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2月28日 星期日

朱旭建主任演講 / D9710101

00在朱老師的演講中,我聽到了「跨越文化藩籬的挑戰經驗」。在此想以2件曾獲得多項國際性設計獎項的作品來延伸說明我對於將文化元素加入產品設計的觀點。
00
00大可意念所設計並獲得iF Award與reddot 兩個獎項的「太極球」玩具為例,能夠獲獎的原因,想必不是評審們認同「太極」的協調、對稱與循環的精神,更不單只是是因為它被命名為「太極球」且產品在造形上也有太極的符碼便能得獎。更重要的是,它先以獨特而簡約的造形來吸引人們的目光,然後再讓操作者透過使用的過程來體會何謂手眼的協調、對稱與循環。 從這個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產品的「命名」、「造形」及「操作 (或功能)」的完整融合。
00
00另外,再以另一件也是由大可意念設計並獲得G- mark、iF Award與reddot 三個獎項的「彩虹河石」玩具為例。我認為,能夠獲得這麼多獎項也不可能是評審們認同台灣的鄉下小孩在田梗與河邊奔跑、跳躍的經驗,反而是大可意念與業主 (童心園) 先以這些經驗來構成產品的概念,然後再加以融合到造形與功能上來呈現。由此,設計跨越了文化的藩籬。從這 2 個例子裡面,可以看到的是產品在發想時除了要能具有文化性的內涵,且必須再將其轉譯成以中性 (不強調文化因子) 的美學與功能來呈現;如此,將會是較容易成功實現的途徑。
00
00在許多不同演講的場合中,我經常聽到充滿著熱情與抱負的設計者們提問「在實務上要如何把文化元素加入產品設計」、「如何把台灣的文化行銷國際」或是「如何來讓本土化的設計成風格推向國際」之類的問題;然後,演講者多半會針對產品的造形設計來指出:「由於產品在銷售上的考量,故難以將文化的要素引入。」一直到今天,我除了一直都很認同這樣子的答案外,我還認為,當一位產品設計者想要談台灣設計的本土化之前,必須先了解其源由。
00
00就我的記憶而言,台灣開始在談這一類「本土化設計」議題的風潮是建築設計以及平面設計領域於1980年代間啟動的 (若要再追本溯源的話,本土化是從文學方面先開始的),然後才漸次傳遞到產品設計。基本上,我認為因為建築設計只需要製作一件豎立在台灣的成品,而平面設計不但多半可以放入較多設計者個人的獨特想法,且應用的場合灳多半僅限於台灣;所以,在建築與平面這2個設計領域在「本土化」與「文化」之類設計元素於商業方面的考量基礎是與產品設計是不同的-畢竟,在大部份時候,將產品生產出來就是為了要能夠大量銷售,但台灣並沒有一個夠大的內需市場;所以,產品設計必須以能夠通行國際為考量。在這種背景下,當台灣的設計者開始對自己的文化與設計間的關係進行反思時,很容易就會陷入現實與理想的兩難之中。然後,在這十多年間,我反覆的聽到同樣的提問!難道,真的會就此無解,而需要繼續一路發問下去嗎?我想,從大可意念的這2件不論對於業主的銷售或是設計公司的獲獎都稱得上是成功的設計案中,可以讓我們找到答案。

沒有留言: