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0日 星期一

郭政忠演講 / D10310804

  郭政忠老師的設計思考與一般設計師略有不同,因為他有企業管理的知識背景。企業管理的思維能幫助設計作品產生更好的效益、更大的價值。在愈來愈多學設計的同學中,並不是每個同學都擅長或有設計的天賦,但是都應該找到最適合自己發展的角度。同時老師也善於靈活思考,能夠在困境中尋找突破的方法,並付出非常多的辛苦努力。

  郭老師從三個視角分析設計,包括:精實設計(Lean Design)——減設計,更少產品服務;社會設計(Social Design)——調設計,中道精神;物聯設計(Internet of Things)——加設計,更多軟硬整合。在工業4.0智慧科技的時代,強調產品與服務兩方面的設計結合。

  老師分享了很多設計案例,如Disney MagicBands手環,它具有簡單直觀的介面,在公園的不同接入點觸碰手環可以與不同環境進行交互。如果暢通無阻,接入點會閃綠色光;如果你需要重新查看手環,接入點會閃藍光。Disney樂園絕不會出現任何紅色燈光,因為這種燈光象征警告或危險。在迪士尼的餐廳Be Our Guest,迪士尼的MagicBands手環與伺服器的iPhones配合使用,餐廳便可知道你的到來并在問候的時候說出你和家人的名字,還可以在你點餐之前就瞭解你的食物偏好。MagicBands為遊客創造了很好的體驗。


  又如用巧思打通虛擬與實景的Osmo,它包含iPad 基座、紅色反光鏡、拼板等實體玩具以及配合玩具實現的配套遊戲,目前玩家可以玩到 3 款遊戲——七巧板(Tangram)、拼詞(Words)以及一款名為牛頓(Newton)的益智遊戲。玩家在實際中的所有操作,iPad 端的遊戲應用都會做出相應回饋,它會根據你的操作進行提示或者予以獎勵。遊戲牛頓甚至不需要任何外部玩具,玩家只需要一張白紙和一支筆就可以進行遊戲。桌面上擺放的任何物體如筆、玩具,甚至玩家的手指都可以被Osmo掃描、添加到遊戲內,是塗鴉遊戲和實境技術的完美結合。




  老師還以uber為例介紹共享經濟的生活方式。但Uber在美國負面新聞不斷,經常要處理非法營運車輛等法律指控,在台灣、韓國、德國等地也都不具有合法性。自2013年進入中國大陸市場,uber甚至在上海、杭州推出直升機、搖櫓船等水陸空服務。但不論是APP功能設置,還是專車服務設計,一直面臨水土不服、用戶體驗不佳的困境,未能很好滿足中國用戶的需求與習慣。在中國大陸專車市場激烈的競爭環境中,uber的競爭對手“滴滴”、“快的”等本土企業因對中國市場較為熟悉,深諳中國用戶需求與習慣,而且融資能力較強,已經拿下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更多拼車、專車相關的打車軟體,也如雨後春筍冒出。作為外國品牌進入新的市場環境時,應深入瞭解當地用戶需求與習慣,從業務模式與服務設計上不斷完善,多元發展以提高客戶黏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