出版業務的影響,更是反映出台灣在整個文化創意產業所面臨的現象,其現象我們無法用二元的思考斷定好壞,只能從其中找出可循的經驗和借鏡。

摩客Moker所處的位置其實就是我們所熟悉的設計者角色,以簡單的倫理關係來說,設計者就是陳營運長所提到業主與消費者中間的的橋樑,而我們在設計一個東西的時候,常常只是推就到業主和消費者的需求,事實上卻忘了在此關係迴圈外還有更大的社會和環境問題需要探討,這正是作為設計者的我們必須身負的自覺性和責任。


營養不良的大環境

文化創意產業在台灣已經成為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其牽涉的層面十分廣泛,文化創意產業共計13項子計畫,包括新聞局掌管的電影、廣播電視、出版業、廣告以及數位休閒娛樂產業,以及1.韓國「文化創意產業」所未包含的視覺藝術、音樂與表演藝術、文化展演業設施和工藝。而數位內容以降又含:數位學習、數位遊戲、數位影音、電腦動畫、行動應用、網路服務、內容軟體及出版典藏。在這麼多的分類底下,領域間的差異性曖昧不明,資金也無法雨露均霑,因此在計畫上的方向制定以及資金的明朗性是十分受爭議的,常常在一些設計場合以及報章雜誌上看到或聽到相對弱勢團體對資金補助的不合理性提出抗議。曾經在報紙上看過一篇報導,是說南部某位縣長在看過一齣歌仔戲後,因為受到劇情感動欣慰不已,就馬上通知底下人員立刻計畫補助資金給此歌仔戲劇團,這種不按排理出牌的的方式層出不窮,假使政府對文化產業的關切是如此的即興,沒有一個縝密的分配標準,那麼相對弱勢者是否都得變相的利用各種管道取得資金補助。

1.韓國為大力發展文化產業,韓國政府自2001年開始,決心用5年時間把韓國文化產業產值在世界市場的份額由目前的1%增加到5%,成為世界五大文化產業強國之一。最終目標是把韓國建設成為21世紀文化大國、知識經濟強國。並且建立資金支持機制。其採取一系列措施,多渠道籌措文化產業發展資金,按照“集中與選擇”的原則,有目的、有重點地實施資金支持,在經費上確保文化產業的發展。


與自然和好的人為技術

隨著網路的發明,只要是可以訴諸於文字或圖片的資訊,各種膚色的人和團隊都可以隨插隨用各種資源。網路已經成為世界的夷平機制,可以不受時間、距離與語言的限制進行知識交換,可是文字和圖片一旦被數位化,就失去實體的控管保障,只要其內容被破解,商業價值便不復在,對此威脅可謂是摩客Moker現階段必須克服的,但也不用因此卻步灰心,進而放棄數位資訊的建造,在過渡期後,技術與網路智慧財產權的成熟會使此趨勢成為必然,所以我們如果可以將這種不浪費資源又衛生的平台正確操作,想必屆時只要找到利基發揮,是會有好的出路的。


游擊過後,專業的力道。

在陳營運長所提到的四無趨勢,其中的「無利不營」成為了摩客Moker線階段的商業導向,其實這是一種因過渡期應運而生的游擊戰略,只是當過渡期消退後,整體市場由大公司併吞,摩客Moker的定位是否需要隨著時代而改變,這是未來必須面對的課題。

但是無論潮流如何變遷,專業還是有其不可撼動性的地位,假使我們可以依著長時間對消費者經驗的觀察,發展出一套應對措施,挾著前衛軍之姿進駐市場整合,無非是一個適得其所的方法。

除此之外,專業性包含了對知識權力的掌握,有了專業為後盾,便可以方便於和業主談判以及無懼的教育消費者,因此專業的培養提升勢在必行,至少它能確保基本的生存權力。


讓人放心的閱讀經驗

其實無論人類在做任何事情,都會傾向於最為習慣的方式,對於新的操作模式會感到害怕和排斥。因此新的材料或技術出現時,會仿以過去的模式來製造,如早期的汽車長得像馬車、電視長得像劇場等等,這些都是受到經驗的殘影所製造出來的東西。只是經過時間的修潤,那些不見功能性的裝置自然而然會消失。因此我們探討數位化的書籍是否必須留有舊有紙本的閱讀習慣?就我的觀察而言,是否保留過去紙本的慣性並非重點,重點是數位化後的書籍自我定位的問題,假使是以趣味性為出發點,保留舊有紙本翻頁的效果,也許是一種對傳統溫度的情緒感染;假使是以功能性為出發點,早已習慣電腦介面操作模式的我們,當然會希望愈接近平常使用的電腦語言愈好。

因此只要找出讓使用者使用起來最放心的模式,都是最適合的模式,除了追蹤使用者經驗外,還可以考慮人類與生俱來的先驗習性,這樣才能讓新的媒介發展的更完美健全。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